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信用衍生工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信用,工具,商业银行,估值,信用风险,模型,资本。
信用衍生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王焕舟[1](2019)在《信用衍生工具助力债市开放》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信用衍生工具必然可以在促进债券市场开放的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境内外参与者提供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持新的时期,通过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对接国际标准和引入境外市场参与者,必将有助于中国债券市场迈上新台阶,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从引入境外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提供必要的风险对冲工具是重要的举措之一。中国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能够有效协助市场参与者管理相关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期刊2019年09期)
姜诗蔷[2](2019)在《风险对冲工具随风潜入夜 信用衍生品投资时代启幕》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募基金投资信用衍生品迎来规范化指引。1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信用衍生品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出允许除货币基金之外的公募基金以风险对冲为目的,投资信用衍生品。同时,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信用衍(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9-01-22)
管迪凯[3](2018)在《关于信用衍生工具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用衍生工具是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的统称。我国市场上的信用衍生工具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信用违约互换和信用联结票据。本文基于信用衍生工具主流的定价模型(信用利差模型和Jarrow-Turnbull二叉树模型),以市场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比较。(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8年14期)
张末冬[4](2018)在《充分捕捉衍生工具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波动和增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张末冬报道 近日,为强化商业银行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和计量能力,适应国际监管标准变化和衍生工具业务发展趋势,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印发〈衍生工具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产计量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衍生工具交易(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8-01-17)
张秋香[5](2017)在《衍生金融工具信用及债务估值调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迫使金融界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监管和控制,同时也掀起学术界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信用估值调整研究的热潮。我国的衍生品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利用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将会成为降低资本市场风险的常用手段,而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信用及债务估值调整,有利于帮助投资者正确计算衍生品的真实价格,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7年22期)
王志学[6](2017)在《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用估值调整——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分析现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相关交易中的信用风险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现第二、叁层次的估值调整并未包含进定价的重要因素作为输入参数进行调整。文章以期通过解决该问题,从而降低既没有活跃市场、又没有最近交易工具价格可参考的金融工具定价中的非理性成分,完善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进而提出宏观审慎监管角度下,尤其注意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信用估值调整、完善中央交易对手制度、建立会计准则与宏观审慎监管合作框架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方金融》期刊2017年04期)
李永军,丁守海,刘晔[7](2017)在《信用衍生工具:缓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经济下行期面临诸多挑战,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减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承担,降低中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累积,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国金融市场快速深化,法规逐步健全,为发展信用衍生工具提供了有利条件,立足现实,审慎稳妥发展信用衍生品,是中国当前纾解金融体系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国际经济合作》期刊2017年02期)
梁辰星[8](2015)在《信用衍生工具的信用风险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信用风险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席卷了各国银行,如何有效管理信用风险成为了全球金融界的话题。1992年,信用衍生工具的首次亮相为各国迎接信用风险的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同结构的信用衍生工具在转移、分散和规避信用风险中具有不同的内在机制,这给予了金融主体不同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36期)
殷金成[9](2015)在《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资本缓释实践及其实施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以银行及其信贷业务为主的融资模式,信用风险和资本监管非常重要,发挥合格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资本缓释功能已是必然。2009年,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诞生,其总体符合巴塞尔委员会和银监会有关合格信用衍生工具要求。因此,建议从政策层面、文本标准和银行内部建设叁个方面逐步完善我国信用衍生工具资本缓释功能。(本文来源于《西南金融》期刊2015年02期)
查慧姣[10](2014)在《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二十年间,由于信用衍生产品的诞生及迅猛发展,使得金融衍生品市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10年10月29日,《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的发布宣告了我国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营业。这使得信用风险转移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得到极大发展,而其对市场的影响有两个相反的方向。并且在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中,大多数肯定了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能为参与者带来效益,有助于整个金融环境的发展。但也都提及了其可能对商业银行、金融系统、宏观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鉴于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角度出发,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探究其深层次的机制。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我国在信用风险转移这个新兴市场中由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推出而引起的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变化,特别是其引起的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盈利情况以及风险水平的变化,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参照面板数据模型,沿着以下的思路来进行研究:首先,针对本文选题,搜集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整理、研究、评价,回顾所有文献,了解相应领域的研究现状,根据已有的文献进行创新,挖掘出新的内容,并据此进行研究。其次对信用风险转移市场进行概述,介绍信用风险转移的工具、参与者最近的发展动向,并且结合国外的发展介绍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相关情况,特别是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进行详细描述。再次,对本文所需的模型进行详细描述,阐释事件研究法的数据及公示表达,以及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应用情况、变量设置等。最后进行全文的实证分析,得出最终的实证结果并据此进行分析,阐释结果出现的原因,总结全文并对未来的研究作出展望。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信用衍生品的交易规模的提高与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有显着影响,两者呈现正相关,在某一方面,也刺激了存款的增长率。同时,银行的收益率与信用衍生品交易规模呈现正相关,这是由于在信用衍生品交易规模的驱动下,导致贷款量不断增长,从而使得银行收入也逐渐加多。但是本文也得出了另一个结论,信用衍生品的交易规模与银行的系统风险间没有显着相关性。银行通过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分散部分信用风险,但同时作为信贷保护出售方,出售信用保护,从而提高其风险水平。由上述结论可以看出,我国金融业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推出对银行系统的影响总体是比较正面的,对贷款量的扩张以及收益率的提升都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各家银行应当积极参与其中,适度介入该项目,而不是采取观望甚至是回避的态度,这对于解决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信用风险资产区域集中度较高的问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都有所帮助,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体系需要更加完善,监管的力度需要更加严厉。(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4-12-01)
信用衍生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募基金投资信用衍生品迎来规范化指引。1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信用衍生品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出允许除货币基金之外的公募基金以风险对冲为目的,投资信用衍生品。同时,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信用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用衍生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1].王焕舟.信用衍生工具助力债市开放[J].中国金融.2019
[2].姜诗蔷.风险对冲工具随风潜入夜信用衍生品投资时代启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
[3].管迪凯.关于信用衍生工具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
[4].张末冬.充分捕捉衍生工具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波动和增长[N].金融时报.2018
[5].张秋香.衍生金融工具信用及债务估值调整研究[J].中国市场.2017
[6].王志学.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用估值调整——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J].北方金融.2017
[7].李永军,丁守海,刘晔.信用衍生工具:缓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J].国际经济合作.2017
[8].梁辰星.信用衍生工具的信用风险管理[J].商.2015
[9].殷金成.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资本缓释实践及其实施建议[J].西南金融.2015
[10].查慧姣.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D].浙江财经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