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更新论文_韦菊玲,刘福妹,雷丽群,陈世清,李洪果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群更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群,格局,结构,空间,死亡率,太白,常绿阔叶林。

种群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韦菊玲,刘福妹,雷丽群,陈世清,李洪果[1](2019)在《植物种群天然更新障碍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从种子生产障碍、种子传播障碍和幼苗幼树建成障碍3个阶段对天然更新障碍机制进行了综述。对种子生产来说,具有生活力的种子缺乏是影响森林天然更新障碍的重要因素。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种子传播限制;分别从种子的输入(即种子雨);种子的输出(种子库的消耗);种子的留存等方面阐述了种子库的变化对更新的影响。对建成障碍来说,光、温度和水分等环境因子对于幼苗幼树建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枯落叶层可通过生物因子(动物侵害和微生物致病)、化学因子(化感作用)和物理因子(物理阻断)等对植物更新造成负面影响;不同的植被类型对植物天然更新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如竹林)是不适宜植物更新的环境。最后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展望:在植物天然更新障碍时,采取适当营林措施促进更新尤为重要;造成传播障碍中涉及动物行为的过程极其复杂,深化种子传播障碍机制结合动物行为的定量研究,进而建立植物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及其影响机制模型应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6期)

胥晏[2](2019)在《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圆果化香种群更新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生态系统是我国南方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圆果化香作为贵州喀斯特森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对其天然更新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填补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圆果化香种群在天然更新能力方面的研究空白,还能为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正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时空互代法”,在贵州省凯里市、荔波县和施秉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以圆果化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及野外调查,研究其种群的更新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圆果化香种群生长发育特征圆果化香室内种植幼苗的地径随着时间的增加缓慢增加,苗高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其日增量为0.142cm/d。野生圆果化香植株幼年期胸径、树高生长速度最快,步入青年期开始降低,中年期又开始增加,衰老期以后生长速度会有所减缓。凯里、施秉、荔波叁个地区的圆果化香的胸径、树高总生长量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荔波圆果化香胸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以及连年生长量都比凯里和施秉的值大。不同龄阶,树高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存在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在降低。(2)圆果化香种群繁殖特征圆果化香树于3月上旬开始萌芽,3月中旬进入展叶始期,3月下旬进入展叶盛期,花序于4月上旬开始出现,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5月上旬进入末花期;5月中旬花期结束,5月中旬开始结果,9月上旬果实成熟。圆果化香的球果数量、单果重量、球果纵径、球果横径以及种子粒数均有树的东面高于西面,南面高于北面的现象;种子较小,平均生活力为30.67%,吸水率非常高,种子发芽状况不佳,未加任何激素时,其发芽率仅为4%,用GA_3处理对其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BA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依然很低,IAA、NAA对圆果化香种子的发芽产生了阻碍,若要提高圆果化香种子的发芽率,以浓度为80mg/L的GA_3处理最佳。(3)圆果化香种群结构特征圆果化香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集群分布,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曲线,种群各年龄死亡率基本相同。圆果化香种群的生存率函数S_((i))和累积死亡率函数F_((ti))变化趋势相反,但这两个函数的变化幅度都是后期小于前期;死亡密度函数f_((ti))曲线的变化趋势总体来看是随着龄级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局部出现波动;危险率函数λ_((ti))与死亡率(q_x)、损失率(K_x)变化趋势相似。(4)圆果化香种群垂直结构特征圆果化香群落垂直结构清晰,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整体来看,圆果化香数量上占优势,且该物种在乔木层、灌木层都存在,灌木层数量多于乔木层,圆果化香为各地区的优势种。各垂直结构层次的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荔波石灰岩地区总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大于凯里、施秉白云岩地区,且乔木层生物量>草本层生物量>灌木层生物量;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分析结果说明荔波的物种数目最多,其多样性最大,各物种分布最均匀,除凯里外,灌木层的物种数目较多于乔木层,多样性也较乔木层高一些。(5)圆果化香种群幼苗幼树更新特性圆果化香萌生幼苗幼树数量最多的是3-4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圆果化香萌生幼苗幼树的数量在逐渐减少;凯里和施秉圆果化香实生幼苗幼树的数量在1-2龄阶段最多,荔波圆果化香实生幼苗幼树的数量在3-4龄阶段最多。其幼苗幼树萌生苗和实生苗随地径级、高度级的变化趋势会有所差别,天然更新萌生、实生幼苗的地径、株高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长,幼苗幼树的萌生比例为43.7%。萌生及实生幼苗幼树基本表现出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主要以实生更新为主,但萌生更新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且虽幼苗幼树多,但存活率较低,天然更新能力比较差。(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7)

王泽英[3](2019)在《上海城市近自然森林群落恢复与种群更新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快速城市化的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大量自然植物群落逐步逆向演替走向退化。合理的城市森林建设迫在眉睫。“近自然森林”是一种建设成本低,后期少管护或零管护的森林建设模式,有利于发挥生态效益服务功能,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上海市叁个近自然森林样地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研究了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分析了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主要物种的种群结构变化,以探究近自然林群落恢复的动态变化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3个近自然林样地的主要物种组成基本上仍以初期种植的物种为主,有少量的自然定居种,上木层(H≥1.5m)的主要优势物种存在一定差异。3个样地的植株密度和胸高断面积变化均呈增长趋势,闵行样地的植株密度明显比松江和浦东样地增长得快,胸高断面积的增长速度为闵行区样地>浦东新区样地>松江区样地。各样地林下更新层(H<1.5m)的组成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与初期种植的植物种类有关,且和上木层的组成比较一致。2)随着群落的恢复,3个近自然林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对3个近自然林样地物种组成的二维NMDS分析表明,随着恢复时间的推移,3个样地物种组成的相似性越来越高,其中浦东和闵行两样地因其初始种植模式较为相似,恢复10年后两地的群落组成基本趋于一致。3)3个近自然林样地木本植物的径级分布总体均呈现为间歇发展型,小径级个体数量占明显优势,随径级的增大,个体数呈现下降趋势。近自然林种植设计的目标恢复物种青冈、小叶青冈,在恢复10年后已经产生大量自然更新幼苗,其种群结构表现为L型。综上所述,叁块近自然林样地,尽管具有不同营建模式,但随着群落恢复它们的物种组成逐渐趋于一致;并且青冈、小叶青冈、红楠等常绿阔叶乔木逐步在群落中占据优势地位,并且更新良好,近自然林目标恢复群落已初步形成。(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7)

李娜[4](2019)在《太白红杉林更新特征与种群扩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作为秦岭高山林线区域的主要建群种,是该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稳固山石、保持水土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太白红杉种群分布区域狭窄,集中分布在陕西秦岭太白山2800-3500m海拔范围。太白红杉由于种子萌发生境要求特殊,再加上结实能力较差,导致其种群繁殖困难。因此,为了解太白红杉林的更新策略,合理保护太白红杉种群,促进其种群的更新发展,进一步探讨太白红杉林的更新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秦岭太白红杉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太白红杉种子雨的时空动态、林窗更新特征以及不同分布区域的空间格局,寻求制约其种群繁衍的环境因子,初步揭示其种群自然维持的特点,了解太白红杉林更新的生态过程,以期为太白红杉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太白红杉林种子雨的时空动态研究表明,种子散布时间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至11月中旬,高峰期为10月中下旬,种子雨在林下、林窗和林缘下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在高峰期间的平均强度分别为74 grain·m~(-2)、137.3 grain·m~(-2)和113.3 grain·m~(-2)。在落种期间,前期以干瘪种子为主、高峰期和末期以成熟种子为主,但是在林窗环境中,种子成熟时间要早于林下和林缘。(2)通过对太白红杉林窗特征与幼苗更新数量关系研究,探索了影响太白红杉林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在太白红杉林中,实际林窗(CG)和扩展林窗(EG)大小均以100m~2左右的中小面积为主,而且林窗的形成方式主要是受风雪影响的折干;(2)林窗下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关联度排序为:林窗面积>林窗开敞度>坡位>坡向>坡度>海拔>枯落物厚度,表明林窗面积和开敞度对林窗天然更新影响最显着;(3)幼苗主要集中在中小林窗中,而且在开敞度为0.6-0.8之间更新最好。因此,建议通过改善林下更新环境,提高太白红杉天然更新的能力。在具体经营过程中,建议以开敞度为指标进行适度经营,人为创造一些中小面积的林窗,以加快太白红杉林的天然更新,维持其群落的稳定性。(3)通过调查分布下限与巴山冷杉混交林区域和分布上限的太白红杉纯林区域主要建群种的空间格局特征,采用点格局O-ring统计分析,对不同树种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分布下限的混交林中,太白红杉种群结构呈衰退型,而巴山冷杉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数量为典型的倒“J”型,种群结构稳定,能实现持续更新;另外,太白红杉和巴山冷杉所有个体整体上都呈现聚集分布,而且二者的种间关联性表现为正相关或不相关;(2)在分布上限的纯林中,分布有较多的幼苗,但成树大多是发育不良的“小老头”树;另外,太白红杉所有个体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而且成树和更新苗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李雁冰,范少辉,彭超,陈本学,梁昌强[5](2019)在《坡形对华南省藤种群天然更新及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低地次生雨林华南省藤种群天然更新的适生坡形,以海南甘什岭天然分布的华南省藤为研究对象,以种群数量、生长特征(株高、地径、羽叶面积等)和死亡率为天然更新的衡量指标,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坡形(凸坡、缓坡、凹坡)与华南省藤不同生长阶段种群更新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形对华南省藤种群数量、株高、羽叶面积、相对生长速率和死亡率等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对地径影响极显着(P<0.01),对高径比影响不显着(P>0.05)。其中,凹坡种群数量(84株·hm~(-2))、株高(212.38 cm)、羽叶面积(36.22 m~2)最大,株高(0.153%)和羽叶面积月相对生长率(0.145%)最高,幼苗期凹坡死亡率低(8.72%),藤株整体生长最好。坡形是影响海南低地次生雨林华南省藤种群数量及生长特征的重要环境因子,坡形通过改变区域土壤水分、养分、光照等,影响华南省藤的种群数量和生长。凹坡是华南省藤的适生坡形,在今后华南省藤的资源更新保育和人工栽培中,应优先选择。(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彭超,刘广路,范少辉,漆良华,苏浩然[6](2018)在《海南岛次生低地雨林天然更新棕榈藤种群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对海南岛甘什岭地区热带次生低地雨林棕榈藤的种群数量动态及波动周期进行分析,探究天然更新棕榈藤种群的生长动态规律,为棕榈藤资源保护和后期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岛甘什岭天然更新黄藤、杖藤、多果省藤和白藤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编制了棕榈藤种群生命表并进行动态分析;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对种群存活曲线拟合;3种生存函数预测藤种群生存概率;并通过谱分析来阐述藤种群的周期性波动规律。【结果】甘什岭天然更新棕榈藤种群以幼苗和幼藤为主,约占总样本的90.1%~97.7%,成年藤株数量少。白藤、杖藤间隔期死亡率和平均存活数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多果省藤和黄藤则为先增大后减小;白藤生命期望在2.5~4.5 m达到最大值,多果省藤、黄藤和杖藤则分布在4.5~6.5 m、6.5~8.5 m、8.5~10.5 m时最大。杖藤存活曲线趋于指数函数(Deevey-II,R2=0.840,P=0.000<0.01),其余3种藤存活曲线趋于幂函数(Deevey-III,R2>0.910,P=0.000<0.01)。4种棕榈藤生存率在幼苗期高,随生长呈逐渐降低趋势;除多果省藤外,死亡密度均呈锐减至相对稳定的下降趋势,早期危险率高于后期。谱分析表明,白藤波动振幅差异小,其余3种藤振幅差异大,其中杖藤和多果省藤在4.5~6.5 m时波动振幅最大,黄藤在2.5~4.5 m时波动振幅最大。【结论】甘什岭地区棕榈藤天然更新种群具有高繁殖和低存活率特点,反映出棕榈藤对该地区生境的适应策略,即通过高繁殖率弥补物种存活能力的不足,以提高物种保存几率。同时在攀援至林冠层过程的棕榈藤存活能力强,相对白藤,其余3种藤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通过改善生境条件并结合人工培育壮苗措施提高更新苗存活率,有利于棕榈藤资源保护。(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冀艳利,金毅,王云泉,陈声文,宋小友[7](2018)在《浙江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冠层优势种群更新动态研究——探讨2008年冰雪灾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如雪灾)的发生的频率和区域都有变化的趋势,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冠层优势种群在极端气候事件前后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古田山24ha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林冠层4个优势种群: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i,利用2005和2010年两次调查数据,从平均DBH和胸高断面积、死亡率和补员率、分径级种群结构、种群及不同生活史阶段死亡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和不同生境中死亡比例的大小分布5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林冠层4个优势种群冰雪灾害前后的更新动态。结果表明:除了木荷平均DBH减小,其他3个优势种群的平均DBH均增加;4个优势种群在每公顷中的平均胸高断面积(m2 ha-1)均减小。木荷死亡率最低(3.01%),补员率居中(1.01%);马尾松死亡率最高(9.08%),补员率则最低(0.15%)。雪灾前后各优势种的种群径级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各径级补员数量低于损失数量,导致各径级数量呈减小趋势。其中,小径级升级和死亡数量较大,补员则表现为明显不足,损失较大。各林冠层优势种群及各年龄阶段死亡个体在0-100 m尺度上主要为聚集分布。不同生境的个体数不同,密度也有差异,个体数较多的生境死亡比例也较高,不同物种倾向于偏好不同的生境。(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李莉,张光富,王美达,王坚强,朱俊洪[8](2018)在《江苏溧阳山区银缕梅种群结构、分布格局与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银缕梅为国家I级珍稀濒危树种。以新近发现的江苏溧阳山区银缕梅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和Magini更新指数法分析银缕梅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和更新特点。结果表明:该区银缕梅种群结构呈倒J形,属增长型;总体上,种群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集群分布,但随着高度级的增加,其集群强度逐渐减弱。银缕梅更新方式有4种,即实生苗(23.26%)、残桩萌枝(54.26%)、根蘖萌枝(14.73%)和机会萌枝(7.75%),这表明萌枝对种群更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建议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对该区分布的银缕梅种群进行就地保护,同时辅以一定的人工管护措施以促进种群更新。(本文来源于《江苏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贺一鸣,李青丰,贺晓,樊如月,段茹晖[9](2018)在《蒙古莸种群繁殖更新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定样方观测法对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蒙古莸自然种群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蒙古莸自然种群繁殖更新策略。并在自然群落中通过遮阴浇水处理研究其繁殖扩散限制因子。结果表明:蒙古莸自然种群繁殖更新以有性繁殖为主,营养繁殖为辅。营养繁殖发生在冠型较大植株枝条被沙埋后,分株数量随着基株基径的增大而增多。5月至7月蒙古莸实生苗萌生出土,一年内实生苗的存活率为19.75%,更新强度为0.11株/m~2。高温、干旱降低幼苗存活率,缺乏光照幼苗生长受限。(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10期)

贺一鸣[10](2018)在《蒙古莸种群生态适应及繁殖更新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olica)是分布在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荒漠区稀缺的资源植物,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其分布范围正日渐缩小。本文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位于呼和浩特、赛汉塔拉、乌海和大柳塔四个研究区蒙古莸天然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格局、植株枝系构型和叶片性状及其与环境相关关系进行了调查。并选择生境条件较好的大柳塔作为试验区,通过室外模拟试验对其营养繁殖的方式和能力进行探究。同时,对该研究区蒙古莸种子生产、土壤种子库及实生苗更新进行调查,并结合室内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模拟试验,明确蒙古莸种群繁殖扩散的限制因子。旨在探究这一物种珍稀、濒危的原因,并对其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结果显示:蒙古莸可以在我国北方气候干旱地区形成稳定的自然种群。种群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种内关系随种群密度变化,当种群密度远低于环境承载能力时植株之间没有明显的竞争关系,成株与幼株互利共生。随着种群密度的不断增大接近环境承载力阈值时种群间个体存在竞争关系。适宜生境下蒙古莸种群密度较大,在种内竞争作用下,幼龄个体死亡率较高。幼龄期蒙古莸主要进行增高生长,进入成熟期后依靠增大冠幅来抢占资源。蒙古莸在龄级大于4之后会产生假年轮,随着龄级的增长,假年轮发生频率会升高。在对蒙古莸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将基径与龄级进行拟合。蒙古莸分枝方式为假二叉分枝,最外层分枝数量最多,当年新生枝条细长呈紫红色,叶片主要着生在新生枝条上。水热条件对植株的冠型影响较大,气温较高的干旱区域,植株地上部分各构件等速生长,构建出复杂的枝系结构。在气候较寒冷的条件下,植株将更多的生物量积累到叶片中,同时也将更多的能量聚集到繁殖上。蒙古莸植株成熟叶片的单叶面积较小而叶片厚度较大。叶上表皮具角质层和表皮毛,叶肉组织仅由排列紧密的栅栏组织构成,使得蒙古莸能够适应干旱的自然环境。温度对叶片资源利用方式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温度较低的区域,蒙古莸植株将更多的能量用于叶片干物质积累。蒙古莸繁殖方式以有性繁殖为主,也可以通过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秋季蒙古莸植株能够产生大量的种子。种子成熟脱落后,0-2cm深的土层中种子密度急剧增大,次年春季的降雨使种子大批量萌发,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密度急剧降低。气温骤变会限制种子萌发。种子萌发适宜的覆土厚度为10-15 mm。在幼苗生长期间,水分决定幼苗的存活,温度和光照决定其生长情况。持续的高温和频繁的降雨会加剧幼苗的死亡,而干旱会使植株趋于矮小。短时间的高温处理后幼苗的存活率较高,且株高、基径更大。弱光条件下植株次生木质部形成受限,茎不能直立生长。自然种群中的幼苗受到高温和频繁降雨的影响死亡率较大,最终导致蒙古莸实生苗更新强度较低。自然条件下蒙古莸营养繁殖发生在冠型较大的植株枝条被沙埋后。营养繁殖分株的数量随着基株基径的增大而显着增多。分株的生长情况与基株的生长情况及间隔子的直径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成熟的蒙古莸植株在干旱地区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通过对自然资源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既能够完善自身的生长,也能够聚集形成种群。限制蒙古莸种群更新扩散的主要因素是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营养繁殖能力较差,有性繁殖过程中种子萌发的条件与幼苗存活的条件差异较大,同时满足其萌发和幼苗存活生长的窗口条件比较严苛。人工引种的蒙古莸种群应当加强在苗期的管护,特别是对水分的控制,以期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种群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我国南方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圆果化香作为贵州喀斯特森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对其天然更新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填补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圆果化香种群在天然更新能力方面的研究空白,还能为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正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时空互代法”,在贵州省凯里市、荔波县和施秉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以圆果化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及野外调查,研究其种群的更新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圆果化香种群生长发育特征圆果化香室内种植幼苗的地径随着时间的增加缓慢增加,苗高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其日增量为0.142cm/d。野生圆果化香植株幼年期胸径、树高生长速度最快,步入青年期开始降低,中年期又开始增加,衰老期以后生长速度会有所减缓。凯里、施秉、荔波叁个地区的圆果化香的胸径、树高总生长量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荔波圆果化香胸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以及连年生长量都比凯里和施秉的值大。不同龄阶,树高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存在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在降低。(2)圆果化香种群繁殖特征圆果化香树于3月上旬开始萌芽,3月中旬进入展叶始期,3月下旬进入展叶盛期,花序于4月上旬开始出现,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5月上旬进入末花期;5月中旬花期结束,5月中旬开始结果,9月上旬果实成熟。圆果化香的球果数量、单果重量、球果纵径、球果横径以及种子粒数均有树的东面高于西面,南面高于北面的现象;种子较小,平均生活力为30.67%,吸水率非常高,种子发芽状况不佳,未加任何激素时,其发芽率仅为4%,用GA_3处理对其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BA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依然很低,IAA、NAA对圆果化香种子的发芽产生了阻碍,若要提高圆果化香种子的发芽率,以浓度为80mg/L的GA_3处理最佳。(3)圆果化香种群结构特征圆果化香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集群分布,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曲线,种群各年龄死亡率基本相同。圆果化香种群的生存率函数S_((i))和累积死亡率函数F_((ti))变化趋势相反,但这两个函数的变化幅度都是后期小于前期;死亡密度函数f_((ti))曲线的变化趋势总体来看是随着龄级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局部出现波动;危险率函数λ_((ti))与死亡率(q_x)、损失率(K_x)变化趋势相似。(4)圆果化香种群垂直结构特征圆果化香群落垂直结构清晰,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整体来看,圆果化香数量上占优势,且该物种在乔木层、灌木层都存在,灌木层数量多于乔木层,圆果化香为各地区的优势种。各垂直结构层次的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荔波石灰岩地区总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大于凯里、施秉白云岩地区,且乔木层生物量>草本层生物量>灌木层生物量;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分析结果说明荔波的物种数目最多,其多样性最大,各物种分布最均匀,除凯里外,灌木层的物种数目较多于乔木层,多样性也较乔木层高一些。(5)圆果化香种群幼苗幼树更新特性圆果化香萌生幼苗幼树数量最多的是3-4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圆果化香萌生幼苗幼树的数量在逐渐减少;凯里和施秉圆果化香实生幼苗幼树的数量在1-2龄阶段最多,荔波圆果化香实生幼苗幼树的数量在3-4龄阶段最多。其幼苗幼树萌生苗和实生苗随地径级、高度级的变化趋势会有所差别,天然更新萌生、实生幼苗的地径、株高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长,幼苗幼树的萌生比例为43.7%。萌生及实生幼苗幼树基本表现出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主要以实生更新为主,但萌生更新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且虽幼苗幼树多,但存活率较低,天然更新能力比较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群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1].韦菊玲,刘福妹,雷丽群,陈世清,李洪果.植物种群天然更新障碍机制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通讯.2019

[2].胥晏.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圆果化香种群更新特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3].王泽英.上海城市近自然森林群落恢复与种群更新动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4].李娜.太白红杉林更新特征与种群扩散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李雁冰,范少辉,彭超,陈本学,梁昌强.坡形对华南省藤种群天然更新及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9

[6].彭超,刘广路,范少辉,漆良华,苏浩然.海南岛次生低地雨林天然更新棕榈藤种群动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

[7].冀艳利,金毅,王云泉,陈声文,宋小友.浙江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冠层优势种群更新动态研究——探讨2008年冰雪灾害的影响[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8].李莉,张光富,王美达,王坚强,朱俊洪.江苏溧阳山区银缕梅种群结构、分布格局与更新[J].江苏林业科技.2018

[9].贺一鸣,李青丰,贺晓,樊如月,段茹晖.蒙古莸种群繁殖更新策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

[10].贺一鸣.蒙古莸种群生态适应及繁殖更新策略[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DB数据集散布图基于PSOEM-SVR的短期负荷预测流程图算法流程图1 金钱松种群结构表 2 金钱松种群更扩展种群的更新过程不同种群更新机制的曲线对比

标签:;  ;  ;  ;  ;  ;  ;  

种群更新论文_韦菊玲,刘福妹,雷丽群,陈世清,李洪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