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效心痛宁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长效,心绞痛,心痛,冠心病,胸痹,稳定,冠状动脉。
长效心痛宁片论文文献综述
李虹[1](2003)在《长效心痛宁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长效中成药制剂——长效心痛宁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祖国医学“胸痹”范畴,急性期病机为气滞血瘀痰浊痹阻心络,络窍不利。气滞为病之本源,故急性期理气开窍为主,辅以祛瘀化痰通络止痛为治法。精选药物,合理组方,制成剂型——长效心痛宁片,对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复方丹参片40例对照,结果表明:长效心痛宁片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本文来源于《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3-10-01)
李虹[2](2002)在《长效心痛宁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长效中成药制剂——长效心痛宁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祖国医学“胸痹”范畴,急性期病机为气滞血瘀痰浊痹阻心络,络窍不利。气滞为病之本源,故急性期理气开窍为主,辅以祛瘀化痰通络止痛为治法。精选药物,合理组方,制成剂型——长效心痛宁片,对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复方丹参片40例对照,结果表明:长效心痛宁片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1.25%,对照组总有效率25%,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效心痛宁片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且能明显降低大鼠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曲线的幅度。可改善内皮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血栓形成,防治心绞痛的发作。 本制剂采用长效剂型,使用方便,疗效显着,副作用小,易于临床推广应用,为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了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新药。(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2-04-20)
长效心痛宁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采用长效中成药制剂——长效心痛宁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祖国医学“胸痹”范畴,急性期病机为气滞血瘀痰浊痹阻心络,络窍不利。气滞为病之本源,故急性期理气开窍为主,辅以祛瘀化痰通络止痛为治法。精选药物,合理组方,制成剂型——长效心痛宁片,对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复方丹参片40例对照,结果表明:长效心痛宁片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1.25%,对照组总有效率25%,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效心痛宁片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且能明显降低大鼠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曲线的幅度。可改善内皮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血栓形成,防治心绞痛的发作。 本制剂采用长效剂型,使用方便,疗效显着,副作用小,易于临床推广应用,为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了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新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效心痛宁片论文参考文献
[1].李虹.长效心痛宁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C].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2].李虹.长效心痛宁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