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滤波论文-林志芳

矩阵滤波论文-林志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矩阵滤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异步电机,旋转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矩阵束

矩阵滤波论文文献综述

林志芳[1](2019)在《基于旋转滤波-矩阵束的异步电机转子断条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异步电机故障诊断技术存在短时数据分辨率低、硬件开销大等缺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数据的旋转滤波-矩阵束的异步电机转子断条故障诊断新方法。利用矩阵束算法抗噪性能强的优点,准确求出定子电流基频成分,并通过逆、正同步旋转变换,剔除了定子电流中的基频成分。利用矩阵束算法准确估算定子电流故障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突破传统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算法分辨率不足的限制。仿真和电机试验共同表明:旋转滤波-矩阵束算法可以在短时数据的基础上准确辨识转子断条故障。(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杨如民,许琳英,余成波[2](2019)在《基于Hessian矩阵和Gabor滤波的手指静脉特征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基于Hessian矩阵特征值比率的增强算法和改进的Gabor滤波特征提取算法相结合的手指静脉特征提取方法。将不同尺度下的Hessian矩阵的特征值应用于静脉增强函数中进行图像增强,然后再通过Gabor滤波进行特征提取,并在Poly U手指静脉数据库对所提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用于身份识别时的误识率为0. 375%,拒识率为1. 73%,等误率为0. 021%,比目前其他的手指静脉提取算法的识别性能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丽敏,温宗周,董勋凯,王真,张阳阳[3](2019)在《基于矩阵奇异值分解约束型无迹粒子滤波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滑坡位移预测模型进行研究,为政府部门实施更加可靠的灾害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出了一种矩阵奇异值分解(SVD)约束型无迹粒子滤波(IUPF)方法,建立基于位移参数的滑坡位移预报模型。[结果]利用改进的SVD方法有效提升了无迹粒子滤波方法中Sigma点计算的鲁棒性,从而提升了算法的预测精度,对滑坡的稳定趋势能够做出更准确的预报。将该算法在镇江市跑马山滑坡体监测工程、京港澳高速公路雨花互通南侧护坡体滑坡监测工程相关数据进行了应用和分析验证。[结论]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加入SVD约束后的无迹粒子滤波算法,能够使得滑坡位移预测更加准确,预测的数据更加准确地反映了滑坡的变形趋势。(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崔潇,秦永元,严恭敏,周琪[4](2018)在《基于矩阵卡尔曼滤波的捷联惯导初始对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捷联惯导系统大失准角晃动基座条件下的初始对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卡尔曼滤波的抗干扰自对准算法。该方法将传统大失准角非线性对准问题,简化为确定初始时刻姿态的线性矩阵卡尔曼滤波估计问题。借鉴惯性系REQUEST算法,将重力矢量在惯性系下的投影作为量测,利用K矩阵在对准过程中为常值特性,以其作为待估计的状态可避免系统模型误差和初始误差的影响,同时避免了传统方法对失准角大、小的假设,也不再区分粗、精对准过程,适用于任意姿态、无初值条件下的对准。在发动机振动及外界扰动条件下进行了四个方位的对准试验,试验表明,对于导航级惯导系统,算法可在5 min内完成初始对准且统计方位均方差小于3'(1σ),略优于传统算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米洪,杨习贝[5](2018)在《基于正交矩阵与联合独立滤波机制的无线传感网络信号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当前无线传感网信号定位算法易受瑞利噪声影响,且其采用的半径扫描旋转定位机制在高衰落信道条件下难以消除定位角度误差,导致定位精度较低的缺陷,本文研究了鉴于正交矩阵联合单一滤波制度的无线传感网信息定位方案:首先,通过基准节点以及有关接收节点的位置关系,构建正交矩阵定位结构,用来接收待测节点发送的信号,并根据接受节点与待测节点的角度,对获取的待测节点子信号进行初步定位,减少接收节点定位待测节点的角度误差;随后,依据接收节点与待测节点的角度估计,构建联合独立滤波机制,采取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定位过程中定位角度的平均估计,从而实现了对角度估计的优化,提高了信号定位精度.仿真实验表明:与JISA算法及NP-CPLA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其定位精度与效率更高,而定位误差更低.(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景杨,王立婷,胡银丰[6](2018)在《基于矩阵空域滤波的窄带MUSIC算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经典MUSIC谱估计算法对输入信噪比要求较高和对干扰信号没有抑制能力的问题,采用基于矩阵空域滤波预处理的窄带MUSIC算法,实现了较低信噪比下目标分辨概率提高的效果,并且很好的抑制了阻带内的干扰信号,该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目标方位分辨力。(本文来源于《声学与电子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程朋[7](2018)在《基于耦合矩阵的MIMO滤波天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信的高速发展使得信道资源变得愈发紧张,迫使WIFI、LTE等协议中的MIMO通信技术高速发展。MIMO技术通过多个收发天线提供空间信道分集,提升通信质量和速度,但这必须依赖于MIMO天线的低相关性。然而移动通信设备的有限尺寸限制了天线之间的距离,导致天线之间较强耦合,亦即较大相关性。解决此MIMO互偶问题的方法通常是采用空间去耦或网络去耦。另一方面,引入滤波天线的设计能够提升天线频率选择性,进一步提升信道资源利用率。然而,将两种技术合二为一的MIMO滤波天线却一直未见报告,究其原因,MIMO滤波天线不仅要解决天线之间的耦合,还要实现特定的传递函数,使得整个天线设计非常复杂,而盲目的直接仿真优化又很难找到最优结果,更无法在天线设计的最初判定某一物理结构是否有达到设计要求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提出一种系统的设计方法,从原理上设计能够同时实现MIMO去耦和滤波特性的天线结构。本文利用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理论对MIMO滤波天线进行建模,分析了MIMO滤波天线等效电路的耦合矩阵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振器耦合型MIMO滤波天线结构,理论上严格证明了该结构的绝对去耦能力以及实现特定滤波响应的可行性,实现MIMO解耦同时完成滤波。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耦合矩阵的MIMO等效电路分析。提出了用耦合谐振器的形式构造MIMO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用耦合矩阵表示。提取出的耦合系数能够从谐振器之间的耦合强度表明MIMO天线的互耦现象。基于耦合矩阵的MIMO等效电路模型为MIMO解耦网络的设计增添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基于耦合矩阵的MIMO解耦技术。提出了一种耦合矩阵形式的MIMO等效电路的简化模型,验证了两种电路模型之间的等效性。并且在MIMO等效电路简化形式的基础上,减少了N+2阶耦合矩阵的阶数,再利用矩阵的相似变换实现了一种可以用于MIMO解耦的网络拓扑结构。(3)基于耦合矩阵的MIMO滤波天线综合。利用简化形式的MIMO等效电路模型,在天线后端加入谐振器,形成MIMO滤波天线的等效模型,提取其耦合矩阵。理论证明了MIMO滤波天线实现解耦的几种网络拓扑结构的可能性,并针对其中一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仿真和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25)

陈健锋[8](2017)在《基于耦合矩阵的波导滤波天线阵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正迅速往小型化、低成本、高集成度和高性能方向发展。天线和滤波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收发前端的关键器件,通常是被独立设计的。因此,分离的天线和滤波器需要通过中间传输线进行连接,以使信号功率前向传输。引入额外的传输线将不可避免地增大系统尺寸,并且会带来一定的损耗,导致系统性能退化。为了解决此问题,两者的集成(称为滤波天线)近年来被广泛地研究。滤波天线同时具备滤波和辐射两个功能,在通带不仅能实现良好的辐射特性,而且能使增益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平坦度,较以往天线有着巨大优势。天线的增益、主波束宽度、副瓣电平等关键指标也很大程度决定了整个无线系统的性能,而这些指标又会互相影响,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折中设计。低副瓣是目前高性能天线阵列设计的热点和难点,较低的副瓣可以提高信噪比,减弱主波束方向外的杂波信号干扰,能够有效提高无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本课题利用波导结构对滤波天线阵列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首先基于耦合矩阵理论对单阵元耦合谐振器滤波天线进行分析研究。随后通过对称地引入多路耦合谐振器,实现均匀激励八阵元滤波天线阵列,有效提升了辐射增益。进一步,为了实现低副瓣,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矩阵的非均匀激励滤波天线阵列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出一款非均匀八阵元波导阵列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八阵元非均匀波导滤波天线阵列具有优异的滤波与辐射性能,包括:高增益选择性、高增益平坦度、高效率和低副瓣。该成果适用于实际无线通信系统中,已发表在学科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作为本课题的扩展研究,为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耦合拓扑,本文最后探索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耦合矩阵优化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12-29)

庄旭,戈宝军,陶大军[9](2017)在《基于分块Hankel矩阵的抽水蓄能电机扩展卡尔曼滤波模型子空间循环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抽水蓄能电机模型辨识结果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分块Hankel矩阵的抽水蓄能电机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Calman filter,EKF)模型子空间循环辨识方法。首先,给出抽水蓄能电机磁场方程,建立基于EKF滤波器抽水蓄能电机模型,并利用电阻和电感的两组状态向量构建两组辨识模型,两组模型协同工作构建循环辨识算法;然后,引入子空间辨识策略,利用分块Hankel矩阵建立相关数据估算方程,利用零空间投影进行输入项删除,降低辨识复杂度,采用最小二乘实现对系统参数矩阵的有效辨识;通过在Matlab平台和硬件环境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抽水蓄能电机转速、转子电阻、励磁电感等参数辨识上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24期)

魏庆,陈双全[10](2017)在《利用矩阵整形规则化改进反Q滤波》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通常会发生振幅衰减以及相位畸变,这被称为地层的Q滤波效应,地震资料分辨率由此而降低,在常规的地震资料处理中使用反Q滤波来补偿这种振幅衰减以及相位畸变,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然而振幅补偿通常是不稳定的,本文通过引入整形矩阵来实现振幅补偿的稳定计算,并通过增益控制因子以及噪声压制系数来压制噪声,改进了稳定化反Q滤波方法。利用合成数据对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稳定化的反Q滤波处理,并能保持含噪声数据处理后的信噪比不受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4-25)

矩阵滤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基于Hessian矩阵特征值比率的增强算法和改进的Gabor滤波特征提取算法相结合的手指静脉特征提取方法。将不同尺度下的Hessian矩阵的特征值应用于静脉增强函数中进行图像增强,然后再通过Gabor滤波进行特征提取,并在Poly U手指静脉数据库对所提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用于身份识别时的误识率为0. 375%,拒识率为1. 73%,等误率为0. 021%,比目前其他的手指静脉提取算法的识别性能有所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矩阵滤波论文参考文献

[1].林志芳.基于旋转滤波-矩阵束的异步电机转子断条故障诊断[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2].杨如民,许琳英,余成波.基于Hessian矩阵和Gabor滤波的手指静脉特征提取[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

[3].李丽敏,温宗周,董勋凯,王真,张阳阳.基于矩阵奇异值分解约束型无迹粒子滤波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9

[4].崔潇,秦永元,严恭敏,周琪.基于矩阵卡尔曼滤波的捷联惯导初始对准算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8

[5].米洪,杨习贝.基于正交矩阵与联合独立滤波机制的无线传感网络信号定位算法[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景杨,王立婷,胡银丰.基于矩阵空域滤波的窄带MUSIC算法研究与应用[J].声学与电子工程.2018

[7].程朋.基于耦合矩阵的MIMO滤波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8].陈健锋.基于耦合矩阵的波导滤波天线阵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9].庄旭,戈宝军,陶大军.基于分块Hankel矩阵的抽水蓄能电机扩展卡尔曼滤波模型子空间循环辨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

[10].魏庆,陈双全.利用矩阵整形规则化改进反Q滤波[C].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标签:;  ;  ;  ;  

矩阵滤波论文-林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