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分阴阳论文-于东林,丁宝刚,王斌胜,孙喜灵

气分阴阳论文-于东林,丁宝刚,王斌胜,孙喜灵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分阴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阴虚,阴气,阳气,气阴两虚

气分阴阳论文文献综述

于东林,丁宝刚,王斌胜,孙喜灵[1](2017)在《从“气分阴阳”的观点探析阴虚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气分阴阳"的角度分析阴虚的症状表现,认为阴虚包括阴气不足、津液不足、血虚和精亏4个方面,并非只有阴气不足;气阴两虚是不同于阴虚的客观生命现象,与阴虚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治疗阴虚和气阴两虚时都应重视补气药物的应用,阴虚证用太子参、西洋参为佳,气阴两虚证用党参、生晒参更为妥当。(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于东林,丁然[2](2013)在《从肾气丸的组成及功效谈气分阴阳》一文中研究指出肾气丸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附子、桂枝8味药物组成,在《金匮要略》中共出现5次,是现代临床的常用方剂,但我们在查阅《方剂学》及注释《金匮要略》的现代相关着作时发现,这些教材及相关着作大都认为肾气丸为温补肾阳之方,我们认为可能有悖张仲景原意,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明。(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3年11期)

张金玺,马作峰,张六通[3](2012)在《“脏气”分类中的“气分阴阳”学说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的对"脏气"进行分类的"气分阴阳"学说,与临床组方的一般原则有相悖之处,与病机学说和中药学理论有所相违,其否定"气阴两虚"等证候的客观存在也不符合临床实际。"气分阴阳"学说是机械套用阴阳学说"一分为二"思维的产物,不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甚至可能导致临证思维混乱,应当摒弃。(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2年08期)

纪立金[4](2009)在《脏气分阴阳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从理论与临床二方面,对脏气分阴阳进行了探讨。认为脏气分阴阳既是中医学气学理论的本意,也是五脏各自本能"活力"的两个方面;这对于正确认识脏气与脏阴、脏阳的概念及其关系,以及正确运用益脏气与滋脏阴、温脏阳的药物配伍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期刊2009-05-01)

王明辉,王风雷[5](2005)在《论中医“气”分阴阳具“六性”的人体生命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气”分阴阳而具“六性”(即物质性、普遍性、对立性、可分性、互根性、转化性)的生态特点阐明了人体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并认为,其内涵较20世纪中叶所倡的广义相对论时间更早且更深刻。(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刊》期刊2005年12期)

林明和,纪立金[6](2005)在《从气分阴阳的角度浅析《金匮》肾气丸》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是中医学应用最广泛的基本学术概念,但对于气的实质及其概念表述,学术界的见解至今尚不一致。有鉴于此,本文着重对气的阴阳涵义进行探讨,力求从气分阴阳的角度来解析《金匮》肾气丸的方义,以探求张仲景立此方的本意,并希望同仁们能够举一反叁,为研究中医理论及经方的临床应用开辟新的思路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期刊2005年04期)

王勇,段学忠,蔡新吉,孙广仁[7](2005)在《论古哲学到中医学精气涵义的演变与"气分阴阳"思想的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古代哲学"精气合一"到中医学中精、气涵义分离的演变,揭示了中医学中"精"与"气"的根本区别在于:"精"为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与本原而无调控之用;"气"为调控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不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本原。古代哲学气分阴阳、阴阳和则万物生化的辨证调控思想在中医学得到充分合理的继承。中医学"气分阴阳"最大的意义是在气为人体调控之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人体之气的调控之道。(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王勇,孙广仁[8](2004)在《从“气分阴阳”辨析阴虚发热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气分阴阳”理论辨析阴虚发热证 ,并讨论相关问题。纠正把阴虚发热阐释为“血虚发热”、“津液虚发热”的不正确说法 ,分析其实质 ,从而立足于阴阳二气的作用关系理论 ,规范化阴虚发热证的病机 ,并提出其实际意义。力图抛砖引玉 ,巩固“气分阴阳”理论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应用中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张波,王中琳[9](2003)在《“气分阴阳”与“气虚脉数”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而言 ,数脉主热 ,数而有力为实热 ,数而无力为虚热 ;迟缓脉为阳虚有寒。但临床上常遇到心气虚病人出现数脉 ,似与阳虚脉缓理论矛盾。气虚脉数的机理是什么 ?此气虚是阳气虚 ,还是阴气虚 ?为说明此点 ,先引入“气分阴阳”的概念。1 “气分阴阳”的概念(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王勇[10](2003)在《从“气分阴阳”辨析阴虚发热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气分阴阳”理论辨析阴虚发热证的病机,并对相关的问题作了探讨。纠正把阴虚发热阐释为“血虚发热”、“津液虚发热”的不妥说法,分析其实质、不妥之处与原因,从而立足于阴阳二气的作用关系规范阴虚发热证病机的认识,提出“气分阴阳”理论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应用中的认识指导作用。 本文首先明确认识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之精气学说与“气分阴阳”思想相关内容,着重阐释中医学“气”与“精”涵义、作用之区别及精气二者阴阳对待关系的认识。分析了古代哲学之“精气合一”的气学理论渗透到中医学中,其气的“本原”与“元素”的含义作了新的调整与分配,从而中医学精与气的涵义与作用有了不同而分离开来,这就构建了人体大致模型:以“精”为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或本原,以“气”为人体信息的调控、维系物质力量。精与气的阴阳对待关系主要为有形与无形、相对静止内藏与运动不息的关系,二者没有尖锐的对立矛盾,主要是为互化互生,互根互用的关系。同时认识具有唯物论与辩证逻辑体系相结合的“气分阴阳”思想,指出其是中医学理当继承的合理内核。与古代哲学类似,中医学“气分阴阳”理论最大意义是在气为人体调控之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人体之气的调控之道,即生之本,本于阴阳,而阴阳之和,本于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合和是人体生命图象的描绘,阴阳二气的失衡则构成了疾病的模型 在中医学阴阳病机学中,寒热为基本的方面,依照“气分阴阳”,寒热病机大纲自然立足于阴气与阳气之间偏胜偏衰的关系,这在古代文献也得到支持。可在寒热阐释中却出现了问题和分歧,如“阴虚发热”的阐述问题。分析古代文献得出,“气分阴阳”的思想并没有在中医学中的阴虚发热证的阐释中作为主导充分应用,“血虚发热”与“津液虚发热”的观点占有不少比重。 应用“气分阴阳”的理论分析,“血虚发热”与“津液虚发热”的虚热实质是“阴气虚发热”;其说法的不妥之处是把中医学广义之“精”代替了“阴气”之功用,从而混淆了精与气的含义作用区别并扭曲了精与气的阴阳对待关系。从深层次原因来看,可能是古代医家在认识人体阴阳的过程中,受“贵阳贱阴”观念的影响侧重于“阳气”而忽略了“阴气”;而另一方面保精血、护津液观念的影响导致对人体之“阴”的认识侧重于广义之“精”而代替了“阴气”之用,从而使得一些医家把人体之“精”与“气”作为人体主要阴阳对待关系认识寒热中的阴虚发热证病理机制。 由于本文辨析的阴虚发热证中出现的分歧与相关问题也是现代中医理论与临床、科研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所以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3-04-20)

气分阴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肾气丸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附子、桂枝8味药物组成,在《金匮要略》中共出现5次,是现代临床的常用方剂,但我们在查阅《方剂学》及注释《金匮要略》的现代相关着作时发现,这些教材及相关着作大都认为肾气丸为温补肾阳之方,我们认为可能有悖张仲景原意,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分阴阳论文参考文献

[1].于东林,丁宝刚,王斌胜,孙喜灵.从“气分阴阳”的观点探析阴虚的内涵[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2].于东林,丁然.从肾气丸的组成及功效谈气分阴阳[J].河北中医.2013

[3].张金玺,马作峰,张六通.“脏气”分类中的“气分阴阳”学说辨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

[4].纪立金.脏气分阴阳刍议[C].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2009

[5].王明辉,王风雷.论中医“气”分阴阳具“六性”的人体生命观[J].中医药学刊.2005

[6].林明和,纪立金.从气分阴阳的角度浅析《金匮》肾气丸[J].福建中医药.2005

[7].王勇,段学忠,蔡新吉,孙广仁.论古哲学到中医学精气涵义的演变与"气分阴阳"思想的传承[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

[8].王勇,孙广仁.从“气分阴阳”辨析阴虚发热证[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

[9].张波,王中琳.“气分阴阳”与“气虚脉数”机理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3

[10].王勇.从“气分阴阳”辨析阴虚发热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标签:;  ;  ;  ;  

气分阴阳论文-于东林,丁宝刚,王斌胜,孙喜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