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凤阳山自然保护区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周红敏,彭辉,蒋敏,刘春辉,潘雅妮[1](2019)在《凤阳山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省凤阳山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和R软件计算林分的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556,林分中处于优势、亚优势、中庸、劣态和绝对劣态的林木株树比大致为1∶1∶1∶1∶1,平均大小比数为0.497,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715;②各大小比数等级的频率值均集中于中高度混交状态,林分整体格局表现为聚集分布,林木的混交度极高,林分整体属中庸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凤阳山针阔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和保护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徐小骏,马毅,叶飞[2](2019)在《龙泉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年无火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徐小骏 通讯员 马毅 叶飞)连日来,龙泉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放弃假日休息,紧盯清明时节一拨又一拨手提祭品的上山祭扫人员,深入林区路口、村寨,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为数十万亩山林筑起一道别样“防(本文来源于《丽水日报》期刊2019-04-09)
谢海根[3](2016)在《浙江省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生态旅游已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显着的作用。而随着生态旅游的蓬勃兴起,关于如何合理规划、科学发展生态旅游等问题,也引起了政界、旅游界、学界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生态旅游研究由此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前沿热点课题,与此密切相关的森林生态旅游研究亦随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于学术界的这一前沿研究趋势,本文以浙江省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旅游为讨论对象,结合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实际,从保护区具有的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政策优势、环境效应、产品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等方面分析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探讨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其存在问题;通过对景区旅游市场的调查以及相关数据和资料的研究分析,提出推进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重点阐述社区参与、政府引导、景点开发、项目建设等具体规划措施。本文在广泛吸收前人有关生态旅游及森林生态旅游等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凤阳山景区旅游市场和游客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着重提出在保护好环境的大前提下,充分利用政策支持以及保护区自然、人文等方面的优势,注重从森林生态旅游的体验性、保健性、教育性和文化性来打造景点,改变过去单纯利用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进行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做法;强调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发展纳入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范畴,达到互利共赢、长久发展的目标。从而为今后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谭毓佳,袁留斌,陈德良,赵鹂,谭珊珊[4](2014)在《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ALPHA多样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45个样地的物种组成、alpha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地乔、灌、草3个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Jsw)以五岭坑保护站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毛锥(Castanopsis fordii)林最高,茶木淤保护站的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林样地最低;各植物群落类型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以常绿阔叶林最高;灌木层以针阔叶混交林的物种数最多,草甸样地的灌木物种数最少;草本层则以竹林物种数最为丰富;乔木层各群落的H和D均以常绿阔叶林最高;灌木层的H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草本层中各植物群落类型的H、D、Jsw均以竹林最高;在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中,常绿阔叶林可以维持较高的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而竹林出现明显纯林化现象,应加以控制。(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4年03期)
顾叶[5](2012)在《凤阳山自然保护区木荷种群生态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凤阳山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以保护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是揭开华东地区植物区系起源、演化的关键地区。本文在该保护区的核心区内选取海拔不同的30个具有代表性地段设置样地,以木荷种群所在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所得数据及当地现有资料,对木荷种群进行生态位分析,并对其结构与分布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木荷在各个年龄层分布不均,中龄树数量最多,大小结构为增长型,种群个体数目呈增长态势。木荷种群在不同样地和不同演替生长阶段的分布情况,总体呈集群分布。从动态演化角度上看,有向前发展与其它优势种共同成为该地区顶级稳定群落的趋势。了解木荷生长的结构动态和分布格局,对于木荷种群的抚育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对研究区30个样地17个优势树种进行生态位方面研究得出,木荷的生态位宽度列第1位,其优势地位要远强于其他物种,其次为褐叶青冈、交让木、多脉青冈等,他们共同形成群落的共优种;木荷种群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迭程度相对适中,这意味着木荷种群对各资源位的需求并不是很明显,与其他物种能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生态位相似比与生态位重迭值的结果趋势极其吻合,说明了物种之间生态位的重迭大小与其对资源需求的相似性是相一致的。群落中各物种的出现虽然是自然界的随机事件,但若要成为优势种群,势必是各种群长期适应和竞争以及环境选择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01)
李良,张丹丹,鄢鸣[6](2011)在《肯住深山绿更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今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大部署之一。其中,规划要求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浙江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几个相继开展了生态旅游。林业专家认为:保护区适当搞些生态旅游无可厚非(本文来源于《浙江日报》期刊2011-11-08)
张晓利,马力,鲁小珍,顾叶,阮宏华[7](2011)在《游憩价值评价方法探讨——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景区游憩价值的评估对景区经营管理及开发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笔者对条件价值法的创新,通过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对凤阳山保护区游憩价值进行评估,计算出其2010年的总游憩价值2 031万元人民币。此项研究丰富了我国的环境价值评估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1年S1期)
姚一麟[8](2011)在《植物探险之凤阳山自然保护区》一文中研究指出凤阳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南部,拥有植物约164科、659属、1488种,菌类180多种。森林覆盖率90.8%。文章介绍了华东山柳、秀丽四照花、小果珍珠花、东方古柯、中间假糙苏、云和假糙苏、尾瓣舌唇兰、毛花猕猴桃、鸦椿卫矛等野生观赏植物,展示了作者拍摄的珍贵图片。(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期刊2011年04期)
李美琴,郝琦,张晓利,鲁小珍[9](2011)在《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依据现有的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科考资料和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游客及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使用沿路踏查的方法来辅助调查保护区山地植被类型随海拔垂直分布的情况,全面考察了社区居民生产活动、旅游、教学实习与科学考察等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内自然环境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但由于近几年来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作用,生态环境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种类数量减少。根据调查结果文章分析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了今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09期)
李霞[10](2010)在《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荣膺“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生态旅游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李霞)日前,在成都召开的第叁届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国际合作大会上,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荣膺“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生态旅游区”。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龙泉市东南50公里,境内最高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被誉为“江浙第一高峰”。区内(本文来源于《丽水日报》期刊2010-09-25)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徐小骏 通讯员 马毅 叶飞)连日来,龙泉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放弃假日休息,紧盯清明时节一拨又一拨手提祭品的上山祭扫人员,深入林区路口、村寨,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为数十万亩山林筑起一道别样“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1].周红敏,彭辉,蒋敏,刘春辉,潘雅妮.凤阳山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9
[2].徐小骏,马毅,叶飞.龙泉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年无火灾[N].丽水日报.2019
[3].谢海根.浙江省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4].谭毓佳,袁留斌,陈德良,赵鹂,谭珊珊.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ALPHA多样性特征[J].浙江林业科技.2014
[5].顾叶.凤阳山自然保护区木荷种群生态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6].李良,张丹丹,鄢鸣.肯住深山绿更长[N].浙江日报.2011
[7].张晓利,马力,鲁小珍,顾叶,阮宏华.游憩价值评价方法探讨——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8].姚一麟.植物探险之凤阳山自然保护区[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1
[9].李美琴,郝琦,张晓利,鲁小珍.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
[10].李霞.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荣膺“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生态旅游区”[N].丽水日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