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记忆聚合物论文-樊鹏玄,陈务军,胡建辉,赵兵,房光强

形状记忆聚合物论文-樊鹏玄,陈务军,胡建辉,赵兵,房光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状记忆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氧基形状记忆聚合物,大应变,超弹-黏弹性,率相关

形状记忆聚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樊鹏玄,陈务军,胡建辉,赵兵,房光强[1](2019)在《环氧基形状记忆聚合物超弹-黏弹性本构及大应变率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环氧基形状记忆聚合物(ESMP)在大应变状态下由材料超弹-黏弹性引起的应力软化-刚化效应及率相关特性,针对玻璃化转变温度(T_g)附近ESMP在发生大变形时表现出的应力软化和刚化效应进行力学本构方程及其试验研究.利用2阶多项式的超弹性本构方程替换广义Maxwell模型中的线弹性胡克定律以考虑大应变条件下材料的刚化效应,构造出超弹-黏弹性本构方程,并在真应变速率恒定的条件下推导出具有解析表达式、便于工程应用的材料参数测定公式;采用分段线性位移曲线逼近指数变化位移曲线,在温度高于T_g点的橡胶态及低于T_g点7℃的状态下,分组进行不同应变率的ESMP单轴拉伸试验;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推导本构方程的材料参数,并对其相应的拉伸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较为吻合.结果表明:ESMP具备明显的率相关特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ESMP的软化效应及刚化效应有所增强;应变速率大的切线模量总是大于应变速率小的切线模量.(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汤龙皓,王彦玲,李永飞,李强,康远波[2](2019)在《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效应、形状记忆机理、类型和制备方法,探讨了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应用现状,展望了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卢天恒,尹玉霞,彦秉运,王鲁宁,曹明昆[3](2019)在《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SMP)的记忆机理、分类以及在手术缝合线、食道支架、血管支架及移植物、组织工程支架、创面敷料、栓塞线圈、膀胱内给药装置、微创骨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且展望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09期)

纪凡策,刘向东,盛德鲲,杨宇明[4](2019)在《反应共混制备光触发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羧基和环氧基的高反应活性,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与乙烯共聚物(PE-GMA),甲基丙烯酸与乙烯共聚物(EAA)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交联聚烯烃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研究了其热力学性能及其形状记忆效应。结果表明,材料具备很宽的熔融温度范围(40~110℃)和很宽的晶体尺寸分布。利用材料晶体温度记忆的特性,成功地实现了材料的双重形状记忆效应,多重形状记忆效应和双向形状记忆效应。利用石墨烯材料的光热效应,研究了材料的光触发形状记忆效应。我们提出设计材料本体"温度梯度"的策略,实现了材料在无外力条件下的双向形状记忆效应。(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姗姗,党开放,焦志伟,刘由之,迟文凯[5](2019)在《嵌入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柔性致动器仿真及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致动器是软体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智能材料的研发。针对于现有的柔性致动器刚度不可变的缺陷,通过嵌入形状记忆聚合物为其提供了一种刚度调节方式。详细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加工过程和性能表征方法,并通过ABAQUS仿真和样机测试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嵌入后的致动器进行可行性验证与性能分析。这也为变刚度操作型软体机器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张姗姗,党开放,焦志伟,杨勇,李荣军[6](2019)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其软体机器人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智能材料发展迅猛的趋势下,仿生智能材料成为一种新的前景广阔的研究方向,从而推动了软体仿生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详细介绍了聚乳酸基聚氨酯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效应表征方法,并结合柔性致动器对其软体机器人适用性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问题的解决,将为新型软体仿生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7期)

易亚,张可可,孙启卓,宇文泽琦,关叶青[7](2019)在《热致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是具有双向记忆效应的智能材料。从物理复合和化学合成方法两方面概述了热致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从热驱动、磁驱动、电驱动等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来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驱动方式的研究进展,并对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粘合》期刊2019年04期)

李春妍[8](2019)在《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载药结构及其释药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智能材料,它可以通过对外界刺激做出响应,从而发生复杂的形状与功能的变化,聚乳酸是形状记忆聚合物的一种,因其优良的可降解性与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基于智能材料的3D打印技术被广泛称之为4D打印技术,4D打印将智能材料与增材制造的优势结合起来,传统的药物加工技术中往往存在载药量有限、载药包封率低、载药量不够精确以及药物与药物辅料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等问题,4D打印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药物加工技术的局限,可以提高载药量,并且药物包封率很高,同时还能保证载药量的精确性,4D打印制备的载药结构,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智能形变,控制药物释放量,实现药物的智能释放。本文面向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通过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制备了叁种盐酸环丙沙星载药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紫杉醇载药乳房支架,对载药结构和载药乳房支架的形状记忆行为和释药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制备了一种可磁驱动变形的乳房支架。首先,从原材料入手,对形状记忆聚乳酸颗粒和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的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4D打印线进行了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盐酸环丙沙星/聚乳酸、盐酸环丙沙星/聚乙二醇/聚乳酸、紫杉醇/聚乳酸、紫杉醇/聚乙二醇/聚乳酸、Fe304/聚乳酸4D打印线,通过差示扫描量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载药4D打印线的热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纯材料4D 打印线与载药4D打印线之间的性能差异;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确定基体材料与其中的药物为物理共混状态,载药4D 打印线的制备方式并没有破坏药物的化学结构。接着,通过数字建模设计了花瓣型、螺旋型、梯度型叁种载药结构和载药乳房支架,通过熔融沉积打印机打印上述载药4D打印线,制备了负载盐酸环丙沙星的叁种载药结构和负载紫杉醇的载药乳房支架。最后,对载药结构和载药乳房支架的形状记忆性能及药物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形状、形变、材料对载药结构和载药乳房支架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并实现了磁驱动乳房支架的体外展开,从而验证微创手术植入乳房支架实现磁驱动远程控制的可行性。本文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实验验证了聚乳酸颗粒、聚乳酸和聚乙二醇/聚乳酸4D打印线无细胞毒性,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并对以此为基础制备的载药4D打印线进行了性能表征,确定了载药结构和载药乳房支架的形变参数,对二者进行了形状回复行为的研究,验证了盐酸环丙沙星和紫杉醇的加入没有影响聚乳酸的形状记忆性能;并对4D打印盐酸环丙沙星载药结构和紫杉醇载药乳房支架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确定了 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载药结构及支架的药物释放率和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成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对磁驱动乳房支架的体外回复进行验证,验证了基于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制备的载药结构和乳房支架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为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实现新型药物剂型和个性化定制支架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期刊2019-06-30)

徐红[9](2019)在《氢键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为原料,纳米粘土为交联剂和增强相,合成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并深入研究其形状记忆行为。研究单体种类及配比对形状记忆聚合物性能的影响,以制备具有更好形状记忆效应的聚合物材料;通过改变纳米粘土的含量,研究纳米粘土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阐明纳米粘土对材料的增强机理及其对材料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机制。这些研究对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材料的循环使用次数,拓展材料的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以丙烯酸-2-甲氧乙基酯(ME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原料,纳米粘土(NC)作为交联剂和增强相,制备出具有优异形状记忆效应的MD-NC水凝胶。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弹性(所有样品的应变均在1000.00%以上)、温敏性(透过率大于90%,且与温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和可控溶胀诱导的形状恢复能力。基于可控的溶胀性能和机械稳定性,溶胀诱导的形状恢复过程可在1 h内完成,在原始形状和溶胀恢复形状之间没有任何明显差异。其中MD50-NC2的综合性能最佳,应力为217.71 KPa,应变为1813.73%。(2)在MD-NC的基础上对原料进行改进,以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MPEG)和丙烯酰吗啉(ACMO)为原料,制备出有良好形状记忆效应、高机械强度和快速修复能力的MA形状记忆聚合物。实验表明通过调整单体配比可以方便地调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力学性能。成功制备出愈合速度快(40 s)、愈合温度低(室温)、愈合效率高(99.76%)、机械性能好(应力为4.21 MPa,应变为725.81%)的形状记忆聚合物。(3)将MA聚合物与纳米粘土粒子进行复合,成功的制备出增强的MA-NC纳米复合材料。在保持MA基体良好修复能力的同时(室温下修复1 min后,应力达到5.65 MPa,修复率达到99.30%,应变达到535.11%,修复率达到98.88%),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都显着提高,并且表现出热驱动和水驱动的双重形状记忆效应。样品在37℃热响应120 s时形状恢复率为83%;样品在37℃水响应60 s时形状恢复率为80%。(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5)

刘松寒[10](2019)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热自由恢复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形状记忆聚合物SLS-KWW模型的非等温自由恢复问题,其中采用幂函数形式的升温方式,将Kaelble方程作为平移因子表达式代入应变恢复率计算中,通过计算所得数据的对比得出不同升温方式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应变恢复率的影响。在其求解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参数的控制,得出了在非等温条件下各参数对应变恢复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1期)

形状记忆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述了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效应、形状记忆机理、类型和制备方法,探讨了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应用现状,展望了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状记忆聚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樊鹏玄,陈务军,胡建辉,赵兵,房光强.环氧基形状记忆聚合物超弹-黏弹性本构及大应变率相关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2].汤龙皓,王彦玲,李永飞,李强,康远波.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J].机械工程材料.2019

[3].卢天恒,尹玉霞,彦秉运,王鲁宁,曹明昆.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9

[4].纪凡策,刘向东,盛德鲲,杨宇明.反应共混制备光触发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J].应用化学.2019

[5].张姗姗,党开放,焦志伟,刘由之,迟文凯.嵌入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柔性致动器仿真及性能测试[J].塑料科技.2019

[6].张姗姗,党开放,焦志伟,杨勇,李荣军.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其软体机器人适用性研究[J].塑料工业.2019

[7].易亚,张可可,孙启卓,宇文泽琦,关叶青.热致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粘合.2019

[8].李春妍.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载药结构及其释药行为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9

[9].徐红.氢键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D].青岛科技大学.2019

[10].刘松寒.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热自由恢复行为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9

标签:;  ;  ;  ;  

形状记忆聚合物论文-樊鹏玄,陈务军,胡建辉,赵兵,房光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