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生理机制论文_霍宏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生理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铃薯,锈菌,霜霉病,抗病性,白粉病,抗逆性,生理。

抗病生理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霍宏丽[1](2018)在《硅酸钠提高马铃薯对黑痣病抗性及其生理生化抗病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黑痣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真菌病害,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生物因素之一。本试验通过室内和田间研究硅酸钠对马铃薯黑痣病抗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抗黑痣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为安全有效的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发现硅酸钠抑制黑痣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在对不同浓度硅酸钠试验后,发现在MS培养基中加入0.604g/L硅酸钠对马铃薯组培苗有促生作用,并且对黑痣病菌毒素具有较强的忍耐力。2.在MS培养基中加入0.604g/L硅酸钠的组培苗盆栽接菌可提高对黑痣病的抗性,防效为地下茎18.28%。以MS液体培养基为营养液,其中加入3.02g/L浓度的硅酸钠明显增加马铃薯幼苗对黑痣病的抗性,8d地下茎防效为42.86%,匍匐茎防效为66.67%;12d防效为地下茎55.56%,匍匐茎50.00%。3.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试验地点马铃薯对硅酸钠的敏感程度不同,单株沟施硅酸钠5g、8g、叶面喷施100mmol/L和130mmol/L在不同地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药害。单株沟施3g硅酸钠和叶面喷施70mmol/L硅酸钠溶液对马铃薯安全,明显增强马铃薯黑痣病的抗性,硅酸钠沟施3g不接菌,对地下茎和块茎的防效达47.93%和40.62%,硅酸钠喷施70mmol/L接菌处理对地下茎、匍匐茎防效达48.84%和61.96%,且能增加产量。4.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硅酸钠参与了马铃薯和黑痣病菌互作体系的代谢过程,提高和协调防御性关键酶的活性,参与马铃薯本身的防卫机制。接菌和不接菌时,硅酸钠处理2d,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处理4~6d可以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POD活性升高,处理第10d可以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CAT活性升高。在不接菌的情况下,处理4~6d时硅酸钠能减缓PPO活性的降低,处理10d时硅酸钠能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木质素含量升高,处理14~16d时硅酸钠增加SOD的活性,处理14d降低几丁质酶活性,处理10d~16d时能降低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接菌的情况下,处理10d~14d时硅酸钠降低马铃薯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硅酸钠对PAL活性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梁爽[2](2017)在《杂色鲍杂交种耐低温和抗病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优1号”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是以杂色鲍台湾群体为母本,杂色鲍日本群体为父本的杂交鲍新品种,相比亲本具有高水平的抗性杂种优势,表现出高于亲本的越冬养殖存活率。目前,该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杂色鲍冬季暴发性死亡的问题。然而,对其高存活率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尚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为了在鲍的育种生产中更科学、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理论,也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贝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本文结合生理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针对鲍越冬养殖存活率相关的耐低温和抗病两方面的特性,对杂色鲍“东优1号”群体(DY),及其亲本群体杂色鲍台湾群体(TW),杂色鲍日本群体(JP)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主要工作如下:(1)杂色鲍3群体的耐低温能力评价1,研究了 DY、JP和TW叁个群体在越冬养殖环境下,及急性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情况。发现越冬养殖后,DY、JP和TW的存活率分别为95.56、93.56和 37.56%;DY、JP 和 TW 的 12h-LT50分别为 3.10、3.34 和 4.15℃,24h-LT50分别为5.70、5.69和6.58℃,DY在低温胁迫下表现出存活率的杂种优势。2,研究了低温胁迫下鲍的心率变化规律,以鲍心率随温度下降的阿伦尼乌斯曲线斜率(ADR),和鲍心率近似为0时的理论温度(AZT),作为评价鲍耐低温的心率指标。研究发现,DY、JP和TW的ADR分别为9.00、9.78和10.07,AZT分别为-13.52、-10.67和-9.53℃,DY在ADR和AZT指标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表明DY在低温下心率变化更为稳定,耐受极限低温的能力更强。3,测定了短期(7天)低温胁迫过程中,杂色鲍3群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以及反映其细胞膜流动性的脂肪酸组成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DY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都小于亲本,说明其呼吸代谢作用受低温影响较小;DY的7d脂肪酸不饱和度(270.72%)显着高于TW亲本(232.63%),表现出中亲杂种优势,预示其细胞膜的功能受低温的影响相对较小。4,使用熵值法和隶属函数法,结合以上指标,建立了鲍耐低温综合评价体系,以综合满意度代表鲍的综合耐低温能力。经计算,DY,JP和TW的综合满意度值分别为0.834,0.627和0.252,符合3群体的耐低温表型,说明该评价体系准确可靠,DY在综合耐低温能力上优于亲本群体。(2)杂色鲍3群体的免疫能力评价1,经7天的致病菌浸泡胁迫,DY、JP和TW的存活率分别为93.33、84.44和36.67%,DY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2,研究了病原菌胁迫过程中,杂色鲍3群体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总血细胞数(THC),吞噬活力,呼吸爆发和酚氧化酶(PO)活力的变化,发现DY在攻毒后的THC减少率(-8.26%)小于亲本群体JP(-15.12%)和TW(-24.48%),吞噬活性及呼吸爆发增加率(70.69%和163.50%)则高于亲本群体JP(28.00%和146.32%)和TW(-2.86%和106.26%),DY的PO活力增加率则低于双亲。说明DY的抗病杂种优势,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更为高效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3,计算得出杂色鲍3群体DY、JP和TW的抗病综合满意度分别为0.777、0.707和0.087,DY表现出综合免疫能力上的杂种优势。(3)“东优1号”杂色鲍杂种优势的转录组学解析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和比较了杂色鲍3群体在低温胁迫和病原菌胁迫过程中的转录本变化,结果如下:1,低温胁迫下DY的整体基因表达模式更偏向JP,而与TW差异较大;低温胁迫下的3个时间点(0h,6h和7d)分别鉴定到2186、688和574个在DY中非加性表达的基因(NAG,在杂交子中表达水平不同于双亲中值的基因),其中超显性表达的基因占据了最大的类群;对显性基因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类基因包括与鲍耐低温相关的脂质代谢、跨膜转运蛋白、抗氧化、低温保护分子、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基因;除显性基因外,DY在冷/热应激蛋白、脂肪酸去饱和酶、ATP合成酶、细胞凋亡酶等其它低温耐受基因上,也表现出一定比例的显性表达。推测上述这些基因在DY中的表达模式,决定了DY在器官、组织等生理水平上对低温胁迫具有更有效的抵御手段。2,发现病原菌胁迫下DY的整体基因表达模式同样偏向JP,而异于TW。病原菌胁迫下的2个时间点(Oh,24h)分别鉴定到264和105个NAG。在攻毒后表达的NAG中,显性表达的基因数目占据了主要部分,说明攻毒过程中,杂交子代中出现了大量超出双亲表达水平的基因;对在DY中呈显性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负责细胞吞噬、病原清除、抗氧化和营养免疫等生理功能;除显性基因外,DY在非特异性细胞免疫、非特异性体液免疫、抗氧化系统相关免疫基因上,也表现出很大比例的显性表达。以上结果预示着DY在病原菌胁迫下能够更有效地执行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并能及时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表现出抗病表型上的杂种优势。(4)“东优1号”杂色鲍杂种优势的表观遗传解析为从表观遗传修饰角度解析杂色鲍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制,对杂色鲍3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重硫酸盐甲基化测序和小RNA组测序,结果表明,DY与亲本群体存在明显的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率的差异(TW>JP>DY),以及明显的小RNA整体表达水平的差异(DY>TW>JP),结合转录组分析的结果,推测DY中受表观修饰调控的基因的转录活动更为活跃;对转录组中鉴定出来的显性表达基因在杂色鲍3群体中的甲基化修饰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9.50%~29.58%的基因存在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差异,说明甲基化修饰差异是造成杂色鲍叁群体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综合以上结果,杂色鲍3群体在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和小RNA表达模式上的不同,通过表观调控作用,部分造成了3群体在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后者可能通过翻译、代谢路径,进一步造成杂色鲍3群体在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上的差异,最终表现为耐低温和抗病表型上的差异,在“东优1号”杂色鲍中产生了杂种优势现象。(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8-01)

郭睿[3](2017)在《黄瓜抗病自交系IL51霜霉病抗性基因定位及白粉病抗性生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霜霉病、白粉病是黄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利用黄瓜的抗病性防御病害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本实验室现有一高抗霜霉病、白粉病的材料IL51,是研究黄瓜抗性机制的试验基础。本论文从黄瓜霜霉病抗性基因定位及白粉病抗性生理机制方面进行研究,有助于为黄瓜抗性品种的分子育种、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试验结果如下:1.黄瓜霜霉病抗性基因定位:用IL51与IL53杂交,得到F_1,F_1再自交,得到F_2,用霜霉病菌接种F_2群体,筛选F_2群体中高抗霜霉病植株与高感霜霉病植株分别混池,进行基因组重测序。(1)本研究采用喷雾接种霜霉病菌的方法,对作图群体进行了人工接种鉴定,具体结果如下:F_1代表型与感病亲本相一致,表示亲本IL51的霜霉病抗性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在分离群体中,从发病初期开始,共进行了4次表型鉴定,第一、二次,高抗植株与感病植株分离比符合1:3的分离比;第叁、四次高抗植株与感病植株分离比不符合1:3的分离比,表明应该是有多个抗性基因在起作用,属于数量性状。(2)对F_2群体中,抗病植株混池(R01)与感病植株混池(R02),进行重测序。将重测序所得的SNP和InDel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目标性状基因可能位于4号、5号、6号、7号染色体上。(3)利用PCR技术验证了49个平均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的特异性In Del分子标记,准确率为77.78%,这些标记可以用于后续抗性基因的定位。2.黄瓜白粉病抗性生理机制研究:检测抗病植株、感病植株各项生理指标含量:O_2~-,H_2O_2,SOD,POD,CAT,可溶性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感病植株与抗病植株相比:感病植株积累更多的O_2~-与H_2O_2;抗病植株SOD,POD,CAT活性高于感病植株;感病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抗病植株。(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8)

李杰,由书妍,杨丽烨,赵秀香,吴元华[4](2012)在《烟草抗PVY~N突变株SN01、SN02获得及抗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vein necrosis,PVY~N)已在烟草上造成较大的为害,其寄主范围广,给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在烟草上易引起叶脉坏死、褐脉、黄斑坏死等。本研究室通过对烤烟品种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分别从普通NC89品种和普通K326品种中筛选获得抗PVY~N的自然突变株,并分别命名为SN01和SN02。播种SN01和普通NC89、SN02和普通K326,待苗长至6~8片叶时接种PVY~N,分别观察调查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接种20d后,突变株SN01和SN02没有发病,而普通NC89和普通K326出现脉坏死症状,发病率达100%。对接种后的抗病突变株SN01和SN02进行DAS-ELISA检测,结果为阴性,表明叶片不带毒。对抗病突变株SN01和SN02进行抗病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抗病突变株SN01在接种PVY~N后,其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在接种9d后开始升高,12d后已分别高于接种普通NC89的34.91%和未接种SN01、NC89对照的61.64%、49.53%;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只在接种15d时明显低于接种后NC89中的含量,而略高于未接种对照;PPO活性在第15d略高于未接种对照,而低于常规NC89。抗病突变株SN02在接种PVY~N后,其还原性糖、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活性氧、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含量与普通K326相比增加较快,进而增强了植株对胁迫环境的适应性;而丙二醛含量一直低于普通K326,从而减轻了烟株的发病症状;总酚、类黄酮含量在前期高于普通K326,可能是该类物质的积累起到了抗病作用,而后期其含量低于普通K326以减少对烟株烟脉褐变的影响;在防御酶体系中,突变株SN02在接种后,PAL、POD、PPO和CAT迅速产生,且酶活性明显比普通K326高,防御酶体系的差异,表明突变株SN02抗病性较强。(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7-20)

徐擎,胡景江,薛盼盼[5](2011)在《外源低聚糖、水杨酸诱导杨树抗病生理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杨树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低聚糖对杨树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水杨酸、低聚糖以及他们共同作用对杨树PAL、木质素、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HRGP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水杨酸浓度为50~100 mg.L-1时诱导效果最显着(P<0.05),低聚糖浓度为10 mg.L-1时诱导效果最佳(P<0.05),水杨酸的诱导效率高于低聚糖,二者交叉诱导的效率又高于各自单独诱导。接种试验进一步证明经激发子诱导之后杨树离体叶片的抗病性增强,明显抑制了夏孢子堆的生长,延长了潜育期。(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刘峰,张军,张文吉,王洪刚[6](2004)在《土壤施钙诱导水稻幼苗抗低温和抗病生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发现 ,以干土重 1%的CaO混土处理培育水稻秧苗 ,能显着提高幼苗的抗低温和抗立枯病能力 .对其生理机制研究表明 ,该处理对水稻幼苗体内活性氧清除酶系统具有显着影响 .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 ,施钙处理的水稻幼苗根部和地上部SOD活性增强 ;根部POD活性显着增强 ,地上部POD活性下降 ;根部和地上部CAT活性则先下降 ,后上升 ;根部和地上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上升 .POD同工酶PAGE电泳结果表明 ,CaO处理的水稻幼苗地上部POD同工酶谱带明显减弱和减少 ,而根部POD同工酶谱带增强和增多 .这些结果揭示了土壤施加CaO可提高水稻幼苗抗低温和抗病能力的部分原因 .(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抗病生理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优1号”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是以杂色鲍台湾群体为母本,杂色鲍日本群体为父本的杂交鲍新品种,相比亲本具有高水平的抗性杂种优势,表现出高于亲本的越冬养殖存活率。目前,该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杂色鲍冬季暴发性死亡的问题。然而,对其高存活率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尚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为了在鲍的育种生产中更科学、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理论,也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贝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本文结合生理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针对鲍越冬养殖存活率相关的耐低温和抗病两方面的特性,对杂色鲍“东优1号”群体(DY),及其亲本群体杂色鲍台湾群体(TW),杂色鲍日本群体(JP)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主要工作如下:(1)杂色鲍3群体的耐低温能力评价1,研究了 DY、JP和TW叁个群体在越冬养殖环境下,及急性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情况。发现越冬养殖后,DY、JP和TW的存活率分别为95.56、93.56和 37.56%;DY、JP 和 TW 的 12h-LT50分别为 3.10、3.34 和 4.15℃,24h-LT50分别为5.70、5.69和6.58℃,DY在低温胁迫下表现出存活率的杂种优势。2,研究了低温胁迫下鲍的心率变化规律,以鲍心率随温度下降的阿伦尼乌斯曲线斜率(ADR),和鲍心率近似为0时的理论温度(AZT),作为评价鲍耐低温的心率指标。研究发现,DY、JP和TW的ADR分别为9.00、9.78和10.07,AZT分别为-13.52、-10.67和-9.53℃,DY在ADR和AZT指标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表明DY在低温下心率变化更为稳定,耐受极限低温的能力更强。3,测定了短期(7天)低温胁迫过程中,杂色鲍3群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以及反映其细胞膜流动性的脂肪酸组成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DY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都小于亲本,说明其呼吸代谢作用受低温影响较小;DY的7d脂肪酸不饱和度(270.72%)显着高于TW亲本(232.63%),表现出中亲杂种优势,预示其细胞膜的功能受低温的影响相对较小。4,使用熵值法和隶属函数法,结合以上指标,建立了鲍耐低温综合评价体系,以综合满意度代表鲍的综合耐低温能力。经计算,DY,JP和TW的综合满意度值分别为0.834,0.627和0.252,符合3群体的耐低温表型,说明该评价体系准确可靠,DY在综合耐低温能力上优于亲本群体。(2)杂色鲍3群体的免疫能力评价1,经7天的致病菌浸泡胁迫,DY、JP和TW的存活率分别为93.33、84.44和36.67%,DY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2,研究了病原菌胁迫过程中,杂色鲍3群体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总血细胞数(THC),吞噬活力,呼吸爆发和酚氧化酶(PO)活力的变化,发现DY在攻毒后的THC减少率(-8.26%)小于亲本群体JP(-15.12%)和TW(-24.48%),吞噬活性及呼吸爆发增加率(70.69%和163.50%)则高于亲本群体JP(28.00%和146.32%)和TW(-2.86%和106.26%),DY的PO活力增加率则低于双亲。说明DY的抗病杂种优势,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更为高效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3,计算得出杂色鲍3群体DY、JP和TW的抗病综合满意度分别为0.777、0.707和0.087,DY表现出综合免疫能力上的杂种优势。(3)“东优1号”杂色鲍杂种优势的转录组学解析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和比较了杂色鲍3群体在低温胁迫和病原菌胁迫过程中的转录本变化,结果如下:1,低温胁迫下DY的整体基因表达模式更偏向JP,而与TW差异较大;低温胁迫下的3个时间点(0h,6h和7d)分别鉴定到2186、688和574个在DY中非加性表达的基因(NAG,在杂交子中表达水平不同于双亲中值的基因),其中超显性表达的基因占据了最大的类群;对显性基因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类基因包括与鲍耐低温相关的脂质代谢、跨膜转运蛋白、抗氧化、低温保护分子、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基因;除显性基因外,DY在冷/热应激蛋白、脂肪酸去饱和酶、ATP合成酶、细胞凋亡酶等其它低温耐受基因上,也表现出一定比例的显性表达。推测上述这些基因在DY中的表达模式,决定了DY在器官、组织等生理水平上对低温胁迫具有更有效的抵御手段。2,发现病原菌胁迫下DY的整体基因表达模式同样偏向JP,而异于TW。病原菌胁迫下的2个时间点(Oh,24h)分别鉴定到264和105个NAG。在攻毒后表达的NAG中,显性表达的基因数目占据了主要部分,说明攻毒过程中,杂交子代中出现了大量超出双亲表达水平的基因;对在DY中呈显性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负责细胞吞噬、病原清除、抗氧化和营养免疫等生理功能;除显性基因外,DY在非特异性细胞免疫、非特异性体液免疫、抗氧化系统相关免疫基因上,也表现出很大比例的显性表达。以上结果预示着DY在病原菌胁迫下能够更有效地执行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并能及时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表现出抗病表型上的杂种优势。(4)“东优1号”杂色鲍杂种优势的表观遗传解析为从表观遗传修饰角度解析杂色鲍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制,对杂色鲍3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重硫酸盐甲基化测序和小RNA组测序,结果表明,DY与亲本群体存在明显的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率的差异(TW>JP>DY),以及明显的小RNA整体表达水平的差异(DY>TW>JP),结合转录组分析的结果,推测DY中受表观修饰调控的基因的转录活动更为活跃;对转录组中鉴定出来的显性表达基因在杂色鲍3群体中的甲基化修饰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9.50%~29.58%的基因存在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差异,说明甲基化修饰差异是造成杂色鲍叁群体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综合以上结果,杂色鲍3群体在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和小RNA表达模式上的不同,通过表观调控作用,部分造成了3群体在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后者可能通过翻译、代谢路径,进一步造成杂色鲍3群体在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上的差异,最终表现为耐低温和抗病表型上的差异,在“东优1号”杂色鲍中产生了杂种优势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生理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霍宏丽.硅酸钠提高马铃薯对黑痣病抗性及其生理生化抗病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2].梁爽.杂色鲍杂交种耐低温和抗病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17

[3].郭睿.黄瓜抗病自交系IL51霜霉病抗性基因定位及白粉病抗性生理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

[4].李杰,由书妍,杨丽烨,赵秀香,吴元华.烟草抗PVY~N突变株SN01、SN02获得及抗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5].徐擎,胡景江,薛盼盼.外源低聚糖、水杨酸诱导杨树抗病生理机制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

[6].刘峰,张军,张文吉,王洪刚.土壤施钙诱导水稻幼苗抗低温和抗病生理机制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

论文知识图

硅酸钠处理后的菌丝形态土壤添加钙对水稻幼苗POD活性的影响土壤添加钙对水稻幼苗SOD活性的影响土壤添加钙对水稻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不同品种接种前及96 h后PAL活性比较土壤添加钙对水稻幼苗CAT活性的影响

标签:;  ;  ;  ;  ;  ;  ;  

抗病生理机制论文_霍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