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立体图像序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立体图像匹配,动态规划思想,双序列比对算法,同名极线
立体图像序列论文文献综述
施万利,王宏勇[1](2010)在《基于双序列比对算法的立体图像匹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现有立体匹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序列比对算法的立体图像匹配方法。将立体图像对中同名极线上的像素灰度值看做是一对字符序列,使用基于动态规划思想的双序列比对算法对这些对字符序列进行匹配,以获取立体图像视差。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采用人脸立体图像对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立体图像匹配能获得光滑的、稠密的视差图。基于动态规划思想的双序列比对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立体图像匹配问题,从而为图像的立体匹配提供了一个实用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0年08期)
荣宪伟[2](2010)在《立体图像序列编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立体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立体图像或图像序列将在不久的将来逐渐取代传统的二维图像或图像序列。然而立体图像或立体图像序列比二维图像或图像序列多一倍的信息量,因此需要有效的立体图像或图像序列编码方案。经典的立体图像或图像序列编码方案存在计算复杂,编码性能不高,实用性差等不足,因此本论文根据立体图像或图像序列的固有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编码方案。根据立体图像编码中的视差与立体视觉中的视差含义不同,该论文提出了基于伪视差的立体图像编码方案。此方案中的视差不是空间中的物点在立体图像对左右图像中投影位置差,而只表示立体图像中空间信息的冗余。实验结果证实提出的方案能够在0.4位/像素下取得令人满意的图像质量。由于其采用简化的基于块图像的立体匹配方法,因此大大降低匹配计算的复杂度。除此之外,与JPEG2K单独编码相比校,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位率下提出的算法能够取得更好的重构质量,并且其编码时间仅仅是传统压缩标准算法JPEG2K的一半。为了提高物体边界的重构质量,该论文提出了基于伪视差可变块的立体图像编码方案。该方案中块图像的大小可以根据像素灰度值绝对差的和改变。如果一图像块灰度值绝对差的和大于阈值,则需要将该块分成四个4×4子块。如果小于阈值,则不分割。实验结果证实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因此提出的编码方案对推动立体图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了传统的立体图像序列的编码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立体图像序列编码方案。因为立体图像序列既包括单通道图像序列中的时间冗余和空间冗余,还包括左右通道之间的空间冗余,所以通常立体图像序列编码方案使用运动矢量来预测当前图像去除一个通道内连续帧之间的时间冗余,而用视差矢量来预测当前图像去除同一时刻同一场景左右图像间的空间冗余。存在的编码效率较好的方案是基于叁种模式择优预测的编码方案,即视差估计预测、运动估计预测、视差估计和运动估计线性组合预测中择优选择。由于这种编码方法是在叁种模式下择优选择一种,这就意味着表示选择结果需要两个比特,增加一个比特只增加了一种可选模式,所以选优比特利用率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论文提出了权重可变的运动和视差估计联合预测的快速编码方案。该方案采用可变块的视差估计算法提高视差估计速度,并且提出八种运动和视差估计联合预测模式提高重构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比存在的算法取得更好的编码性能和更快的视差估计速度。(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0-03-01)
姚思勤[3](2008)在《立体图像序列中匹配算法的研究及其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至今汽车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你是上班,出差,旅游,郊游等等,需要离开家门的时候,汽车已经成了你的必须伴侣,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交通事故,人类的死亡数量开始逐年递增,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形成了极大的危害,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其中的原因,不断的技术创新,以尽量降低这种灾难。人们渐渐发现车祸的发生除了汽车本身的问题,自然环境外,其中主要原因是人类对于汽车驾驶技术的掌控问题。于是20世纪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为汽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领域。随着电脑的智能化,考虑到驾驶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车祸的发生,尽量减少驾驶过程中的人为作用,加强人的舒适性与便捷性,汽车的智能化又飞速发展了起来。汽车智能化有很多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个方向就是汽车的智能巡航系统,它可以使车辆平稳舒适的保持安全距离巡航,若前方无任何低速之车辆,系统会切换至定速巡航状态,依照驾驶所设定的车速行驶。前方车辆相对位置与速度的信息,也提供是否与前车发生追撞预判,作为碰撞警示与碰撞减缓系统触发判断。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个研究领域中的目标自动识别问题:利用双目视觉目标识别技术,来进行车辆前方障碍物的自动识别。首先的工作是进行立体匹配工作,从双目图像对中快速、准确地寻找同名点,并利用同名点合成浓密视差图像,同时通过序列图像,在视频中找到当前双目图像的光流场。最后根据这两者进行数据融合得到当前景物中的运动障碍物。(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8-04-01)
韩军功,卢朝阳[4](2003)在《立体图像序列的压缩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介绍了立体视觉的基本原理,然后对立体图像的压缩方法分四类进行了综述。对其中用于立体图像序列的两种主要方法:基于“块”匹配的立体图像压缩方法和基于物体的立体图像压缩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已有成果进行总结和分类,剖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些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残差图像编码、遮挡检测、更精确的场景分割等。1(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立体图像序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立体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立体图像或图像序列将在不久的将来逐渐取代传统的二维图像或图像序列。然而立体图像或立体图像序列比二维图像或图像序列多一倍的信息量,因此需要有效的立体图像或图像序列编码方案。经典的立体图像或图像序列编码方案存在计算复杂,编码性能不高,实用性差等不足,因此本论文根据立体图像或图像序列的固有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编码方案。根据立体图像编码中的视差与立体视觉中的视差含义不同,该论文提出了基于伪视差的立体图像编码方案。此方案中的视差不是空间中的物点在立体图像对左右图像中投影位置差,而只表示立体图像中空间信息的冗余。实验结果证实提出的方案能够在0.4位/像素下取得令人满意的图像质量。由于其采用简化的基于块图像的立体匹配方法,因此大大降低匹配计算的复杂度。除此之外,与JPEG2K单独编码相比校,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位率下提出的算法能够取得更好的重构质量,并且其编码时间仅仅是传统压缩标准算法JPEG2K的一半。为了提高物体边界的重构质量,该论文提出了基于伪视差可变块的立体图像编码方案。该方案中块图像的大小可以根据像素灰度值绝对差的和改变。如果一图像块灰度值绝对差的和大于阈值,则需要将该块分成四个4×4子块。如果小于阈值,则不分割。实验结果证实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因此提出的编码方案对推动立体图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了传统的立体图像序列的编码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立体图像序列编码方案。因为立体图像序列既包括单通道图像序列中的时间冗余和空间冗余,还包括左右通道之间的空间冗余,所以通常立体图像序列编码方案使用运动矢量来预测当前图像去除一个通道内连续帧之间的时间冗余,而用视差矢量来预测当前图像去除同一时刻同一场景左右图像间的空间冗余。存在的编码效率较好的方案是基于叁种模式择优预测的编码方案,即视差估计预测、运动估计预测、视差估计和运动估计线性组合预测中择优选择。由于这种编码方法是在叁种模式下择优选择一种,这就意味着表示选择结果需要两个比特,增加一个比特只增加了一种可选模式,所以选优比特利用率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论文提出了权重可变的运动和视差估计联合预测的快速编码方案。该方案采用可变块的视差估计算法提高视差估计速度,并且提出八种运动和视差估计联合预测模式提高重构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比存在的算法取得更好的编码性能和更快的视差估计速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立体图像序列论文参考文献
[1].施万利,王宏勇.基于双序列比对算法的立体图像匹配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
[2].荣宪伟.立体图像序列编码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3].姚思勤.立体图像序列中匹配算法的研究及其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
[4].韩军功,卢朝阳.立体图像序列的压缩方法[J].通信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