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居民点,农村,土地利用,喀斯特,都江堰市,黄土高原,适宜。
农村居民点用地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杨孟豪,刘阿敏,曹连海,闫安,王诗星[1](2019)在《重点农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重点农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庞大,深入探讨农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特征与发展要因对于当前农村居民点整治与重构十分必要。以河南省为例,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相对变化率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河南省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特征,并探测了其主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和人均用地数量整体上均呈现增加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的空间差异体现为整体略有扩大的发展特征;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不同增加幅度的县域数量均多于其所对应减少幅度的县域数量,且多数县域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速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乡村户数、农村常住人口、农业总产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是驱动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能为河南省农村居民点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客观依据,可为类似农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借鉴。(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田亚亚,姜广辉,何新,曲衍波,周丁扬[2](2019)在《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微观尺度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差异有利于因地制宜、差异化开展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调整,分类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科学规划与管理,提高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效率。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基于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分类体系,调查了5个不同发展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差异,对比分析了其用地微观结构特点。研究发现:生活功能用地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的基本结构,生产功能用地为衍生结构,生态功能用地为辅助结构,潜在功能用地为可变结构。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与生计类型及政策条件等5维驱动因素共同作用,不同发展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数量结构、类型结构及信息熵差异显着,空间结构则呈现趋同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表现出生活功能用地稳定、生产功能用地增加、生态功能用地减少的趋势。村庄规划应在把握其内部用地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可变影响因素调整,促进用地结构与其发展条件和谐统一。(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陈竹安,陈大凯,赵珂,洪志强,汤江龙[3](2019)在《数量化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省赣江新区是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对于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城区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新区201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和坡度图矢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空间分析、核密度估算与变异系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赣江新区整体Voronoi图的变异系数(CV值)为279.75%,赣江新区16个乡(镇)Voronoi图的CV值均大于64%,居民点空间分布都呈现出集聚状态;基于核密度估算分析可知,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密,中部疏"的空间格局,平均密度为6.06个/km~2;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受高程、坡度、河流、公路、建制镇和地质灾害分布的影响较强,近79%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较低高程(≤40 m)、平坡(≤5°)、低易发地质灾害区、距离公路2 km内、距离河流0.5 km内、距离城镇2 km内。研究结果可为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规划、整治及模式探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刘燕,杨庆媛,何星[4](2019)在《重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变化耦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重庆市镇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模式,基于净变化率和结构变化率,采用组合特征分析、空间分析和趋势面分析等方法,从区域整体和局部样带层次,探讨了二者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尺度特征上,镇域单元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村人口数量变化体现出更多异质性;二者数量变化格局存在部分空间重合;"人减地减""人增地增"等同向变化是主要耦合类型,且主要分布在渝西地区、长江沿线地区;逆向变化类型中,"人增地减"型主要分布在渝西地区,"人减地增"型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和农村人口变化的耦合关系作用显着,居人弹性系数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呈现出地带性分布规律。着眼于乡镇单元分析农村居民点和农村人口变化的关系模式,有利于为制定更加切合乡村发展实际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撒利伟,孙业鹏,谷宁[5](2019)在《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村粗放的用地模式下,土地浪费和土地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黄土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实整理潜力展开研究.利用GIS技术及数理统计等方法构建地理数据库,分析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的特征与不足,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现实环境,构建潜力修正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理论潜力修正,用以测算农村居民点现实整理潜力.以延安市志丹县为案例研究得到: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理论潜力值仅为现实潜力值的37.63%,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差距较大.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现实潜力评价模型,并进行潜力分级和分区评价,对指导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其它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洪步庭,任平[6](2019)在《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建或重建过程从空间上来看是其与内部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竞争控制与覆盖的过程。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却不降反升,其空间布局与扩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反馈还考虑不足。借鉴景观生态格局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都江堰市为例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研究区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生态较适宜与高度适宜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而较不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则扩张明显,"一减一增"的鲜明对比表明人类活动对当地景观生态格局的干扰在明显增强;(2)不同时间段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生态不适宜区,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与面积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而中等适宜及以上等级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数量与面积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3)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分别有559.39和781.11 hm~2的农村居民点生态适宜性等级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对于加强当地重要生态景观单元的保护,协调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制定村庄建设发展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6期)
王海玲[7](2019)在《欠发达农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为有利于美丽新农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措施有效地实施,有必要在微观尺度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研究,在精细化的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的基础上对探讨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和规律。本研究从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演变视角,探索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欠发达农区土地利用转型,以1986-2016年铺前村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过程为对象,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等方法对农村居民点内部用结构演变特征,以及对驱动力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本研究中,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是指在村域权属范围内的利用方式相同的用地单元,基于农村居民点基础地类对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类型的表征。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指某一时间节点村域权属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嵌合的用地结构,以及对比不同时间点其用地农村居民点各用地类型间的转化过程。以前对土地利用结构内涵的研究仅体现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上,本研究进一步拓展到功能结构上。(2)从用地规模变化的角度来看,铺前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经历了快速扩张、加速扩张、缓慢扩张3个阶段;从用地类型变化的角度来看,铺前村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指数逐渐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从空间结构演变来看,发现铺前村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空间结构先后经历了蔓延扩张、跳跃式扩张、填隙式发展3种发展模式;对其转移矩阵分析,详细地揭示了农村居民内部用地的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从功能结构演变来看,农村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度不断升高;农业生产功能逐渐弱化,出现微弱的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虽经历稳定弱化和加速弱化过程,但仍是主导功能,生态功能在中后期因内部用地竞争而明显弱化。(3)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段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因素不同。其中人口、家庭结构因素主导着村庄用地规模变化,“人口刚需”贯穿着整个研究时期;道路交通条件良好具有强烈的诱导作用;自然条件因素对村庄用地驱动具有阶段性,在早期经济增长起很大作用,中后期社会经济因素作用超过自然条件因素,后期农户需求又主导着用地变化。(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0)
陈毅[8](2019)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程度,是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重要环节。环江县地形条件复杂,喀斯特发育成熟,综合区位条件较差,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单个规模小、整体分布零散且缺乏规划管理、区域人地矛盾大等诸多突出问题。因此,深入探讨环江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构建科学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环江县喀斯特村与非喀斯特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类型分区,提出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控措施,对环江县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rc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核密度估计法、分布指数法,揭示环江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特征,从自然地理因素、交通区位因素、经济地理因素分析其对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影响,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环江县141个行政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程度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分布指数法分析环江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呈小集中、大分散的分布特征,呈现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形成以思恩镇为中心的南部集中片区,以明伦镇为核心的北部团聚中心,向四周呈现逐级稀疏化分布。(2)依据频度统计法、特尔菲法筛选指标,选取13个评价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ArcGIS统计与空间分析功能,量化分析各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喀斯特村与非喀斯特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程度。(3)环江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斑块适宜性等级划分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的面积分别为874.90hm~2、1521.09hm~2、1029.47hm~2、395.23hm~2。行政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等级划分中,喀斯特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面积分别为571.70hm~2、1213.86hm~2、697.20hm~2、282.46hm~2;非喀斯特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面积分别为838.05hm~2、11.25hm~2、127.98hm~2、78.20hm~2。(4)环江县非喀斯特村农村居民点用地仅有高度适宜区面积大于喀斯特村,主要原因是非喀斯特村高度适宜区行政村全部位于县域中南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城区及其周边乡镇,工商业相对发达。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区中,喀斯特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均大于非喀斯特村,主要原因是非喀斯特村在县境内分布范围小且集中在中南部与东北部山区。(5)在环江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运用SPSS19.0聚类分析方法,结合村域实际情况对环江县141个行政村内农村居民点进行适宜性分区,划分为城乡联合型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扩建型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改造型农村居民点用地、限制发展型农村居民点用地、重建迁弃型农村居民点用地5种类型,对各个分区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春梅,孟令鑫[9](2019)在《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陈春梅 孟令鑫)5月2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汤方栋就全市农村“厕所革命”、国有农场居民点住宅用地改革及水稻插秧情况进行调研。汤方栋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初夏的盘锦,花木葱茏,(本文来源于《盘锦日报》期刊2019-05-23)
滕芸,成一农,金晓斌,杨绪红,薛樵风[10](2019)在《1820-1964年苏皖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估计与空间网格化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类型之一,其空间格局与变化特征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受限于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形式,农村居民点用地体现并控制着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活动情况,但因文献记载少、空间差异大、易受灾异战乱影响等特征,对历史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数量估计和空间格局重建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现江苏省和安徽省(苏皖地区)为研究区,在解析传统居住文化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数量控制和空间配置准则,选取1820-1864年间历史数据较为丰富的5个典型时间断面(1820年、1911年、1936年、1946年和1964年),重建形成了100m×100m空间网格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在数量重建方面,以历史人口数据为基础,分析苏皖地区的居住特色、区域差异和人居生产生活用地特征,通过家庭户数和户均用地面积确定用地数量;在空间格局重建方面,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综合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历史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及演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每个时间断面下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别估计为2617.14km2、3301.46km2、4108.61km2、4430.91km2和4882.31km2;空间格局上,苏皖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在空间特征上表现为以长江、淮河、太湖、洪泽湖等水网为中心,多集中在沿湖泊水系平坦地带;在空间扩展上呈现出从平原地区向丘陵低山地区不断扩散。通过空间数量与格局验证方式,将重建结果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1820和1911年数据结果,以及1930年代和1950年代测绘地形图进行比对分析,验证了重建结果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农村居民点用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微观尺度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差异有利于因地制宜、差异化开展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调整,分类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科学规划与管理,提高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效率。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基于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分类体系,调查了5个不同发展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差异,对比分析了其用地微观结构特点。研究发现:生活功能用地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的基本结构,生产功能用地为衍生结构,生态功能用地为辅助结构,潜在功能用地为可变结构。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与生计类型及政策条件等5维驱动因素共同作用,不同发展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数量结构、类型结构及信息熵差异显着,空间结构则呈现趋同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表现出生活功能用地稳定、生产功能用地增加、生态功能用地减少的趋势。村庄规划应在把握其内部用地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可变影响因素调整,促进用地结构与其发展条件和谐统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居民点用地论文参考文献
[1].杨孟豪,刘阿敏,曹连海,闫安,王诗星.重点农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
[2].田亚亚,姜广辉,何新,曲衍波,周丁扬.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差异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9
[3].陈竹安,陈大凯,赵珂,洪志强,汤江龙.数量化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4].刘燕,杨庆媛,何星.重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变化耦合关系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9
[5].撒利伟,孙业鹏,谷宁.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洪步庭,任平.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7].王海玲.欠发达农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8].陈毅.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9].陈春梅,孟令鑫.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N].盘锦日报.2019
[10].滕芸,成一农,金晓斌,杨绪红,薛樵风.1820-1964年苏皖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估计与空间网格化重建[J].现代城市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