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编者按: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藉此纪念日,去年本刊推出《理论大众化》栏目,以经典导读、专家讲堂等形式,向读者朋友特别是青年朋友,介绍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旨在搭建理论学习交流的平台,营造学思践悟的氛围,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的必要途径……………………………………………………… 王 浩(5.19)
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认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恩格斯认为,这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
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他同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一样,有3个局限性:①机械性。把一切运动简单地归结为机械运动,用纯粹的机械原因去解释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这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当时只有重量力学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②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不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理解为处在不断运动、发展中的物质。即使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也只把运动看成是简单的循环和重复。③历史唯心主义。全盘否定中世纪史;把历史看作个别人物决定的偶然事件的堆砌,无客观规律。费尔巴哈当时受反动当局的排斥,长期生活在穷乡僻壤,不了解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又脱离了当时社会实践和阶级斗争,因此,他克服不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四、对费尔巴哈宗教观和道德观的批判
费尔巴哈生活和战斗在教会、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他曾经严厉地批评了基督教,指出上帝不过是人类特征的虚幻反映。但是他并不主张废除宗教,而是希望宗教完善化,企图建立一种所谓没有神的新宗教。费尔巴哈把宗教和人的感情混为一谈,其唯心主义本质就在于:他不是从社会的经济基础去解释感性关系,而是把人的感情神圣化为宗教。这就割断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同物质的经济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掩盖了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抹杀了人们之间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对立。所以恩格斯说:“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是显露出来了。”
[16] 陈拯:《建构主义国际规范演进研究述评》,《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第1期,第135-152页;郑先武:《区域间治理模式论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11期,第116-1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特别是细胞、能量转化和达尔文进化论等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恩格斯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道德观中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道德标准并不是以什么抽象的人,或者什么人人都有追求幸福欲望作基础,而是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作基础。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的超阶级、超历史的道德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在阶级社会里,从来不是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爱。“彼此相爱吧!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地互相拥抱吧!——大家都陶醉在和解中了!”只不过是费尔巴哈设计出来的创造奇迹的神,是纯粹的空话。
这种将用过的东西顺手一丢的陋习,并非罕见。颇有人成天都在找东西。找什么呢?不是什么因为贵重需要隐藏而忘了放置处的东西,而是日常用品。例如,女人梳头用的梳子、电视的遥控器、自己日常换洗的衣服鞋子等。找不到这些东西的原因,就是用完随手就丢。梳完头人在什么地方,就将梳子随手放在什么地方;下次要梳头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满屋子找梳子。手里拿着电视遥控器,起身去做什么事,走到哪就将遥控器随手搁到哪。下次要用时,只好到处找……生活中能够快速找到日常用品的简单高效的办法,就是每次用完后放回固定的位置。但是,这样简单的习惯,有的人一生都难以养成。
恩格斯联系哲学的变革,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人类社会发展是受一般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人类史是有目的的活动构成的,这点和自然史不同,找出人们活动动机背后的动力,特别是群众历史活动动机后面的最终动力,才能发现历史规律,这最终动力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第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阶级的形成是纯粹经济的原因,阶级斗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第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国家和政治制度,决定政治法律观点和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使哲学不再是“科学的科学”,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的使命,不但是认识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责任编辑:朱雄伟)
标签:费尔巴哈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唯物主义论文; 恩格斯论文; 欧洲哲学论文; 欧洲各国哲学论文; 德国哲学论文; 《当代江西》2019年第2期论文;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