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凤: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的价值挖掘及法治化探析论文

李海凤: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的价值挖掘及法治化探析论文

[摘 要]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云南、西藏、广西)由于经济、历史文化、宗教传统、民族风情、习俗习惯等因素,形成了活泼鲜明、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基于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的主要特征和不足,提出通过强化法治理念与法律权威认同、培育民族法治文化、培养民族文化法治人才等措施,来推动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法治化建设。

[关键词]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价值;法治化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当代中国的陆疆包括: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广西和云南。本文中提到的“西南边疆地区”,主要是指云南、西藏、广西三省(区)。西南边疆地区域位置特殊,民族众多,与多国接壤,各民族文化多样丰富,社会形态复杂,其文化活动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基于以上现状,有必要认识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的状况,挖掘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开展其文化活动法治化的研究,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之特征及不足

(一)文化活动呈现的特征

西南边疆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构成、地缘政治等客观因素,该地区的民族文化活动凸显着固有、多元、繁杂的特性。

1、民族文化活动古老多元差异大

与东中部发达地区趋于现代化的文化活动相比,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活动更偏于传统和古老,如,彝族火把节、广西各民族参与的三月歌会、傣族泼水节等等传统节日,大多数历史传承悠久,活动场所幕天席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表达对自然、生活、劳动等的特别感情。在云南、西藏、广西民族地区,众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但每个民族几乎都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区别。各民族之间大杂居造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活动交流,而小聚居又体现了同一民族一定范围的民族文化活动统一性。因此,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活动体现出古老、多元丰富,差异性大的特征。

2、民族文化活动的国际交融

广西、云南等地域内很多民族通过传统节日中的祭祀、表演、唱歌等活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内部社会秩序。历经千百年间的发展,形成了尊重自然、互助友爱、明礼公正、和谐稳定等等的社会价值观念。在云南纳西族传统民歌中有很多是讲述祖先历史、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礼仪的。纳西族的“勒巴舞”、“打跳”等歌舞,都是比较大型的集体活动,要求族人相互默契与配合,都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建立和谐团结的社会关系。无论是乡规民约,还是民歌民俗,都传达着民众要遵从社会公德、遵守社会规范,和睦乡邻、保持和谐安宁的思想观念。这些都是各村寨群众从小就耳濡目染,自觉执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各民族自古养成的遵守社会秩序的好传统。而对于那些不听劝阻,违反族规,给村寨带来不良影响,破坏原有社会秩序的人,各村寨族人也会在节日之中公开纠正,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安定团结的作用。

西南边疆地区的边界与缅甸、老挝、越南、尼泊尔等国相连,与印度、泰国等国相邻。由于地缘相接,山水相连,环境相似,历史上中缅、中越、中泰之间往来频繁,交流融合甚多。如今,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国家的政策导向下,加之交通、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推动,西南边疆地区和周边各国之间在经贸、基础建设、文化活动中互通互融,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思想、观念等精神活动的传播互动,使得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衍生出与时代相符的包容性,显露着国家或地区间跨民族融合的痕迹。

3、民族地区的宗教活动盛行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存生活需要,很多年轻人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寻求发展机会,当地已经变成了以留守妇女、身体不济者、老人和儿童为主的“空巢集镇”、“空巢村落”。这些“老弱病残”在节日活动中因经济、体力脑力原因无法支撑,即使是国家政策鼓励也起不到振兴作用。随着公务员干部的年轻化,当地工作人员往往出现两类情况,要么缺乏组织大型文化活动的理论、专业知识,要么缺少对当地民族情况和风俗文化的深入了解,面对具体问题往往出现经验不足、工作不细致、处理结果不服众、执法不客观性等问题。

(二)民族文化活动的不足

1、群众法治意识弱,价值观念参差不齐

Formulation design of pure physical sunscreen for children 5 60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中位定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为此引入具体的实例和问题,即∶在对某个池塘的宽度 AB进行测量时,有人在池塘外任意取一点C,并连结AC、BC,之后,分别取AC、BC的中点D、E,并将其连接起来。而将DE的长度量出后,则就得到AB的长度,也就是该池塘的实际宽度。对于这种问题的提出,极大的调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该案例进行深入探讨,适当的引入几何原型,以此能够更好的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现定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丰富,意义深刻,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复制的瑰宝。但是,传统文化活动本身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加强西南边疆地区法治化社会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更要深刻认识西南边疆地区的文化活动的缺陷。

囿于地理位置、交流频率、思维方式、教育程度等各种因素,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众教育程度较低,思维局限性大,受传统思想影响深,社会整体意识不强,面对新事物易于出现抵触,而且这些问题短时期内难以改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状况,国家和政府在开发传统文化、教育政策、精准扶贫脱贫等方面大力推行政策上和资金投入上的倾斜,导致当地部分群众价值观念出现偏差,落后就可以被救,忙碌不如等闲,小范围内还形成了一种文化,认为自食其力就是愚蠢,反正政府不能把我饿死,每天休闲娱乐才是生活。在他们的思想中有一种懒汉思维,靠在门口晒太阳,张着嘴巴要救济,这种等靠要现象相互感染,短期内难以扭转。甚至还会有当地群众认为符合情理,违反法律而不自知的事情,比如,女儿不应当继承父母的遗产、未婚多子、女孩失学等等违法现象。

普通高中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会影响到高中资金活动的使用,所以需要提升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就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如何在会计实务中,会计核算的项目确定清楚,具体核算的内容明确,有效的避免核算的纰漏,在会计核算中明确内容十分的必要。基于此,从高中具体工作实践入手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做清楚的分析,然后基于内容讨论研究会计核算质量提升的策略和方法,这于实践工作而言价值十分突出。

2、节日活动管理乏力,法律保障盲点客观存在

宗教作为固有的法律精神和历史表现,起着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和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现代文明看来这种近于“愚昧”的依据,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有着广阔的市场,对社会生活起着明显的调节作用。

西南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由于各种思想观念传播迅猛、新事物频频出现,对群众的价值观冲击力较强,加上部分节日活动自发组织,而基层城市管理、警力配置有心无力,很多传承久远的节日活动难以得到有效管理。例如,举办大型节日文化活动需要基层警力、城市管理、宣传部门、街道、市监部门加以协调、组织引导,以全面掌控。那么,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支持上的成本就会提高。在节日活动中,有限的资源和众多需要不对等的情况下,法律保障无法全覆盖,活动管理极易出现漏洞,节日活动中往往出现一些倾销劣质商品、打架斗殴、赌博等不法活动,也会出现法律盲点、执法保障不到位的现象。

3、政策调节趋于乏力,集体活动无以为继

宗教信仰是各族人民相互差异的重要方面,西南边疆地区很多民族保持着丰富的宗教传统。他们的宗教信仰除了万物“神灵”、原始崇拜等“内生”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之外,还包括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诸多“外来”宗教。如白、瑶、壮、侗等民族都信奉道教。彝族、景颇族、拉祜族、白族、独龙族、哈尼等民族中很大部分群众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西南边疆的民族进行崇拜信仰和宗教活动,并非仅仅局限在寺庙、道观、教堂等传统的祭祀场所,也不仅当作人生信仰教义,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活动中都有所体现,可以说,宗教信仰已经融入在各民族的生活和血液中。

总之,尽管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源远流长,然而,现实所开展的系列活动中其内含的隐患不容小觑。实现西南边疆地区传统文化活动法治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因此,挖掘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蕴含的深刻价值亦属必要。

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内涵丰富、形式异彩纷呈,承载着深层独特的内在价值。在保护民族文化活动的同时,开发和挖掘民族文化活动的精神实质,以助其发扬光大、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二、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之价值分析

(2)资源利用指标。资源利用指标是用来衡量矿山开采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数,矿山开采企业在对矿山资源进行开采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

(一)体现着维护统一、民族凝聚的家国一体情怀

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美丽丰饶的土地上,该地区的人民拥有着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积极乐观、诚信友善等向上的优良品德,这一点在民族地区的文化活动中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例如,西藏地处高原,生产生活不易,藏族人民依旧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收获,生生不息。藏族节日繁多,文化活动具有浓郁的区域色彩,无论是藏历新年,还是祈福节、雪顿节,当地人们都虔诚感恩天地,穿上古老的服饰祈福诵唱,跳着“锅庄”说唱长诗,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举办赛马、马术、射箭、拔河比赛等盛宴以飨来客。在这样的文化活动下,都表达出一种民族向往,即勤劳勇敢、老实本份、艰苦朴素、诚实守信、扬善惩恶等精神品质和生活态度,对今天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活动的法治价值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二)崇尚着明礼公正、维护和谐的社会观念

总而言之,写作是一项综合技能,离不开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平时大量的练习。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我们的英语写作水平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三)承继着敬畏家规、和睦邻里的家庭美德

每逢重大节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要敬奉天地自然、或祭拜祖先、或举办文体娱乐活动来真诚地表达情感,这些节日活动加深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维系着村寨内部成员亲缘地缘联系,传承着民族的优良传统。广西境内,融水的苗族,如果村社有大事发生,要通过“鼓社”(苗族内部基层组织)来进行处理。因此,在融水苗族独有的“拉鼓节”上,祭祀祖先,由社主领唱古规古礼歌,众人需附和。通过唱鼓,大家接受本族关于伦理道德、尊老爱幼、人际交往、人生礼俗等的教育。如一首《古规古礼歌》里面说到,“今天竖个岩,立个碑,不准乖吃傻,强欺弱。哪个乖吃傻,强欺弱,要他顶柱下落,下柱朝天,屋不冒烟,竹不生笋。”这些节日活动,通过言传口授,代代承继着各民族敬畏自然祖先,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学习做人等传统美德,是本民族成员普遍认可的一以贯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

(四)保留着勤劳质朴、诚信友善的个人品德

西南边疆民族历史上为免遭异族侵袭、免受外国侵辱,各民族同胞万众一心,宁死不屈,坚决地抵抗侵略者,经历了多种艰苦卓绝的斗争,19世纪下半叶,法国侵略者骚扰云南和广西边境,威胁我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当时法国侵略军炸毁镇南关,边关失守。在这危急关头,不屈不挠的广西边境各族民众拿起武器,配合部队与法军开展激战,最后终于将侵略者赶出了国门,用自己的鲜血保卫了国家的领土,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谓之为“镇南关大捷”。在长期反抗外敌的斗争中,西南边疆各族人民锻造了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和高度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品格。如今,凭祥市镇南关大捷遗址景区正在建设,镇南关大捷博物馆里陈列了各种纪念品和历史文物,古炮台、镇南关大捷等史迹,今天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这些纪念馆和节日活动,无不是各民族人民舍生取义、敢于牺牲奉献、团结统一等精神的体现。

三、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法治化之路径探索

目前,在探索民族地区文化活动中,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可行之道,至于探索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法治化的路径,除了普遍提出的加强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产业化建设,形成自身造血的营销模式外,还要做好多项工作,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化法治理念与法律权威认同,筑起文化法治意识堡垒

法治理念反映了法治的性质、宗旨、结构、功能和价值取向的一些达到理性具体的观念和信念。对法治理念的认同就是将法治观念和信念等转变为个体的自觉价值观。法律权威则是指法律转换为令人信服的力量或行动理由,对法律权威的认同是为了让人们认知法律的权威性,相信法律、服从法律。

边疆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小范围的个人权威认同甚至人治现象。但在现代社会,必须强化现代法治理念,树立国家法理体系的绝对权威,构筑统一的文化法治意识堡垒。国家官方和民间机构可以利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活动本身具有的法治化因素,如宗族祖训、劝诫歌等形式,共同策划、组织、协调一系列活动,将法律事务、法治案例、法治思维的养成融入到节日活动中,开展对社会成员的宣传教育,建设与国家法律体系一致、符合民族地区文化的法治理念。

加强对文化法治的正面宣传和普及传播,对遵纪守法、积极护法、正确用法的模范人物及典型事迹予以肯定、褒奖、鼓励、弘扬。在依法严厉处罚扰乱社会秩序、矛盾纠纷靠家族势力、少数人把控话语权等违法乱纪的消极现象的同时给予强烈长久谴责,形成有效预防违法乱纪的高压态势。并将这种守法依法、国家法治思维融入民族民众日常的文化生活和民族节日活动中,使之保持常态化、常规化、长期化,持续生成一种崇尚法治精神、服从法律权威的良好文化法治认同氛围,促进文化法治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成、认同强化,构筑起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法治的强大堡垒。

式中:Li表示第i个成组方案中的构件集合,共有NL个集合;xij表示Li中的构件标号,vi表示集合Li中的构件数目。本文规定一个构件不能同时出现在两个集合中。

(二)培育民族文化法治,构建民族地区文化法治机制

文化法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关于法治的言行方式,在文化形态上它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西南边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导致各民族在法治思维、法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培育民族文化法治,形成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法治机制,有利于培育各族人民文化活动的一致性与合法性。第一,制订符合各民族历史习惯的文化法制长效机制。民族习惯法是依据民族地区历史、社会发展、组织权威而自然形成的。因此,在推广国家法律体系、强化国家法律权威的同时,尊重各民族的习惯法,制订符合各民族历史习惯的文化法治机制,保证民族地区文化法治建设既契合新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又可以因地制宜,有步骤、有层级、分阶段地实施开展,为构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法治建设起制度保障作用。第二,改革创新方式方法以增强文化法治建设效果。文化法治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建设层面,应改革创新文化法治建设的方式方法。通过电视普法节目、开通微博解答、当地宣传栏、组织竞赛活动、评优评先等形式,丰富文化法治内容,形成认可法治、尊重法治、支持法治、拥护法治的良好文化情境,增强当地文化法治建设效果。第三,打通纵横文化法治运行治理机制。由国家层面开始形成自上而下纵向的文化法治宣传、运行治理的同时,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市县州、村社区各级横向部门需结合当地节日活动、传统节目开展文化法治系列活动。从纵横两个维度构成文化法治运行治理合力,保障民族文化法治治理全方位覆盖。

考虑微通道热沉固体材料硅的材料力学特性,假设硅为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无体积力,为均质固体。通过热-流-力-形变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来进行稳态线性热应力分析,计算微通道热沉中由于温度梯度和力学约束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热应力和由热应变引起的热沉形变。其中热沉底面为固定面,其他面为自由面。

系统在ArcGIS for Silverlight下使用天地图服务。天地图服务使用缓存数据[5],所以ArcGIS Server中需要创建自定义图层类,这个类要继承Tiled Map Service Layer类;自定义图层中需要定义以下4个属性和方法:①切图的范围Full Extent;②空间参考系Spatial Reference;③地图切片信息Tile Info,包括切片的大小、级数,以及每级的空间分辨率;④还需要重写Get Tile Url方法。当地图控件的范围改变时,需要获取到当前范围的信息,并将范围内的所有切片全部按顺序显示出来。

(三)培养民族文化法治人才,确保文化法治执行力

首先,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方针,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引进法律专业人才。通过考录公务员、选调生等途径,引进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又有组织力和执行力的精英群体,参与到文化活动执行中,确保西南边疆地区的文化活动与国家法治及国内大型活动相接轨。其次,培育“接地气”的年轻村民法治力量。特别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来就有村寨自治的民族传统,着重培养一批在民族村寨中有思想、有知识、有法纪的潜力青年。这一群体既熟知国家政策,又谙通本民族事务,他们既可以宣传普及国家的法规条例,又可以通过个人魅力和才智做好本乡本土的“法官”,能很好地充当政府宣传法律、沟通民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第三,发挥当地村寨寨老、社会贤达在法治中协调治理、上传下达、维护秩序的重大作用。在民族地区,发挥民族民间力量,组建由本地民族干部、寨老贤达、各族代表等的乡寨文化法治人才库,推动民族节日组织筹备、宣传法律政策、矛盾纠纷调解、协商重大事项等活动开展,推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法治人才的多元化和执行力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周世中,等.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法的变迁与现实作用:以黔桂瑶族、侗族、苗族民间法为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21.

[2]高瑛.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甘南藏区的研究[J].民族论坛,2016(4):23-24.

[3]崔超.黔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宗教法治化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18(4):147-149.

[4]吕朝辉,李敬.边疆少数民族法治文化认同:问题呈现与生成之道——以云南省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1.

[5]吴帅.民族地区法治文化社会化探究——以贵州省近年来若干典型事件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8(6):74.

A Probe into the Value Mining and Rule of Law of Na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in Southwest Border Areas

Li Haifeng
(School of Marxism,Beibu Gulf University,Qinzhou Guangxi 535011)

Abstract:The southwest border minority areas(Yunnan,Tibet,Guangxi)have formed lively,rich and diverse ethnic cultural activities due to economic,historical and cultural,religious traditions,ethnic customs,customs and other factors.Based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ethnic cultural activities in southwest border area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legalization of ethnic cultural activities in southwest border areas by strengthening the identity of the concept of rule of law and legal authority,cultivating national culture ruled by law,and cultivating talents ruled by law.

Keywords:Southwest border areas;Ethnic cultural activities;Value;Leg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9340.2019.03.006

[文章编号]1674-9340(2019)03-033-05

收稿日期:2019-04-17

基金项目: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边疆地区法治社会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XSH005)。

作者简介:李海凤(1976-),女,山东滨州,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等。

标签:;  ;  ;  ;  ;  ;  ;  ;  ;  ;  

李海凤: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活动的价值挖掘及法治化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