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系统论文-鹿蒙蒙

干扰素系统论文-鹿蒙蒙

导读:本文包含了干扰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牡蛎,干扰素调节因子,Poly(I,C),干扰素系统

干扰素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鹿蒙蒙[1](2018)在《长牡蛎干扰素调节因子(CgIRF-1和CgIRF-8)对干扰素系统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s)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在调节抗病毒免疫反应、免疫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以及肿瘤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脊椎动物干扰素调节因子及其介导的干扰素抗病毒免疫通路的研究已经比较透彻,但是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以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相关技术,对长牡蛎IRF-1(命名为CgIRF-1)和IRF-8(命名为CgIRF-8)在干扰素系统中的调控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CgIRF-1和CgIRF-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分别为990 bp和1425 bp,分别编码229和473个氨基酸。CgIRF-1和CgIRF-8的氨基端高度保守,均包含典型的DBD结构域。对于羧基端,CgIRF-8含有典型的IAD1结构域;CgIRF-1与其他IRF-1/2家族中的分子一样,不具有IAD结构域并且序列相似性比较低,含有并不保守的转录激活结构域。值得指出的是,CgIRF-1的后100个氨基酸中包含一些酪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这些氨基酸被磷酸化后,IRF-1的转录活性增强。CgIRF-1和CgIRF-8 mRNA在各组织中均呈组成型表达,且都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量最高。细胞内定位显示,CgIRF-1在长牡蛎血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而CgIRF-8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Poly(I:C)处理48小时后,长牡蛎血淋巴细胞中CgIRF-1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原核重组表达蛋白CgIRF-1(rCgIRF-1)能够在体外结合ISRE经典基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CgIRF-1能够显着增强CgIFNLP的启动子活性(p<0.05),而CgIRF-8能够显着抑制CgIFNLP的启动子活性(p<0.05);共转染实验表明,CgIRF-1和CgIRF-8能够协同抑制CgIFNLP的启动子活性(p<0.0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与脊椎动物相比,长牡蛎的干扰素因子家族成员CgIRF-1和CgIRF-8分子在结构上高度保守;CgIRF-1能够响应poly(I:C)刺激引起的免疫应答,通过激活长牡蛎中干扰素系统调节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CgIRF-8则与CgIRF-1协同抑制干扰素系统防止机体出现过免疫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长牡蛎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研究无脊椎动物干扰素系统的抗病毒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春阳[2](2016)在《肠道病毒71型与宿主干扰素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从1969年在美国Califonia分离出来至今,EV71在全世界已有很多次爆发流行,但大规模流行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大部分病例为自限性疾病,常表现为手足口部位的疱疹,重症患儿常伴有脑膜脑炎、脊髓灰质炎样急性迟缓性麻痹、脑干脑炎等神经系统的并发症,部分患者因肺出血、肺水肿而死亡。至今为止,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EV71感染的患者目前主要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天然免疫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诱导无数抗病毒蛋白(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 ISGs)的产生,发挥其抗病毒作用。由于IFN的抗病毒作用的影响,病毒逐渐进化出各种抵抗IFN的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一般来说,病毒是通过抑制干扰素的产生或阻断干扰素的反应来拮抗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V71不仅可以抑制IFN的产生,并且能够抑制外源性IFN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人肠道上皮是EV71的起始复制点,但EV71感染的患儿却少有肠道症状,提示在肠道存在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但这方面研究缺乏相关报道。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显示,EV71感染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habdomyosarcoma cell,RD)及人宫颈癌上皮细胞(Human cervical carcinoma cell line, HeLa)后,宿主细胞只能产生极低水平的IFN-p,而EV71感染肠道细胞(Human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HT-29)后,能诱导大量的IFN-β的产生。不同细胞对EV71反应的差异的具体机制不清,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应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感染EV71的RD. HeLa和HT-29细胞中各种IFNs的表达。结果显示,与RD和HeLa细胞相比,在EV71感染的HT-29细胞中,不仅IFN-p,其他Ⅰ型IFN (IFN-α、-ε、-κ和-ε)、Ⅱ型IFN (IFN-γ)以及Ⅲ型IFN (IFN-λ1、-λ2和-λ3)的表达都明显的升高。IFN的产生主要由RLR和TLR这两条信号通路介导。通过应用免疫印迹的方法对比这两条信号通路的主要蛋白的表达情况,我们观察到,一方面,在RD、HeLa和HT-29细胞中,EV71感染明显下调RIG-I样受体(retinoic-acid-inducible gene I-like receptors, RLR)信号通路的重要信号分子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 MAVS),说明叁种细胞中,RLR信号通路都受到明显抑制,区别不大;而另一方面,在RD和HeLa细胞中,EV71感染显着地诱导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重要信号分子p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IR-domain-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nterferon-p, TRIF)的降解,而在HT-29细胞中TRIF并没有被EV71降解。我们进一步研究TRIF在RD或HeLa细胞被降解的原因,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的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3C能够切割RD细胞中TRIF蛋白,但对HT-29细胞中的TRIF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应用慢病毒系统构建敲低TRIF基因的HT-29细胞,然后用EV71感染敲低TRIF的HT-29细胞和正常表达TRIF的HT-29细胞,观察其宿主抗病毒反应。结果显示,与正常表达TRIF的HT-29细胞相比,EV71明显抑制敲除TRIF的HT-29细胞的IFN的产生。收集细胞上清,应用TCID50的方法检测病毒滴度。实验结果显示,敲除TRIF的HT-29细胞上清中的病毒滴度明显高于正常表达TRIF的HT-29细胞上清的病毒滴度。以上结果说明EV71主要通过TLR-TRIF信号通路诱导HT-29细胞产生IFN,从而抑制病毒感染,而这一通路在肠道上皮细胞没有被完全抑制。本研究揭示了EV71在肠道细胞中能够诱导特殊的抗病毒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不同于在RD或HeLa细胞,可能是感染后肠道症状轻微的原因之一。干扰素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发挥抗病毒作用。我们针对EV71感染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尽管几十年来,IFN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病毒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乙肝病毒,但是对EV71感染的患儿并没有明显效果。EV71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外源性IFN的作用。然而目前关于EV71抑制IFN作用的机制仍存在争议。有部分学者认为,EV71的2A蛋白通过诱导干扰素的受体(IFN-Alpha/Beta Receptor 1, IFNAR1)的降解,抑制IFN的信号传导。而另有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EV71感染对IFNAR1的蛋白水平并没有影响,而是通过降低Janus激酶1(Janus kinase 1, JAK1)的蛋白水平,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阻断IFN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在IFN预处理过的细胞感染EV71病毒,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TCID50的实验结果显示,用IFN预处理细胞既不能抑制EV71感染造成的细胞病变效应,也不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和释放。另外,免疫印迹的实验结果显示,大剂量的EV71感染,对IFNAR1、JAK1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2, STAT1/STAT2)的蛋白水平均没有明显的影响。结果因而提示,EV71感染对于干扰素的不敏感可能通过其它机制介导。进一步通过核浆分离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我们发现,EV71感染并不抑制IFN诱导的STAT1/2的磷酸化,但是却阻断了p-STAT1/2的核转位。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我们发现,EV71能够抑制核转运蛋白A1(karyopherin α1, KPNA1)和STAT1的相互作用;而KPNA1作为核定位信号蛋白,参与蛋白的核质转移过程,其对于p-STAT1的入核是必不可少的。提取EV71感染的蛋白,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KPNA1蛋白的表达,我们发现EV71感染可以诱导KPNA1蛋白的降解。蛋白质的降解可通过病毒蛋白酶的水解作用,或是由细胞内的蛋白降解途径介导。而细胞内蛋白的降解途径主要有叁个:1)泛素蛋白酶体途径;2)自噬溶酶体途径;3)胱天蛋白酶(caspase)介导的蛋白降解途径。体外过表达EV712A和3C蛋白并不能酶解KPNA1,说明KPNA1的降解和病毒蛋白的蛋白酶活性无关。应用caspase光谱抑制剂、自噬抑制剂以及溶酶体抑制剂处理细胞,发现只有在应用caspase广谱抑制剂的情况下,才能够逆转EV71感染对PNA1的下调作用。进一步应用caspase-3、caspase-4、caspase-6和caspase-8的特异性抑制剂前处理细胞。结果表明,只有在应用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的前提下,才能够逆转EV71对KPNA1的降解作用,说明EV71诱导的KPNA1的降解是由caspase-3介导的。此外,萤火虫荧光素酶实验和realtime PCR的结果显示,过表达2A和3C蛋白既不影响ISRE的活性,也不影响IFN诱导的ISGs的产生。另外,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和核质分离实验我们观察到,EV71感染抑制IFN诱导的干扰素调节因子9(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IRF9)的核转位以及STAT2和IRF9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STAT1的表达;应用转染的方法同时过表达STAT2和IRF9,也能够逆转EV71对IFN诱导的ISGs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阐明了EV71感染,在肠道HT-29细胞中抗病毒天然免疫得以诱导的机制,即通过TLR/TRIF信号通路介导HT-29细胞产生IFN,而这一机制在RD和HeLa细胞中由于TRIF被降解而被有效抑制。本研究还试图阐明EV71抑制IFN作用的新机制:EV71一方面通过活化caspase-3诱导KPNA1的降解,从而抑制p-STATl的核转位,阻断IFN诱导的ISGs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抑制IFN诱导的STAT2和IRF9的表达,从而抑制ISGs的持续高表达。以上研究结果将加深我们对EV71感染的致病机制和宿主防御机制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今后抗EV71病毒药物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25)

李文龙[3](2016)在《翘嘴鳜PKR基因的克隆与干扰素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鳜亚科(Sinipercinae)、鳜属(Siniperca),俗称桂鱼、桂花鱼、胖鳜、季花鱼等,是一种淡水底栖的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它具有体型大、生长快、味道鲜美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但是近年来翘嘴鳜的各种疾病频繁暴发,其中,以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为代表的病毒性疾病和以细菌性烂鳃病为代表的细菌性疾病带来的危害最为严重,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其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挖掘并研究翘嘴鳜免疫系统中相关功能基因及其对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生理响应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首次对翘嘴鳜PKR(double-stranded RNA-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geNorm与NormFinder对翘嘴鳜3种常用的荧光定量内参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对POLY(I:C)与LPS刺激后的翘嘴鳜各组织中PKR及其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应答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挖掘翘嘴鳜干扰素系统的相关基因,以及深入探究干扰素系统在抵抗病原入侵过程中的应答机制与作用机理奠定基础。1翘嘴鳜PK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部分翘嘴鳜PKR cDNA片段设计引物,对其5'端和3’端分别进行RACE克隆,拼接后得到了翘嘴鳜PKR基因全长cDNA共2791bp,包含66bp的5’非编码区(5’-UTR)、编码698个氨基酸的2097bp的开放阅读框、628bp的3’非编码区(3’-UTR),具有明显的终止密码子TAA和PolyA尾巴。对翘嘴鳜PK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保守结构域进行检索,发现了3段保守的双链RNA结合结构域和一段蛋白激酶结构域。利用DNAMAN和MEGA软件将所得PK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几种鱼和哺乳动物的PKR分子分别进行比对和绘制分子进化树,使用ClustalW2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相似度最高,达到了76%,而与哺乳类动物眼镜猴和野猪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30%和31%。2翘嘴鳜3种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分析为了提高后续荧光定量PCR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我们对翘嘴鳜叁种最常用的内参基因18S rRNA,p-actin和GAPDH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估。提取健康翘嘴鳜肝脏、脾脏、体肾、肠、鳃、血液、脑、心脏、肌肉、皮肤共10个组织的总RNA,通过qRT-PCR技术测定了3种内参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Ct值通过3种内参筛选分析软件(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对3种内参基因做出稳定性评价。之后又分别对3种内参基因在POLY(I:C)或LPS刺激后的翘嘴鳜各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发现在健康翘嘴鳜10个组织中,3种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依次为18S rRNA>β-actin>GAPDH;在POLY(I:C)或LPS刺激后的翘嘴鳜各组织中,3种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依次为β-actin>18S rRNA> GAPDH。表明当研究正常翘嘴鳜不同组织中目的基因表达情况时,18S rRNA更适合作为荧光定量PCR实验的内参基因;而在研究POLY(I:C)或LPS刺激后的翘嘴鳜组织中目的基因表达情况时,使用β-actin作为荧光定量PCR实验的内参基因更可靠。3 POLY(I:C)或LPS刺激后翘嘴鳜各组织中PKR及干扰素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根据试验一所得翘嘴鳜PKR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了适用于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引物,并通过qRT-PCR对PKR及其他6种干扰素系统相关基因Mx、Viperin、IRF-1、IRF-2a、IRF-2b、IRF-7进行了荧光定量检测,分别测定了它们在正常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与POLY(I:C)或LPS刺激后不同组织中的时序表达情况。实验发现,所研究的7种干扰素系统相关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表达量最多的组织主要还是肝、脾、肠、鳃和血液。在POLY(I:C)或LPS刺激后,各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应答情况都有不同,但较注射PBS缓冲液的对照组都有显着上调,说明了这些干扰素系统相关基因在抵抗病毒与细菌入侵的免疫反应中均有其各自的作用,且在不同组织不同刺激后的免疫应答模式可能存在差异。其中,实验数据表明Viperin在机体的抗病毒免疫过程中可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并有可能通过与PKR、Mx不同的诱导机制而率先被激活;Mx在肠中可能有着比其他几种基因更为重要的免疫功能;肝脾在抵抗病原入侵中或许具有不同的分工,或许肝脏主要负责抗病毒免疫而脾脏主要负责抵御细菌入侵。(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5-01)

李玲[4](2015)在《Ⅰ型干扰素系统的内源性激活在皮肌炎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公认的获得性骨骼肌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IIMs)的一个亚型,临床上以亚急性进展的近端肌无力、特征性皮疹以及病理上肌肉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束周肌纤维萎缩为主要特征,到目前为止,其免疫病理机制尚未得到完全阐明。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 IFN-I)在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今,Ⅰ型干扰素在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固有免疫中的作用机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够分泌和产生大量Ⅰ型干扰素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pDCs),以往的研究证实,广泛地分布于皮肌炎患者肌肉组织中的肌内膜和肌束膜内。而Ⅰ型干扰素的产生依赖于各种受体和信号因子,并通过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途径来诱导激活,外源性诱导途径主要见于病毒感染,由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识别相应的病毒核酸成分,而诱导Ⅰ型干扰素的产生;内源性激活途径主要由视黄酸诱导基因-Ⅰ(retinoic acidnducible gene I, RIG-I)介导,通过核酸与蛋白复合物(内源性自身免疫复合物),诱导生成Ⅰ型干扰素。TLRs和RIG-I作为IFN-I产生通路中的重要受体,在DM肌肉组织中是否同时表达,且以何种TLR表达为主,pDCs又通过何种机制产生大量的Ⅰ型干扰素,在国内外尚无报道。本课题通过免疫组化、双重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定量等实验方法,充分探讨TLRs和RIG-I在皮肌炎患者肌肉组织中内源性Ⅰ型干扰素生成中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树突状细胞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中的分布特点目的分析树突状细胞在DM、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和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 IBM)患者肌肉组织中的分布特点,以初步探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 mDCs)和pDCs在IIM发病中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总结分析进行肌肉活检的IIM患者27例,其中DM10例、PM10例、IBM4例和正常对照组3例。总结II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特点,所有活检肌肉组织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HE)和血树突状细胞抗原1(blood dendritic cell antigen 1, BDCA-1)和BDCA-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mDCs在DM、PM和IBM患者的肌肉组织中的血管周围和炎性浸润处,均有明显的阳性表达。pDCs在DM中有明显的阳性表达,但在PM和IBM中呈现出无或仅有微弱的非特异性表达。10例DM患者中有8例患者可见到pDCs的显着浸润,主要分布在筋膜和宽大肌束膜内血管周围及肌内膜炎细胞浸润处。正常对照组未见mDCs和pDCs的阳性表达。结论树突状细胞可能参与IIM中炎性细胞浸润和肌纤维破坏,在IIM的免疫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pDCs在DM的特异性表达,提示pDCs与DM的特征性免疫病理密切相关。第二部分Toll样受体和视黄醇诱导基因-Ⅰ在皮肌炎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研究目的明确包括TLR-3、TLR-4、TLR-7和TLR-9在内的TLRs和RIG-I在皮肌炎中的表达特点,并结合TLRs和RIG-I的功能探讨其在皮肌炎免疫病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行肌肉活检的患者31例,其中DM组20例,对照组11例,包括PM4例,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 FSHD)4例和正常对照组3例;全部活检标本均行HE染色及TLR-3、TLR-4、TLR-7、TLR-9和RIG-I免疫组化染色,应用Western-blot定量检测肌肉组织中TLR-3、TLR-4、 TLR-7、TLR-9和RIG-I的表达含量。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LR-3和RIG-I在DM组的束周萎缩处有明显的表达,而在DM和PM组的炎性浸润处和坏死再生纤维中,仅有轻微的非特异性表达,在FSHD组和正常对照组未见其表达,RIG-I在DM组筋膜中的炎性浸润处可见阳性表达;TLR-4和TLR-9在DM、PM和FSHD组的炎性浸润处均有明显的表达,而在正常对照组未见其表达,TLR-9在DM组筋膜中的炎性浸润处可见阳性表达;TLR-7仅在9例DM患者及少数PM患者的炎性浸润处可见的阳性表达,而在其他DM/PM中,以及FSHD的炎性浸润处未见表达,TLR-7在所有患者肌肉组织中的神经纤维上可见强阳性表达。Western-blot定量分析提示,TLR-3和RIG-I在DM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各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LR-9在DM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各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 TLR-4在DM、PM和FSHD各组患者肌肉中的的蛋白表达,之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 TLR-4在DM组的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TLR-7在DM组中的表达上调,与其他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IG-I和TLR-3在DM中束周萎缩处的特异性分布,提示它们在DM的特征性免疫病理束周萎缩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LR-9在DM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含量明显上调,提示其在DM的免疫病理机制过程中有重要的参与作用。第叁部分Toll样受体和视黄酸诱导基因-Ⅰ在皮肌炎患者肌肉组织中内源性Ⅰ型干扰素生成中的作用目的通过检测pDCs与TLR-3、TLR-4、TLR-7、TLR-9和RIG-I的共表达,以探讨DM患者肌肉组织中内源性IFN-I的生成机制。方法选取行肌肉活检的患者31例,其中DM组20例,对照组11例,包括PM4例,FSHD4例和正常对照组3例;全部活检标本均行TLR-3、TLR-4、TLR-7、TLR-9和RIG-I免疫荧光染色,用双重免疫荧光方法检测DM肌肉标本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与TLRs及RIG-I的共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LR-3和RIG-I主要表达在DM组的束周萎缩处,而在DM和PM组的炎性浸润处和坏死再生纤维中,可见少量非特异性表达,在FSHD组和正常对照组未见其表达;TLR-4和TLR-9在DM、PM和FSHD组的炎性浸润处均有明显的表达,而在正常对照组未见其表达;TLR-7仅在7例DM患者及少数PM患者的炎性浸润处可见的阳性表达,而在其他DM/PM中,以及FSHD的炎性浸润处未见表达,TLR-7在所有患者肌肉组织中的神经纤维上可见强阳性表达;RIG-I和TLR-9在DM组筋膜中的炎性浸润处可见阳性表达。DM组的筋膜、肌内膜和肌束膜内可见大量pDCs与TLR-9的共表达细胞;在肌内膜中可见部分pDCs同时表达TLR-7。RIG-I和TLR-3虽然明显的表达在束周萎缩处,但与TLR.-4一样,均未发现与pDCs的共表达。结论TLR-9在DM肌肉组织中pDCs作用下的内源性IFN-I的生成中发挥主要途径作用,次要途经为TLR-7所介导。TLR-3和RIG-I选择性高表达在DM束周肌纤维上,提示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DM特征性病理特征——束周萎缩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9-27)

孟君,刘星光,Hrtlova,A,Erttmann,SF,Raffi,FA[5](2015)在《DNA损伤通过STING致敏Ⅰ型干扰素系统促进固有免疫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DNA储存着生物体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遗传信息,因此维护DNA分子的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部的一些因素会导致DNA分子的损伤或改变,如损伤不能被及时修复,则会以不同的DNA形式释放到细胞质中而被模式识别受体或一些DNA sensor识别,进而触发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产生或其他炎症因子的释放,清除细胞质中的DNA同时(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余新建,李东明,马梅生,赖启南,胡成钰[6](2013)在《重组干扰素上调草鱼干扰素系统基因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机体细胞经病毒诱导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1]。干扰素系统是先天性免疫系统抵抗病毒感染的主要构成者,包括分泌合成干扰素的细胞系统以及接受干扰素作用的细胞系统,即指所有经病毒感染等外部刺激后能激活干扰素合成的细胞以及对干扰素的作用发生反应并建立抗病毒状态的细胞[2]。干扰素系统的激活一般由干扰素诱导细胞抗病毒状态的建立,即通过刺激胞内ISGs(IF N-stimulated genes)基因的表达上调来实现的[3]。现在比较清楚的ISG基因包括干扰素调节因子(IRF)(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余新建[7](2013)在《重组干扰素上调草鱼干扰素系统基因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硬骨鱼类的疾病防治中,近年来像抗菌肽、干扰素之类的重组蛋白的使用越来越受观注。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干扰素可能是防治鱼病毒性疾病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相对于抗生素和疫苗的使用干扰素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选择。为了研究重组干扰素对草鱼免疫保护的分子机理。本文在实验室前期克隆1个草鱼Ⅰ型干扰素基因的基础上,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草鱼重组干扰素。草鱼重组干扰素腹腔注射免疫健康草鱼,分别于免疫后6、12、24、48、72h检测草鱼肝、脾、肾、肠、腮、心等组织中干扰素系统基因,包括IFN、IRF-1、IRF-7、STAT-3、MX、PKR的表达情况。IFN表达呈现12h明显上调,24-48h达峰值,而后下调的特点。在肾、脾、腮、肝、肠组织中IRF7表达12h明显上调,直到72h还能维持较高水平。各组织STAT-3在6h表达明显上调,表达强烈,而后直到72h能维持较高水平,在肾、脾、腮中表达更为强烈。MXI表达6h后上调,12h明显被激活表达,一直持续到48h,72h有所下降。在肠和心中相对表达较弱。PKR本底中表达较弱,6h上调并有较高水平表达,然后一直持续至72h,在肾、脾、腮中有较高水平表达。与Poly I:C的诱导效果相比,重组干扰素诱导草鱼干扰素系统基因表达上调更快、更强烈。在前面实验基础上,腹腔注射免疫12h后,荧光定量检测草鱼肝、脾、肾、肠、腮、心等组织中IFN、IRF-1、IRF-7、STAT-3、MX、PKR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免疫后12h,在肝、脾、肾、腮,肠、心组织中这6个基因表达显着增强。其中,肝脏组织中IFN、IRF-1、IRF-7、MX、PKR、STAT-3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9.32、9.00、8.00、10.3、10.3、3.1倍;脾脏组织中其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6.29、3.00、25.18、20.753、0.934、10.934倍;肾脏组织中其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6.651、9.00、10.44、8.652、10.566、5.460倍;腮中分别为4.56、7.23、13.0、13.49、1.985、19.150倍。另外,肠、心组织中有的也有明显上调,肠中其表达量分别为1.692、3.00、3.67、4.580.881、6.81倍;心组织中分别为1.68、6.00、1.47、1.180、1.948、5.890倍。重组干扰素拌料投喂健康草鱼分别于投喂后12、24、48、72h,经RT-PCR实验检测草鱼肝、脾、肾、肠、腮、心各组织中IF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也能诱导各个组织中IFN基因的表达,从表达的时序上看,也呈现先上调,然后到一个峰值,而后下降的特点。比较各组织IFN表达特征,在肝、肾、脾、腮4个组织中IFN基因表达更强烈,而在肠和心中表达较弱些。在此基础上,投喂后12h荧光定量检测草鱼肝、脾、肾、肠、腮、心组织中IF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也显示:各个组织中IFN基因都有表达,比较各组织IFN表达特征,在肝、肾、脾、腮4个组织中IFN基因表达更强烈,而在肠和心中表达较弱些。这些结果表明重组干扰素能上调草鱼IFN、IRF-1、IRF-7、STAT-3、MX、PKR的表达,其将为重组干扰素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3-06-01)

吴雪伶,袁宝珠[8](2012)在《干扰素系统的完整性与Vero细胞病毒敏感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Vero细胞是目前疫苗生产中最为常用的细胞基质之一。Vero细胞最早是在1962年从非洲绿猴肾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上皮细胞,并被建成细胞系和不同代次的细胞库。建立于1987年的134代的Vero细胞主库被指定为WHO的10‐87参考主库(10‐87Reference Master Cell Bank)。10‐87参考主库的Vero细胞是唯一的由WHO认可的,可用于疫苗生产的细胞,并由WHO授权,向世界上生产疫苗的国家和企业分发。Vero细胞作为最常用的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主要原(本文来源于《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期刊2012-11-19)

祖宁[9](2011)在《Ⅰ型干扰素系统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和炎性肌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组以慢性肌肉炎症反应导致进行性肌萎缩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主要包括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由于病因和病理机制不明,PM/DM的临床治疗仍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出现大量的药物毒副作用。只有通过寻找PM/DM的发病机理,明确疾病发生、发展关键的免疫调节通路,才能从中找到PM/DM特异性诊断和病情活动性指标以及药物治疗的靶点,为临床治愈PM/DM铺平道路。尽管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PM/DM被认为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和淋巴细胞紊乱等交互作用所致。近年来国外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发现Ⅰ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诱导基因与PM/DM I临床活动性密切相关。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能对致病基因进行大规模高通量同步性检测的新技术,但只是初步的定性筛选手段,无法对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进行精确的定量表达研究,为此还需要对大样本的PM/DM患者进行Ⅰ型IFN系统蛋白和基因的检测来验证。本实验第一部分利用ELISA法检测PM/DM患者血清IFNα、IFNβ、IFN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肌肉组织IFNα、IFNβ、干扰素α受体1(IFNaR1)、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l,STAT1)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DCA-4在患者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发现PM/DM患者外周血IFNα、IFN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DM组明显高于PM组(P均<0.05)。血清IFNa和IFNβ水平在伴皮疹的患者组中明显升高(P均<0.05);与ESR、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均<0.01)。12例患者经治疗后IFNα、IFNp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PM/DM患者组肌肉的IFNα、IFNp、STAT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浆树突细胞(plasmacytoiddendritic cell,PDC)是Ⅰ型IFN主要的分泌细胞,其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BDCA-4,研究发现在患者肌纤维周炎性细胞中BDCA-4表达阳性。近年来发现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合并感染是PM/DM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该病的预后。由于取材困难,大大影响了对PM/DM患者肺脏受累发病机制的研究。我们实验室在2005年成功建立了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sitis,EAM)的动物模型,发现部分模型肺脏组织同时受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泡炎。第二部分实验通过建立了EAM大鼠模型,结果发现EAM大鼠模型组的血清CK、IFNα、IFNβ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模型组的肌肉和肺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其病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均<0.05);模型组肌肉中的IFNα、IFNβ、IFNaR1、STAT1、MxA、IFIT1、ISG15mRNA表达水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血清CK值呈正相关(P均<0.05),与肌肉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模型组肺脏中的IFNa、IFNβ、IFNαR1、STAT1、MX1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与肺脏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在模型组的受累肌肉和肺脏均有BDCA-4表达,而对照组表达阴性。本研究证实PM/DM患者和EAM大鼠模型外周血清IFNa, IFNβ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M/DM患者和EAM大鼠模型的受累靶器官中Ⅰ型IFN和/或其诱导基因表达升高,且与病情活动度有一定的关系。表明Ⅰ型IFN系统可能参与了PM/DM和EAM大鼠模型靶器官的病理损害,PDC在PM/DM患者肌肉和EAM大鼠模型肌肉和肺脏中表达阳性,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抑制工型IFN系统为治疗PM/DM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1-04-01)

尹湘艳,胡国斌,张建业,刘秋明[10](2009)在《鱼类干扰素系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扰素系统是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扰素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关键因子,在鱼类抵抗病毒感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鱼类干扰素系统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鱼类I型和II型干扰素及其受体、干扰素调节因子、JAK-STAT信号途径、干扰素诱导蛋白等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仪器》期刊2009年09期)

干扰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从1969年在美国Califonia分离出来至今,EV71在全世界已有很多次爆发流行,但大规模流行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大部分病例为自限性疾病,常表现为手足口部位的疱疹,重症患儿常伴有脑膜脑炎、脊髓灰质炎样急性迟缓性麻痹、脑干脑炎等神经系统的并发症,部分患者因肺出血、肺水肿而死亡。至今为止,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EV71感染的患者目前主要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天然免疫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诱导无数抗病毒蛋白(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 ISGs)的产生,发挥其抗病毒作用。由于IFN的抗病毒作用的影响,病毒逐渐进化出各种抵抗IFN的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一般来说,病毒是通过抑制干扰素的产生或阻断干扰素的反应来拮抗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V71不仅可以抑制IFN的产生,并且能够抑制外源性IFN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人肠道上皮是EV71的起始复制点,但EV71感染的患儿却少有肠道症状,提示在肠道存在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但这方面研究缺乏相关报道。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显示,EV71感染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habdomyosarcoma cell,RD)及人宫颈癌上皮细胞(Human cervical carcinoma cell line, HeLa)后,宿主细胞只能产生极低水平的IFN-p,而EV71感染肠道细胞(Human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HT-29)后,能诱导大量的IFN-β的产生。不同细胞对EV71反应的差异的具体机制不清,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应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感染EV71的RD. HeLa和HT-29细胞中各种IFNs的表达。结果显示,与RD和HeLa细胞相比,在EV71感染的HT-29细胞中,不仅IFN-p,其他Ⅰ型IFN (IFN-α、-ε、-κ和-ε)、Ⅱ型IFN (IFN-γ)以及Ⅲ型IFN (IFN-λ1、-λ2和-λ3)的表达都明显的升高。IFN的产生主要由RLR和TLR这两条信号通路介导。通过应用免疫印迹的方法对比这两条信号通路的主要蛋白的表达情况,我们观察到,一方面,在RD、HeLa和HT-29细胞中,EV71感染明显下调RIG-I样受体(retinoic-acid-inducible gene I-like receptors, RLR)信号通路的重要信号分子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 MAVS),说明叁种细胞中,RLR信号通路都受到明显抑制,区别不大;而另一方面,在RD和HeLa细胞中,EV71感染显着地诱导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重要信号分子p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IR-domain-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nterferon-p, TRIF)的降解,而在HT-29细胞中TRIF并没有被EV71降解。我们进一步研究TRIF在RD或HeLa细胞被降解的原因,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的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3C能够切割RD细胞中TRIF蛋白,但对HT-29细胞中的TRIF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应用慢病毒系统构建敲低TRIF基因的HT-29细胞,然后用EV71感染敲低TRIF的HT-29细胞和正常表达TRIF的HT-29细胞,观察其宿主抗病毒反应。结果显示,与正常表达TRIF的HT-29细胞相比,EV71明显抑制敲除TRIF的HT-29细胞的IFN的产生。收集细胞上清,应用TCID50的方法检测病毒滴度。实验结果显示,敲除TRIF的HT-29细胞上清中的病毒滴度明显高于正常表达TRIF的HT-29细胞上清的病毒滴度。以上结果说明EV71主要通过TLR-TRIF信号通路诱导HT-29细胞产生IFN,从而抑制病毒感染,而这一通路在肠道上皮细胞没有被完全抑制。本研究揭示了EV71在肠道细胞中能够诱导特殊的抗病毒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不同于在RD或HeLa细胞,可能是感染后肠道症状轻微的原因之一。干扰素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发挥抗病毒作用。我们针对EV71感染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尽管几十年来,IFN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病毒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乙肝病毒,但是对EV71感染的患儿并没有明显效果。EV71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外源性IFN的作用。然而目前关于EV71抑制IFN作用的机制仍存在争议。有部分学者认为,EV71的2A蛋白通过诱导干扰素的受体(IFN-Alpha/Beta Receptor 1, IFNAR1)的降解,抑制IFN的信号传导。而另有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EV71感染对IFNAR1的蛋白水平并没有影响,而是通过降低Janus激酶1(Janus kinase 1, JAK1)的蛋白水平,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阻断IFN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在IFN预处理过的细胞感染EV71病毒,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TCID50的实验结果显示,用IFN预处理细胞既不能抑制EV71感染造成的细胞病变效应,也不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和释放。另外,免疫印迹的实验结果显示,大剂量的EV71感染,对IFNAR1、JAK1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2, STAT1/STAT2)的蛋白水平均没有明显的影响。结果因而提示,EV71感染对于干扰素的不敏感可能通过其它机制介导。进一步通过核浆分离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我们发现,EV71感染并不抑制IFN诱导的STAT1/2的磷酸化,但是却阻断了p-STAT1/2的核转位。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我们发现,EV71能够抑制核转运蛋白A1(karyopherin α1, KPNA1)和STAT1的相互作用;而KPNA1作为核定位信号蛋白,参与蛋白的核质转移过程,其对于p-STAT1的入核是必不可少的。提取EV71感染的蛋白,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KPNA1蛋白的表达,我们发现EV71感染可以诱导KPNA1蛋白的降解。蛋白质的降解可通过病毒蛋白酶的水解作用,或是由细胞内的蛋白降解途径介导。而细胞内蛋白的降解途径主要有叁个:1)泛素蛋白酶体途径;2)自噬溶酶体途径;3)胱天蛋白酶(caspase)介导的蛋白降解途径。体外过表达EV712A和3C蛋白并不能酶解KPNA1,说明KPNA1的降解和病毒蛋白的蛋白酶活性无关。应用caspase光谱抑制剂、自噬抑制剂以及溶酶体抑制剂处理细胞,发现只有在应用caspase广谱抑制剂的情况下,才能够逆转EV71感染对PNA1的下调作用。进一步应用caspase-3、caspase-4、caspase-6和caspase-8的特异性抑制剂前处理细胞。结果表明,只有在应用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的前提下,才能够逆转EV71对KPNA1的降解作用,说明EV71诱导的KPNA1的降解是由caspase-3介导的。此外,萤火虫荧光素酶实验和realtime PCR的结果显示,过表达2A和3C蛋白既不影响ISRE的活性,也不影响IFN诱导的ISGs的产生。另外,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和核质分离实验我们观察到,EV71感染抑制IFN诱导的干扰素调节因子9(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IRF9)的核转位以及STAT2和IRF9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STAT1的表达;应用转染的方法同时过表达STAT2和IRF9,也能够逆转EV71对IFN诱导的ISGs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阐明了EV71感染,在肠道HT-29细胞中抗病毒天然免疫得以诱导的机制,即通过TLR/TRIF信号通路介导HT-29细胞产生IFN,而这一机制在RD和HeLa细胞中由于TRIF被降解而被有效抑制。本研究还试图阐明EV71抑制IFN作用的新机制:EV71一方面通过活化caspase-3诱导KPNA1的降解,从而抑制p-STATl的核转位,阻断IFN诱导的ISGs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抑制IFN诱导的STAT2和IRF9的表达,从而抑制ISGs的持续高表达。以上研究结果将加深我们对EV71感染的致病机制和宿主防御机制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今后抗EV71病毒药物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扰素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鹿蒙蒙.长牡蛎干扰素调节因子(CgIRF-1和CgIRF-8)对干扰素系统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

[2].王春阳.肠道病毒71型与宿主干扰素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

[3].李文龙.翘嘴鳜PKR基因的克隆与干扰素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苏州大学.2016

[4].李玲.Ⅰ型干扰素系统的内源性激活在皮肌炎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

[5].孟君,刘星光,Hrtlova,A,Erttmann,SF,Raffi,FA.DNA损伤通过STING致敏Ⅰ型干扰素系统促进固有免疫反应[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5

[6].余新建,李东明,马梅生,赖启南,胡成钰.重组干扰素上调草鱼干扰素系统基因的表达[J].水生生物学报.2013

[7].余新建.重组干扰素上调草鱼干扰素系统基因的表达[D].南昌大学.2013

[8].吴雪伶,袁宝珠.干扰素系统的完整性与Vero细胞病毒敏感性的相关性[C].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2

[9].祖宁.Ⅰ型干扰素系统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和炎性肌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10].尹湘艳,胡国斌,张建业,刘秋明.鱼类干扰素系统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仪器.2009

标签:;  ;  ;  ;  ;  

干扰素系统论文-鹿蒙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