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案件中口供判断的若干问题

认罪认罚案件中口供判断的若干问题

论文摘要

在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中,口供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证据,口供的真实性直接决定了指控证据体系的可靠性。口供的自愿性与真实性是不同层次的标准,不应相互混淆或替代;口供补强规则是对定罪的限制,而非对口供真实性判断的限制;认罪认罚案件以口供的真实性为证据调查的重心不会导致证明标准实质上降低。口供的真实性判断标准包括口供本身的真实性标准和口供的印证标准,在判断口供真实性时需综合运用这两类标准。口供本身的真实性标准又包括口供内容在经验上的合理性、口供是否包含隐蔽性信息、口供的产生和变化过程、被告人的动机和个人状况。以印证方法判断口供真实性时需注意不能使用同源证据;应根据先供后证和先证后供两种不同情形对口供的印证情况进行判断;要注意识别过度印证、片面印证、偏见印证、可疑印证等虚假印证情况。口供补强规则应当同样适用于所有认罪认罚案件,且同样要排除合理怀疑才能定罪,只不过可以根据口供与补强证据的具体情况而灵活判断。在日后我国认罪认罚制度的完善中,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口供真实性判断的辅助措施:完善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加强其它判断口供真实性的方法;精神检查、心理测试及测谎技术的辅助运用。

论文目录

  • 一、认罪认罚案件中口供判断的误区
  •   (一)口供的自愿性=真实性?
  •     1.自愿性与真实性是不同层次的标准
  •     2.自愿性口供未必真实
  •   (二)口供补强规则是对口供真实性的检验?
  •   (三)以口供真实性作为重心会导致证明标准实质性降低?
  • 二、认罪口供真实性的判断标准及运用
  •   (一)口供本身的真实性标准
  •     1.口供内容在经验上的合理性
  •     2.口供是否包含隐蔽性信息
  •     3.口供的产生和变化过程
  •     4.被告人的动机和个人状况
  •   (二)口供的印证标准
  •     1.不可用同源证据印证口供
  •     2.根据印证证据的具体情况而分别判断
  •       (1)先供后证情形
  •       (2)先证后供情形
  •     3.虚假印证的识别
  •       (1)过度印证
  •       (2)片面印证
  •       (3)偏见印证
  •       (4)可疑印证
  •   (三)两类标准的综合运用
  • 三、认罪认罚案件中口供补强规则的适用
  • 四、认罪认罚案件中口供真实性判断的辅助措施
  •   (一)完善讯问录音录像制度
  •   (二)加强其它判断口供真实性的方法
  •   (三)精神检查、心理测试及测谎技术的辅助运用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纵博

    关键词: 认罪认罚,口供自愿性,口供真实性,口供补强规则,印证方法

    来源: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诉讼法与司法制度

    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 笔者参加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刑事证据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 ZDA139)的前期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 D925.2

    DOI: 10.19430/j.cnki.3891.2019.06.009

    页码: 110-125

    总页数: 16

    文件大小: 161K

    下载量: 867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认罪认罚案件中口供判断的若干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