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信仰的建立,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是由作为个体的内在因素和与个体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道德培育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对道德信仰的培育会产生强化或者削弱作用。当道德环境与道德信仰价值相对抗时,道德信仰的坚定性会受到抑制甚至削弱,从而使道德信仰教育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道德信仰培育过程中,重视道德环境的建设,是道德信仰建设的应有之义,必须从各个角度构建好道德环境,才能使道德信仰培育达到效果。
关键词:道德信仰;培育;道德环境
道德信仰的形成来自于内部对特定对象的认知和外在环境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信仰形成的主体动力来自于内心的认知和坚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道德信仰的形成过程中,道德环境对内心认知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甚至动摇原来的道德信仰坚守。因此在信仰的培育过程中,不能够忽视道德环境的建设,必须深入分析道德环境的影响作用,并重视道德环境的发展、改造和创造,才能使道德信仰培育的效果得以形成和延续。
一、道德环境与道德信仰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发展
道德环境是道德信仰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了道德环境,道德信仰不可能形成,而道德信仰形成后,由于道德环境的变化,也会对道德信仰产生冲击,影响或者改变道德信仰。因此道德环境对于道德信仰培育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道德信仰又反作用于道德环境。
1.道德环境拥有自然环境的显质,又具备环境育人的潜质
道德环境是相对于人的道德生成机制而言的,也就是说,道德的生成,除了人的主观认知以外,还有其存在的环境作用。由于道德活动是一种人的活动,于是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独立于人之外的生活条件就是道德环境。而且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道德,在环境的作用下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在道德环境的作用下,道德认知、评价标准和道德约束下的行为规范,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是进化,也有可能是退化或者消失,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1]72所以,道德的生成、发展和变化都与道德环境紧密联系,是分不开的,有道德活动就一定有或者会产生一定的环境。
2.道德环境具有一般环境的共性,又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
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道德环境,体现在道德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具有一般环境的基本特征,而且有着自身独特的环境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道德环境的客观存在性。尽管道德环境在作用于道德形成的过程中表现得比较隐性,但它却是以某种客观存在的表征存在着,它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同步显现,表现为与这些发展基本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认知,并且通过道德行为展示出来。所以道德环境尽管不同于物质世界的直观显现,但它的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的事实,是道德形成过程不可或缺的客观存在。第二是道德环境的独立性。由于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结果,所以道德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但是道德环境又有着不与社会环境变化同步的特性,有时表现为优于社会发展,有时又滞后于社会发展。第三是道德环境作用的潜在性。道德环境在道德形成过程中,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因此发生的作用也是一种潜在性的表征。道德环境只是通过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社会习俗或者行为习惯来造就一种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的作用发生又不是通过强制或者灌输的手段来实现,而是通过形成的道德环境氛围来促进道德的生成。
3.道德环境对道德信仰的作用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影响
道德环境是道德信仰依赖的条件,其功能和作用,对道德信仰产生极大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隐性作用。主要是指道德环境在作用于道德信仰时,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发生功能和作用。由于人是生活在一定的道德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段的道德环境作用,会使人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上产生变化发展,这种变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隐性的、慢性的,不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强制作用。主要是指道德环境对道德信仰变化产生的强制性作用。因为当一种道德环境形成之后,就会在道德认知或者道德价值上形成一种认知,造就一种道德气氛,对人的道德信仰变化形成一种显而易见的压力,促使人的道德信仰随着道德环境的需要而产生改变,以尽快适应道德环境的需要。三是突发作用。主要是指道德环境对个体道德潜能释放起到一种突然性刺激,从而使道德信仰产生临时性变化。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种临时性道德环境中,由于这种激发性环境是突然形成或者表现出来的,所以对道德信仰也会产生临时性反应,这种反应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认知或价值判断,是以一种爆发式的形式出现,但也是某种道德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二、道德环境建设的优化原则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把艺术视作是体验情感与传达情感的活动。作为艺术一种的美术创作活动也离不开情感作用,在美术思维活动中,情感是一种内驱力,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心理因素。在情感的促动下,融情于笔,这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才有活力,才能引起共鸣,也才能达到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1.主体性原则
道德环境建设必须坚持道德发展之需。从道德的形成发展的作用来看,道德环境只是道德主体形成道德活动的场所,是载体,是平台,而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马克思指出:“如果我根本不存在,我又怎么能成为有德行的人呢?”[2]77可见道德与道德环境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而道德是人的道德,而不是环境的道德。道德环境只是道德主体——人对它的感知与反应,它的作用处于次从地位。“人同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思维、直观、感情、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正像那些在形式上直接为社会的器官而存在的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2]90可以说,对于道德环境的优化,必须遵从于道德主体。没有道德主体,道德环境不可能发生作用。同样,没有道德环境,道德主体也不可能独立存在。因此在优化道德环境时,就应当坚持以道德主体为根本的原则,既不能去造就道德主体不可能存在的道德环境,也不能忽视道德环境的客观作用。但归根结底,道德主体是优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2.全面性原则
道德环境的优化,归根结底就是为培育人的道德服务的。所以道德环境的优化过程中,始终不能脱离人的存在,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道德环境,而道德环境也同样影响着人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92道德环境在影响和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由于道德环境对道德信仰有着各种不同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坚守正确的道德信仰,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和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就必须把优化道德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而优化道德环境就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3.协调性原则
社会精神环境是道德环境构成中的核心,牵涉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影响道德环境的正作用。因此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社会精神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到全面性规划发展,既要解决好直观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建设,也要注重微观上家风、行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众传媒是构建社会舆论的主阵地,通过多样性的传播方式,把社会约定俗成的风气扩散来规范人们的意识,形成感染力和影响力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对道德环境的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大众传媒“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3]。这就要求大众传播媒介从道德建设的需求出发,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既要宣传社会发展的积极、健康的内容,也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切入道德建设的基本需求;既要造就高大上的先进人物、典型形象来的影响和教育群众,也要关注平常百姓的生活与感受;既要有正面力量的宣传,也要揭露不良现象,并善于利用反面教材,提高群众明辨善恶是非能力。社会精神环境的构建,就是要造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强大的舆论压力,为加强道德建设、优化道德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三、完善道德环境建设的机制,促进道德信仰的坚定性
道德环境建设必须兼顾多种因素的综合效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德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而社会经济关系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等因素。同时,这些要素既自成系统,又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共同构成道德环境。道德环境的每一部分因素,本身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随着社会整体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其他的、不同层次的要素之间都有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这些要素之间必然会通过互换能量,充实自身的内容,提高自身的水平,也使道德活动呈现出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趋势,从而优化自身。因此在道德环境的优化中,一定要从整体上来规划,既要注重每一项因素的不断优化,也要把握所有因素的整体优化,任何一项或几项单一性的优化都不可能构建好的道德环境。
1.构建良好的社会精神环境,建立道德环境优化的影响机制
道德环境建设必须坚持多种因素的最优化效应。由于道德环境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在优化道德环境的过程中要注重各种环境因素的协调性,否则单纯地推进单项或者某几项,都不可能达到效果。系统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将社会看作一个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各种要素不断运动发展着的有机体,这些要素并不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制约、渗透、作用”,在一种共同作用的合力下,社会有机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一块整钢”社会并不仅仅着眼于“要素内部的某一部分”“要素内部”,而是强调一种“社会要素的整合以及要素关联”。在马克思看来,要素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有差异的”,对其中的要素进行夸大或者夸小都是“不恰当的”,只有将这些要素放置在一种“整体性之下”,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看清其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在组成整体的要素当中,既有本质方面的部分,也有非本质方面的部分,如果只侧重整体,就会弱化社会发展的具体执行,如果只侧重部分,就会缺乏一种宏观的方向。因此在道德环境的优化过程中,要注重整个环境因素的协调性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2.完善抑恶扬善的社会制度,为道德环境优化提供保障机制
良好的道德环境建设还要有强有力的社会制度作保证,否则就会沦为泛泛而谈。习近平同志指出“建章立制非常重要”[4],因此,在加强道德环境建设过程中,社会性制度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道德环境。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5]可见制度同样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把行政赏罚、经济奖惩等手段列入到道德环境的建设中去,充分发挥这些手段的监督激励机制,以促进良好的道德环境的形成。一方面是通过社会舆论来评价与褒贬道德行为主体,以此强化主体行为,同时又通过这种舆论作用引导社会的共识,形成一种道德舆论氛围,如在公开媒体上对某些失德行为进行公开谴责,造成一种社会压力,从而通过谴责个体的行为来带动全社会的认知。如果说社会舆论是软手段的话。另一方面就是要建构行政措施来强制引导。行政强制措施主要是发挥奖惩的诱导机制来引导人们的行为。通过对正确高尚的道德行为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树立起引导的榜样;通过对错误的道德行为的惩罚,引导人们对不道德的人及行为予以贬抑和谴责,使守德者受益,缺德者受损,从而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如建构失信惩罚制度,让有违道德的行为记录个人诚信档案,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失信惩罚,如银行贷款、高档消费以及出行购票乘车等。当然,不是有了制度就可以,还要加强制度的落实,“制定制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实,九分气力要花在这上面”[6],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社会奖惩机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每人平均3.6平方米提升至2017年每人平均23.7平方米,城镇住房总面积由1978年的6.2亿平方米增长至2017年的192.86亿平方米。如图8所示。
希望此报告能够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全球主要事故车维修市场的真实状况,为中国事故车维修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
3.加快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夯实道德环境的力量之源
道德环境建设离不开一个价值核心,而这个价值核心又是支撑整个道德价值认知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道德建设和道德环境建设都失去了根本价值存在。而传统文化就是道德价值建构的基础。尽管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生活方式和道德认知的集中反映,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但同时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又不可能和这种历史存在相分割,必然要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与限制。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明显地共同证实了一点: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一定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完全抛弃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都不可能成功。因此,我们的道德环境建构,也就必须要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同时又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7]所以道德环境的建构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是价值认知的来源。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是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的必然,只有现代化转型后,传统文化才有无穷的生命力,成为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8]因此,在道德环境的建构中,一定要注重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继承,而不能一味地借鉴模仿别人的价值认同。
计算知识的教学不能仅仅是由教师的课上讲授来完成,更要通过学生进行系统的计算练习来实现对计算方法的巩固以及计算技能的提高,这样方才可以让学生逐步实现数学素养的提高,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丰富,从而为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石。通过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数学课堂的辅助工具,能够实现对有限课上教学时间的拓展,从而可以让数学教师能够使教学节奏更加紧凑。具体而言,小学生数学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之下,能够直观地为学生展示更多的计算题和习题,如此将让学生获得比以往更多的练习机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9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7,90.
[3]习近平.习近平十八大以来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精彩论述摘编[EB/OL].(2014-08-19)[2018-09-10].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19/c164113-25493994.html.
[4]中央纪委,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6]中央纪委,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7]中国文明网.习近平谈优秀传统文化——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谈中华文明[EB/OL].(2014-04-18)[2018-09-10].http://www.wenming.cn/ll_pd/wh/201312/t20131211_1631206.shtml.
[8]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10-14)[2018-09-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Ontheconstructionofmoralenvironmentinthemoralbeliefcultivation
SUN Bing
(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343009 China)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 beliefs, from a 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rinsic factor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is situated. The environment of moral cultivation include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which will strengthen or weaken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beliefs. When the moral environment and the value of moral beliefs are opposed, the firmness of moral beliefs will be restrained or even weakened, so that moral belief education will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moral beliefs, it is necessary to emphasize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environment, which must be constructed from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Keywords: moral beliefs; cultivation; mor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54(2019)01-0060-04
收稿日期:2018-09-22
基金项目:2015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论道德信仰的危机及其化解”(MKS1539);井冈山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人文科学)“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信仰危机及化解”(JRB1702)。
作者简介:孙斌(1969-),男,江西新干人,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校:罗建华)
标签:道德论文; 环境论文; 作用论文; 马克思论文; 社会论文; 《新余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2015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论道德信仰的危机及其化解”(MKS1539)井冈山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人文科学)“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信仰危机及化解”(JRB1702)论文;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