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政协履行职能委员开展活动创造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董鹏林[1](2021)在《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其性质定位和功能优势都需要依托界别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在中国制度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制度意义。随着新时代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基于界别组成的人民政协具有应对国家治理复杂性日益增长问题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赋予人民政协新定位新使命,开始深度挖掘人民政协界别制度所蕴含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步骤,提出了界别优化的问题,足见人民政协界别问题的重要性。既然人民政协界别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什么其仍面临社会影响力偏弱,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呢?其原因是复杂的。由此,从其生成演进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来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界别相关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界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在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撑的基础上,采用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对界别问题进行了丰富的深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为实现界别进一步优化,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界别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资源。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人民政协界别问题仍存在认识不清、论述不透,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制度比较方法等方法,对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演进、面临的不足与优化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强调系统全面的同时也注重针对性,以此来加深社会对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价值和制度优势的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论文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价值、国内外关于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首先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如职业代表制、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以及界与界别等几个概念,为认识界别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视角;其次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产生的政治上的包容性、设置上的平等性、组织上的精英性与运行上的协商性等几方面特征。之后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有助于政治吸纳、政治社会化以及政治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对人民政协界别有了一个直观和整体的认识与印象。第三章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如统一战线思想、政党理论、人民政协思想与人民民主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如和同思想、中庸思想、仁政思想和天下为公思想等。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基于人民政协界别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的学术判断,将在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合群”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开始萌发的起点。由此可分为,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2012),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等四个阶段,这表明了界别制度的内生性。其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与酝酿而厚积薄发的演进过程,是中国人民的重大制度创造,不仅在中国具有重要制度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五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本章是由第四章衍生出来的,是对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了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推动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动力;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趋势与主要经验。以此为认识界别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奠定基础。第六章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不足与优化路径。主要论述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包括社会影响力不足、界别设置重叠交叉、界别委员身份认同感不强、界别履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界别的主要原则,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吸纳性与代表性、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治稳定三个方面的张力,将这些张力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界别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界别优化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调整与优化政协界别设置,改善界别委员结构与履职效果,建立健全界别履职常态化机制平台等几个方面优化策略。本文的创新观点有:一是提出人民政协界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制度成果,是对各类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集大成的结果。二是人民政协界别呈现出差序结构,具有政治社会化、政治吸纳与政治协调的功能。三是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是在统战逻辑、资政逻辑和社会逻辑等三重逻辑的互动共构之下实现的。总之,本文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来系统研究人民政协界别,丰富了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马婷[2](2021)在《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理论及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依据我国国情和社情的发展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思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当中,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民主协商形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和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代表人士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能够使各方利益得到保证,真正体现了最大的公约数,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被赋予了新使命,其工作也要彰显新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关于“要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的重要论断,明确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治理的方向,体现了实现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治理坚强领导的重要政治内核。由此可见,通过研究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路径,不仅能加深对民主的认识和解读,还能有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路径研究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系统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力图全面地梳理出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理论发展历程,进一步探讨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践路径。本篇论文基于此,首先研究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内容,包含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内涵界定、基本原则和主要职能等内容的研究,梳理了人民政协的思想来源和发展历程。其次阐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成就和重大意义。最后本文探索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践路径:一是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协商议事,三是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建设,四是大力提升政协委员协商参与能力,五是拓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形式。
曹阜忠,何坤,王静,李芳[3](2020)在《书写高质量履职答卷 合力促进“滇东北崛起”》文中指出9月9日,中共昭通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市政协工作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在创新中求实效,在?
邢译[4](2020)在《协商民主视域下的人民政协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协商民主这一学术上的思想理论首先起源于西方,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实践上首先开创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发芽生长的,是中国特色民主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它以人民政协为载体,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使马克思主义政党发扬社会民主,完善和传承党的群众路线。本文从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的内涵界定和内在关系分析切入,以协商民主为视域,将人民政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等研究方法对人民政协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对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建设路径的作出思考。本文由绪论、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的内涵与关系、我国人民政协建设研究的历史发展和对发展过程中的成就总结、我国人民政协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我国人民政协建设的发展路径等五个部分组成。本文阐述了协商民主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结合我国人民政协的思想来源、性质定位、职能功能,并基于此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特殊关系,由此更清晰地梳理了人民政协建设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当下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研究了我国人民政协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当前我国人民政协建设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然而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政协内部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政协主体能力不足和政协制度化程度有待提高;二是政协外部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公众参与度关注度不足和社会复杂变化对政协工作提出新要求。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路径,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一是加强人民政协主体建设;二是完善人民政协制度建设;三是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以更好地促进协商民主体系的构建;四是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文化。
马学强[5](2020)在《新时代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问题研究 ——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文中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和思想观念变化,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主体系作为现代国家最为基本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其制度建设及完善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实现改革目标意义重大。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民主形式之一,凭借其广泛的代表性和参与性,在整合社会利益、促进民主监督和提升决策效率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切实保障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制度功效。但与此同时也应认识到,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包括其制度缺乏刚性和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推动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积极构建程序合理、机制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参与渠道、价值共识和群众基础。从协商民主的分析视角出发,通过对协商民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割,以“主体——客体——形式——程序——结果”为五维分析框架,运用协商民主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治理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具体而言,本文明确界定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及制度化的基本内涵,梳理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的自发起步、曲折发展、渐进发展、全面推进四个阶段。目前,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中存在协商主体地位不平等、协商内容不明确、协商形式不稳定、协商程序不规范以及协商结果落实机制欠缺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认为政治协商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协商议事规则不完善、以及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制度空间和制度环境两个维度出发分析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进一步推进的现实条件。为此,我们要通过调适参与协商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明确具体化的协商内容、创新制度化的协商形式、构建规范化的协商程序、落实实效化的协商成果等重要举措,不断的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
李旋[6](2020)在《政协协商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济南“商量”模式为例》文中提出政协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以“广泛代表性、界别精英性、议题公众性、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发展”等为特征,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了引领与示范作用,其创新发展成为我国发展民主与完善治理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适应时代要求、应对时代挑战,进行了丰富的协商民主实践,积极推进了其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在这一背景下,对这些丰富探索进行经验总结,能够为政协协商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启示。本文以济南的“商量”模式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协作为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实现新时代新使命的方式,总结了这一模式在“充分吸收政协协商发展的经验,结合实际打造特色品牌,有效盘活原有资源和各方协调联动、重视发挥媒体作用”等方面的重要经验,认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完善制度体系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论文首先介绍了济南“商量”模式的背景;其次结合“商量”模式具体案例阐述了这一模式的运作程序,分析了这一模式在“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主体、制度建设和辐射基层政协”等方面对政协协商的特色探索;然后总结了这一模式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重要经验;最后结合这一模式的特色探索和重要经验对推动政协协商的创新发展作了几点启示。
马思阳[7](2020)在《政协协商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多次出台政策文件对政协协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政协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协商民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集中体现。自1949年人民政协成立以来,政协协商已有七十多年的实践历史,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探索和经验,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形势中继续坚持和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依据,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宝贵财富。当前学术界对于政协协商的概念、内涵、理论与实践价值等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系统梳理政协协商的历史进程、总结政协协商基本经验的研究明显还比较欠缺。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政协协商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借鉴和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七十多年来政协协商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力图全面地总结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基本经验,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主要界定了政协协商的相关概念,论述了政协协商的内涵、特征和价值,阐释了人民政协和协商民主、政协协商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的区别和联系;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与民主政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协商民主思想三个方面论述了政协协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系统梳理了政协协商的历史进程,主要分为五个时期: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以及深入发展阶段。第四章主要从党的领导、处理关系、学习工作、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概况了政协协商的具体做法,总结了政协协商的基本经验。第五章从国家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和政协自身建设层面分析政协协商存在的不足,并从法制化建设、探索网络化路径、完善运作机制、提升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徐雯靖[8](2020)在《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研究 ——以徐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中国,急速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亟需更为成熟的社会发育作为支撑,以缓解纷繁复杂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基于民主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需求,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就是要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善治路径。但是,对于社会治理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研究是匮乏的,特别是对人民政协在社会治理中独特作用的关注极少。人民政协作为国家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政协专报、提案、建议案等方式与决策层形成信息输入与结果反馈的“闭环”,并具有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的组织优势,但其贡献尚未被充分挖掘,是现有研究的一个盲点。本文着眼于设立在区一级的基层政协组织,提出并研究政协组织所发挥预防性社会治理作用。区级政协是政协系统的末端,并处于社会治理的前线,有着示范引领,将协商民主精神与方法运用到基层治理,并将之转化为基层治理有效资源,实现社区生活更有序、更和谐,基层民主更高质量、更大范围发展的可能性和重要责任。本文主要是通过案例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访谈、描述性数据分析、沉浸式观察,研究徐汇区政协参与区委开展的“满意在徐汇·服务在基层”组团式走访这一个案,总结区政协组织委员参与社区治理的工作成效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共管理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点带面,将个体的工作操作经验提炼为基层政协组织有机融入社区,扩大基层民主建设新维度的具体执行载体和未来发展空间。
盛世豪,黄俊尧[9](2020)在《习近平关于坚持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及在浙江的实践探索》文中认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加强和改进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提出了"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领导体制,强调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鼓励支持探索履职新形式新方法,高度重视政协加强自身建设等,这些实践和探索为习近平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和实践支撑。在新时代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切实把政协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政协领导班子特别是政协党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政协协商民主制度机制建设;要为政协履职能力建设提供保障。
董文静[10](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和制度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包含但不等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虽然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具体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方面,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再三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问题,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结构功能分析等方法,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有关基本理论、价值功能、历史演进、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和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回应和解决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来实现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在结构上安排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然后,在梳理归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展望研究趋势后,确定研究主题;最后,安排了论文基本结构框架、阐述了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内容,为论文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理论。本章根据政治学逻辑,先从论文选题所涵盖的两大理论体系入手,分别对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制度的含义进行界定,然后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制度化的含义和形式及其价值,进而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和层次,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全面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价值功能。本章首先从哲学的高度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制度化的价值构成,然后主要从目的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它的价值功能,明确其具有导向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全局性等价值特点,其主要目的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加深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其发展道路。第四章全面考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历史进程。本章主要根据历史发展的逻辑进程,依次对我国长期存在的以政治协商为主、其它协商逐渐发展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自发起步、自觉快速发展及全面快速发展的状况做一全景式的梳理和探讨,并得出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互相依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等基本经验。为探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找好立足点。第五章透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状。文中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协商民主实践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及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接下来分析,由于长期缺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指导,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虽然已经历六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显然,发展水平还不高。文中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领导组织机构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以中央层面的政协协商和温岭民主恳谈为例,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概括与抽象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得出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等认识。第六章讨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本章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四个层次依次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把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奠定制度化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化的组织基础;培育成熟的协商文化,夯实制度化的深厚文化根基,推动形成稳定运行、富有成效的协商实践,实现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这也是本论文最终的研究目的和成果。
二、要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政协履行职能委员开展活动创造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政协履行职能委员开展活动创造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价值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 |
2.1 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 |
2.1.1 职业代表制 |
2.1.2 统一战线 |
2.1.3 人民政协 |
2.1.4 协商民主 |
2.1.5 界与界别 |
2.2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 |
2.2.1 政治上的包容性 |
2.2.2 设置上的平等性 |
2.2.3 组织上的精英性 |
2.2.4 运行上的协商性 |
2.3 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 |
2.3.1 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 |
2.3.2 人民政协界别的主要功能 |
第3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
3.1.1 统一战线理论 |
3.1.2 政党理论 |
3.1.3 民主政治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
3.2.1 统一战线思想 |
3.2.2 人民政协思想 |
3.2.3 人民民主思想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和同思想 |
3.3.2 中庸思想 |
3.3.3 仁政思想 |
3.3.4 天下为公思想 |
第4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 |
4.1 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 |
4.1.1 合群救国思想的兴起与各界联合的实践(1840-1910) |
4.1.2 政党中心主义的确立与职业代表制思想的传播(1911-1926) |
4.1.3 国共政争与职业代表制的制度实践(1927-1948) |
4.2 人民政协界别的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 |
4.2.1 “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1948-1949) |
4.2.2 代行人大职权期间政协界别的设置与运行(1949-1954) |
4.2.3 人大召开后政协界别的曲折发展(1955-1966) |
4.3 人民政协界别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至2012) |
4.3.1 “阶级”话语的空间压缩和重塑 |
4.3.2 改革开放新时期各界别整合与发展 |
4.3.3 “界别”概念的提出与界别设置的不断调整 |
4.4 人民政协界别快速发展阶段(2012 至今) |
4.4.1 新时代大统战格局的提出及对界别发展的意义 |
4.4.2 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与各界别的发展 |
4.4.3 政协界别优化问题提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日程 |
第5章 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 |
5.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三重逻辑 |
5.1.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统战逻辑 |
5.1.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资政逻辑 |
5.1.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社会逻辑 |
5.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主要特征 |
5.2.1 宏观层面:政协界别基本结构的日趋完善 |
5.2.2 微观层面:政协界别调整策略的综合运用 |
5.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基本经验 |
5.3.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
5.3.2 坚持同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相适应 |
5.3.3 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
第6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
6.1 当前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1 政协界别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足 |
6.1.2 政协界别设置重叠交叉与涵盖面不足 |
6.1.3 政协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
6.1.4 政协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不健全 |
6.2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基本原则 |
6.2.1 处理好一元领导与多元合作间的张力 |
6.2.2 处理好政治吸纳与利益代表间的张力 |
6.2.3 处理好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间的张力 |
6.3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主要路径 |
6.3.1 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 |
6.3.2 优化政协界别设置与界别委员结构 |
6.3.3 增强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 |
6.3.4 建立健全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理论及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创新点 |
2.本文的不足 |
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容、思想来源和发展历程 |
(一)人民政协相关内容 |
1.人民政协的内涵界定 |
2.人民政协的基本原则 |
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思想来源 |
1.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中的协商民主思想 |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民主思想 |
3.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 |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 |
1.萌芽阶段(1921-1935 年) |
2.初步探索阶段(1935-1949 年) |
3.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8 年) |
4.深化发展阶段(1978-2012 年) |
5.创新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二、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成就和重大意义 |
(一)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成就 |
1.理论体系日益成熟 |
2.制度建设持续推进 |
3.实践探索不断创新 |
(二)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大意义 |
1.增强人民群众对民主事业参与的信心 |
2.提升党与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 |
3.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
4.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 |
1.加强政治领导 |
2.加强思想领导 |
3.加强组织领导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协商议事 |
1.拓展基层政协的实践活动 |
2.完善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 |
(三)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建设 |
1.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
2.健全程序与保障机制建设 |
3.完善工作衔接机制建设 |
(四)大力提升政协委员协商参与能力 |
1.提高政协委员思想政治学习的能力 |
2.优化政协委员调查硏究的能力 |
3.加强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能力 |
(五)拓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形式 |
1.规范现有的协商形式 |
2.探索网络协商新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协商民主视域下的人民政协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 |
一、协商民主 |
(一)协商民主的内涵 |
(二)协商民主的特点 |
(三)协商民主的功能 |
二、人民政协 |
(一)人民政协的思想来源 |
(二)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 |
(三)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 |
(四)人民政协的主要功能 |
三、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的关系 |
(一)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高度契合 |
(二)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 |
第二章 协商民主视域下人民政协的历史发展及成就 |
一、协商民主视域下人民政协的历史发展 |
(一)人民政协萌芽与起步阶段 |
(二)人民政协初期发展阶段 |
(三)人民政协曲折发展阶段 |
(四)人民政协深化发展阶段 |
二、协商民主视域下的人民政协建设成就 |
(一)人民政协理论创新 |
(二)人民政协实践发展 |
第三章 协商民主视域下人民政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人民政协组织内部的不足 |
(一)主体意识与能力参差不齐 |
(二)政协制度程度化有待提高 |
二、人民政协外部面临的挑战 |
(一)公众参与度有待提高 |
(二)社会复杂化带来挑战 |
(三)协商渠道的关系问题 |
第四章 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建设的路径探究 |
一、加强人民政协主体建设 |
(一)深化政协委员产生机制 |
(二)重视委员角色代表性 |
(三)构建现代智慧政协体系 |
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建设 |
(一)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领导制度 |
(二)促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 |
(三)完善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制度机制 |
三、发挥政协在构建协商民主体系中的作用 |
(一)在政协与政党间承担桥梁作用 |
(二)在人大协商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 |
(三)促使政协与政府协商更好地连接 |
(四)更好地聚合人民团体的协商工作 |
(五)充分发挥对基层协商的领头羊作用 |
(六)利用对社会组织协商的带头人功能 |
四、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文化 |
(一)文化的理论构建 |
(二)文化的实践引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时代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问题研究 ——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的历史沿革 |
(一)制度化的自发起步阶段(1949—1954) |
(二)制度化的曲折发展阶段(1954—1978) |
(三)制度化的渐进发展阶段(1978—2012) |
(四)制度化的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至今) |
三、协商民主视角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的现存问题分析 |
(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协商民主视角下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的路径选择 |
(一)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进一步推进的现实条件 |
(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进一步推进的路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政协协商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济南“商量”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济南“商量”模式的背景 |
一、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不断彰显 |
(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兴起与繁荣 |
(二) 政协协商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
(三) 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
二、新时代政协协商面临着新挑战与新任务 |
(一) 新时代政协协商的新挑战 |
(二) 新时代政协协商的新任务 |
三、人民政协服务社会治理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
第二章 济南“商量”模式的探索 |
一、济南“商量”模式的基本概况 |
二、济南“商量”模式的程序 |
(一) 协商议题的提出 |
(二) 协商主体的确定 |
(三) 协商的计划与准备 |
(四) 协商的实施 |
(五) 协商的反馈 |
三、济南“商量”模式的特点 |
(一) 协商内容更加关注民生 |
(二) 综合运用多种协商形式 |
(三) 广泛吸收基层群众参与 |
(四) 更加重视制度建设 |
(五) 形成了对基层政协的辐射效应 |
第三章 济南“商量”模式的成就与经验 |
一、济南“商量”模式的成就 |
(一) 推动政协协商与其他协商形式相衔接 |
(二) 提高人民政协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 |
(三) 充分发挥了化解矛盾、稳定社会作用 |
(四) 促进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
二、济南“商量”模式的经验 |
(一) 充分吸收政协协商发展的经验 |
(二) 结合实际打造特色品牌 |
(三) 有效盘活原有资源 |
(四) 各方协调联动,重视发挥媒体作用 |
三、济南“商量”模式的完善路径 |
(一) 济南“商量”模式的不足之处 |
(二) 济南“商量”模式的完善 |
第四章 济南“商量”模式对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启示 |
一、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前提 |
(一) 思想认识上重视政协协商 |
(二) 实际工作中加强与政协的有效衔接 |
(三) 提供财力支持和物质保障 |
二、完善制度体系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
(一) 政协协商要加强制度建设 |
(二) 政协协商要重视程序完善 |
(三) 政协协商要加强机制建设 |
三、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
(一) 优化界别构成,避免“精英化、贵族化” |
(二) 创新履职平台,充分发挥委员作用 |
(三) 与基层协商形式相结合,整合协商资源 |
(四) 培育协商文化,形成社会协商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政协协商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政协协商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政协协商的历史进程 |
(三)政协协商的基本经验 |
(四)关于政协协商建设的思考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政协协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政协协商的相关概念 |
(一)协商民主 |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三)政协协商 |
(四)政协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
(五)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联系与区别 |
二、政协协商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与民主政治理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协商民主思想 |
第三章 政协协商的历史进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协商民主的初步探索(1921—1949) |
(一)两次国共合作 |
(二)“三三制”政权的建立 |
(三)旧政协期间的探索 |
(四)新政协运动 |
二、政协协商的初步发展(1949—1957) |
(一)协商建国 |
(二)政协协商的初步发展 |
三、政协协商的曲折发展(1957—1978) |
(一)反右斗争扩大化使政协协商难以持续 |
(二)十年“文革”政治协商几近停滞 |
四、政协协商的恢复与发展(1978—2012) |
(一)政协协商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 |
(二)政协的职能内容和协商形式不断丰富 |
(三)政协协商制度化建设加强 |
五、政协协商的深入发展(2012年至今) |
(一)政协协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功能多元化 |
(二)政协协商在决策程序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
(三)政协协商外部影响显着 |
(四)政协协商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
第四章 政协协商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协协商的领导 |
(一)中国共产党对政协协商的领导是历史和现实决定的 |
(二)党对政协协商的三维领导 |
(三)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政协协商的发展 |
二、处理好政协各协商主体之间的关系 |
(一)协商主体的的演变与发展 |
(二)处理好协商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 |
(三)处理好协商主体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三、重视政协委员的学习工作 |
(一)学习工作的必要性 |
(二)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 |
(三)学习的主要内容与方式 |
(四)学习的成效 |
四、建立健全政协协商制度 |
(一)完善规章制度的必要性 |
(二)政协协商制度不断健全 |
第五章 关于政协协商建设的若干思考 |
一、政协协商尚存的不足 |
(一)政协协商顶层设计不完善 |
(二)政协应对社会发展新挑战的能力有待提高 |
(三)政协自身建设有待加强 |
二、发展政协协商的对策建议 |
(一)推进政协协商法制化建设 |
(二)探索政协协商建设的网络化路径 |
(三)进一步完善政协协商的运作机制 |
(四)提升政协协商的话语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研究 ——以徐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政协协商 |
二、基层治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协商民主理论 |
二、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四、人民政协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三章 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上海各区政协参与基层治理情况 |
一、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工作依据 |
二、上海各区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组织及工作方式 |
第二节 人民政协在基层治理中独特优势与作用 |
一、人民政协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 |
二、人民政协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
第四章 案例分析:徐汇区政协参与基层治理工作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一、萌发期 |
二、发展期 |
三、成熟期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制度保障 |
一、 “满意在徐汇·服务在基层”人员构成 |
二、 “满意在徐汇·服务在基层”组织机构 |
三、 “满意在徐汇·服务在基层”工作制度 |
第三节 委员参与基层治理途径 |
一、倾听民意并咨政建言 |
二、融通资源并凝心聚力 |
第四节 委员参与社区治理成效 |
一、社区群众对“满意在徐汇·服务在基层”感受度分析 |
第五章 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问题 |
一、认识不统一 |
二、角色不清晰 |
三、制度不健全 |
第二节 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
一、向下传导协商民主理念难度较高 |
二、政协参与社区治理的法理支持不足 |
三、政协委员参与基层治理主体意识不到位 |
四、政协参与社区治理途径不丰富 |
第六章 解决问题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把握党政主导的原则 |
一、获得党委承认,给予委员进社区的合法性支持 |
二、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部署规定 |
第二节 培育参与主体的协商能力 |
一、提高委员联系群众的水平 |
二、培养公民参与的意识 |
第三节 发挥人民政协的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
一、凸显人民政协界别特色 |
二、拓展人民政协履职职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习近平关于坚持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及在浙江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及实践探索 |
(一)提出“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领导体制,探索完善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 |
(二)强调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不断健全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抓手和载体 |
(三)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把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作为增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
(四)鼓励支持探索履职新形式新方法,为推动政协创造性开展工作明确了方向 |
(五)高度重视政协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基层基础 |
二、习近平关于坚持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及其主要内涵 |
(一)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
(二)始终坚持人民政协是党执政的重要形式 |
(三)始终把政协制度建设作为坚持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着力点 |
(四)始终坚持推进政协履职能力建设 |
三、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对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若干思考 |
(一)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切实把政协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
(二)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政协领导班子特别是政协党的建设 |
(三)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协协商民主制度机制建设 |
(四)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为政协履职能力建设提供保障 |
(10)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及展望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重点与难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相关问题概述 |
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 |
2.1.1 协商民主的内涵 |
2.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
2.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
2.2 制度化的内涵和价值 |
2.2.1 制度 |
2.2.2 制度化 |
2.2.3 制度化的价值 |
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内涵和发展层次 |
2.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 |
2.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层次 |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 |
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体系 |
3.1.1 价值及其分类 |
3.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价值体系的构成 |
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目的价值 |
3.2.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2.2 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
3.2.3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3.2.4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 |
3.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价值 |
3.3.1 导向性价值 |
3.3.2 渐进性价值 |
3.3.3 实践性价值 |
3.3.4 全局性价值 |
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外在价值 |
3.4.1 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3.4.2 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
3.4.3 有助于促进协商文化成长和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历程 |
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 |
4.1.1 协商民主专门组织机构初步建立 |
4.1.2 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
4.1.3 协商思想文化孕育 |
4.1.4 协商民主实践健康起步 |
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自发起步 |
4.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
4.2.2 政协的调整发展 |
4.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初步形成 |
4.2.4 社会主义协商实践初步展开 |
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局部自觉快速发展 |
4.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深入发展 |
4.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和完善 |
4.3.3 政协的发展成熟 |
4.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4.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全面快速发展 |
4.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
4.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成果显着 |
4.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快速有序发展 |
4.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
4.5.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4.5.2 协调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四个层面的建设 |
4.5.3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 |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现实考量 |
5.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 |
5.1.1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5.1.2 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 |
5.1.3 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 |
5.1.4 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
5.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存在的问题 |
5.2.1 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 |
5.2.2 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 |
5.2.3 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
5.2.4 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 |
5.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5.3.1 程序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
5.3.2 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 |
5.3.3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水平的影响 |
第6章 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 |
6.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 |
6.1.1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做好协商民主顶层设计 |
6.1.2 加强和完善实体制度建设,确保协商民主制度完善 |
6.1.3 加快程序制度建设,筑牢协商民主制度基础 |
6.2 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建设 |
6.2.1 加强和改善政协机关建设 |
6.2.2 建立健全基层协商组织机构 |
6.3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 |
6.3.1 创造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 |
6.3.2 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6.3.3 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
6.4 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 |
6.4.1 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总要求 |
6.4.2 健全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 |
6.4.3 重视协商主体队伍建设 |
6.4.4 严控协商过程和协商成果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要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政协履行职能委员开展活动创造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D]. 董鹏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理论及实践路径研究[D]. 马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书写高质量履职答卷 合力促进“滇东北崛起”[N]. 曹阜忠,何坤,王静,李芳. 云南政协报, 2020
- [4]协商民主视域下的人民政协建设研究[D]. 邢译.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20(12)
- [5]新时代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问题研究 ——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D]. 马学强. 吉林大学, 2020(08)
- [6]政协协商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济南“商量”模式为例[D]. 李旋. 山东大学, 2020(02)
- [7]政协协商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D]. 马思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研究 ——以徐汇区为例[D]. 徐雯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习近平关于坚持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及在浙江的实践探索[J]. 盛世豪,黄俊尧. 观察与思考, 2020(02)
- [10]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 董文静. 吉林大学, 2019(02)
标签:全国政协论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