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分子论文_赵晓磊,王俊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量子点分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子,分子,印迹,荧光,氯霉素,探针,层析。

量子点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磊,王俊平[1](2019)在《碳量子点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检测多巴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巴胺作为模板分子,碳量子点作为荧光响应信号,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对多巴胺具有特异性识别位点的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所制得的印迹聚合物对多巴胺最大吸附量为非印迹聚合物吸附量的2. 61倍。对检测过程中体系pH,振荡时间及水浴孵化时间对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荧光响应的影响进行探究。所建立的荧光传感器对多巴胺的选择性明显高于对其结构类似物、糖类、氨基酸及常见的离子,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 02~0. 3 m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 090%~1. 8%,检出限为0. 01 mg/L,实际样品的回收率为76. 7%~118. 4%,表明制备的多巴胺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可以用于复杂样品中多巴胺的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11期)

刘艳,刘晨曦,徐锦锦,孙爱丽[2](2019)在《基于分子印迹-量子点荧光材料的双酚A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高选择性和量子点的优良荧光特性,制备获得了对双酚A(BisphenolA,BPA)具有特异荧光响应的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结构聚合物(MIP-QDs),并应用于痕量BPA的测定.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选择性分析等对获得的MIP-QDs特征进行分析,表明其对BPA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响应.在此基础上获得的MIP-QDs最佳反应体系如下:水:乙醇=6:4 (V/V)、pH为5.0、Na Cl质量浓度3.5%.在最佳条件下, MIP-QDs在0.002~10.0 mg·L~(-1)时,抑制剂浓度与(F——0-F)/F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3,LOD为0.75μg·L~(-1).在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002,0.1,2.0 mg·L~(-1)时,回收率为96.8%~102.8%,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7.4%.结果表明,获得的MIP-QDs对BPA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荧光抑制性能.(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9年06期)

蔡俊伟[3](2019)在《CsPbBr_3纳米片与PbSe量子点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二十一世纪科技的进步,传感器在无人机、红外夜视仪、导弹制导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无机铅卤的钙钛矿因为具有量子转换效率高,波长覆盖面广,半高宽窄等特点,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CsPbBr_3纳米材料作为作为无机铅卤钙钛矿材料的制备、基本特性、生成机理以及量子点复合等研究较少,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六边形CsPbBr_3钙钛矿的基本参数、表面能、吸附能及与PbSe量子点复合后的光电特性等方面展开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本文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对不同优化函数下的CsPbBr_3单胞的尺寸和性能进行了对比。基于实验室制备的六边形貌纳米片,结合表征结果,在仿真过程中对钙钛矿纳米片(100)和(110)这两个密勒指数面进行了分析。为了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进行解释,实验对这两个面进行了表面能和吸附能的计算。在表面能计算过程中通过删移不同终止面的原子来去除(110)表面的极性,在吸附能计算过程中选取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吸附的方式。本文最后还仿真了量子点PbSe的基本特性,并将窄带隙的PbSe(100)面与晶格匹配程度较高的CsPbBr_3(100)面一起构建了层状的复合结构,对比分析了结合前后的CsPbBr_3层以及PbSe层的带隙、光学图谱,以及复合后的异质结所导致的性能变化。本文以光电传感器为应用背景,主要基于形状可控的无机铅卤钙钛矿的化学合成方法,研究合成后的钙钛矿纳米片表面能、吸附能对生长形成的作用,以及PbSe量子点与钙钛矿引起的性能变化和潜在应用。首先,通过仿真发现CsPbBr_3无机铅卤钙钛矿是一种很好的直接带隙半导体。其次,大尺度六边形貌钙钛矿的(110)面具有较大的表面能,但因为油酸在该表面具有较强的吸附能而降低了该表面的生长速度。最后,与PbSe量子点复合后的CsPbBr_3纳米片光学特性得到加强,电子带隙得到放大。总之,这对基于微纳制造的无机铅卤钙钛矿光电传感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工商学院》期刊2019-06-10)

赵慧芳[4](2019)在《CdSe/ZnS核壳量子点与蒽醌类分子之间电子转移过程的超快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点与受体分子之间的电子转移(ET)过程是影响量子点在光电探测器、光催化、光伏器件、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应用的关键因素。有效调控ET过程,尤其是加快ET过程,对于提高光电转化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理解ET过程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调控ET过程。在本文中,选取CdSe/ZnS核壳量子点作为电子供体,蒽醌(AQ)类衍生物分子作为电子受体,基于Marcus电子转移理论,主要应用超快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电子受体分子、不同溶剂和压力对CdSe/ZnS核壳量子点和AQ类衍生物分子之间ET过程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应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实验技术和循环伏安测量法研究了不同氯取代个数的AQ类分子(1,4,5,8-TTAQ、1,8-DCAQ和1-CAQ)对CdSe/ZnS核壳量子点与AQ类分子之间ET过程的影响。不同CdSe/ZnS-AQ复合体系稳态荧光光谱与单独CdSe/ZnS稳态荧光光谱对比得到的荧光猝灭现象,证明了在叁个复合体系中CdSe/ZnS与受体分子1,4,5,8-TTAQ、1,8-DCAQ和1-CAQ之间均可以发生ET过程。叁个复合体系的超快瞬态光谱信息表明,受体分子从1,4,5,8-TTAQ、1,8-DCAQ变到1-CAQ,CdSe/ZnS核壳量子点的第一激子漂白峰强度逐渐减小。叁个复合体系中的超快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受体分子从1,4,5,8-TTAQ、1,8-DCAQ变到1-CAQ,CdSe/ZnS核壳量子点与AQ类分子之间的ET速率逐渐变快。通过循环伏安法测量了1,4,5,8-TTAQ、1,8-DCAQ和1-CAQ的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能量值,发现随着AQ分子中氯原子取代个数的减少,LUMO轨道能量值逐渐变大,导致ET过程的驱动力由复合体系CdSe/ZnS-1,4,5,8-TTAQ到CdSe/ZnS-1,8-DCAQ再到CdSe/ZnS-1-CAQ逐渐增大,从而加快ET速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受体分子中取代基的个数可以达到调控ET速率的目的。(2)采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实验技术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不同溶剂(二硫化碳、二氯甲烷、叁氯甲烷、正己烷、四氯化碳和正十二烷)对CdSe/ZnS核壳量子点与1-氯蒽醌(1-CAQ)分子之间ET过程的影响。稳态荧光光谱结果表明,CdSe/ZnS-1-CAQ在六种溶剂中均出现了明显的荧光猝灭现象,证明了在不同溶剂中CdSe/ZnS与1-CAQ分子之间均可以发生ET过程。六种溶剂中CdSe/ZnS-1-CAQ复合体系的瞬态吸收光谱表明,CdSe/ZnS核壳量子点的第一激子漂白峰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大出现红移现象。六种溶剂中CdSe/ZnS-1-CAQ复合体系的超快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CdSe/ZnS核壳量子点与1-CAQ分子之间的ET速率强烈依赖于溶剂的变化,在二硫化碳中的ET速率约为在正十二烷中ET速率的300倍。应用DFT理论方法计算了六种溶剂中体系的重组能,计算结果表明,受体分子重组能的数值较大,且在体系重组能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此外,不同溶剂对受体分子的重组能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中受体分子重组能对ET速率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3)应用超快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和高压对顶砧技术研究了压力对CdSe/ZnS核壳量子点与AQ之间ET过程的影响。对比常压下单独CdSe/ZnS核壳量子点和CdSe/ZnS-AQ复合体系的稳态荧光光谱发现,随着AQ分子的加入,稳态荧光出现了明显的猝灭现象,证明了CdSe/ZnS与AQ分子之间可以发生ET过程。高压下CdSe/ZnS-AQ复合体系的瞬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CdSe/ZnS第一激子漂白峰出现蓝移现象。高压下CdSe/ZnS-AQ复合体系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CdSe/ZnS核壳量子点与AQ分子之间的ET速率随着压力的增大呈现阶梯式变快趋势。压力可以引起环己烷溶剂发生相变和体积减小,导致电子供体CdSe/ZnS与电子受体AQ分子之间距离减小,从而促进ET过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可以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段来调控ET速率。(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慧洁,苏立强,李国武,王媛媛,翟明翚[5](2019)在《分子印迹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氯霉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柠檬酸和半胱氨酸为前驱体,微波法合成氮硫共掺杂碳量子点(NSCQDs)。以氯霉素(CAP)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掺杂碳量子点,采用沉淀法制备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CAP-MIPs),并对聚合物进行表征。以此聚合物为荧光探针,应用于鸡蛋、蜂蜜、牛奶中CAP的分析检测,方法检出限为6. 0×10~(-4)μmol/L(S/N=3),实验结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05期)

艾晨昊,吴叶宇,谭学才,冯德芬,陈全友[6](2019)在《基于CdS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检测氯霉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一种用于测定氯霉素的分子印迹电致化学发光(MIP-ECL)传感器。以硫化镉量子点作为ECL发光试剂,以氯霉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洗脱模板分子后的聚合物可特异性识别氯霉素。在最佳条件下,ECL响应值与氯霉素浓度的对数成正比,检测氯霉素的线性范围为1. 0×10~(-11)~5. 0×10~(-8)mol/L,检出限为6. 1×10~(-13)mol/L(S/N=3)。结果表明,该M IP-ECL传感器对氯霉素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用于蜂蜜样品的实际测定,回收率为95. 0%~109. 0%。(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05期)

冉慧[7](2019)在《量子点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检测水产品孔雀石绿》一文中研究指出孔雀石绿(MG)属于叁苯甲烷类化合物,由于具有杀菌作用,曾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应用。但MG可通过水产品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对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开发MG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和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量子点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实现对水产品中MG的快速检测。研究分为以下叁部分:第一部分,核-壳结构MIP@SiO_2@CdTe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对鱼肉中MG的检测。SiO_2微球经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氨基化,在pH 4.0时形成聚阳离子微球。在pH 10.0介质中,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 QDs形成聚阴离子。将带正电荷的SiO_2微球缓慢滴加到QDs中,通过静电作用可形成具有强烈荧光性能的SiO_2@CdTe微球。以此SiO_2@CdTe为核,以MG为模板、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MIP@SiO_2@CdTe荧光探针。利用MG对λ_(em)=610 nm处探针荧光的猝灭作用可检测MG含量,线性范围为0.1-26μmol L~(-1),检出限为7.2μg kg~(-1),定量限为24.13μg kg~(-1)。将此探针应用于鱼肉中MG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6.3-113.9%。第二部分,MIPs@gQDs&rQDs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对鱼肉中MG的检测。以不同发射波长的CdTe QDs作为荧光发光体,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制备了单分散、形貌规整的比率荧光探针。该MIPs@gQDs&rQDs荧光探针分别以发射绿色荧光的gQDs和红色荧光的rQDs为参考和响应信号。在MG存在下,gQDs的荧光强度保持不变,而rQDs与MG可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其荧光被定量猝灭,荧光比值(I_(630/530))与MG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MG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1-32μmol L~(-1),检出限为8.8μg kg~(-1),定量限为29.3μg kg~(-1)。将构建的荧光探针应用于鱼肉中MG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2.3-109.1%,检测结果与HPLC一致。第叁部分,核-壳结构MIP@PS-QDs&CDs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对鱼肉中MG的检测。聚苯乙烯(PS)微球经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改性后,可通过静电引力结合CdTe QDs形成PS-QDs荧光发光体。利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吸附于PS-QDs表面产生的带电胶束,使CDs@SiO_2通过自组装于PS-QDs表面形成双发射荧光体PS-QDs&CDs。以此PS-QDs&CDs为核,以MG为模板、APTES为功能单体、原硅酸四乙酯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MIP@PS-QDs&CDs比率荧光探针。当MG存在时,QDs荧光强度可被MG线性猝灭,而CDs荧光保持不变,MG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32μmol L~(-1),检出限为5.6μg kg~(-1),定量限为18.63μg kg~(-1)。MIP@PS-QDs&CDs探针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RSD≤2.3%),将此探针应用于鱼肉样品中MG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4.3-110.2%。(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9-05-08)

韦康[8](2019)在《碳量子点/染料分子体系中的能量/电子转移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十年,纳米材料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在很多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纳米材料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它们的性质与常见的块状形式材料差异很大;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具有出乎意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了获得更加优异的性质,人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对纳米材料进行合成和调控,然而对相关微观机理的认知还不够深入。超快光谱为纳米材料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使人们能够从机理层面去认识纳米材料中的各种相互作用。在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光催化和太阳能电池领域,激子猝灭动力学的研究对提高材料性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目前关于半导体量子点激子猝灭的研究,大都是独立地考察体系中的能量转移或电子转移过程,缺乏对这两个过程并存时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为本论文工作的主要部分,我们采用稳态吸收/荧光光谱和超快瞬态吸收光谱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一类典型的纳米材料碳量子点(CQDs)/染料分子罗丹明B(RhB)体系中的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过程以及这两个过程之间的关系。采用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和间苯二胺(m-phenylenediamine)作为前驱物制备出两种不同的碳量子点,即o-CQDs和m-CQDs。鉴于二者的荧光发射谱和RhB分子的吸收谱之间的重迭度不同,给体CQDs到受体RhB的能量转移效率不同。基于福斯特模型分析,我们发现o-CQDs/RhB体系中的能量转移效率(73.2%)是m-CQDs/RhB体系中的(33.5%)两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鉴于o-CQDs、m-CQDs和RhB分子之间的能量关系,从这两个CQDs到RhB的电子转移均可发生。基于超快瞬态吸收光谱的结果分析,发现电子转移行为在o-CQDs/RhB体系中不明显,而在m-CQDs/RhB体系中则十分显着。据此,可以推论在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共存的量子点/染料分子体系中,这两个转移过程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此外,我们还采用超快光谱研究了不同聚合度的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中的载流子动力学。我们的合作者合成出了一种光催化性能随聚合度变小而变好的g-C3N4。我们的超快光谱表征给出了契合的机理解读:随着g-C3N4聚合度变小,会引入捕获/聚集电子能力强的新缺陷态,导致载流子分离效率的提高,从而优化了光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5)

刘娟祖[9](2019)在《量子点荧光试纸条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分子如生物小分子、核酸、蛋白质等作为生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含量及存在状态与许多疾病息息相关,并直接反应生物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对生物分子的分析检测在生命过程的揭示与阐明、疾病的诊断与预防、药物的筛选及开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已报道的众多分析检测方法中,侧流层析试纸条(LFTS)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LFT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技术,与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如:快速、简单、灵敏、便携、经济等。LFTS最大的优点是它能够在检测室或实验室之外的其他地方使用,且无需任何专业设施。本论文将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荧光量子点(QDs)与LFTS技术相结合,构建了系列试纸条检测方法用于谷胱甘肽(GSH)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定性、定量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Ag~+介导的荧光试纸条技术灵敏检测GSH在本工作中,基于Ag~+的猝灭能力以及Ag~+与QDs和GSH之间不同的结合力,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增强型试纸条传感平台用于GSH含量分析。在该设计中,牛血清白蛋白(BSA)功能化的QDs作为信号标签固定在检测线上。当待测体系中只含Ag~+时,基于能量共振转移效应,Ag~+能够很好地猝灭QDs的荧光。当Ag~+和GSH同时存在时,由于Ag~+与GSH上的巯基之间具有更强的结合力,使得Ag~+优先与GSH结合形成Ag-S键,所形成的螯合物不具备猝灭QDs荧光的能力,体系呈现出较强的荧光信号。随着GSH浓度的增加,检测线上QDs的荧光逐渐增强,通过监测检测线上荧光强度的变化来定量溶液中GSH的浓度。在最佳优化实验条件下,本方法对GSH的检测限低至25 nM,并成功用于实际样本中GSH含量分析。2.基于Ce(IV)离子介导的荧光试纸条技术快速检测ALP在本工作中,基于QDs荧光试纸条,以叁磷酸腺苷(ATP)为底物,开发了一种快速检测ALP含量的方法。在该设计中,四价铈离子(Ce(IV))能够有效猝灭QDs的荧光;当加入ALP时,ALP催化底物ATP水解生成磷酸根,生成的磷酸根与Ce(IV)离子配位结合,体系荧光恢复。基于此原理,成功实现了对缓冲体系中ALP含量的快速检测(5分钟),检测限低至1.1 U/L。该方法进一步被成功用于实际样本中ALP的检测。3.基于二氧化锰纳米片层介导的比色/荧光双模试纸条灵敏便携检测ALP在本工作中,基于二氧化锰(MnO_2)纳米片层良好的猝灭效率及聚集可生成棕色比色信号的能力,结合QDs的荧光信号,发展了一种比色/荧光双模检测ALP的方法。在该设计中,将QDs-BSA固定在检测线上作为信号标签,在没有ALP存在时,MnO_2纳米片层聚集吸附在检测线上,呈现出裸眼可见的棕色信号并用于定性分析。同时,基于荧光内滤效应,检测线上QDs的荧光无法被激发而呈猝灭状态。在ALP存在的情况下,ALP可以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AAP)水解生成抗坏血酸(AA),AA能将MnO_2还原成Mn~(2+),引发MnO_2纳米片层的消解,检测线上棕色信号逐渐消失,同时荧光恢复。通过分析检测线上比色和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成功实现了对ALP的定性、定量检测,检测限为0.7 U/L。最后,将该双模检测平台用于人血清样本中ALP的测定,并得到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任丽娜[10](2019)在《有机小分子—碳量子点偶合物的制备及其在Fe~(3+)检测和细胞成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量子点(CDs)是一种粒径小于10 nm的新型碳基荧光纳米材料,自问世就以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较低的生物毒性、较好的水溶性等而倍受关注,一些研究已经表明CDs在催化、分析化学检测、生物成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有关CDs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采用某些合成方法得到的碳点组成复杂,结构各异,粒径大小不均一,导致其荧光量子产率普遍较低,因此制备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CDs依然是纳米发光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碳点的制备出发,采用有机小分子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并进一步探讨了有机小分子-碳点偶合物在金属离子检测和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具体工作如下:1.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碳源,乙醇胺为钝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可以产生蓝色荧光的CDs,利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制备的CDs进行了表征,初步推测出了CDs可能的结构。2.以环氧氯丙烷(ECH)为偶联剂,用8-羟基喹啉-5磺酸(HQS)对CDs进行表面修饰,得到产生绿色荧光的HQS-ECH-CDs偶合物,并进一步优化了偶合物的生成条件,考察了偶合物的吸光特性、荧光寿命、荧光量子产率等。3.将HQS-ECH-CDs偶合物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识别,发现Fe~(3+)可以有效淬灭HQS-ECH-CDs偶合物的荧光信号,并进一步探讨了HQS-ECH-CDs偶合物对Fe~(3+)的定量检测条件,考察了共存离子对Fe~(3+)检测的影响。此外,还考察了HQS-ECH-CDs偶合物在Hela细胞中的成像及生物毒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量子点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高选择性和量子点的优良荧光特性,制备获得了对双酚A(BisphenolA,BPA)具有特异荧光响应的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结构聚合物(MIP-QDs),并应用于痕量BPA的测定.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选择性分析等对获得的MIP-QDs特征进行分析,表明其对BPA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响应.在此基础上获得的MIP-QDs最佳反应体系如下:水:乙醇=6:4 (V/V)、pH为5.0、Na Cl质量浓度3.5%.在最佳条件下, MIP-QDs在0.002~10.0 mg·L~(-1)时,抑制剂浓度与(F——0-F)/F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3,LOD为0.75μg·L~(-1).在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002,0.1,2.0 mg·L~(-1)时,回收率为96.8%~102.8%,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7.4%.结果表明,获得的MIP-QDs对BPA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荧光抑制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量子点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晓磊,王俊平.碳量子点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检测多巴胺[J].分析试验室.2019

[2].刘艳,刘晨曦,徐锦锦,孙爱丽.基于分子印迹-量子点荧光材料的双酚A检测技术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

[3].蔡俊伟.CsPbBr_3纳米片与PbSe量子点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D].山东工商学院.2019

[4].赵慧芳.CdSe/ZnS核壳量子点与蒽醌类分子之间电子转移过程的超快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张慧洁,苏立强,李国武,王媛媛,翟明翚.分子印迹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氯霉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9

[6].艾晨昊,吴叶宇,谭学才,冯德芬,陈全友.基于CdS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检测氯霉素[J].分析试验室.2019

[7].冉慧.量子点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检测水产品孔雀石绿[D].集美大学.2019

[8].韦康.碳量子点/染料分子体系中的能量/电子转移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9].刘娟祖.量子点荧光试纸条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9

[10].任丽娜.有机小分子—碳量子点偶合物的制备及其在Fe~(3+)检测和细胞成像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可能的形成CdSe凝胶n子点的反应过程量子点Q3(左)和化合物Q4(右)的A以l一...:量子点结构示意图具有较纯发光的水溶性ZnSe:Mn/ZnS核壳...半导体纳米晶的光学性质:(a)半导体纳...双色标记老鼠的纤维原细胞后的荧光图...

标签:;  ;  ;  ;  ;  ;  ;  

量子点分子论文_赵晓磊,王俊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