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凹凸棒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凹凸棒,纳米,黏土,甲基,防晒,海泡石,广谱。
纳米凹凸棒土论文文献综述
郝永亮[1](2019)在《负载纳米ZnO-TiO_2凹凸棒土复合体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凹凸棒土作载体,硫酸氧钛、硫酸锌及碳酸铵为原料,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负载纳米ZnO-TiO_2凹凸棒土(ATP/ZnO-TiO_2)复合粉体,借助XRD、FT-IR、TEM、EDS、UV-Vis对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和尺寸、表面化学成分、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XRD、TEM、EDS结果表明:ZnO-TiO_2均匀、牢固的负载到凹凸棒土上,ZnO-TiO_2平均粒径为10 nm,TiO_2晶型为锐钛矿型; 450℃煅烧后复合粉体中才开始出现ZnO; 700℃煅烧后TiO_2仍未发生从锐钛矿向金红石型的晶型转变。(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9期)
范先媛,刘红,龚璇,张家源,廖丽莎[2](2019)在《羧甲基纤维素改性凹凸棒石黏土负载纳米铁去除水中Zn(Ⅱ)性能和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纳米铁(NZVI)易氧化钝化和团聚的问题,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的凹凸棒石黏土(CMC-ATP)为载体构建了CMC-ATP-NZVI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去除水中Zn(Ⅱ)的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含33.3%(质量分数)纳米铁的CMC-ATP-NZVI与NZVI相比,对水中Zn(Ⅱ)有更快的反应速率和更高的去除效率,而成本却降低了约2/3。此外,相比未改性的ATP-NZVI复合材料,CMC-ATP-NZVI对Zn(Ⅱ)的吸附量提高了12.49 mg/g。CMC-ATP负载能够增强NZVI去除水中Zn(Ⅱ)性能的机制主要是:1) CMC-ATP的电动电位比ATP更低,因而对阳离子Zn~(2+)有更大的吸引力;2) CMC-ATP的分散作用使NZVI团聚体的尺寸变小,甚至成为单个纳米铁颗粒,因此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增大,能提供更多吸附位点;3)CMC-ATP的负载提高了NZVI中F_e~0含量,因此NZVI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反应活性。CMC-ATP-NZVI去除Zn(Ⅱ)机制主要是F_e~0氧化和腐蚀产生的氧化物和羟基氧化铁表面羟基对Zn(Ⅱ)的配合作用以及Zn2+在反应后发生化学沉淀。(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廖益均,吴晓莉,范超,高辛国[3](2019)在《不同表面改性的凹凸棒土/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熔融共混法将改性凹凸棒土与聚丙烯(PP)混合制备成改性凹凸棒土/PP复合材料。通过测试凹凸棒土/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等研究不同改性剂对凹凸棒土/PP复合材料力学和热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未改性的凹凸棒土会降低PP的冲击强度,而硅烷偶联剂、硬脂酸、钛酸酯改性的凹凸棒土提高了PP的冲击强度,其中钛酸酯改性的凹凸棒土增强效果最明显。未表面改性凹凸棒土/P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较纯PP低,硅烷偶联剂、硬脂酸、钛酸酯表面改性的凹凸棒土对PP的拉伸强度影响不明显。加入凹凸棒土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而改性的凹凸棒土增强效果更加明显,钛酸酯改性的凹凸棒土/PP复合材料热变形温度较纯PP提高了13.2℃。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改性的凹凸棒土/PP复合材料维卡软化温度较纯PP分别提高了5.5℃、5.4℃。(本文来源于《成都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红,李春侠,范先媛,孙泽伟,张家源[4](2019)在《凹凸棒土负载硫化纳米零价铁对水中Cu(Ⅱ)的去除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纳米零价铁易团聚及表面形成钝化层的缺点,本文以凹凸棒土为载体、以硫代硫酸钠为硫化试剂,制备了凹凸棒土负载硫化纳米零价铁(S-nZVI@ATP)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复合材料对水中Cu(Ⅱ)的去除效果。由SEM可观察到,经过凹凸棒土负载及硫化改性后的纳米零价铁串珠状结构变短,且被分散为单个的球形颗粒;比表面积测定结果表明,S-nZVI@ATP复合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46.04m~2/g,与纳米零价铁相比提高了约1.35倍;由TEM观察到,经硫化的纳米零价铁颗粒界面处包裹了一层FeS,粒径由57.6nm增至118.5nm。S-nZVI@ATP复合材料去除水中Cu(Ⅱ)的机理主要是硫化纳米铁界面处的Fe~0将Cu~(2+)还原为Cu~0以及FeS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CuS,该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吸附/还原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本实验条件下,复合材料对Cu(Ⅱ)的最大吸附-还原量可达9.25mmol/g(587.8mg/g)。(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丹[5](2019)在《不同碳源改性凹凸棒石负载纳米Fe/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四环素去除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抗生素被大量使用,常用于医疗行业,用于治疗人体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用于畜牧行业,使牲畜快速生长;还有些用于水产养殖等行业。四环素(Tetracycline,TC)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因其具有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但四环素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只有少部分被吸收,大部分跟随代谢产物排除体外,进入水体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寻求一种能高效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方法已经成为当今环境修复领域关注的热点。纳米零价铁(nZVI)因具有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环境领域被不断地研究。已有实验表明,nZVI对含抗生素污染物、含氯有机污染物、染料废水等污染物的去除都有着突出表现。引入一种催化剂金属(Cu)于nZVI中制得双金属(Fe/Cu双金属)可加速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但在实际运用中,nZVI还存在着易团聚的特点,有机改性的凹凸棒石的引入可以改善nZVI易团聚的缺点,大大提高了nZVI的利用率。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了叁种不同碳源(葡萄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的凹凸棒石(分别命名为APT/GC、APT/SC、APT/CC),以叁种有机改性的凹凸棒石复合材为载体,使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叁种不同碳源改性凹凸棒石负载纳米Fe/Cu复合材料(分别命名为APT/GC@Fe-Cu、APT/SC@Fe-Cu、APT/CC@Fe-Cu),使用TEM、FTIR、XRD、BET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叁种复合材料对水中四环素的去除性能。研究了初始pH对四环素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pH;在最佳pH下,通过批量试验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FTIR对去除TC前后的叁种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以及动力学、等温线对去除过程的拟合,分析去除TC的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TEM、XRD等系列表征手段对制备的葡萄糖水热改性凹凸棒石负载纳米Fe/Cu复合材料(APT/GC@Fe-Cu)进行表征,表明了纳米双金属颗粒成功附着于改性凹凸棒石表面。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对APT/GC@Fe-Cu去除TC去除效果的影响。对不同pH值TC进行了去除实验实验,得出最佳pH为9,在pH=9时,对1000 mg/L TC的去除率为90.97%,去除量为186.91 mg/g,反应在90 min达到平衡。对去除过程进行动力学方程拟合,APT/GC@Fe-Cu复合材料对四环素的去除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去除过程;(2)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证明了淀粉改性凹凸棒石负载纳米Fe/Cu复合材料(APT/SC@Fe-Cu)制备完好,对四环素的去除实验结果如下,最佳pH为9,在最佳pH条件下,50 mg APT/SC@Fe-Cu复合材料对10 mL 1000 mg/L TC的去除量达到了163.15 mg/g,反应进行了120 min达到平衡。使用动力学方程和等温线方程拟合了复合材料去除TC的过程,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高于准一级。同时,进行了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出了较好的结果。最后,结合表征手段以及动力学等温线拟合结果对整个反应过程的机理进行分析;(3)制备出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凹凸棒石负载纳米Fe/Cu复合材料(APT/CC@Fe-Cu),经各种表征手段证明,复合材料制备成功,在对1000 mg/L TC的去除实验中,找到了最佳pH=7,在此条件下,对1000 mg/L TC去除率达到了99.81%,在叁种复合材料中对TC的去除效果最好。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undlich等温线。(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莫昕欣,苟文贤,李伟[6](2019)在《XAFS研究纳米凹凸棒石吸附金属镍离子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表生环境中,矿物-水溶液界面的吸附反应控制着土壤体系微量金属元素的形态、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不论从地球化学过程还是环境修复的角度,准确理解金属吸附反应的机制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XAFS)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元素原位形态的表征,将土壤界面化学的机理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关于重金属在矿物-水溶液界面的吸附机理研究,绝大部分研究对象为(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李静萍,杨仕海,刘洋,柏文博[7](2019)在《凹凸棒黏土负载纳米TiO_2-Fe_3O_4吸附剂的制备及Cr(Ⅵ)的脱除》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一锅反应法制备了负载纳米TiO_2和Fe_3O_4的凹凸棒黏土(TiO_2-Fe_3O_4-ATP)吸附剂,并进行了模拟废水中Cr(Ⅵ)的吸附及脱附性能的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EDS等分析方法对ATP负载纳米TiO_2-Fe_3O_4前后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物料配比及吸附时间、pH值、温度、投加量和初始质量浓度对Cr(Ⅵ)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在Ti元素含量与负载总量的摩尔比为3∶4时吸附效果最佳。当吸附剂质量为0. 6 g,Cr(Ⅵ)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小于0. 8 mg/L时,pH=6,温度20℃,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率为79. 8%。TiO_2-Fe_3O_4-ATP吸附剂对Cr(Ⅵ)离子吸附满足Freundlich模型。在20~40℃条件下,吸附过程ΔG <0、ΔS=-43. 55 J/(mol·K)、ΔH=-14. 36 k J/mol,表明该吸附是个自发、熵减、放热的过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控制步骤以表面化学反应为主。TiO_2-Fe_3O_4-ATP吸附剂在循环使用4次后,吸附率仍能达到65%以上。(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袁明丽,苏琼,梁双,王守亮,王彦斌[8](2019)在《聚合物基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凹凸棒石作为一种天然纳米粘土矿物,具有无毒无污染、热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等特性,将其与聚合物共同制备复合材料可以改善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吸附性能、力学性能等。本文对聚合物基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目前所应用的方向进行综述,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栋,于佳,左士祥,刘文杰,李霞章[9](2018)在《纳米TiO_2/凹凸棒石@DHHB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紫外屏蔽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凹凸棒石(ATP)表面依次负载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DHHB)制备纳米TiO_2/ATP@DHHB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TG-DSC、SEM和UV-VIS等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_2为金红石型,DHHB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存在于TiO_2/ATP表面形成包覆膜层。引入ATP载体降低了TiO_2的团聚,同时抑制了DHHB的自发结晶。TiO_2/凹凸棒石@DHHB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并在290~380 nm的波长范围内显示较好的广谱紫外防护效果,UVB防晒系数(SPF)和UVA防晒指数(PFA)分别达到了12. 31和11. 56(PA+++)。(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8年12期)
吴凤芹,王栋,于佳,左士祥,刘文杰[10](2018)在《纳米凹凸棒石@MB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紫外屏蔽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BBT(亚甲基双-苯并叁唑基四甲基丁基酚)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广谱防晒剂。然而,由于MBBT的粒径较大,紫外吸收效果差,在防晒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将MBBT包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硅烷偶联剂协同改性的凹凸棒石(ATP)表面,制备了ATP@MBBT广谱防晒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差示量热,比表面积和透射电镜对所制备的产物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乳液配方中,通过紫外线透射仪分析乳液的紫外屏蔽性能。结果表明:MBBT在改性处理的ATP表面形成了均匀包覆膜,载体材料的引入降低了MBBT的结晶度和粒径。ATP@MBBT在波长290~380nm范围内显示了较好的广谱紫外防护效果,当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UVB防晒系数(SPF)和UVA防晒指数(PFA)分别达到了13.53和PA+++。(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11期)
纳米凹凸棒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改善纳米铁(NZVI)易氧化钝化和团聚的问题,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的凹凸棒石黏土(CMC-ATP)为载体构建了CMC-ATP-NZVI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去除水中Zn(Ⅱ)的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含33.3%(质量分数)纳米铁的CMC-ATP-NZVI与NZVI相比,对水中Zn(Ⅱ)有更快的反应速率和更高的去除效率,而成本却降低了约2/3。此外,相比未改性的ATP-NZVI复合材料,CMC-ATP-NZVI对Zn(Ⅱ)的吸附量提高了12.49 mg/g。CMC-ATP负载能够增强NZVI去除水中Zn(Ⅱ)性能的机制主要是:1) CMC-ATP的电动电位比ATP更低,因而对阳离子Zn~(2+)有更大的吸引力;2) CMC-ATP的分散作用使NZVI团聚体的尺寸变小,甚至成为单个纳米铁颗粒,因此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增大,能提供更多吸附位点;3)CMC-ATP的负载提高了NZVI中F_e~0含量,因此NZVI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反应活性。CMC-ATP-NZVI去除Zn(Ⅱ)机制主要是F_e~0氧化和腐蚀产生的氧化物和羟基氧化铁表面羟基对Zn(Ⅱ)的配合作用以及Zn2+在反应后发生化学沉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凹凸棒土论文参考文献
[1].郝永亮.负载纳米ZnO-TiO_2凹凸棒土复合体的制备及表征[J].广州化工.2019
[2].范先媛,刘红,龚璇,张家源,廖丽莎.羧甲基纤维素改性凹凸棒石黏土负载纳米铁去除水中Zn(Ⅱ)性能和机制[J].硅酸盐学报.2019
[3].廖益均,吴晓莉,范超,高辛国.不同表面改性的凹凸棒土/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9
[4].刘红,李春侠,范先媛,孙泽伟,张家源.凹凸棒土负载硫化纳米零价铁对水中Cu(Ⅱ)的去除机理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9
[5].刘丹.不同碳源改性凹凸棒石负载纳米Fe/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四环素去除性能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
[6].莫昕欣,苟文贤,李伟.XAFS研究纳米凹凸棒石吸附金属镍离子的分子机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7].李静萍,杨仕海,刘洋,柏文博.凹凸棒黏土负载纳米TiO_2-Fe_3O_4吸附剂的制备及Cr(Ⅵ)的脱除[J].应用化学.2019
[8].袁明丽,苏琼,梁双,王守亮,王彦斌.聚合物基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研究.2019
[9].王栋,于佳,左士祥,刘文杰,李霞章.纳米TiO_2/凹凸棒石@DHHB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紫外屏蔽性能研究[J].现代化工.2018
[10].吴凤芹,王栋,于佳,左士祥,刘文杰.纳米凹凸棒石@MB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紫外屏蔽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