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当代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著作举隅论文

2018年当代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著作举隅论文

2018年当代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著作举隅

□ 叶雯德 夏 莹

一、哲学理念与现实批判

哲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不是纯粹的空想玄思,而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回应与批判。即使是强调超感官理念的柏拉图,也是以批驳当时流行的智者派相对主义世界观为任务;而这种以理性考问世俗的哲学,其出现也意味着古希腊社会已经逐渐崩解,伦理体系无法自洽。然而,柏拉图所处身的社会一旦改变,其哲学的现实批判含义也就随之消失,被后世所遗忘。哲学一方面成为经典,另一方面却被割除掉现实意义;思想是历史的产物,但被后人从历史的洪流中拔了出来,置放在仿佛超时空的平台上——这似乎是一切创新的哲学家常常遭遇的命运。这或者也是为什么哲学常常被视为一种抽离现实的思维方式。

对哲学思想的研究与追随不只表现在对经典文本的诠释上,更重要的是将思想重新置放在历史与现实之中,激活其批判意义。将抽象的理念与现实的批判联系在一起,有意识地结合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与文化理论,这种刻意的跨学科做法可以说是现当代欧陆哲学最明显的特色。在英美世界,伦理学或政治学的惯常讨论方式,是首先理清一套规范共识,再构想一个相适应的社会交往方式;与此不一样的是,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经常质疑现存规范的必然性,而首先将社会交往看成是一种有历史前因的现象,这现象本身又会推导出后来的各种可能性,批判的作用在于指出与理解这些前因后果的关系和条件,而不是给出一个说服全部人的共识规范;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常常给人一种只破不立的观感,也并非毫无根据。然而,正因为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对抽象普遍性、现存规范的质疑,这些思想家也从来不自居站在一个无立场的中立位置上,反而倾向相信差异不可被化约,并且在概念上、写作上都毫不保留地流露出自己的个性,这可以说是欧陆哲学第二个特色。假如英美式伦理学与政治学像一位力图颁布规范的父亲,那么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就是一位反思过多,反叛成性的儿子。

二、批判理论的嬗变与今天的发展

哲学虽然一直都附带着批判现实秩序的作用,但首先将批判发扬光大的人是康德。康德的三大 《批判》要做的不只是构想出种种要人跟随的规范,而是企图说明知性、理性、道德与判断力等人类机制的运作条件与元素,它首先是一种对客观东西的探寻;同样,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首要做的是将政治经济学与资本的运作方式及条件刻画出来。而自马克思起,哲学概念与逻辑和社会批判的紧密性就被完全地促成。在 “二战”时开始酝酿、冷战时代在西欧与美国都迅速发展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以下简称 “西马”)虽然是一个宏大杂陈的理论阵营,但哲学理念与现实批判的紧密性是各个学者的共同底色。“西马”虽然以反对资本主义为其核心,但他们多数人对苏联的政策与社会问题也加以大力的批判与鞭挞,或者更准确来说,“西马”总体批判的是整个现代性与现代化进程。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也不得不遭遇急速现代化的痛苦与异化过程,因此批判理论一引入就激发风潮,深刻地影响了今天的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冷战结束后,本来的西方阵营,特别是美国,其理论界出现了一股响应资本主义 “胜利”的论述:意识形态对立已经结束,人类已经找到共同发展的最正确路线——自由市场、代议政制与实证科学科技的结合;而批判理论的怀疑精神仿佛也在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下失去了意义。

然而,正是资本的进一步全球化,引发出世界各国的社会动荡,又复苏了批判理论的生命。今天的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已经不需要在名目上标注自己是一种社会性的思考了,因为对现实的关注已经渗透在这些理论家的写作与思考当中。如果以21世纪的批判理论去与20世纪的比较,我们会看到学科,甚至是科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了;哲学家的象牙塔已经毁掉了,那些有代表性的思想家都不安于固守在一套专业之中,其现实批判也不再只看到一个总体性的社会,而是将视野分发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范畴——电影、艺术、文学,甚至是消费生活、两性关系等一直被看成 “肤浅”的东西中。哲学与批判因此不再只是应用在宏大论述之上,而是完全可以与日常生活对接,这种理念崇高性的 “堕落”,却正好反映了哲学思维的无限弹性。而在中国,批判话语也早成为人文学科的主线。在比较文学、文化研究等批判理论的直接衍生学科中,这一条主线当然特别明显,但是在哲学界中,现当代哲学的研究者也越来越吸收批判理论的养分,努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景下增添新的研究路线。南京大学出版社的 “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 “轻与重丛书”、拜德雅与重庆大学出版社的 “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等系列在短短的五六年之间,就大量译介了欧陆哲学原著与二手文本。翻译的水平、广度与速度都逐年加强。

三、2018年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译介

单是2018年,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的译介就已经有数十种。不过,这些翻译作品其中有不少以文学、艺术为其讨论对象,而非以哲学概念或社会交往的维度为其主要核心,因笔者专业所限,在此就不一一做介绍了。拜德雅、重庆大学出版社所发行的 《德勒兹:关键概念》(2018年10月,斯蒂瓦尔著,田延译)、《朗西埃:关键概念》 (2018年7月,德兰蒂著,李三达译)都是这两位当代思想家的优秀导读作品。虽然以其关键概念的说明为骨干,但这两部作品并非以字典式的概念肢解与还原法写成,而是详尽梳理了这些概念在这两位思想家的理论建构中的位置,也简明地整合了他们的文本逻辑。虽然这种写法的导读,对刚踏入欧陆哲学领域或刚研究这两位思想家的读者来说仍然不算容易,但它们保留了原著作品的思想质感,是非常难得的阅读补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意外地哲学思考》 (2018年8月)是斯蒂格勒的访谈录,由其弟子、深入研究了数位人文、中国哲学与技术逻辑关系的哲学家许煜翻译而成。斯蒂格勒已经是中国艺术圈与理论界的熟人了,而许煜也开始在中国根植发展。此书虽然只是访谈,但斯蒂格勒的言辞都是由其精要的概念所填充,因此对斯蒂格勒本人,或者是对技术哲学、数位人文主义、当代艺术感兴趣的读者,也一定会被这些对话启发。南京大学出版社的 《〈荒岛〉及其他文本》(2018年1月,拉普雅德编,董树宝、胡新宇、曹伟嘉译)是德勒兹早期到中期所发表的评论与论文文集,为我们填充了德勒兹庞大体系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此外,笔者在此也挑选了2018年度数部交杂着哲学、历史学与社会批判的作品以做较详细的介绍,以让读者可以借这些作品感受欧陆哲学的特色。

四、斯洛特戴克:《哲学气质》

中国哲学界对于批判理论虽然并不完全陌生,但交互阅读与研究仍然还不算主流。近年学界对现当代理论的翻译与引用有了很让人乐观的发展,也让大众读者眼界大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由2017年开始发行,在2018年也出版了两部详细讨论当代欧陆哲学家的专著,分别是林哲元所著的 《空无与行动:齐泽克左翼激进政治理论研究》(2018年8月)与蓝江所著的 《忠实于事件本身:巴迪欧哲学思想导论》(2018年8月)。法国左派哲学家巴迪欧的著述庞杂,除了大部头的、原创性极高的哲学作品,还写过文学分析、剧本、政治与文化评论等题材,除了这些人文学科已经得心应手的主题与类型外,他对高等数学,尤其是集合论的研究及其在哲学上的转用,也有极高造诣。《忠实于事件本身》著者蓝江是中国研究巴迪欧的专家,在2018年度也译成了巴迪欧最划时代的哲学著作《存在与事件》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在 《忠实于事件本身》里面,蓝江完完整整地将巴迪欧的概念生成与论述过程再现出来,即使是对普遍人文学者来说最麻烦的集合论,书中也有清晰详细的说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般的巴迪欧导读作品都只会集中讨论其政治理念,而很少分析到他的数学根据,因此 《忠实于事件本身》的研究有其突破之处。吴冠军的 《后人类纪的共同生活:正在到来的爱情、消费与人工智能》(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6月)可以说是2018年最有趣的哲学书写。吴冠军迅速而准确地掌握到当代哲学与批判理论的核心关键,比如 “后人类”“事件”“人工智能”等新流行理念,而对中国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流行文化的热点,他也有着比得上媒体人的敏感度。在此书里,吴冠军就以深厚的精神分析与政治哲学知识,来对这些理念与现象结合分析,将哲学渗透在对日常生活的理解之中,这都是非常难得、值得加深进发的尝试,也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普及学术的一个可行路径。

斯洛特戴克在德国已经成名30多年,但是因为他的思想与写作比较偏锋,常常游走在学院之外,所以一直未被完整引介到中国,2014年由常晅翻译的 《资本的内部:全球化的哲学理论》是此前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斯洛特戴克译作,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他的其他作品也只零散见于专辑期刊中。由漓江出版社发行、谢永康与丁儒亢所翻译的 《哲学气质》是斯洛特戴克想要让大众进入哲学思考而写成的哲学史小书。然而,他强调哲学并不单单是思想,而且是生命,因此并不允许读者站在一个自如舒适的位置去阅读此书,反过来是要接受它的挑战。此书虽然短小,提到的概念甚至比任何入门哲学书都要少,但这种剪裁反过来将哲学家完整的个性、他的生活、他的痛苦、他对世界的怀疑与斗争表现出来。这些无法被思想体系所化约的存在境况,严苛地挑战着哲学家以及他的读者。在斯洛特戴克的书写中,无论是政治上比较亲君主的莱布尼茨、黑格尔,还是公然的叛逆者如布鲁诺与尼采,都不再只是无立场地冷静推论的沉思者,而是时时刻刻做出信念判定的决策者。这种带着个人色彩的哲学史书写,并不自居为一种完全客观的体系描述,也无意为任何一套思想正名或辩护,而是意图呈现思想的质感,彰显思维与世界本身的多元性。这种与学院规范格格不入的写法,恰巧是欧陆哲学源源不绝地创新的原因。

五、朗西埃:《历史的形象》

在整个当代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中,人自身的非人化、社会的异化、人际关系的物化都是其核心概念,这些由马克思首先重点论述的主题,已经从严肃论著跳出来,逐步成为当代人的惯用语言。经常使用异化、物化概念的不单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研究者,即使是没有受过相关理论训练的大众,也已经从日常生活中强烈地感知到异化和非人化的意义。指出非人化现象的存在实在太容易了,但是要理解里面的各种概念区别、社会起源,还有最重要的如何克服非人化问题,仍然是挑战着理论家的难题。

谈到哲学概念对生命、文化的全面应用性,就一定要涉及社会学。今天的社会学虽然以实证主义、量性统计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但仍然无法割断它的哲学根源。韦伯深受新康德主义影响,涂尔干曾经教授过哲学,更不用提马克思了。在欧陆国家与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都早已凭其日常生活批判而成名,而在文化研究理论界以及经过大卫·哈维的不断引介,他也渐渐被中国哲学界所阅读。目前比较可惜的是,列斐伏尔那些相对“纯粹哲学”的论著,他受达达主义、黑格尔与尼采等人影响的痕迹[2],以及他对萨特的刺激,对傅柯的批评,与其他法国共产主义哲学家的互动还是较少被人关注。换句话说,列斐伏尔这个丰富的理论资源仍然留待中国学界的进一步开发,但无论如何,这仍然不损学者们对其空间理论及日常生活批判的译介贡献。201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经发行了列斐伏尔的巨著、三大卷的《日常生活批判》,而被称为三大城市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一的 《都市革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在本年度也由刘怀玉、张笑夷与郑劲超译成。

2018年度的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出版物实在无法在一篇书评中一一介绍。但无论如何,不少学者转而以一种批判继承的精神,而不是饥不择食的方式,尝试更进一步地研究当代欧陆哲学;此外,也有大量作者写出以批判的概念与精神、将眼光与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的评论式作品——虽然目前以散发在各大期刊、公众号与讲座的形式为主,编写专著或体系论述的做法仍然还在成长之中,但这个发展趋向仍然让哲学研究者或大众读者感到振奋。

六、列斐伏尔:《都市革命》

中国的理论界对朗西埃已经不陌生了,他的数部美学—政治论著早前已经陆续被翻译过来,而由蓝江翻译的 《历史的形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是一本从电影及绘画分析出发,对历史这个概念做深刻思考的小书。历史并不只是过去了的事实的排列,还是回忆,是在时间之流中刻下长远影响的诸多事件,是可以被后人站在当下去模仿的例子。因此,当下的与历史的东西有连续性,历史的东西并不会丧失效度。朗西埃这种概念区分,事实上原创性并不高,在本雅明、柏格森等前人中,时间与历史、过去与事件的区别已经被详尽谈论过了。但朗西埃在此的过人之处并不在于提出这些区分,而是在当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中,敢于重申历史意义可以不断被生成,并且以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艺术作品:比如雅克 路易·大卫所绘的贝利萨留将军,已经是被皇权抛弃、对罗马再无贡献的老朽乞丐,然而,他作为忠诚贞洁以及权斗的牺牲品这一形象,仍然会被刻入历史中,不断被后人所模仿与反思。朗西埃此书成功的地方在于,它表明了哲学概念并不只是一些推论,而是可以直接渗透进各个文化甚至生命领域的无限力量。

《都市革命》原著在1970年出版,紧接着巴黎1968年的学运风潮,此书一面世就引发出巨大回响,无论是欧洲抑或拉丁美洲,其中的知识分子圈与反资本主义运动圈都转而将理论与实践的眼光投向城市,此书也是后来的 《空间的生产》(原著于1974年出版)的先声之作。列斐伏尔在此书中率先提出了数个都市生活的问题,特别点出了都市被视为一个中立空间的习惯,即他所谓的 “都市论”意识形态,而事实上都市空间却带有异化形式。这种异化最明显表现在如下的现象中:都市的主要使用者,即大众,对于都市空间的分配与设计只有被动接受的可能;另一方面,都市的主要设计者,即技术与政治专家,则用抽象的图像方式来规划空间使用,这明显是一种压抑与不平等关系。列斐伏尔这种批判相当简明有力,而将异化现象推展到日常生活和生存空间之中,并不是为了宣传悲观主义,也不是为了唠叨社会已被全面扭曲,而是为了扩大解放异化的实践场域。然而,不论是按照列斐伏尔自己的著述,抑或从现实的制度出发,都表明了生活空间的压抑问题并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问题:即使在前现代封建社会,抑或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个问题仍会存在。因此,对列斐伏尔理论的继承,必须在吸收其概念与洞见的同时,进一步加深研究中国以致全球都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城市的复杂现况。

七、霍耐特:《物化:承认理论探析》

以主观性重新呈现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等事物,也是法国哲学家、美学理论家朗西埃的一贯作风。这种重新呈现,当然不是对历史资料的窜改,也不是唯心主义式的幻想,而是建基于一种本体论与认识论立场:事物即使有其自在性,也不能决定主体如何与之互动,因为主体本身就有无穷的多元性。朗西埃本人的写作与研究工作完全对应这种主体多元性,从早期与阿尔都塞编写 《读资本论》,到后来质疑阿尔都塞,转而对贫穷者与无产阶级的理念历史进行反思;到了今天,不少艺术家都以他的美学—政治理念、诗学、绘画史与电影分析理论作为创作与分析灵感——虽然朗西埃没有他的同路人巴迪欧、巴里巴尔等有那么鲜明坚硬的政治斗士形象,但他这种横跨并且精深数个文化范畴的造诣,也足以使他成为当代欧陆哲学中的一颗明星。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人物、师从哈贝马斯的阿克塞尔·霍耐特就一直努力在为物化、承认这些老旧概念做新的、更全面的阐释。整个法兰克福学派,都是一种由欧陆哲学与美国式社会科学、思辨哲学方法与心理学研究混种而生的特别物种,这一种结合性在霍耐特身上尤其突出。霍耐特在其 《物化:承认理论探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罗名珍译)之中,讨论了黑格尔、海德格尔与杜威等人的构想,并且以儿童心理学等实证研究来证明主体的原初行动就是“承认”,而物化则是对承认的遗忘或撤离,因此物化渗透在一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中,而不是一种无端从关系外部进来的现象。物化虽然由卢卡奇的 《历史与阶级意识》所发扬,但因为他写作时仍未读过马克思1844年的手稿,因此也模糊了物化与异化、物象化等概念之间的差别与关系,至今仍然是哲学界长期争辩的话题[3]。厘清概念当然应该以经典文本为根据,这是最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一个讨论概念的方法,霍耐特在此书中就示范了如何对照和结合抽象概念与实证研究。

八、2018年中国学者的批判尝试

即使是放在个性张扬的欧陆理论界之中,彼得·斯洛特戴克仍然显得奇特出众。这位德国哲学家、文化理论家曾经在电视台主持了一个哲学清谈节目10年,邀请过哈贝马斯等大师对谈,也不讳言哲学工作与娱乐事业一样要大搞明星效应;斯洛特戴克曾经直言以基因改造人类是合理的,这种言论在经历过纳粹时代优生政策的德国来说简直是禁忌。然而,斯洛特戴克绝对不是一位骑劫哲学、虚张声势的媒体人,而是在哲学、社会批判理论中都有独到创新的 “危险”思想家。今天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即 “犬儒理性”,正是由斯洛特戴克在冷战末期所提出:人们的意识不再被虚假论述所蒙骗,而是明知道资本主义—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是欺骗性的、伪普遍性的,但仍然明知故犯,享受其中[1]

注释

砖墙上支撑跨度>6 m的大梁;窗间墙最窄处370 mm;实测大梁混凝土强度10.2 MPa,低于C15;外墙四角、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无构造柱,构造柱对应部位无圈梁。

(1) 开挖后的层状岩质边坡,围岩的应力场会重新分布,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拱顶附近,为压应力,其值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拉应力集中发生在坡面附近。剪切应力主要发生在第二控制软弱结构表面附近。第一控制结构面上的剪应变最大,且主要的剪切应变沿着控制结构面分布。

饮食文化的翻译是一种跨语种和跨文化的传播,要求翻译人员一定要熟悉两国文化特点,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同时结合时代背景,选择合适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务必要简洁、求实,不但要考虑到文化冲突问题,还能够将传统陕西美食文化的特色传达给外国友人,做到美食文化理论与美食翻译的无缝连接。

[1]汪行福.理性的病变——对作为 “启蒙的虚假意识”的犬儒主义的批判 [J].现代哲学,2012(4):1—6.

[2]刘怀玉,陶慧娟.理解列斐伏尔:以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的 “三位一体”为主线 [J].山东社会科学,2018(5):49—57.

[3]韩立新.异化、物象化、拜物教和物化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2):6—12.

如上所述,里奇认为数码照片是马赛克,以一种超文本的形式存在。即它克服了传统摄影的局限,借由网络超链接,跃入赛博格海洋,既是镜与窗、静态的矩形,也是潜在的互动的马赛克,是互联的、动态的更庞大序列的一部分。[1]69那么跃入赛博格海洋,究竟带来哪些改变呢?

最后得出结论:防疫站会同时用到“瓶装”和“制服”这两个词,另外,纸条中提到的“大架子山”是土名,一般人不知道,这也证明写匿名信和埋纸条的人就居住在山下附近。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责任编辑 郎静)

标签:;  ;  ;  ;  ;  ;  ;  ;  ;  

2018年当代欧陆哲学与批判理论著作举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