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刚:忘知以入道:论《庄子》的知识观论文

华云刚:忘知以入道:论《庄子》的知识观论文

[庄子·道家·道教研究]

[主持人按语]

读者看到这篇按语时,应该已是凉爽宜人的十月,而我撰写此文的此刻,却恰逢七月下旬骄阳似火、酷热难耐的盛夏。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心静未必能使身体凉却,但确乎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摆脱各种躁狂烦热的搅扰,慢慢凉下来,宁定下来。由静心而凉心,这个过程其实也符合物理学的规律:动则生热,静则不热,身心皆然。

从某种意义上说,相较于热烈精进的儒家,道家堪称传统文化中“清凉的智慧”。以庄子为例,他一方面盛赞“登假于道”的至人、真人,说他们的肉身“蹈火不热”,“土山焦而不热”抑或“大泽焚而不能热”;另一方面,就内心而言,庄子又批评不善养生的张毅,说他由于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以致“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内热”者,“阴阳之患”也,心理躁狂而失调也。此外,《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不仅肌肤,想必神人们的心也都是凉的吧,否则他们怎么竟然“不食五谷”,跑到高山上踏踏实实待着呢?凉到极处便是冷,老庄皆然。清人胡文英曾说庄子对世道“冷眼看穿”,“眼极冷……故是非不管”,朱熹则语带偏见地指责老子“心都冷冰冰地了,便是杀人也不恤”。现代学者中,李泽厚把老子哲学归结为军事辩证法,其特点之一便是极其冷静、不带情感且毫无诗意地进行纯粹的利害计较和筹划,刘小枫则嘲讽传统士人对逍遥的追求是一个由热心到凉心的过程,而逍遥的道家真人和神人实为情怀冷漠、不问世间善恶的局外人甚至石头人。

撇开批评者的种种偏见和误解,事实上,时常隔岸观火、不像儒家那样热烈拥抱现实世界的道家,其思想气质绝不同于佛教的高冷绝俗、申韩的寡恩无情。借冯友兰先生之语,道家的清凉智慧实质上是一种“负的方法”,它所要疗治和消除的是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及基于自我中心主义的对是非真伪、善恶美丑、得失祸福、成败存亡的妄见和偏执。这种心灵减法,其根本工夫就是庄子所说的“吾丧我”。若能“丧我”,何以“内热”?

本期刊发的几篇文章,或从一个思想史片段梳理道家的“无心”之说与道教和禅学的内在关联,或解析庄子“忘知以入道”的知识观,或阐发庄子哲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都从不同角度涉及了道家之清凉智慧的特点。炎夏读之,凉意渐生。

2018年异常气候对苹果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针对近年异常气候频繁出现的趋势,苹果园管理也应当顺势而为。

邓联合

2019年7月30日

(邓联合,1969年生,江苏徐州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家哲学研究。)

过去在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各高校之间联系较少,各高校辅导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不利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虽然也曾通过互动来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但由于次数以及深度等因素影响,辅导员工作质量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在新媒体下,可以实现各高校之间的有效联系,辅导员之间也能及时分享思想教育工作的心得,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辅导员在以自己视角审视学生群体思想发展变化时,往往会受到个人主观思想的影响,不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而在高校辅导员之间相互有了联系之后,就能实现辅导员之间的充分交流,能更科学地分析学生的思想变化,共同探讨应对策略,真正做到科学化的引导。

摘 要:《庄子》对于知识的态度不像儒家那么肯定,从一定程度上说,它是从反思前人知识论的角度来评判知识的。《庄子》批判知识有大小、有界限,知识会对人们造成伤害,而且从哲学上说,知与不知也未必能分得那么清楚。在此基础上,《庄子》认为,对待知识的态度最好是无知,它提倡反智、忘知以复古、忘知以入道。这样,人们才能不受外在的制约,返璞归真,回归本真的自然状态,过着朴素而平凡的生活。《庄子》通过评判前人对知识的看法,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观。最终,它用“道”来统一人们的认识,进而将整个社会都纳入道的哲学范畴。

关键词:《庄子》;知识;忘知;道

在儒家看来,知识是有用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中庸》说“格物致知”,《孟子》说“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荀子》提倡“劝学”。而《庄子》却对知识产生怀疑,甚至持批判态度,它否定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主张从“道”的层面上来观照知识,得出的结论自然与功利性颇浓的儒家不同。

一、被批判的“知”

《庄子》对于知识多持批判态度,但被批判的原因则各有不同。

(一)“知”有大小

“小大之辩”是《逍遥游》的重要论题之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1)参见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的《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本文所引用《庄子》均指此版本,不再赘述。作为画外音,这一句话针对前文中鲲鹏与蜩、学鸠之间的对话而展开的。《庄子》认为,鲲鹏背负青天,且适南冥是“大知”,而翱翔于蓬蒿之间的学鸠是“小知”。境界有大小,“知”也有大小。因为所见识的空间和时间都有限制,所以“小知”不能知道“大知”的乐趣。

在小班化教学条件下,班级规模的缩小给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其具体的活动形式也应得到丰富,也就是说,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可以通过教师设计的多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积极充分参与的活动中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只有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带着自己的见解与疑问开始合作学习,才会在与小组其他成员探讨、在正面交锋碰撞出更加绚丽的智慧“火花”。而合作的前提就是学生通过独自思考已经就某一个问题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带着学习的兴趣参与到合作小组中去,才能更好地与同伴沟通交流,推动合作学习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庄子与惠施之间的辩论也是如此。《逍遥游》曰:“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对于“不龟手之药”,不同人的使用方式不同。洴澼絖者不过在冬天用它来替人清洗棉絮而已,而客则可以用它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拔寨,从而成就功名利禄。这也是因为“知”有小大的不同所导致的。“庄子当然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享受着别人不能理解的,同时也是没有发现的另一个世界。小知不了解大知,小年不明白大年,这是《逍遥游》一直在强调的东西。”[1]126

其三,《庄子》认为,对于知识的追求,应该有一个限制。《庚桑楚》:“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了解到自己的无知,就应该停止探索,不能保持太旺盛的好奇心了,否则就会破坏道,破坏人的自然本性。

剑鼻蝠很小巧,皮毛多为黄褐色,身长约6厘米,前肢长约5厘米,体重仅为10—20克,还没有半个鸡蛋重。但小小的剑鼻蝠却拥有长达2厘米的鼻叶,是不是很奇特呢?

宁波北仑区实行资源统筹大管理模式 努力构建集约用地新格局(范月圆等)................................................6-29

“知”的小大也存在于对比中,《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间间。”王夫之认为:“知有小大,而言亦随之。小者非独小也,以大形之二见为小;大者非能大也,临乎小而见。”[2]86同理,《秋水》篇也是如此:“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二)知识有限制

首先,知识受限于生命有尽。人的生命都有一定的时间,或三五十年,或百年。即使穷尽一生,一个人所获取的知识也必然受到限制,何况庄子向来鄙视损生而求知的行为。所以《养生主》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其次,知识受限于人。知识中有一部分值得追求的才是“真知”,且“有真人而后又真知”。《大宗师》曰:“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一般人掌握知识都是“随其成心而师之”,因此,会导致是非、彼此混乱不堪。只有真人才能把握真正的知识,什么是真人呢?郭沫若认为:“把这种‘道’学会了的人,就是‘有道之士’,也就是‘真人’(真正的人)。”[3]172人想运用知识,就必须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运用人力去做,明确了“天之为”“人之为”,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安顿内心。所以,真人并不执念去做,并不由心算计,“真人的生活并不是算计的,而是无心的。这是一种顺天也就是顺其自然的生活”[1]94。这样顺其自然,那么知识又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了。所以,《庄子》认为,知识应该顺从人的内心,它从属于人,同时又受限于人。

其三,人的知识结构和侧重点也有不同。《田子方》中温伯雪子曰:“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见也。”在《庄子》看来,礼义是混淆社会、颠倒是非的罪魁祸首,而人之本心本性才是值得重视和珍惜的。当人们过多地集中精力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那么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可能会知之甚少。如果所关注的知识是错误的,如惠施之据梧、昭文之鼓琴、师旷之枝策等,知道得越多,就越远离道的境界。

1.4.2 对234只母羊同期发情处理,用大豆卵磷脂效果最优组与C组低温保存至第9 d的精液(精子活率大于0. 5)对234只饲养管理条件一致,体况良好,无繁殖障碍的发情母羊进行人工授精,大豆卵磷脂效果最优组(112只)、C组(122只),用B超在第40 d检测受胎情况。

(三)知识有损害

首先,殷商以来,世人都喜欢卜筮之学以定吉凶。在《庄子》看来,能够预测祸福寿夭却未必是好事。《应帝王》云:“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这里面的有两类人直面季咸而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是本故事的主角列子,一是作为群体的“郑人”。郑人群体并非后世之看客一样沉醉其中,看看热闹,以供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一见到季咸立刻像躲避瘟疫一样逃跑了,其实他们正是庄子哲学的代言人,安时处顺,一切按照自然之祸福寿夭,也就是顺其自然,不用人为的干涉。与此相反,唯有列子醉心于此,反倒认为其老师壶子的道行不如季咸,这些年都是白学了。经过壶子四次看相,季咸立地而逃,“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庄子》以列子的修行为故事内容,将“求知”而转变为“雕琢复朴”、返璞归真的状态,这正是《庄子》的追求。《列御寇》曰:“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句话成为贾宝玉了悟的重要契机之一,在对比之中,更见巧与知对生命的损害。

首先,所谓的“知”未必就是“知”,在很多情况下,知就是不知,不知何尝不可以为知。《知北游》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成玄英疏:“此章并假立姓名,寓言明理。北是幽冥之域,谁又幽昧之放,隐则深远难知,弅则郁然可见。欲明至道玄绝,显晦无常,故寄此言以彰其义也。”黄帝总结前面三人之言谈,对知、忘与不知进行了自己的评价,这个意见可以等同于《庄子》的观点。“知”是离道最远的,“不知”却是最符合道家思想的。《知北游》中泰清向无穷、无为和无始问道,无穷不知道,无为知道,而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在得到三人的回答之后,泰清仰而叹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这个例子与前文一致。

第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求知之风一旦兴起,势必引起天下跟风学习,然后诡诈、宵小之辈便乘机而起,引起社会动荡、纷争不绝,甚至导致血雨腥风。《胠箧》曰:“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在这里,《庄子》通过捕鸟、捕鱼、捕兽三种劳动出发,进而落到知诈坚白之辩,最后总结天下之乱,罪在好知。《在宥》也说:“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斤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与前面观点一致。

第四,以知行事,或许有生命之虞。《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一个血淋淋的故事。儵与忽以自己浅薄的知识来揣测浑沌,并最终杀死了浑沌。王博认为:“混沌是没有七窍的,因此也是无知无识的……无七窍,无知识,也就是无心。因此,也就无所谓善,无所谓恶。无所谓自己,无所谓别人,整个事件浑然一体。没有任何的分别,恰如其名字所显示的,中央之帝该是混混沌沌的,所以也该是无心而任化的。”[1]140-141陈鼓应也说:“庄子运用高度的艺术手笔,描绘混沌之死以喻‘有为’之政给百姓、给人间带来的灾害,以表达其无治主义的思想,再次唤起人们的思考、鉴别和选择。”[4]265那么人生在世,应该怎么样才能活着呢?王夫之认为:“知者任其知,不知者任其不知,心无与焉,则混沌常存,应物而不死。”[2]149还原事物之本然,然后顺其自然。如果儵与忽明白这个道理,而不以世俗的知识来对待浑沌,一任浑沌无有七窍,那么浑沌就不会死。

(四)知识或未定

其实,《庄子》不仅看到了知识有大小、有限制和有损害的一面,而且还从根本上消解知识的之所以是知识的确定性。在庄子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有用,且是确定的。而庄子却别开生面,强调知识的不确定性,从根本上瓦解了知识的存在。

其次,世俗的知识反为大盗之资。《胠箧》曰:“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藤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庄子》从人们熟知的强盗开始说起,进而引申到圣知之言,指出所有的世俗之知都只不过是为大盗、巨盗做嫁衣裳罢了。虽然故事合情合理,但结局却匪夷所思。从荒谬的结论中,《庄子》反思了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世俗之知,不过是让我们在遇到大盗时损失更多,为巨盗之资而已。

其次,当知与不知不能确指人们的真实意图与想法,想要真正入道,就得忘掉一切颜色、地位、知识、生死等。《齐物论》啮缺三问而王倪连回三个“吾恶乎知之”,混同万物,以入于太虚之境,从而体道入深。接下来说:“虽然,请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如此混同知与不知,必然导致另一个现象:相对主义。《庄子》从人与不同动物的居所、饮食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出发,质疑一般意义上的“知”;然后通过“辩无胜”的具体事例来论证知识的不确定性。最终得出结论:“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之一。”因此,《庄子》把知识上升到道的层面来看,差异无限缩小,而相同点却不断放大,于是得出了相对主义的结论。庄子敏锐地发现了人对具体事物的认知的相对性,深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难以确定事物的性质与是非界限的困惑。

此病四季皆发,在流行病例的调查中,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造成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新生犊牛抵抗力低或者发生消化障碍时发病都在一周内,大肠杆菌可随乳汁或者其他污染物成为正常菌。主要通过不洁饮食用具、饮用乳温度不适等环境因素引起消化道感染,偶有母体、脐带传染。本病多发生在冬季呈地方性流行或者散发,14日龄以内最易感,常年均有发生。某养殖场今年发病主要集中在高温高热7、8月份,产母犊70头,发病14头。

首先,无知不是不知道,而是不以知为知。《在宥》篇“鸿蒙拊脾雀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鸿蒙岂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按照云将所说的去做罢了。云将尽一己之私,虽名曰功在天下群生,然利弊兼有之道岂能独享利而避害?这样的行为必然会损害一部分生灵,所以鸿蒙推以无知。王夫之也认为:云将的要求是“用阴阳之残以为质,而撄太虚之静宁,则功小而过大,利短而害长。兽解、鸟鸣,草木昆虫有受其恩者,即有受其灾者”[2]171。

二、重建《庄子》的知识观

在批判前人知识论的同时,《庄子》不断反思、不断追求到底应该怎么面对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观。

(一)无知

综上可知,在《庄子》看来,知识有各种各样的弊端和不足,甚至还会导致盗窃与死亡。成中英也认为:“如果缺乏这种对‘道’的存在宇宙论的理解,认知必定会束缚人的精神、限制人的眼界,因而也就微不足道。”[5]从一种反常识的角度来看,《庄子》反思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知识的异化所带来的烦恼与苦楚,于是借助人们熟知的故事、熟知的道理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让人们能够理性地对待知识。

其次,若有心变成了机心,则远离道。为了防止机心,连机械之事也不必用。《天地》篇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为了保持本初之心而不愿做机械以灌田,这是汉阴丈人的坚持。“机者,贼心也。忘机、忘非誉、以复朴者,独志也。”保持无知之心,便可以与道统一。因此,《庄子》主张不以机械之事而破坏道之初态。

41%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受环境影响大,自我监控差,降低了学习效率;31.1%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虽然抗干扰性差,但不能全盘否定,它将是未来课外学习的重要方式。移动学习目前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仍有欠缺,学习效果受学生认知特点、行为习惯、信息素养、学习环境、移动设备等因素影响。学生对于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仍有疑虑。

第三,知者不言,言则足以撄人之心。《天道》曰:“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大自然生育万物,岂有言哉?“窃其所言以自贵,而扰万物之情,此儒墨之所以多为多败,而撄人之心也。”美而不言,言则非美。

第四,若知有错,不如无知。《天运》曰:“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东施效颦即典出于此,这个故事之所以被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东施知道和学习的都是表面,都是假象,东施的行为生涩而恶心,这样的知识反倒不如无知更加朴实、自然。《山木》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通过美恶之对比,更见自我夸耀、自我标榜、自我宣传的过错。知道自己的美,因而夸耀而自我膨胀,不过是另一种恶。而认识到自己的丑陋,不妨看成是一种美德。《缮性》曰:“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与前文相同,这里所说的古人虽然有智慧,但并不用来打破自然之和谐,阴阳之平衡。所以,他们的生活才能如此恬淡朴实,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反智

关于知识,有句励志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且我们自然也知道这句话出自《庄子》。但如果庄子本人还在世,他一定会大声疾呼:“我没有说过这话!!”为什么呢?因为《养生主》原文是这样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所谓的励志名言竟然是阉割之后的残句短篇。且综合全文来看,《庄子》对于知识的态度绝不是积极追求,努力探索。在文本中,庄子始终强调的是如何保全生命,“曳尾于涂中”。王博也认为:“知识是没有止境的,但你的心该有一个止境。你该给知识划一个界限,也该认真思考知识和生命的关系。知识是为了生命的,而不是相反。”[1]48于是在知识和智慧面前,《庄子》高举生命的旗帜,呼吁生命至上,知识和智慧只不过是附属物而已。

其四,知识受限于“道”。《齐物论》曰:“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知识的发展,认识的精细,带来的不是人们生活的快乐与富足,而是是非相杂、爱恨交加,最初的自然本性也随之亏损了。陈鼓应认为:“庄子的目的,在于破除小成与小成之间的封闭性,培养广大的开放精神;并图消解小成与小成之间的冲突(相非),培养广大的受容精神。”[4]220所以,《庄子》看待知识的方法就是通过“道”的境界来认识和评价知识。所有背道而驰的知识都不是《庄子》所谓的知识,都是有害的。

《庄子》中有强烈的反智思想,这在文本中多次出现。对于知识的批判,《天道》篇有一个故事不得不提: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在这个故事里,对话人是轮扁和齐桓公。一个是春秋五霸之首,一国之君,高高在上;一个是斫轮的老工匠。巨大的身份差异让我们悲欣交集,所悲者轮扁一句话便会引来杀头之罪,值得欣喜的是轮扁从自身经历出发,阐明了所谓知识不过是古人之糟粕,免遭杀头之罪。当然,今天的人们可以提出很多质疑:真理不必拘泥于时代和人物,真理是普遍适应的,操作技术、科学与艺术、文学等知识并不完全相同,等等。但在当时看来,轮扁敢于挑战儒家所谓“为尊者讳”的礼,且直面一方之诸侯时,能从自己的斫轮经验出发,在以榫卯结构为核心的古代中国建筑中,发现知识不如技巧,书籍无用,读书无用。他反对各种人为的政治治理手段,希冀保持人们的天然本性,从这一点来说,自有其特殊的意义(2)可参考宋智的《庄子基于怀疑论的反智主义》,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刘苗的《庄子的“反知”与“真知”》,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华云刚的《〈庄子·内篇〉的思维方式与艺术表现》,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其实,《庄子》的逻辑还有一种可能,即“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既然书籍只是一种用语言传递思想的媒介,那么只要知道大意与思想就行,书籍本身是不重要的。这种反智思想《天运》也有阐发:“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

从理论上说,通过设置多个风场可以减小综合输出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输出的稳定性。随着风电输出稳定性的提高,其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也会减小,通过仿真模拟,得到停电量、停电时间、停电频率等一系列参数,进而可对可靠性的影响进行评估。

《庄子》大声疾呼“绝圣弃智”。《在宥》重申《老子》的“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以抵制仁义:“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这种思想在外、杂篇中不断被诠释。当然,“这是一种反文化、反对文明进步、反对知识的思想,是典型的反智主义,从今天的现实来看是不足取的”[6]。

(三)去知以复古

《庄子》反对知识并不是随心而为的,它想通过去知来达到复古的目的,这主要表现在书中对返璞归真、回归原始本真生活的向往。无知乃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庄子》孜孜以求的生活方式。《马蹄》曰:“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已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圣人以礼乐之智慧治理天下,打破了原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反而混乱天下。反过来看,正可见无知的价值与意义。“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朴与道德同是《庄子》所向往的境界,而工匠与圣人却打破它们,试图重建秩序,这在《庄子》看来,都是一种过错。成玄英疏曰:“既无分别之心,故同乎无知之理。”无知也是一种绝佳的生活方式。

通过不同市场群体的细分,拈花湾覆盖了以都市白领、退休者、佛教文化信仰者、亲子家庭和其他中产阶层人士等主体的“全游客”消费市场,同时也完成了“全方位”的禅意文化旅游产品的集聚。以住宿为例,拈花湾推出了酒店、客栈(精品客栈、主题客栈)、家庭别墅、度假公寓、青年旅舍等多种业态,满足了度假、亲子、会议、拓展、团队等多层次消费需求。既有波罗蜜多酒店这样的高星级标准酒店,也有“云半间”这样的青年旅舍,拈花客栈与禅意村舍则都是民宿酒店,而日式的“平常居”酒店则体现出明显的和风禅意。旅游者可以从中挑选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产品。

《马蹄》篇所说的至德之世也是如此:“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在《庄子》的笔下,至德之世应该是无知无虑,无欲无求,顺应着野生的大自然,与动物植物和谐相处。“至德之世的描绘,含有否定权威统治的现状的意义,对于现实政治的酷烈性及文明社会的贪欲与反人性,有强烈的批判意义。”[4]274其实,这种反思正是针对当下战国纷争、父子相杀的社会现实而产生的,《庄子》当然不是要重回生产力极端低下、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而是要找回我们曾经朴素的、本真的道心。

(四)忘知才能入道

战国后期,朝不保夕。“今处昏上乱相之间”,“方今之世,仅免刑焉”等都揭示了这一点。在这样的世界中,如果想保有生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追求无用。《人间世》匠石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匠石之“不顾”与栎社树“求无所可用”恰成对比,足见世俗不懂庄子。唯有栎社树亲自现身说法,才能让一部分有灵性之人明白庄子的苦衷。忘知,无知、无用才能入道求生。

忘知以入道需要多个步骤,需要长期的训练。《德充符》曰:“闉跂支离无唇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重视德的时候,难免会忽略形体,反之亦然。“断足的描写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寓言……你当然可以像螳螂一样逞一时之勇,舒展一下身体,然后呢?然后归于沉静。于是为了避免螳螂的命运,庄子自觉地选择了残疾。”[1]71忘记形体之不同,而相识于道德之境,这便是庄子所提倡的“道”,即所谓逍遥游。其实,忘形还是最基本的层次,要想入道还有好几个步骤要练习。《大宗师》中,颜回先是忘仁义,其次忘礼乐,最后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第一,坐忘需要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坐忘的境界需要阶段性,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才能形成。从外在形体,到仁义,再到礼乐文化,最后把所有的聪明与知识都忘记了,从而游于道的境界,达到逍遥游的理想。王博也认为:“忘掉自己的肢体,忘掉自己的聪明,达到形若槁木、心若死灰的状态……摆脱那些强加于人身上的限制,返回到真实的状态,以游于造化之途。”[1]99

从方案对比图可得出,进口道左转右置方案的车均延误值是最大的,说明此方案并不能改善这类路口的问题,拓宽一条左转车道的方案在主线流量超过2 600 pcu/h的情况下,车均延误值比现状大,说明此方案也不能完全解决这类路口的问题,在主线流量很大的情况下并不适用. 设置预信号的方案相比之前的两种选择,车均延误值较低,说明此方案不仅提升了路口通行能力,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路口道路空间不足的问题.

忘知以入道,在象罔得珠的故事中也有体现。《天地》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在这个故事里,“玄珠”比喻高深的道,而知、离朱、吃诟分别指心智、视觉和辩论,这三种途径都不是入道的方法,唯有象罔能够找到。“象罔喻无心。自然无为之道,当弃除心机智巧,而于静默无心中领会。”[4]283《知北游》中孔子问道于老聃的故事也是如此,老聃教导孔子说:“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在老子看来,斋戒内心世界,涤清精神世界的杂念,去除知识的固陋,然后就可以入道。

忘知是为了打破环境、固有思维、物质乃至旧知识等对内心的影响,而做到这一步之后便可以“凝神”入道。《达生》中“佝偻承蜩”的故事即是如此。承蜩者从累二丸到累三丸,一点点近于道:“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蹶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达生》篇“呆若木鸡”则运用养斗鸡的方式来阐发如何入道。先是“方虚骄而恃气”“犹应向景”“犹疾视而盛气”,又过了十日:“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虽然故事不同,但阐发的道理是一致的。《庄子》认为,用心专一,摈弃知识,抛却杂念与各种限制,就能入道。所以,《大宗师》说真人“其心志”,就是专心一志的意思。“此真知之符也。志者专一,知于所知也。”[2]133只不过借助不同的表达方式,运用不同的媒介而已。一者借助于承蜩之人,一者借助于驯养斗鸡。经过多次累积训练,破除外界的种种干扰,最终他们都达到入道的境界。

总而言之,对于知识,《庄子》有自己的见解,其知识论并不是凭空来说的,《庄子》有自己的哲学追求。书中借助对于知识的批判,来建立一个无知淳朴的世界,从而将这样的世界与“道”相联系。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要想入道,就必须摆脱知识、世俗观念、固有思维等带来的影响与限制。忘知、追求无用,还需要凝神、专一的训练才能成功。当人们进入这种领域,也就接近于“道”的境界了。

三、小结

庄子生于乱世,长于乱世。他目睹纷争战乱带来的灾难,也看到当时士人以个人的政治主见干政,朝令夕改,纷纷扰扰,故而对于知识有一定的批判,也因此重建了自己的知识论。《庄子》主要批判知识有大小、有界限、可以造成伤害,甚至知识本身有时候也是自相矛盾的。对于知识,《庄子》主要强调无知、反智,想通过忘知而复古,而入道,返璞归真,寻找人类最初之本性,自由自在地生活。

但他自己的思想又该通过何种方式来表达呢?《天下》曰:“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奇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文风虽然汪洋恣肆、恢诡谲怪,但其思想却是有章可循的。总体来说,《庄子》的知识论是消极的。《大宗师》曰:“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王夫之注曰:“应时生知,不豫立知。”[2]134所以,《庄子》中才会出现那么多的“无可奈何”“不得已”等。书中所有人物的应对措施都是在这种不得已的状态下形成的,一般来说,《庄子》追求的是“无用之用”。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点,还得从庄子生活的现实社会开始探究。让他痛苦的社会给了他启发,让他建立自己的知识论,但最后他却打破了所有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哲学讨论。这种诡辩与痛苦,恐怕也是庄子的无奈吧。于是《庄子》追求“真知”,而所谓“真知”其实就是“一种修为功夫所达致的心灵境界,一种解除人生系累桎梏而与道为一的自由之境”[7]。自由的精神该如何获得呢?他摒弃了知识,开始追求养生、养生主,追求道。“让精神与心灵保持一种自由与愉悦的状态,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与最好方法。”[8]也就是在道的视角下来观照知识,以图修复知识、仁义等带来的对本性自然的破坏,然后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夫之.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4]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成中英.中国哲学中的认知论(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6]胡启勇.先秦老庄“弃智”思想论略[J].船山学刊,2007(2).

[7]李耀南.庄子“知”论析义[J].哲学研究,2011(3).

[8]吴根友.老子与庄子的生存哲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2(7).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9)10-0001-06

收稿日期:2019-07-12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庄子》与儒家思想关系研究”(编号:2018SJA1790)。

作者简介:华云刚(1988—),男,安徽灵璧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思想研究。

【责任编辑:庄桂森】

标签:;  ;  ;  ;  ;  ;  ;  ;  ;  ;  ;  ;  ;  

华云刚:忘知以入道:论《庄子》的知识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