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船模自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船模,水池,数值,流体力学,网格,通量,船桨。
船模自航论文文献综述
贾力平,隋俊友[1](2018)在《基于敞水桨数据的船模自航数值仿真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针对船舶的自航数值模拟普遍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利用等车速变转速的方法来预报船模的自航点,或者通过模拟过程本身设置的调控器(controller)自动调控螺旋桨转速获得自航点,二者都较为耗时,且模拟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本研究采用基于全六面体非结构化网格动网格技术求解黏性雷诺平均方程的自由液面捕捉法的FINE/Marine商用软件,基于已有的敞水桨数据采用激励盘的理论,快速、高效的预报了JBC船模的自航特性。分析了自航模拟的网格布局、计算特征和水动力特性的预报特征。比较了推力、扭矩和自航点速度的预报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敞水桨数据和激励盘理论技术可以快速、高精度的预报船舶的自航水动力特性,可以为工程上的船舶自航研究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数值模拟预报。(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8-08-25)
孙小帅,董文才,姚朝帮[2](2016)在《全附体多桨船模自航点数值求解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带附体的四桨双舵船模,采用结构化网格离散全附体模型表面,基于RANS方程求解了船桨舵耦合的复杂粘性流场,数值模拟了主船体阻力试验、螺旋桨敞水试验、全附体模型阻力试验和自航试验,建立了螺旋桨转速自动调节的模型自航点求解方法。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附体模型阻力误差小于3.8%,自航点转速误差小于4.3%。(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孙群,卫燕清,沈兴荣,吴永顺[3](2015)在《基于动量通量法的喷水推进船模自航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喷水推进水面船舶的自航模型试验,主要有直接测力法和动量通量法,后者应用较多,其主要思想是分别获取喷水推进装置进口和出口的动量通量,进而得到作用于船模上的推力。采用动量通量法,首先,在系柱状态标定出口压差和流量的关系,流量的测量分别应用了称重法和系柱拖力法,对比多次测量结果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劣。接着,分别采用PIV和CFD方法研究获流区流场,二者的获流区动量通量偏差不超过5%,并对获流面积的确定方法作了讨论。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自航试验。(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期刊2015-11-06)
程宣恺[4](2015)在《带节能装置的船模自航试验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船舶的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能效运营指数(EEOI)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如何降低航行船舶的能耗和废气排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基于SHIPFLOW软件模拟船后不同布局的预旋叁角导管对阻力、自航因子和各效率的影响,优选出性能较好的布局,并通过水池试验验证。为船舶节能装置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数值参考。(本文来源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期刊2015年01期)
程宣恺,周志勇,陈康,魏菲菲,陆琛亮[5](2013)在《船模自航试验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SHIPFLOW软件,对螺旋桨敞水试验、船舶阻力试验和自航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依据试验结果验证。发现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预报螺旋桨的推力系数、扭矩系数、船模的阻力系数和自航因子及推进效率,为船舶的线型设计和螺旋桨设计提供有效的数值参考。(本文来源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期刊2013年03期)
郭春雨,赵庆新,赵大刚[6](2013)在《基于CFD仿真模拟的船模自航试验数据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CFD仿真模拟和模型试验之间存在不同之处,原有的自航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并不适用于CFD仿真模拟,以某75 000 t散货船为研究对象,研究CFD仿真模拟自航试验及数据处理方法,并用CFD手段定性分析推力减额系数、伴流分数等参数。(本文来源于《船海工程》期刊2013年03期)
朱芳艳[7](2013)在《船模自航试验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开展船模自航试验的数值模拟研究对改善推进性能和优化传统船型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船模数值水池的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当前造船国家的水动力学技术重要指标之一。在数值水池的开发中,船模自航试验的数值模拟无疑是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与单一的阻力计算或敞水计算相比,自航计算综合了船体、螺旋桨和舵叁个方面的耦合作用,同时需要考虑粘性、自由夜面、螺旋桨非定常旋转、船体和螺旋桨几何形状复杂性,船尾流动变化剧烈等因素,因此计算难度和复杂度大大增加。本文考虑实际需要以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利用Shipflow软件,以KCS船及其桨KP505和舵M1203为研究对象,利用重迭网格技术,开展了船模阻力和船舵阻力数值计算,对螺旋桨敞水试验、船桨自航试验和船桨舵自航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对船-舵相互作用、船-桨相互作用和船-桨-舵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实现了船舶自航因子的CFD预报,从而预报实船快速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这种既能保证计算精度和稳定性又能缩短计算时间的船-桨-舵复杂系统的自航计算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一种数值自航船模预报实船快速性的计算方法,为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改善推进性能和优化附体设计及改进船型工作铺平道路。(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3-04-01)
沈兴荣,范佘明,Michal,Orych[8](2012)在《船模自航试验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CFD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原来只能在拖曳水池中完成的船模自航试验可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组织了七家单位针对4000TEU集装箱船进行船模自航试验数值模拟,同时进行了船模自航试验。本研究基于模型试验数据对各家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评估,同时对各家单位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建立高效、可靠的自航试验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期刊2012-08-25)
刘祥珺,孙存楼[9](2011)在《数值水池船模自航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时考虑自由液面、真实螺旋桨的旋转运动,在数值水池实现了船/桨整体流场的数值计算。在既定航速下,推力与船体阻力为螺旋桨转速的函数,通过变化转速得到自航点。文中数值计算得到的自航点与物理水池试验自航点吻合良好。根据数值自航试验结果,不仅可通过积分的方法计算伴流分数与推力减额分数,还可详细分析螺旋桨进流与桨叶的速度、压力分布,判断易发生空化位置等,获得桨叶的脉动推力与力矩等参数。(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1年02期)
秦余钢[10](2010)在《船模自航试验遥控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模自航试验是分析研究各种推进效率,预报实船性能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测定船模在螺旋桨推进下的航行性能,据此可检验该船型、主机和螺旋桨之间的配合情况。船模自航试验的遥控遥测是在常规自航试验的基础上,加装无线遥控系统和数据采集无线遥测系统,可在宽阔的自然水域远距离完成试验测试工作。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无人艇的研究、为实际海洋环境下大尺度模型试验,建立载体平台提供必要的实践参考。通过对船模试验设备进行设计、装配和调试,实现试验的遥控及遥测,从而可以实现船模的纯粹自航。在纯粹自航试验中,实验人员可通过岸机的人机界面向船模控制系统中的单片机发送指令,单片机接收到指令后控制直流电机,以此来带动螺旋桨进行转动,通过船模动力轴上的光电编码器形成闭环,控制螺旋桨转速及船模的航速,同时将自航仪测得到的推力、扭矩通过数据采集器进行采集,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到岸机,岸机接收到数据后在人机界面中进行实时显示,同时将数据进行存储,便于在之后的工作中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此试验系统在保证试验数据精度的同时,简化了整个试验过程,为大尺度模型在实际海洋环境下进行试验积累了经验,也为本科生试验教学提供了试验装置,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开展的设计研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设计船模遥控遥测系统的总体方案,完成了船模制造、硬件系统的设计、加工制作、安装调试工作;2、设计船模数据采集系统,保证试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开发人机界面,用于船模的控制和试验数据的实时显示;4、进行船模自航遥控遥测试验,检验系统工作状态,分析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的船模自航试验遥控遥测系统基本满足试验要求,达到预期目标。(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0-01-01)
船模自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带附体的四桨双舵船模,采用结构化网格离散全附体模型表面,基于RANS方程求解了船桨舵耦合的复杂粘性流场,数值模拟了主船体阻力试验、螺旋桨敞水试验、全附体模型阻力试验和自航试验,建立了螺旋桨转速自动调节的模型自航点求解方法。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附体模型阻力误差小于3.8%,自航点转速误差小于4.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船模自航论文参考文献
[1].贾力平,隋俊友.基于敞水桨数据的船模自航数值仿真预报[C].第二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18
[2].孙小帅,董文才,姚朝帮.全附体多桨船模自航点数值求解方法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6
[3].孙群,卫燕清,沈兴荣,吴永顺.基于动量通量法的喷水推进船模自航试验研究[C].第二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2015
[4].程宣恺.带节能装置的船模自航试验数值模拟[J].船舶与海洋工程.2015
[5].程宣恺,周志勇,陈康,魏菲菲,陆琛亮.船模自航试验数值模拟研究[J].船舶与海洋工程.2013
[6].郭春雨,赵庆新,赵大刚.基于CFD仿真模拟的船模自航试验数据处理[J].船海工程.2013
[7].朱芳艳.船模自航试验的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13
[8].沈兴荣,范佘明,Michal,Orych.船模自航试验数值模拟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2012
[9].刘祥珺,孙存楼.数值水池船模自航试验方法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1
[10].秦余钢.船模自航试验遥控测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