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引发论文_孟衡玲,卢丙越,苏一兰,王田涛,张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子引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子,发芽势,地波,神龙,早稻,有机酸,板蓝根。

种子引发论文文献综述

孟衡玲,卢丙越,苏一兰,王田涛,张薇[1](2019)在《干旱胁迫下种子引发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适宜的板蓝根种子引发剂,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以PEG-6000、CaCl_2、GA_3、水4种不同引发剂对板蓝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探讨板蓝根种子在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特性及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20%PEG-6000模拟干旱)下,4种引发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综合比较来看,18 h水引发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较CK2(干旱胁迫但未进行引发)分别提高33.3%、36.6%、106.4%。其次是25%PEG-6000引发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较CK2分别提高35.2%、51.2%、32.8%;50 mg/L GA_3引发处理下的种子发芽指数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较CK2提高171.1%,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速率;1.5%CaCl_2处理引发效果最差,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CK2分别提高16.7%、19.5%和23.9%。种子经过引发后,可不同程度提高板蓝根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综上,4种不同引发剂对板蓝根种子的引发效果依次为18 h水>25%PEG-6000>50 mg/L GA_3>1.5%CaCl_2,建议在板蓝根种子播种前进行18 h水引发处理。(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慰亲[2](2019)在《种子引发促进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萌发出苗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华中地区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中,直播早稻播种后易遭受低温胁迫而导致种子发芽、出苗率低,出苗困难的问题严重限制了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种子处理技术是指在播种前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种子,从而提高种子萌发性能和抗逆性的一种技术。评价和筛选不同种子处理技术在直播早稻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索其调控机理,对于保障直播早稻的“一播全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考察了两种引发处理、两种包衣处理和四种包衣+引发处理组合对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了作用效果较好的两种引发处理,分别为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通过测定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类型α-淀粉酶基因表达量,赤霉素和脱落酸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GA_3和ABA的含量,呼吸速率,ATP含量和呼吸代谢酶活,对两种引发处理促进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早生快发的机理进行了探索。最后,结合华中地区大面积使用的早稻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进一步评价了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幼苗生长、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直播早稻播种后遭遇了严重的低温胁迫,其播种后1-10天的土壤白天平均温度为18.8℃,夜间平均温度为12.7℃,最低温度仅6.3℃。低温胁迫显着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使直播早稻的发芽率下降了17.7%,使水稻幼苗的根长、芽长、单根重和单芽重降低了82.6%-92.2%。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显着促进了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萌发出苗,且硒和水杨酸引发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提升效果相当。两种包衣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提升效果不理想,其可能的原因是包衣剂的疏水性成分抑制了种子的吸涨吸水过程。四种包衣+引发处理组合虽然显着促进了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早生快发,但是其作用效果与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相比并无显着差异。2.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引发处理使受赤霉素调控的α-淀粉酶基因OsRamy1A、OsRamy3B基因分别上调表达了6.7倍和7.1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和未处理相比,引发处理显着上调了赤霉素合成基因OsGA_3ox1和OsGA_(20)ox1的相对表达量,使种子中的GA_3含量增加了86.8%-149.7%。此外,引发处理下调了脱落酸(ABA)合成基因OsNCED1的表达,使种子中的ABA含量下降了51.5%-57.0%。表明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可能是通过改变种子中GA/ABA的代谢平衡,并诱导相应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了淀粉代谢,加速了种子的萌发。3.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显着促进了种子萌发过程的呼吸代谢,使呼吸速率增加了76.5%-191.2%,使ATP含量增加了62.1%-63.0%。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发处理显着增加了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中糖酵解途径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磷酸果糖激酶(PFK)和叁羧酸循环中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水稻胚细胞的结构发现,低温胁迫下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种子胚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多,结构完整。表明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呼吸代谢的提升可能与提高糖酵解与TCA循环关键代谢酶活性,并加速线粒体和细胞器的提前修复和再合成有关。4.大田条件下,引发处理均显着提升了直播早稻的发芽率,促进了幼苗的生长。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的作用效果相当,引发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但是本研究选用的引发处理促进杂交稻品种萌发出苗的效果要优于常规稻品种。最终,引发处理增加了直播早稻的产量,其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在不同种子处理和处理组合间表现最优。引发处理能显着促进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早生快发、促进幼苗的生长,并最终增加了直播早稻的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引发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出苗的调控作用是通过促进淀粉代谢、呼吸代谢和调控激素代谢水平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辛秋宇[3](2019)在《不同基因型谷子对PEG种子引发效应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PEG处理对不同基因型谷子幼苗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进行了为期叁年的试验,在2016年试验选用两个常规谷子品种公矮5号和嫩选17号,浓度(0%(CK)、5%、10%、15%、20%、25%)的PEG 8000对种子进行浸种24 h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PEG对谷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以及幼苗形态指标根长、芽长的影响。2017年试验选择100种不同基因型的谷子,根据上一年试验结果选择浓度为15%的PEG对谷子进行处理,浸种24 h,对照CK为清水浸种24 h,研究PEG对不同基因型谷子的抽穗期、生育期的影响,和主要农艺性状穗长、穗粗、穗重、以及千粒重等和产量的影响。2018年试验在2017年的基础上选择30份不同基因型的谷子进行PEG处理,研究PEG处理对谷子光合参数、生理特性、主要农艺性状、形态指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公矮5号和嫩选17号经过不同浓度的PEG处理后,其发芽能力和活力均得到了显着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与CK相比,均达显着水平,且以15%PEG处理表现尤其显着。通过二因素方差分析,根长在品种间及浓度间均达到极显着差异,芽长在品种间不显着,浓度间极显着。公矮5号在15%PEG处理下根长、芽长与CK相比提高了0.65㎝、1.25㎝。嫩选17号在15%PEG处理下根长、芽长与CK相比提高2.26㎝、0.42㎝。2.不同谷子品种生育期不同,在108d-130d之间,多数品种的生育期为115 d,经过PEG处理后谷子抽穗提前、成熟期提前、生育期缩短1-2天,谷子经过PEG处理后株高在品种间及处理间均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株高增加了2.71%-48.25%。茎粗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说明PEG处理对谷子茎粗影响较小。谷子的主要农艺性状,穗长、穗粗、码总数、码粒数与穗重间存在相关关系,谷子经过PEG处理后,码总数增加,在80-119和120-150区间范围内,每穗的码总数频率高于对照CK分别提高了7.89%和29.41%。3 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测量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并且测量地上部干物质重量、SPAD值和光合参数以及谷子叶片中SOD、POD、CAT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及处理间光合参数不同,光合参数与产量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EG处理能够增加作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从而提高谷子的产量,产量提高了5.39%-145.61%。谷子经过PEG处理后,SOD、POD、CAT活性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谷子的生理活性与干物质积累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干物质积累量增加1.39%-15.52%。综上,谷子经过PEG处理后可以提高种子活力,增加谷子的产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9-06-01)

毕俊国,谭金松,寇志奎,李风雷,刘国兰[4](2019)在《旱作下节水抗旱稻种子引发剂的筛选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73’和‘沪旱15’为材料,使用不同引发剂[VC(50μg/L)、蒸馏水(H_2O)、Ca Cl2(1 110μg/L)、KCl(2 074μg/L)、KT(25μg/L)、NAA(25μg/L)和SA(50μg/L)]进行处理,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引发处理对节水抗旱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高和最大根长的影响,并选取引发效果最好的处理进行大田验证,调查基本苗及产量构成因子,计算群体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经过引发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高和最大根长均显着高于未进行引发的处理。其中,KCl(2 074μg/L)引发处理的种子发芽势、苗高和最大根长显着高于其他引发处理。大田验证表明:经KCl(2 074μg/L)引发处理后,‘沪旱15’和‘旱优73’两个品种的基本苗分别增加11. 38%和9. 7%,穗数分别增加6. 08%和4. 16%,实际产量分别增加8. 93%和9. 19%。可见,种子引发处理能显着提高旱作条件下节水抗旱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着增加基本苗和穗数,降低苗高、最大根长、基本苗和穗数的变异系数,提高群体的均衡性,最终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晶[5](2019)在《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向日葵当中用于食用的品种LD3939当作测试对象,设计了2类种子引发操作,对于LD3939这一品种种子的实际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发芽势等趋势进行观察,深入研究种子引发对处于盐胁迫环境当中的种子萌芽造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彭小萍,杨伶俐[6](2018)在《一粒“种子”引发的人才裂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孙燕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20年来潜心一件事:利用电磁检测技术,为钢索“探伤”,核心技术被应用到辽宁舰上;杨简,宜昌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仅用17分钟,战胜死神救回心梗病人;陈智会,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18-11-22)

许天委,林春光[7](2018)在《种子引发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种子引发技术的新进展,本文通过文献方法,归纳总结了种子引发原理、效应、影响因素及引发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种子引发技术在理论研究、商业推广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种子引发技术在农业生产、生态建设及种质资源保存方面的展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王茂芊,王维成,吴则东,张泽旭[8](2018)在《我国甜菜种子引发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引发可提高植物种子活力、发芽率和抗病性。本文综述了我国甜菜种子引发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甜菜种子引发研究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糖料》期刊2018年05期)

詹振楠,王文娟[9](2018)在《种子引发对盐胁迫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抗旱性、适应性强的宁杞1号枸杞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Cl溶液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采用纸上发芽床法,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6个NaCl浓度梯度(20、40、60、80、100、120 mmol/L)模拟盐胁迫,研究种子引发处理对盐胁迫下枸杞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无论种子是否被引发枸杞种子的发芽速度均明显减慢,发芽进程显着延迟,最终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着下降;在120 mmol/L NaCl溶液胁迫下,未引发处理最终发芽率比对照下降71.3%,引发处理相比于对照最终发芽率下降71.3%;在相同盐浓度胁迫下,种子引发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种子的发芽速度,加速了萌发进程,引发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未引发种子相比均有显着提高,对照引发种子发芽势比未引发种子高15.4%。由此可见,种子引发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种子萌发进程,并提高种子萌发的整齐度,但对枸杞种子最终萌发率的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孙逸萌,安华燕,韩效钊,孙敏[10](2018)在《C_2-C_4有机酸和醇作为潜在种子引发剂: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种子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承载了全部的遗传因素以及作物发芽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后续发展以及最终的产量。化学浸种处理是促进幼苗快速,均匀田间出苗的有效途径。寻求环境友好和经济可行的化学品应用于种子引发,可为促进作物生长提供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方法】以低成本的C2-C4有机酸和醇作为氨基酸的替代化学浸种剂,进行了玉米、小麦和绿豆种子浸种试验。在试验研究中,甘氨酸、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的各供试浓度同为10、20、30、40、50 mg/L,乙醇、丙醇和丁醇的各供试浓度同为3、5、8、10、13 mg/L。在25℃下浸泡24 h,然后置于25℃和80%湿度的环境下待发芽,5 d后计算发芽率,2周后测量枝条长度、根长度及幼苗生物量。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来整合发芽率、枝条长度、根长度和幼苗生物量对作物后续生长的影响,将发芽率的权重设为0.4,枝条长度、根长度及幼苗生物量的权重均设为0.2。依据归一化数据计算出的灰色关联系数,对引发化学物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将数据带入公式进行计算,20 mg/L乙酸盐获得0.797的最高引发等级,作为诱导玉米种子的最佳化学试剂,而甘氨酸的最佳浓度为40 mg/L,引发等级为0.701;40 mg/L丙酸盐在绿豌豆种子上获得0.730最高引发等级,在小麦种子上获得0.799的最高引发等级,高于最佳浓度为30 mg/L的甘氨酸处理中获得的引发等级0.699。【结论】这项工作证明了低分子有机酸和醇是合适的生长调节物质。以40 mg/L乙酸盐在玉米、40 mg/L丙酸盐在小麦和绿豆上的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种子引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华中地区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中,直播早稻播种后易遭受低温胁迫而导致种子发芽、出苗率低,出苗困难的问题严重限制了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种子处理技术是指在播种前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种子,从而提高种子萌发性能和抗逆性的一种技术。评价和筛选不同种子处理技术在直播早稻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索其调控机理,对于保障直播早稻的“一播全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考察了两种引发处理、两种包衣处理和四种包衣+引发处理组合对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了作用效果较好的两种引发处理,分别为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通过测定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类型α-淀粉酶基因表达量,赤霉素和脱落酸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GA_3和ABA的含量,呼吸速率,ATP含量和呼吸代谢酶活,对两种引发处理促进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早生快发的机理进行了探索。最后,结合华中地区大面积使用的早稻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进一步评价了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幼苗生长、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直播早稻播种后遭遇了严重的低温胁迫,其播种后1-10天的土壤白天平均温度为18.8℃,夜间平均温度为12.7℃,最低温度仅6.3℃。低温胁迫显着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使直播早稻的发芽率下降了17.7%,使水稻幼苗的根长、芽长、单根重和单芽重降低了82.6%-92.2%。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显着促进了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萌发出苗,且硒和水杨酸引发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提升效果相当。两种包衣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提升效果不理想,其可能的原因是包衣剂的疏水性成分抑制了种子的吸涨吸水过程。四种包衣+引发处理组合虽然显着促进了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早生快发,但是其作用效果与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相比并无显着差异。2.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引发处理使受赤霉素调控的α-淀粉酶基因OsRamy1A、OsRamy3B基因分别上调表达了6.7倍和7.1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和未处理相比,引发处理显着上调了赤霉素合成基因OsGA_3ox1和OsGA_(20)ox1的相对表达量,使种子中的GA_3含量增加了86.8%-149.7%。此外,引发处理下调了脱落酸(ABA)合成基因OsNCED1的表达,使种子中的ABA含量下降了51.5%-57.0%。表明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可能是通过改变种子中GA/ABA的代谢平衡,并诱导相应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了淀粉代谢,加速了种子的萌发。3.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显着促进了种子萌发过程的呼吸代谢,使呼吸速率增加了76.5%-191.2%,使ATP含量增加了62.1%-63.0%。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发处理显着增加了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中糖酵解途径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磷酸果糖激酶(PFK)和叁羧酸循环中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水稻胚细胞的结构发现,低温胁迫下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种子胚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多,结构完整。表明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呼吸代谢的提升可能与提高糖酵解与TCA循环关键代谢酶活性,并加速线粒体和细胞器的提前修复和再合成有关。4.大田条件下,引发处理均显着提升了直播早稻的发芽率,促进了幼苗的生长。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的作用效果相当,引发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但是本研究选用的引发处理促进杂交稻品种萌发出苗的效果要优于常规稻品种。最终,引发处理增加了直播早稻的产量,其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在不同种子处理和处理组合间表现最优。引发处理能显着促进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早生快发、促进幼苗的生长,并最终增加了直播早稻的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引发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出苗的调控作用是通过促进淀粉代谢、呼吸代谢和调控激素代谢水平来实现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子引发论文参考文献

[1].孟衡玲,卢丙越,苏一兰,王田涛,张薇.干旱胁迫下种子引发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9

[2].王慰亲.种子引发促进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萌发出苗的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3].辛秋宇.不同基因型谷子对PEG种子引发效应的响应[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

[4].毕俊国,谭金松,寇志奎,李风雷,刘国兰.旱作下节水抗旱稻种子引发剂的筛选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9

[5].王晶.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9

[6].彭小萍,杨伶俐.一粒“种子”引发的人才裂变[N].湖北日报.2018

[7].许天委,林春光.种子引发技术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

[8].王茂芊,王维成,吴则东,张泽旭.我国甜菜种子引发研究进展[J].中国糖料.2018

[9].詹振楠,王文娟.种子引发对盐胁迫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8

[10].孙逸萌,安华燕,韩效钊,孙敏.C_2-C_4有机酸和醇作为潜在种子引发剂: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估(英文)[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分散聚合法制备的聚苯乙烯种子微球SE...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叶...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茎...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叶...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不同高粱组合...不同处理常规籼稻种子的耗氧曲线

标签:;  ;  ;  ;  ;  ;  ;  

种子引发论文_孟衡玲,卢丙越,苏一兰,王田涛,张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