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主义文化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神,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文化,区域,价值,意蕴。
社会主义文化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沈香萍,巨同尧[1](2019)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一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铸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了优良的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几千年积淀和传承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凝练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化生为一种注重现实的入世精神,积淀为一种厚德载物的中华美德,铸就为一种有为无为辩证统一的处事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在精神标识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本文来源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冯东山[2](2018)在《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核心价值观内容烙刻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探析核心价值观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注重传统文化中家训文化的辐射作用等方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来源于《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田夏彪[3](2017)在《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双向统一——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要形成双向统一,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成员生产生活中的融合共生,这是有着人性基础、时空环境基础和生命结构基础的,其内涵在于要以文明和谐为底蕴,促进社会成员身心和谐统一;以富强平等为动力,增进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水平;以自由民主为形式,发挥社会成员的主动创新能力;以诚信友善为信念,孕育社会成员交往的合作品性;以敬业法治为规范,强化社会成员的敬畏守正自觉。因此,必须采取的路径是转变知识化教育倾向,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结构体系;转变无组织娱乐倾向,组建分层、有序、协调的多元文化活动平台;转变"民政"分离倾向,建设"上下畅通"的制度化执政队伍。(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许友孝,章青松[4](2016)在《弘扬船政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船政文化内涵丰富,其优秀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弘扬船政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在具体实践中要深入挖掘船政文化的思想价值,完善船政文化宣传教育途径,普及船政文化精髓,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与生活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6年51期)
薛志清[5](201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化践行探索——以江苏区域文化精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落实到每个地方、每个区域,贴近群众现实生活。江苏省各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区域化践行的探索中,通过塑造城市精神、创建道德品牌以及加强城乡一体的文化建设等途径,以贴近民众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理念,促进了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江苏各地的实践经验启示,要通过挖掘文化资源,合理整合平台,使区域精神建设成为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使核心价值观得到民众的认同并成为民众共识,从而为区域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王学斌[6](201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精神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饱含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企业文化精神。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企业文化精神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6年12期)
梁孝[7](2015)在《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与创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以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改革精神为代表的叁大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叁大时代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高度强调国家的富强,把个人的自强不息融入国家的富强中,同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不是偶然的。叁大时代精神本质上是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在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时代精神。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根,以西方文化精华为可吸收的资源,并凝聚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传承和现代创生。(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杨胜良[8](2015)在《杨胜良:回归节日文化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节日是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是我们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标志,反映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弘扬节日文化精神,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节日活动如何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本文来源于《联发2015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期刊2015-06-06)
王平安[9](2014)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其精神始终存在,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泯灭。习近平总书记就很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本文阐释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如何从传统文化精神出发,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吕春燕[10](2014)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今天和未来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精神智力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仁民爱物、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等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4年19期)
社会主义文化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核心价值观内容烙刻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探析核心价值观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注重传统文化中家训文化的辐射作用等方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主义文化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沈香萍,巨同尧.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一致性[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
[2].冯东山.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3].田夏彪.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双向统一——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J].宁夏社会科学.2017
[4].许友孝,章青松.弘扬船政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市场.2016
[5].薛志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化践行探索——以江苏区域文化精神为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
[6].王学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精神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
[7].梁孝.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与创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杨胜良.杨胜良:回归节日文化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联发2015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2015
[9].王平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
[10].吕春燕.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4
论文知识图
![贺麟学术思想认论会附表:1986年哲学各学科...](/uploads/article/2020/01/04/03e49f240d839e60e2ec7770.jpg)
![附:9.2004年我校人员在国内学术组织中的...](/uploads/article/2020/01/04/5f0fc31e95883da91814fedb.jpg)
![附:9.2004年我校人员在国内学术组织中的...](/uploads/article/2020/01/04/e5881add896765dab5e5a631.jpg)
![附:9.2004年我校人员在国内学术组织中的...](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60100100113_00&suffix=.jpg)
![附:9.2004年我校人员在国内学术组织中的...](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60100100114_00&suffix=.jpg)
![附:9.2004年我校人员在国内学术组织中的...](/uploads/article/2020/01/04/cf171b3ef900af03d463b8a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