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西维拉海盆论文-殷征欣,李正元,沈泽中,汤民强,魏巍

帕里西维拉海盆论文-殷征欣,李正元,沈泽中,汤民强,魏巍

导读:本文包含了帕里西维拉海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弧后盆地,不对称性发育

帕里西维拉海盆论文文献综述

殷征欣,李正元,沈泽中,汤民强,魏巍[1](2019)在《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不对称性发育特征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沟-弧-盆"体系下众多弧后扩张盆地中最大的一个,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该海盆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发育特征,但长期以来对其成因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帕里西维拉海盆东西两侧的几何形态、地形地貌、沉积特征与地球物理特征,以及盆地南端东翼的缺失和西翼明显的弯曲构造特征,并结合海盆区域板块运动机制研究认为:盆地不对称性发育特征的成因主要在于盆地的构造发育背景、盆地两侧构造活动与沉积环境的差异,盆地东西两侧的不对称发育主要受盆地发育过程中两侧的构造过程与沉积环境控制;盆地南端东翼的缺失和西翼的弯曲构造更多地受到东侧加洛林板块特别是加洛林脊俯冲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高微[2](2015)在《冬季帕里西维拉海盆区上层水体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考察船在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区设置92个观测站位,利用SBE 9/11 CTD现场获取各站位200m以浅水层的温度、盐度、透光度、叶绿素的剖面观测数据和分层水样中悬浮体质量浓度数据;结合同一时间过境西北太平洋海区的卫星高度计对海面观测结果及调查期内卫星观测的研究区及邻近海域的降雨情况,对该海区上层水体的水文动力环境及悬浮体的分布情况、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研究区海域曾同时出现冷、暖涡活动过程,其影响深度均大于200m;其中冷涡活动区位于研究区内136°-138°E之间的海域,沿北东方向延伸;冷涡水体的盐度在100m以浅高于周围水体,在150m以深则低于周围水体;暖涡活动区出现在138.5°-139°E之间,暖涡活动区特征在50m以浅水体中表现并不明显,其水体盐度在100m以深起初表现为低盐中心,在150m以深逐渐转化为高盐中心;研究区200m以浅水体可以大致分为叁层,80m以浅为高温低盐的表层水,80-140m之间为受中尺度涡影响的温盐性质复杂的混合层水,140-200m之间为低温高盐的次表层水。研究区上层水体的悬浮体质量浓度普遍很低,均值为0.13mg/l;在平面上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其中100m层以深水体中位于冷涡活动区水体的悬浮体质量浓度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的分布特征;而暖涡活动区内部悬浮体质量浓度则明显低于周围水体,在垂向上的分布比较均匀。调查区水体中悬浮体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的相对含量在区内不同位置也有所差异。此外,研究区海域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CM)现象普遍存在,表现为各个剖面上荧光叶绿素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100m层位附近,而80m以浅水层的荧光叶绿素含量则相对较低,在近200m层其浓度甚至接近仪器背景值。受研究区冷、暖涡活动的影响,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SCML)出现的层位深度变化较大。所有站位颗粒光衰减系数与叶绿素之间均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且颗粒光衰减系数出现峰值的位置与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SCML)出现的层位十分接近。根据对研究区悬浮体以及与其相关水文环境参数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影响研究区悬浮体分布特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悬浮体物质来源:研究区不同站位悬浮体物质组成有较大差异,其中无机组分的来源受附近岛礁区沉积物扩散的影响较为显着,有机组分则主要来自海区浮游生物及其残骸的贡献。(2)水文条件:研究区水体中光、营养盐、温度、盐度等水文条件的差异会直接影响温盐跃层的分布及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影响悬浮体的分布。(3)洋流和水团:调查海域80m以浅主要为高温低盐表层水,80m以深水体受向西流动的北赤道流控制。其中,80-140m之间为受中尺度涡影响的温盐性质复杂的混合层水,140-200m为低温高盐的次表层水(即北太平洋热带水),两种水团的交界处特殊的理化特性为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现象在此出现的主要原因。(4)中尺度涡:研究区200m以浅水体可划分为冷涡活动区、暖涡活动区和除二者在外的过渡海区,叁个不同区域水体的水文动力环境特征明显不同,使其悬浮体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涡旋的阻隔作用使得涡内悬浮体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涡外,涡旋内部存在的垂直方向的水体流动会使营养物质的分布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影响生物的分布,最终导致荧光叶绿素含量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5-05-01)

周宇[3](2014)在《近2Ma帕里西—维拉海盆的风尘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和机制的认识有助于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预测。海洋沉积中的风尘组分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风尘源区古气候的变化,在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论文对帕里西-维拉海盆PV090102钻孔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粒度、放射性成因Sr、Nd同位素以及风尘通量研究。分别从粒度和同位素角度获得了帕里西-维拉海盆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亚洲风尘的关键证据,并基于风尘通量结果重建了近2Ma亚洲风尘输入帕里西-维拉海盆的历史,探讨了其对近2Ma亚洲大陆古气候演化的响应。PV090102孔沉积物中碎屑组分的平均粒径为3.2μm,粒径总体变化范围在0.5~32μm之间,粒度频率分布呈双峰负偏态特征。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粒度数据进行拟合,分离出粗、细两个不同的端元组分。细粒端元的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大多在0.5~16μm之间,峰值较高,众数粒径约为2μm,其特征与北太平中部风尘一致,推测主要为来源于亚洲大陆的风尘,它的百分含量大多在60~90%之间,是碎屑组分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粗粒端元的粒径分布范围较宽,约为1.6~32μm,峰较扁平,粒径的众数在10μm左右,主要是来自于周围岛弧和海脊的火山物质。PV090102孔沉积物中碎屑组分的放射性成因Sr同位素比值高(87Sr/86Sr=0.709555~0.713356)、Nd同位素值低(εNd(0)=-6.8~-9.1),为亚洲大陆风尘与周围岛弧和海脊火山物质的二端元混合。对<2μm、2~10μm及>10μm碎屑组分进行Sr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2μm组分87Sr/86Sr高(0.713084~0.715481),与亚洲大陆风尘物质相似;>10μm组分87Sr/86Sr低(0.705892~0.708128),略高于周围岛弧和海脊的火山物质;2~10μm组分87Sr/86Sr介于二者之间(0.708743~0.711523),但与亚洲风尘物质更相似,进一步证明PV090102孔碎屑沉积物的细粒组分主要是来源于亚洲大陆的风尘物质,而粗粒组分主要来源于周围岛弧和海脊。利用Sr同位素二端元混合方程计算出不同物源的贡献,其中亚洲大陆风尘物质在样品中的平均含量在63.0~92.3%之间,进一步有力证明亚洲风尘是PV090102孔碎屑沉积物的主要物质组分。基于PV090102孔粒度Weibull函数拟合和Sr同位素二端元混合方程计算所获得的风尘组分百分比,计算了近2Ma帕里西-维拉海盆的风尘通量。根据风尘通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将研究区风尘输入情况划分为叁个阶段,分别是1.95~1.2Ma B.P.、1.2~0.5Ma B.P.和0.5Ma至今,分别响应了北半球冰期发展和青藏高原隆升驱动亚洲大陆干旱化加剧和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增强的叁个阶段。风尘通量在1.2~0.5Ma B.P.发生明显波动变化,记录了第四纪重要的气候转型事件——―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事件。此外,PV090102孔碎屑组分中<2μm组分百分含量在2~0.5Ma B.P.与风尘通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响应了亚洲大陆干旱化程度和东亚大气环流系统的增强;而0.5Ma以来则与其相反,响应了火山物质的输入增加以及东亚大气环流系统的进一步增强。PV090102孔风尘沉积为研究第四纪以来东亚大气环流系统的强弱和路径、亚洲大陆干旱历史以及西北太平洋火山活动历史提供了长时间序列的记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4-05-01)

明洁[4](2013)在《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第四纪沉积特征和物质来源及其古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帕里西维拉海盆四根柱状样PV100609、PV090815、PV091101和PV090510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组成、化学元素以及古地磁定年的综合研究,分析了沉积物垂向上的沉积物类型、粒度、粘土矿物和化学元素组成和分布特征,从粘土矿物、化学元素和粒度方面讨论了研究区的物质来源与传输机制,并对两根代表性柱状样PV091101和PV090510进行了古地磁测年分析,探讨了第四纪以来帕里西维拉海盆的风尘输入以及深海底流的变化。研究区沉积物沉积类型主要有硅质软泥(硅藻席)、硅质粘土和深海粘土叁种类型,两种特殊沉积物硅质软泥(硅藻席)和铁锰结壳(核)的分布体现了水深、盆地地形和底流对其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根据四根柱状粒度、粘土矿物以及化学元素的垂向变化特征分别分析了其沉积特征和影响因素,并从粘土矿物、化学元素以及粒度方面讨论了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主要来自九州-帕劳海脊和马里亚纳海槽中火山物质的蚀变,其次还有来自亚洲的风尘输入,总体上表现为深海环境。根据古地磁测年和粘土矿物的物源分析结果,选取柱状PV090510的(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作为研究区风尘输入的指标,表明1.95Ma以来中亚气候干旱程度的加剧和东亚冬季风的增强。选取柱状PV091101细粒众数组分(2.4-4.3μ m)和PV090510细粒众数组分(2.8-4.8μ m)作为帕里西维拉海盆深海底流强弱变化的替代性指标,指示了帕里西维拉海盆内的深海底流从增强到减弱再到持续增强的波动变化,响应了1.95Ma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控制下南极底流对帕里西维拉海盆的区域性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3-05-01)

明洁,李安春,孟庆勇,万世明,闫文文[5](2012)在《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第四纪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的两个重力柱状样F090815和F100609的第四纪沉积物进行了黏土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南北两个柱状样黏土矿物呈现不同的组合特征。南部的F090815岩心蒙皂石含量(平均50%)最高,伊利石(平均37%)次之,含少量的绿泥石和高岭石(平均13%);北部的F100609岩心为伊利石含量(平均47%)最高,蒙皂石(平均39%)次之,含少量的绿泥石和高岭石(平均14%)。根据黏土矿物含量及特征变化可将两根柱状样划分为4段,并根据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化学指数和结晶度,认为蒙皂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东部紧邻的马里亚纳海槽基性火山物质的蚀变;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的陆地,并很可能与亚洲风尘有关;绿泥石与伊利石有着相同的来源;高岭石在此区含量非常低,也证明了与伊利石和绿泥石来源相同。另外,两柱状样黏土矿物特征变化趋势不同,是由于整个F090815孔所揭示的地层大概只相当于F100609孔的第IV段沉积期,是该沉积期更高分辨率的反映。(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2年04期)

颜彬[6](2008)在《四国海盆—帕里西维拉海盆浮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国海盆-帕里西维拉海盆和冲绳海槽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典型的扩张型弧后盆地,也是我们深入研究板块运动和壳幔物质循环的理想地区。本文对采自四国海盆-帕里西维拉海盆和冲绳海槽的共8个浮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SiO_2含量处于55.26%~69.58%之间,为中、酸性火山岩;Na_2O+K_2O含量为5.45%~10.39%,属于钙碱性系列。样品具有斑状结构,斑晶矿物主要为斜长石、单斜辉石,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从微量元素组成来看,样品的微量元素配分图式表现出明显的岛弧特征。稀土配分型式呈现右倾图式,La_N=44.84~206.61,(La/Yb)_N=1.59~10.67,轻稀土元素富集,轻重稀土比值高;而HFSE保留了原始的玄武质岩浆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图上明显的Eu负异常,表明岩浆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Ce负异常表明岩浆受到了海水或俯冲组分的影响;Ta、Sr亏损表明样品具有岛弧特征。综合四国-帕里西维拉海盆和冲绳海槽的浮岩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发现,样品的岩浆形成于俯冲带下伏板块的俯冲熔融、并在熔融过程中受到俯冲组分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岛弧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8-04-01)

靳宁,李安春,刘海志,孟庆勇,万世明[7](2007)在《帕里西维拉海盆西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要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西北部的25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2μm粘土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粘土矿物的组合特点是伊利石含量最高(平均含量47%),蒙皂石含量次之(平均含量35%),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均很低(平均含量小于10%)。根据该区表层粘土矿物中伊利石、蒙皂石相对含量的分布,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种含量组合类型,据此也可以划分出两个组合分区:Ⅰ.富伊利石分区,主要位于帕劳海脊和帕里西维拉海沟之间的大部分区域的地形平坦处;Ⅱ.富蒙皂石分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帕里西维拉海沟附近和南部零星区域。根据粘土矿物的平面分布特征,结合个别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分析,认为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以西陆地及周边岛屿。伊利石的化学指数和结晶度指数表明,伊利石形成于物理风化较强的气候环境并可能与中国内陆黄土有关系,区内大部分蒙皂石具有富铁并含少量镁的特征,基性火山物质的蚀变是其主要成因,高岭石和绿泥石以陆源为主;风力的吹扬是研究区伊利石物质来源的主要输送方式,洋流作用对粘土矿物,尤其是蒙皂石矿物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07年06期)

靳宁[8](2006)在《帕里西维拉海盆西北部海域粘土矿物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通过对帕里西维拉海盆海域海底沉积物中<2μm组分的粘土矿物的研究,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分布作较为详细地阐述;做出垂向粘土矿物的含量变化、组合类型并对伊利石结晶度、伊利石化学指数和蒙皂石丰度变化初步研究,探讨沉积物质来源、沉积类型和环境演变规律。表层粘土矿物的组合特点是伊利石相对含量最高,蒙皂石相对含量次之,高岭石和绿泥石相对含量均很低。表层粘土矿物大体分为两种含量组合类型并划分出两种组合分区。根据粘土矿物的平面分布特征,结合SEM和EDS分析,认为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以西陆地及周边岛屿。伊利石的化学指数和结晶度指数表明伊利石形成于物理风化较强的气候环境并可能与中国内陆黄土有关系;大部分蒙皂石具有富铁并含少量镁的特征,基性火山物质的蚀变是其主要成因;风力的吹扬是研究区伊利石物质来源的主要输送方式,而且河流物质的输入也是不可忽视的。8个柱状沉积物样品的粘土矿物主要由四种主要粘土矿物。蒙皂石和伊利石构成主要成分,高岭石和绿泥石构成次要成分。伊利石结晶度指数平均值都介于黄土高原黄土和古土壤中伊利石的结晶度范围内;伊利石化学指数平均值都小于0.5,蒙皂石丰度值大都小于1。(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6-05-01)

谢华,薛燕芬,赵爱民,李铁钢,马延和[9](2005)在《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细菌多样性的非培养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环境中直接提取总DNA ,构建了含 32个有效转化子的太平洋帕里西维拉 (PareceVela)海盆 5 0 10米深处底泥的细菌 16SrRNA基因文库。测序结果表明 ,可以将 32条有效序列分为 17个不同的分类单元。大部分序列与已知细菌类群的 16SrDNA序列相似性较高 ,归属于Proteobacteria的gamma亚群、alpha亚群和海洋非培养细菌类群 ,主要分布在Pseudoalteromonas属、Halomonas属、Alcanivorax属、Photobacterium属、Acinetobacter属 ;部分序列与已知细菌类群的 16SrDNA序列同源性较低 ,可能代表新的分类单位。研究结果表明 ,帕里西维拉海盆不仅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物种 ,并且存在尚未被认识的新物种(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帕里西维拉海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考察船在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区设置92个观测站位,利用SBE 9/11 CTD现场获取各站位200m以浅水层的温度、盐度、透光度、叶绿素的剖面观测数据和分层水样中悬浮体质量浓度数据;结合同一时间过境西北太平洋海区的卫星高度计对海面观测结果及调查期内卫星观测的研究区及邻近海域的降雨情况,对该海区上层水体的水文动力环境及悬浮体的分布情况、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研究区海域曾同时出现冷、暖涡活动过程,其影响深度均大于200m;其中冷涡活动区位于研究区内136°-138°E之间的海域,沿北东方向延伸;冷涡水体的盐度在100m以浅高于周围水体,在150m以深则低于周围水体;暖涡活动区出现在138.5°-139°E之间,暖涡活动区特征在50m以浅水体中表现并不明显,其水体盐度在100m以深起初表现为低盐中心,在150m以深逐渐转化为高盐中心;研究区200m以浅水体可以大致分为叁层,80m以浅为高温低盐的表层水,80-140m之间为受中尺度涡影响的温盐性质复杂的混合层水,140-200m之间为低温高盐的次表层水。研究区上层水体的悬浮体质量浓度普遍很低,均值为0.13mg/l;在平面上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其中100m层以深水体中位于冷涡活动区水体的悬浮体质量浓度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的分布特征;而暖涡活动区内部悬浮体质量浓度则明显低于周围水体,在垂向上的分布比较均匀。调查区水体中悬浮体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的相对含量在区内不同位置也有所差异。此外,研究区海域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CM)现象普遍存在,表现为各个剖面上荧光叶绿素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100m层位附近,而80m以浅水层的荧光叶绿素含量则相对较低,在近200m层其浓度甚至接近仪器背景值。受研究区冷、暖涡活动的影响,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SCML)出现的层位深度变化较大。所有站位颗粒光衰减系数与叶绿素之间均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且颗粒光衰减系数出现峰值的位置与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SCML)出现的层位十分接近。根据对研究区悬浮体以及与其相关水文环境参数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影响研究区悬浮体分布特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悬浮体物质来源:研究区不同站位悬浮体物质组成有较大差异,其中无机组分的来源受附近岛礁区沉积物扩散的影响较为显着,有机组分则主要来自海区浮游生物及其残骸的贡献。(2)水文条件:研究区水体中光、营养盐、温度、盐度等水文条件的差异会直接影响温盐跃层的分布及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影响悬浮体的分布。(3)洋流和水团:调查海域80m以浅主要为高温低盐表层水,80m以深水体受向西流动的北赤道流控制。其中,80-140m之间为受中尺度涡影响的温盐性质复杂的混合层水,140-200m为低温高盐的次表层水(即北太平洋热带水),两种水团的交界处特殊的理化特性为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现象在此出现的主要原因。(4)中尺度涡:研究区200m以浅水体可划分为冷涡活动区、暖涡活动区和除二者在外的过渡海区,叁个不同区域水体的水文动力环境特征明显不同,使其悬浮体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涡旋的阻隔作用使得涡内悬浮体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涡外,涡旋内部存在的垂直方向的水体流动会使营养物质的分布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影响生物的分布,最终导致荧光叶绿素含量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帕里西维拉海盆论文参考文献

[1].殷征欣,李正元,沈泽中,汤民强,魏巍.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不对称性发育特征及其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2].高微.冬季帕里西维拉海盆区上层水体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

[3].周宇.近2Ma帕里西—维拉海盆的风尘记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

[4].明洁.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第四纪沉积特征和物质来源及其古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

[5].明洁,李安春,孟庆勇,万世明,闫文文.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第四纪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

[6].颜彬.四国海盆—帕里西维拉海盆浮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7].靳宁,李安春,刘海志,孟庆勇,万世明.帕里西维拉海盆西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7

[8].靳宁.帕里西维拉海盆西北部海域粘土矿物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

[9].谢华,薛燕芬,赵爱民,李铁钢,马延和.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细菌多样性的非培养的初步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5

标签:;  ;  ;  ;  

帕里西维拉海盆论文-殷征欣,李正元,沈泽中,汤民强,魏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