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珊瑚论文_赵宽,张婷,陈天然

导读:本文包含了滨珊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珊瑚,活性,曲霉,柱状,波速,差异,生物。

滨珊瑚论文文献综述

赵宽,张婷,陈天然[1](2019)在《南海北部滨珊瑚骨骼微生物侵蚀》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对珊瑚骨骼的侵蚀作用相对肉眼可见的大型生物侵蚀更加隐蔽,研究也相对稀少,国内更是空白。本文对采自涠洲岛、大亚湾以及西沙琛航岛的滨珊瑚骨骼切片在扫描电镜下开展微生物侵蚀研究。在涠洲岛和大亚湾的滨珊瑚骨骼切片中存在微生物侵蚀形成的"橘色条带",可能与当地水体富营养化有关,而琛航岛的样品中则没有类似的条带。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这些"橘色条带"为内生藻Ostreobiumquekettii,是一种热带珊瑚礁区常见的侵蚀微生物。O.quekettii侵蚀的珊瑚骨骼结构被破坏,其厚度减小,孔隙率提高了1.54%至6.76%、抗压强度下降了27.1%至51.2%,使得珊瑚骨骼变得更加"疏松",且在整个骨骼次表面形成了一层"骨质疏松层"。该种侵蚀微生物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使珊瑚更容易被大型生物侵蚀,而大型生物侵蚀又会进一步促进微生物侵蚀,该"正反馈效应"正好解释了在富营养化的南海北部发现的珊瑚骨骼内侵蚀加剧的现象。(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侯正瑜,王勇[2](2019)在《滨珊瑚的纵横波声学特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碳酸盐海底沉积物,它是造礁石珊瑚群体死亡后其残骸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而沉积下来的沉积物,无论是物质组成还是沉积结构都具有独特性[1]。珊瑚礁沉积物经常由脆弱的、形状不规则的、多孔或者空心的颗粒组成,因此硅质碎屑沉积物(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和碳酸盐岩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另外珊瑚礁沉积物颗粒接触的胶结作用会增加沉积物的刚度,从而导(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聂影影,刘亚月,杨文聪,黎燕媚,许茂鑫[3](2019)在《来自普哥滨珊瑚的一株Talaromyces sp.真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等手段从普哥滨珊瑚分离的一株Talaromycessp.真菌C21-1中筛选得到2个活性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圆二色谱等技术鉴定这两个化合物分别为(R)-(-)-hydroxysydonic acid(1)和homodimeric WIN 64821(2),补充完善了化合物2的核磁共振信号归属,并对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测定,发现化合物1对白色假丝酵母Canidia albicans和耐甲氧基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75mmol/L和0.2mmol/L,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的抑制活性较弱,在0.2mmol/L浓度下的抑制率为17%;化合物2最大浓度0.2mmol/L条件下对这3种菌均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化合物2表现出剂量依赖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0.5mmol/L时抑制率达到35.1%。(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胡敏航,陈天然,张文静[4](2018)在《滨珊瑚Sr/Ca的种间和种内差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滨珊瑚骨骼的锶和钙元素的比值(Sr/Ca)是重建热带海区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变化最常用的地球化学代用指标之一。但是,珊瑚作为生物体,其生理活动会对骨骼内的Sr/Ca产生干扰从而影响重建的准确度。文章采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OES)技术对南海北部涠洲岛两块滨珊瑚的Sr/Ca比值进行测量,并结合卫星观测的SST值分别建立各个珊瑚个体的Sr/Ca-SST温度计方程。结果显示:1)该研究采集的两种滨珊瑚(澄黄滨珊瑚和普哥滨珊瑚)的Sr/Ca值和温度计具有显着的种间差异。因此在古气候重建时,建议古珊瑚和现代珊瑚严格使用同一种滨珊瑚;2)同种滨珊瑚不同个体之间的Sr/Ca也存在差异性,一方面是由于冬、夏季的极端低、高温对珊瑚生理产生胁迫,从而造成Sr/Ca出现异常值;另一方面则是取样误差导致,尤其是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期; 3)同一珊瑚个体内的不同生长轴的生长率存在显着差异,然而Sr/Ca却没有显着的差异性,说明不同生长轴的取样对骨骼Sr/Ca没有显着影响。最后,文章用多样品的平均值建立Sr/Ca温度计方程,用于减小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带来的误差,得到Sr/Ca(mmol·mol–1)=–0.04027×SST(℃)+9.623的方程。用该温度计对涠洲岛海域的SST后报的误差为±0.6℃(1σ),达到了古海温重建的精度需求。(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姚远蓓[5](2017)在《一株普哥滨珊瑚土曲霉XWC21-10次级代谢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微生物能产生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性的天然产物,在海洋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一直是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热点。珊瑚共附生真菌多样化程度很高,能产生很多结构独特,活性良好的次级代谢产物。因此,珊瑚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得到了广泛研究。本课题组前期从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普哥滨珊瑚中,筛选出一株具有抗菌,抗氧化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菌株土曲霉XWC21-10。对该菌株进行活化,大量发酵,对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浸膏进行活性检测和化学组分分析比较。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纯度分析和结构鉴定,同时对其进行活性筛选和评价。(1)发酵液和菌丝体浸膏活性评价。分别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卤虫致死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和菌丝体同时含有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活性成分,其卤虫致死活性不明显,发酵液和菌丝体对RAW264.7(鼠巨噬细胞)具有细胞毒性,抗炎活性不明显。分别运用HPLC和TLC的方法判断发酵液和菌丝体浸膏含有相对丰富的化学成分,并具有相似的组分,合并进行分离纯化。(2)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合并发酵液和菌丝体浸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凝胶柱色谱结合的方法,对其分离纯化。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纯度分析,结合核磁共振氢谱、碳谱(~1H NMR、~(13)C NMR)以及质谱(MS)等波谱分析技术,最终确定9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A-1(大黄素甲醚),A-3((Z,Z)-9,12-十八烷二烯酸),A-4(Z-9-十八烷烯酸),A-5(过氧麦角甾醇),A-7(大黄素),ZB-2-1(曲地酸),ZB-4-3(butyrolactonesⅠ),ZB-4-4(butyrolactoneⅦ),ZB-5-2(butyrolactones Ⅱ)。(3)次级代谢产物活性评价。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抗菌,DPPH自由基清除,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和抗炎活性筛选。叁种丁内酯类化合物ZB-4-3,ZB-4-4,ZB-5-2,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ZB-4-3(butyrolactonesⅠ)对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效果,MIC分别为3.125μM,6.25μM。ZB-4-4(butyrolactoneⅦ),ZB-5-2(butyrolactones Ⅱ)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MIC分别都是1.56μM。曲地酸(ZB-2-1)和叁种丁内酯类化合物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的活性,EC_(50)分别36.68±0.17μM,24.56±1.21μM,31.30±0.45μM,56.29±0.35μM。ZB-2-1同时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两个丁内酯化合物ZB-4-4,ZB-5-2不具有RAW264.7细胞毒性,化合物浓度与LPS诱导细胞释放NO量成负相关,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本研究从普哥滨珊瑚的一株共附生真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探究,最终确定9个化合物结构。其中,丁内酯Ⅶ化合物(ZB-4-4),及其活性报道较少,该研究首次检测其具有抗菌,DPPH自由基清除双重活性,丰富了该类化合物的研究,为以后化合物丁内酯Ⅶ的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珊瑚共附生真菌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丰富了海洋来源的土曲霉代谢产物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7-12-01)

姚远蓓,班海侠,雷晓凌,钟敏[6](2017)在《徐闻普哥滨珊瑚土曲霉XWC21-10代谢产物活性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发利用海洋活性天然产物,对分离自普哥滨珊瑚的1株土曲霉XWC21-10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及其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的4种萃取物对6种指示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说明具有广谱抑菌作用;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抑制率分别达到(79.37±1.53)%,(67.04±1.96)%。对具有明显活性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11个级分。活性跟踪检测组分6、7、8、11活性较好,组分6、7成分相似,其主要含有还原性物质、高级醇、甾类等化合物;而级分11仅含有共轭基团化合物,成分相对简单。因此,该菌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活性物质还有待进一步的纯化和确定,该研究可为开发抑菌剂和治疗早老性痴呆症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许莉佳,余克服,李淑[7](2016)在《海南岛澄黄滨珊瑚共生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导致珊瑚礁严重衰退的背景下,以抗逆性强的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10月―2014年8月在海南岛文昌和叁亚对其共生藻密度及光合效率开展了季节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澄黄滨珊瑚共生藻的密度及光合效率均存在显着的季节变化,共生藻密度在冬季最低、夏季较高,其光合效率在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2)澄黄滨珊瑚共生藻密度的空间差异远小于其季节变化的差异,但水深1~2 m澄黄滨珊瑚共生藻的密度普遍高于水深4~6 m的澄黄滨珊瑚,叁亚澄黄滨珊瑚共生藻的光合效率明显高于文昌。3)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诸多环境因子中,海表温度SST和水体营养是驱动海南岛澄黄滨珊瑚共生藻密度及光合效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而光合效率的空间差异则可能是珊瑚对生存环境长期驯化的结果。由于文昌和叁亚沿岸海水养殖和潜水旅游等人类活动频繁,礁区海水面临富营养化的风险,推测海南岛澄黄滨珊瑚面临SST上升和营养胁迫联合效应的严重威胁。(本文来源于《热带地理》期刊2016年06期)

江巧文,曹志敏,王道儒,李元超,倪建宇[8](2016)在《琼东海域橙黄滨珊瑚骨骼生长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珊瑚骨骼X射线照片,使用CoralXDS软件,对海南岛(琼)东部海域的橙黄滨珊瑚生长特性进行研究,获取了百年来的年生长率(ER)、骨骼密度(D)和钙化速率(CR)3种生长参数.结果表明:该橙黄滨珊瑚ER的变化范围为0.49~1.10 cm·a~(-1),年均值0.76cm·a-1;D的变化范围1.11~1.35 g·cm~(-3),年均值1.22 g·cm~(-3);CR的变化范围为0.55~1.41g·cm~(-2)·a~(-1),年均值0.94 g·cm~(-2)·a~(-1).统计分析表明,研究海区表层水温(SST)是橙黄滨珊瑚骨骼生长参数变化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对ER和CR的控制较强,对D的影响较弱,但总体上3项生长参数都随SST升高而增大.光照、盐度和水动力条件等是次要影响因素.台风和强热带风暴对琼东海域橙黄滨珊瑚骨骼密度条带分布的影响也较为显着.复杂的气候环境,赋予了橙黄滨珊瑚骨骼多变的生长模式.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琼东海域年平均表层水温显着上升,气候倾向率为0.15℃·(10 a)~(-1),SST上升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初和80年代初,人类活动加剧和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琼东海域SST显着上升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林紫云,余克服,施祺,陈天然,陶士臣[9](2016)在《叁沙市美济礁滨珊瑚记录的近百年海面温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南沙群岛美济礁滨珊瑚Sr/Ca建立与海面温度(SST)的关系式,后报近百年南沙群岛海区高分辨率的SST序列。结果显示:美济礁近百年SST的年平均值为28.4℃,最高值为29.2℃(1998 AD),最低值为27.6℃(1917 AD),相差1.6℃。近百年SST呈增暖趋势,升温速率为0.025℃/10 a,但存在年代际的温度波动,其中1906―1927 AD呈降温态势,1928―1938 AD呈增温态势,1939―1957 AD呈降温态势,1958年后SST呈波动上升趋势。近百年SST呈现3.5 a、33 a周期,显示受ENSO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影响。(本文来源于《热带地理》期刊2016年01期)

牛文涛,田鹏,林荣澄,陈彬,Suharsono[10](2015)在《蓝碧海峡澄黄滨珊瑚群体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印度尼西亚蓝碧海峡3个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地理群体(YM、YN、YS)的79个样本核糖体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基因(包括ITS1区和ITS2区)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探讨澄黄滨珊瑚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结果表明:79条序列共获得63个单倍型,3个群体呈现出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d=0.991 56)和高的核苷酸多样性(Pi=0.026 81).Tajima'D检验、Fu's Fs检验和岐点分布检验(mismatch analysis)推测种群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单倍型邻接关系树和单倍型网络图表明澄黄滨珊瑚群体没有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间遗传变异占1.22%,群体内遗传变异占98.78%.群体间固定指数(Fst)的绝对值为0.012 2,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弱.各群体间的基因流值均大于4,说明澄黄滨珊瑚在当地群体间随机交配,基因交流十分充沛,各珊瑚群体间没有地理隔离,可以互相作为造礁珊瑚修复用的来源补充地.(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滨珊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0引言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碳酸盐海底沉积物,它是造礁石珊瑚群体死亡后其残骸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而沉积下来的沉积物,无论是物质组成还是沉积结构都具有独特性[1]。珊瑚礁沉积物经常由脆弱的、形状不规则的、多孔或者空心的颗粒组成,因此硅质碎屑沉积物(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和碳酸盐岩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另外珊瑚礁沉积物颗粒接触的胶结作用会增加沉积物的刚度,从而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滨珊瑚论文参考文献

[1].赵宽,张婷,陈天然.南海北部滨珊瑚骨骼微生物侵蚀[J].热带海洋学报.2019

[2].侯正瑜,王勇.滨珊瑚的纵横波声学特性初探[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3].聂影影,刘亚月,杨文聪,黎燕媚,许茂鑫.来自普哥滨珊瑚的一株Talaromycessp.真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J].菌物学报.2019

[4].胡敏航,陈天然,张文静.滨珊瑚Sr/Ca的种间和种内差异性[J].热带海洋学报.2018

[5].姚远蓓.一株普哥滨珊瑚土曲霉XWC21-10次级代谢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7

[6].姚远蓓,班海侠,雷晓凌,钟敏.徐闻普哥滨珊瑚土曲霉XWC21-10代谢产物活性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17

[7].许莉佳,余克服,李淑.海南岛澄黄滨珊瑚共生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J].热带地理.2016

[8].江巧文,曹志敏,王道儒,李元超,倪建宇.琼东海域橙黄滨珊瑚骨骼生长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6

[9].林紫云,余克服,施祺,陈天然,陶士臣.叁沙市美济礁滨珊瑚记录的近百年海面温度变化[J].热带地理.2016

[10].牛文涛,田鹏,林荣澄,陈彬,Suharsono.蓝碧海峡澄黄滨珊瑚群体遗传多样性[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中心点为C(见图1);石岛周2.00~1...涠洲岛以及采集滨珊瑚样品的位置...海南岛滨珊瑚采样点位置示意图白化的滨珊瑚海南岛西北部大型原生死亡滨珊瑚...涠洲岛滨珊瑚骨骼中的相对生物侵...

标签:;  ;  ;  ;  ;  ;  ;  

滨珊瑚论文_赵宽,张婷,陈天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