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论文_黄海波,李凤莲,陈韵

导读:本文包含了胃蛋白酶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胃蛋白酶,胃癌,血清,幽门,螺杆,贝拉,筛查。

胃蛋白酶原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波,李凤莲,陈韵[1](2019)在《胃癌筛查中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癌筛查中血清幽门螺杆菌免疫球蛋白G(Hp-IgG)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PG)检测的价值。方法择取115例胃部不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PGⅠ、PGⅡ水平检测,计算患者PGⅠ、PGⅡ比值(PGR)以及Hp-IgG检测阳性率。统计分析患者的Hp-IgG检测结果 ,比较Hp-IgG阳性和阴性患者PGⅠ、PGⅡ、PGR水平;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比患者病理检测与Hp-IgG联合PG检测结果。结果 Hp-IgG检测出阳性患者56例,阳性率为48.70%;阴性患者59例,阴性率为51.30%。Hp-IgG阳性患者PGⅠ以及PGR水平均低于阴性患者, PGⅡ水平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浅表性胃炎36例(31.30%),萎缩性胃炎18例(15.65%),胃癌患者24例(20.87%);Hp-IgG联合PG检测结果显示:浅表性胃炎35例(30.43%),萎缩性胃炎20例(17.39%),胃癌患者21例(18.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IgG联合PG检测对胃癌的筛查效果与病理金标准具有一致性,可作为辅助检测手段在临床中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张慧蓉[2](2019)在《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淄博地区健康人群、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水平。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10例(对照组)、胃溃疡患者70例(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患者65例(萎缩性胃炎组)、胃癌患者65例(胃癌组)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血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测定,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比较对照组不同性别研究对象血清PGⅠ、PGⅡ和PGR水平,比较四组血清PGⅠ、PGⅡ和PGR水平。结果对照组男性PGⅠ、PGⅡ和PGR的中位数值(四分位数)分别为[165.0(65,212)]、[13.0(3.4,16.7)]、[12.8(6.5,15.5)],均高于女性的[151.0(73,198)]、[12.0(4.5,15.5)]、[11.6(7.4,1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Ⅱ水平显着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患者的PGⅠ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而PGⅡ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胃溃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的PGⅠ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胃溃疡组和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胃癌组患者的PGⅡ水平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部疾病的进展,PGR值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Ⅱ、PGR水平在不同性别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胃部疾病的进展,PGⅠ和PGR水平呈下降趋势;在萎缩性胃炎组PGⅠ和PGR已经显着降低并提示胃癌发生风险,其血清PG及PGR对胃癌的早期筛查有着重要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4期)

韩梅,连俊,马明杰,喇琴,张辉[3](2019)在《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肿瘤标志物胎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724(CA724)对胃癌诊断的价值分析。方法 120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另选取同期88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胃良性疾病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对照。比较3组受试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比值(PGR)、CEA、CA199、CA242和CA724水平以及不同胃癌分期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对各指标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CEA[对照组:(1.2±0.3)ng/ml,胃良性疾病变组:(4.7±1.2)ng/ml,胃癌组:(22.4±6.5)ng/ml,F=739.22,P<0.05]、CA199[对照组:(5.5±1.3)U/ml,胃良性疾病变组:(39.1±5.2)U/ml,胃癌组:(81.7±16.4)U/ml,F=1188.54,P<0.05]、CA242[对照组:(3.4±1.2)U/ml,胃良性疾病变组:(16.5±4.9)U/ml,胃癌组:(33.7±5.8)U/ml,F=1048.13,P<0.05]、CA724[对照组:(2.5±0.3)U/ml,胃良性疾病变组:(10.3±2.4)U/ml,胃癌组:(38.7±8.5)U/ml,F=1169.65,P<0.05]水平均显着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GⅠ[对照组:(97.4±26.8)ng/ml,胃良性疾病变组:(67.5±24.7)ng/ml,胃癌组:(34.6±13.4)ng/ml,F=209.65,P<0.05]和PGR[对照组:8.9±2.2,胃良性疾病变组:4.4±1.7,胃癌组:2.6±0.7,F=398.78,P<0.05]水平均显着低于胃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胃癌Ⅲ、Ⅳ期患者CEA[Ⅲ、Ⅳ期组:(26.5±5.7)ng/ml,Ⅰ、Ⅱ期组:(18.7±4.6)ng/ml,t=7.63,P<0.05]、CA199[Ⅲ、Ⅳ期组:(88.4±15.8)U/ml,Ⅰ、Ⅱ期组:(74.2±11.5)U/ml,t=5.13,P<0.05]、CA242[Ⅲ、Ⅳ期组:(37.8±5.4)U/ml,Ⅰ、Ⅱ期组:(29.4±4.2)U/ml,t=8.75,P<0.05]、CA724[Ⅲ、Ⅳ期组:(42.5±6.7)U/ml,Ⅰ、Ⅱ期组:(31.3±5.6)U/ml,t=9.23,P<0.05]水平均显着高于Ⅰ、Ⅱ期患者,PGⅠ[Ⅲ、Ⅳ期组:(42.5±6.7)U/ml,Ⅰ、Ⅱ期组:(31.3±5.6)U/ml,t=9.23,P<0.05]和PGR[Ⅲ、Ⅳ期组:2.2±0.6,Ⅰ、Ⅱ期组:2.9±0.5,t=6.45,P<0.05]水平均显着低于Ⅰ、Ⅱ期患者。单一指标检测,PGR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最高,为87.5%和87.4%,CA724的特异度最高,为72.0%,CA242的阳性预测值最高,为70.8%。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指标,分别为90.8%和89.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和CEA、CA199、CA242、CA724联合检测能提高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对胃癌早期筛查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宁琳,韦良宏,陈海东,韦良鹏,谭宗连[4](2019)在《血清胃蛋白酶原指导质子泵抑制剂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在预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疗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03~2019-03诊断为FD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雷贝拉唑治疗(1次/d,20 mg/次),在接受治疗前均抽取血清进行PGⅠ、PGⅡ检测。治疗4周后以症状评分量表(GSRS)对研究对象进行症状评分,根据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有效组(54例)和无效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的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水平。PGⅠ、PGⅡ、PGR与PPIs疗效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有效组治疗前的血清PGⅠ、PGR水平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Ⅱ水平低于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治疗前的血清PGR异常检出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GⅠ、PGR与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FD患者治疗前的PG水平对预测PPIs治疗FD患者的疗效具有临床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黄小燕[5](2019)在《探讨慢性胃病及胃癌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胃病及胃癌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且被诊断为慢性胃病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不同胃病患者的血清水平胃蛋白酶原(PG)水平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血清P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同对照组都健康者相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比值下降,PGⅡ上升;而消化性溃疡患者PGⅠ/PGⅡ有所比值下降,PGⅠ、PGⅡ上升(P<0.05)。胃癌患者PGⅠ、PGⅠ/PGⅡ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PGⅡ升高(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PGⅠ、PGⅠ/PGⅡ比值均明显高于胃癌患者(P<0.05)。结论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蛋白酶(PG)水平与胃癌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密切,而血清胃蛋白酶水平的检测又可用于进行胃癌普查的筛选,以及评估慢性胃病的诊治效果,因此该研究结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4期)

李江虹,黄国进,成翠娥,陆志平,肖龙[6](2019)在《智能染色内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检测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智能染色内镜(i-Scan)、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于我院经胃镜加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的162例胃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SG组)53例、胃溃疡组(GU组)4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组)28例、早期胃癌组(EGC组)16例、进展期胃癌组(AGC组)24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病例组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PGⅠ水平、PGⅡ水平、计算PGR(PGⅠ/PGⅡ)值,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病例组及对照组血清G-17水平。将病例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叁组,分别为白光胃镜检查组(白光组)54例、i-Scan胃镜检查组(i-Scan组)54例、白光胃镜+靛胭脂染色组(靛胭脂组)54例,所有患者再次进行胃镜检查,其中白光组按肉眼判断常规活检,靛胭脂组在白光胃镜下对可疑病灶行靛胭脂染色并活检,i-Scan组操作过程中开启i-Scan模式并根据电子染色对可疑病灶行活检。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各组间PG、PGR及G-17数值之间的差异;比较病例组PG、PGR及G-17异常检出例数。并比较病例组病理结果中胃癌及癌前病变(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结果:CAG组、EGC组、AGC组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CSG组、EGC组、AGC组、GU组患者的血清PGⅡ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CAG、EGC组、AGC组患者的血清PGR值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CAG组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EGC组、AGC组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CSG组比较,EGC组、AGC组PGⅠ<60g/L、PGR值≤6及G-17>7患者出现概率增高(P<0.05)。i-Scan组中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为88.9%,靛胭脂组检出率为75.9%,白光组检出率为53.7%,叁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can内镜联合血清PG、G17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2期)

马艳萍,周英发,贾萌萌[7](2019)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胃蛋白酶原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胃癌的发生是一个从正常胃粘膜到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再到异型增生、癌的连续发展过程,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1]。早期胃癌定义为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的胃癌,而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术后生存率达90%[2],因而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及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氨基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生物合成中的中间产物[3],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恶性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谢薇,靳纪强[8](2019)在《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杆菌(Hp)检测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杆菌(Hp)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胃癌及癌前病变症状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其中胃癌前病变患者78例,胃癌患者72例。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Hp检测,并将2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胃癌前病变患者(PGⅠ)结果高于胃癌患者,胃癌前病变患者(PGⅡ)结果和Hp阳性感染率低于胃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联合幽门螺杆菌(Hp)检测,能有效评估胃癌及癌前病变风险,对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有很好的评估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3期)

顾勇,陈颢[9](2019)在《溃疡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叁联疗法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溃疡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叁联疗法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其对胃蛋白酶原、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Hp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叁联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溃疡颗粒,2组均连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对比2组的有效率、Hp根除率,检测胃蛋白酶原及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78.33%,随访1年后治愈患者中复发率分别为5.56%、24.00%,以观察组临床疗效更好,且不易于复发(P<0.05);与对照组45.00%的根除率比较,观察组的Hp根除率高达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丙二醛(MDA)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18.33%,以观察组不良反应更少,用药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溃疡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叁联疗法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利于提高Hp转阴率,促进溃疡面修复,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且不易于复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方年富,何庆霞,杨卫生,贾克红,袁光勇[10](2019)在《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在胃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与胃泌素-17(G-17)在胃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患者98例,根据胃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分为胃溃疡组32例、萎缩性胃炎组21例、肠上皮化生组2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20例,另选取同期我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比较五组血清PGⅠ、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PGI/PGⅡ)、G-17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溃疡组PGⅠ、PGⅡ、G-17升高[(131.83±24.62)μg/L vs(95.29±23.47)μg/L]、[(15.31±6.65)μg/L vs(10.93±2.35)μg/L]、[(15.34±4.22)pmol/L vs(9.31±2.48)pmol/L],萎缩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PGⅠ、PG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Ⅰ、PGR、G-17可作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的指标。(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胃蛋白酶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淄博地区健康人群、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水平。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10例(对照组)、胃溃疡患者70例(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患者65例(萎缩性胃炎组)、胃癌患者65例(胃癌组)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血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测定,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比较对照组不同性别研究对象血清PGⅠ、PGⅡ和PGR水平,比较四组血清PGⅠ、PGⅡ和PGR水平。结果对照组男性PGⅠ、PGⅡ和PGR的中位数值(四分位数)分别为[165.0(65,212)]、[13.0(3.4,16.7)]、[12.8(6.5,15.5)],均高于女性的[151.0(73,198)]、[12.0(4.5,15.5)]、[11.6(7.4,1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Ⅱ水平显着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患者的PGⅠ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而PGⅡ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胃溃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的PGⅠ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胃溃疡组和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胃癌组患者的PGⅡ水平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部疾病的进展,PGR值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Ⅱ、PGR水平在不同性别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胃部疾病的进展,PGⅠ和PGR水平呈下降趋势;在萎缩性胃炎组PGⅠ和PGR已经显着降低并提示胃癌发生风险,其血清PG及PGR对胃癌的早期筛查有着重要临床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胃蛋白酶原论文参考文献

[1].黄海波,李凤莲,陈韵.胃癌筛查中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2].张慧蓉.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

[3].韩梅,连俊,马明杰,喇琴,张辉.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分析[J].河北医药.2019

[4].宁琳,韦良宏,陈海东,韦良鹏,谭宗连.血清胃蛋白酶原指导质子泵抑制剂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

[5].黄小燕.探讨慢性胃病及胃癌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的相关性[J].智慧健康.2019

[6].李江虹,黄国进,成翠娥,陆志平,肖龙.智能染色内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检测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7].马艳萍,周英发,贾萌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胃蛋白酶原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

[8].谢薇,靳纪强.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杆菌(Hp)检测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评估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顾勇,陈颢.溃疡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叁联疗法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

[10].方年富,何庆霞,杨卫生,贾克红,袁光勇.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在胃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医学信息.2019

论文知识图

胰腺组织的结构示意图2 基于胃蛋白酶原氨基酸序列的系...胃蛋白酶原诊断胃癌的ROC曲线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质子泵、胃蛋白酶3 利用 2PSG 蛋白叁级结构(b)为模板构建...鱼类胃蛋白酶原系统关系树

标签:;  ;  ;  ;  ;  ;  ;  

胃蛋白酶原论文_黄海波,李凤莲,陈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