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损反应论文_钱晖,张启锋,王炎文,吴信慈,杨光智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损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焦炭,钢渣,动力学,碱土金属,各向同性,碱金属,比热。

溶损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钱晖,张启锋,王炎文,吴信慈,杨光智[1](2019)在《溶损反应前后焦炭反射率及光学组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焦炭中各显微光学组织在溶损反应中的反应行为,对不同条件下溶损反应前后焦炭的反射率及显微光学组织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焦炭的反射率指标及光学组织组成与焦炭的反应性CRI、反应后强度CSR之间存在比较好的相关性。焦炭的平均最大反射率■和光学各向异性指数Φ越高,各向同性光学组织越少,其CRI越低,CSR越高。经过1 100℃溶损反应后,焦炭的■提高,各向同性光学组织含量减少,各向异性光学组织含量增加,说明各向同性的反应性高于各向异性。溶损反应温度提高到1 300℃以后,焦炭中各向同性的溶损反应量分别为1 100℃时的1.07~3.00倍,而各向异性的溶损反应量分别为1 100℃的1.22~8.58倍,且热性能越好的焦炭各向异性反应量增加得越多。(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9年04期)

于东声,郭瑞,梁英华[2](2018)在《碱金属对焦炭溶损反应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碱金属蒸汽钾、钠对焦炭劣化作用,对质量差异较大的4中焦炭进行富碱方式为纯钾、纯钠和钾钠比为1:1的实验,然后对这些焦炭在1100℃下进行溶损率为25%的溶损实验和国标热性质检测。结果发现溶损25%实验纯钾对焦炭的催化程度更大,国标反应性纯钠对焦炭催化作用更大。对着4中焦炭单独选取一种焦炭观察溶损2h的过程,发现纯钾纯钠两种催化作用非常相似,但是纯钾前期催对焦炭化速率快于纯钠,后期逐渐降低直至慢于纯钠焦炭催化速率。(本文来源于《2018第叁届焦化行业节能环保及新工艺新技术交流会暨“晋、冀、鲁、皖、赣、苏、豫”七省金属学会第十九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0)

吴鹏飞,何红华,陈君安,温自强,王杰平[3](2018)在《碱土金属Ca的添加方式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前置法和后置法制备添加碱土金属Ca的焦炭.考察不同反应温度下,CO_2对焦炭溶损行为的影响,并运用比表面积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焦炭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添加碱土金属Ca可以提高焦炭的反应性.当温度达到1 200℃时,后置法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均高于前置法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用随机孔模型模拟了焦炭溶损反应动力学过程,后置法制备的焦炭溶损反应活化能较前置法制备的焦炭溶损反应活化能低.添加碱土金属后的焦炭微晶结构有序性、微晶尺寸和反应前后的比表面积均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8年01期)

王杰平,谢全安,何媛媛,孙晓伟,郭瑞[4](2017)在《焦炭层面溶损反应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块焦研究了焦炭溶损反应过程,分析了不同温度反应前后焦炭的比表面积,探究了焦炭不同层面的气孔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焦炭的比表面积先增加后减小,0~180μm,>420μm的孔径变化比较明显。1 000℃之前碳溶反应以反应速率控制为主,反应为梯度反应。1 000℃之后溶损率与孔扩散有关,焦炭外层损失严重,1 150℃反应后焦炭趋于均匀。(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7年12期)

毛彦高[5](2017)在《焦炭碳溶损初始反应温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与反应性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低碳经济和温室效应的大背景下,钢铁企业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高炉生产对优质焦炭、矿石的需求与日益紧缺的资源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提高高炉炉身的利用效率成为钢铁企业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目前,对于如何提高炉身利用率主要集中在提高含铁原料的还原性能,改善矿石层的高温特性,进而控制炉料分布,改善煤气流的分布和降低高炉热储备区温度,提高CO实际分压与平衡分压的差值,提高还原驱动力两个方面。热储备区温度是高炉内铁氧化物上部间接还原与下部直接还原的分界线。焦炭初始反应温度是指碳溶损反应开始温度,它是高炉内氧化铁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的分界温度,焦炭初始反应温度影响高炉内FeO-Fe还原平衡点,进而影响还原剂消耗量和煤气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炉内焦炭与气体的反应性能。因而,高炉热储备区温度与焦炭碳溶损初始反应温度关系密切。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测定焦炭碳溶损初始反应温度的新方法:定义焦炭与CO_2反应生成的CO浓度达到1%时的温度为焦炭碳溶损初始反应温度。进而从入炉煤性质、炼焦工艺条件和配入添加剂方面来研究对其影响,希望为高炉的节能减排、开发满足高炉要求的焦炭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炼焦煤性质对焦炭初始反应温度影响显着,随着煤化度的提高,单种煤制得焦炭的初始反应温度逐步升高;配合煤制得焦炭的初始反应温度随着挥发分、催化指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黏结指数的增加而升高;随着焖炉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堆积密度对初始反应温度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煤料细度的增加,初始反应温度先增加后降低,当细度为90%时,初始反应温度出现最大值;随着添加剂铁矿粉和消石灰添加量的增加,焦炭的初始反应温度均大幅度降低,且铁矿粉的催化作用大于消石灰。进一步研究初始反应温度与焦炭的反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各种焦炭,其碳溶损初始反应温度与焦炭反应性均呈负相关性,即随着反应性的增大,初始反应温度下降,但对不同的焦炭,下降的幅度相差巨大。在数值上,二者不能相互表征,只能实际测得。(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7-11-01)

潘亚宁,段冲,孙章[6](2017)在《钢渣配煤对焦炭溶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1%转炉钢渣配入吕家坨焦煤中制备焦炭,采用自制的粒焦反应性装置研究了900~1 200℃下所得焦炭的溶损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碳素溶损率<30%时,焦炭的溶损速率基本保持恒定;而在碳素溶损率>30%时,溶损速率则逐渐减小。钢渣的配入增加了焦炭的溶损反应速率,而且溶损温度越高,焦炭溶损速率增幅越大。用随机孔模型描述了焦炭的溶损反应动力学过程,求得焦炭和添加1%钢渣后焦炭的溶损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33.76 k J/mol和121.51 k J/mol。(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2017年02期)

潘亚宁,段冲,孙章[7](2016)在《钢渣配煤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1%转炉钢渣配入焦煤中制备焦炭,采用自制小型垂直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900-1200℃下所得焦炭的溶损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碳素溶损率小于20%时,焦炭的溶损反应速率基本保持不变,而在碳素溶损率大于20%时,溶损反应速率则逐渐减小。钢渣的配入提高了焦炭的溶损反应速率,增大了焦炭的反应性,溶损温度越高,溶损速率增加幅度越大。用随机孔模型描述了焦炭的溶损反应动力学过程,基础焦炭和添加1%钢渣的焦炭的溶损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33.76 kJ/mol和121.51 kJ/mol。(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2-02)

吴鹏飞,马永鹏,郭鹏,王杰平,闫立强[8](2016)在《添加铁矿粉的高反应性焦炭动态溶损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配合煤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碱性铁矿粉作为催化剂进行炼焦,考察不同条件下CO_2对焦炭溶损行为的影响,并运用比表面积测定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焦炭的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焦炭相比,添加铁矿粉可以提高焦炭溶损率,降低初始反应温度,并且随着反应温度的上升,焦炭的溶损率增加;反应温度上升至1250℃时,平均溶损速率提高至1.2%/min,等溶损率后强度接近传统焦炭。不同反应深度的焦炭微观结构研究表明,添加5%铁矿粉的焦炭(BC+5%Fe)在1100℃时的溶损深度最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期刊2016年10期)

赵悦,孙章,王杰平,郭瑞,谢全安[9](2016)在《焦炭溶损反应特性对艾维尔沟煤最佳活惰比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艾维尔沟煤中镜质组富集纯化后配入不同比例惰性组分(标准无烟煤)炼焦,考察所得焦炭的转鼓强度和溶损反应特性及微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惰性组分添加对焦炭转鼓强度影响较小(G'>90%)。随着惰性组分的增加,焦炭的最大溶损速率(r_(max))先减小后增大,而起始反应温度(Ti)、最大溶损反应速率温度(T_(max))和反应终止温度(Tf)则先增大后减小,且极值点出现在惰性组分为40%~60%范围内。Coats-Redfern积分法、XRD和SEM分析也表明惰性组分添加量为50%时所得焦炭溶损反应的活化能最大,基质的有序化程度最高,基质致密均匀。所以,艾维尔沟煤配煤的最佳活惰比是1∶1。(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石浩,黄婕,宋俐蓉[10](2016)在《热重分析法研究铁含量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铁含量对焦炭反应的影响规律。利用液相吸附法制备了不同Fe2O3含量的焦炭样品,通过对样品的微观分析和焦炭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阐释了铁元素对反应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对焦炭溶损反应具有正催化作用,且催化作用随铁含量的增大而加强;铁的存在降低了焦炭反应的起始反应温度和剧烈反应温度,导致焦炭过早破碎,影响焦炭强度;同时铁的存在也降低了焦炭溶损反应的反应级数和活化能。反应级数从无Fe2O3添加时的1.53级降为零级。研究表明,Fe2O3均匀分布在焦炭表面使其能提供更多的有效催化活性中心,进而对溶损反应起到催化作用。(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溶损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碱金属蒸汽钾、钠对焦炭劣化作用,对质量差异较大的4中焦炭进行富碱方式为纯钾、纯钠和钾钠比为1:1的实验,然后对这些焦炭在1100℃下进行溶损率为25%的溶损实验和国标热性质检测。结果发现溶损25%实验纯钾对焦炭的催化程度更大,国标反应性纯钠对焦炭催化作用更大。对着4中焦炭单独选取一种焦炭观察溶损2h的过程,发现纯钾纯钠两种催化作用非常相似,但是纯钾前期催对焦炭化速率快于纯钠,后期逐渐降低直至慢于纯钠焦炭催化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损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钱晖,张启锋,王炎文,吴信慈,杨光智.溶损反应前后焦炭反射率及光学组织的比较[J].钢铁.2019

[2].于东声,郭瑞,梁英华.碱金属对焦炭溶损反应行为的影响[C].2018第叁届焦化行业节能环保及新工艺新技术交流会暨“晋、冀、鲁、皖、赣、苏、豫”七省金属学会第十九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3].吴鹏飞,何红华,陈君安,温自强,王杰平.碱土金属Ca的添加方式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J].煤炭转化.2018

[4].王杰平,谢全安,何媛媛,孙晓伟,郭瑞.焦炭层面溶损反应行为研究[J].铸造技术.2017

[5].毛彦高.焦炭碳溶损初始反应温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与反应性关系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7

[6].潘亚宁,段冲,孙章.钢渣配煤对焦炭溶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J].河北冶金.2017

[7].潘亚宁,段冲,孙章.钢渣配煤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C].第八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8].吴鹏飞,马永鹏,郭鹏,王杰平,闫立强.添加铁矿粉的高反应性焦炭动态溶损反应研究[J].中国煤炭.2016

[9].赵悦,孙章,王杰平,郭瑞,谢全安.焦炭溶损反应特性对艾维尔沟煤最佳活惰比的评价[J].煤炭学报.2016

[10].石浩,黄婕,宋俐蓉.热重分析法研究铁含量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吸附钾焦炭(a)和吸附钠焦炭(b)溶损一55不同沉积时间对溶损反应活化...两种负载方式焦炭溶损反应开始...焦炭与不同混合气体发生溶损反应焦炭溶损反应的叁种模式不同含量CaO对TG线的影响

标签:;  ;  ;  ;  ;  ;  ;  

溶损反应论文_钱晖,张启锋,王炎文,吴信慈,杨光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