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研究——以“田横祭海节”为例*

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研究——以“田横祭海节”为例*

马艳莉孙举雪

提要|探讨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模式,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总结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剖析了“田横祭海节”举办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构建起以政府宏观管理为基础,以民间自觉实践为主体,以适当的传承激励机制为桥梁的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关键词|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传承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4

作者信息|马艳莉,女,1978年生,黑龙江鹤岗人,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和财务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266061;

孙举雪,即墨市温泉中学,266207。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著名民俗学家陶立璠指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的根本。倘若文化消失,国家和民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保护“非遗”,使“非遗”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其意义可谓深远。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方面,全国总体形势较好。然而,随着全球化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旧式的、传统的“非遗”文化内容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许多“非遗”事项的文化空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消解、转变,致使“非遗”初始的功能性作用几乎已成为历史,不再是现代生活、生产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许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强大冲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对他们进行有效保护和抢救成为一项紧迫、重要的工作。

青岛的“田横祭海节”是中国最具影响的海洋节之一,源于当地传承500余年的祭海民俗,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2004年田横镇党委政府将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民俗旅游知名品牌与开辟渔民增收新路径有机结合,对当地祭海习俗进行保护性开发,挖掘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内涵,对原始的祭海程序进行了整理完善,提出了“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办节主题和“一年一祭、三年一节,官办示范、民办主体,高点定位、持续发展”的办节思路,旨在“还节于民”,将祭海节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交融,使这一古老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对“田横祭海节”习俗、传承方式及保护开发模式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民族文化研究的理论,也可以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一、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定义: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广阔,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

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程度参差不齐。意大利和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拥有最丰富文化遗产的两个国家。意大利为看护好数量浩大的文化遗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政府投入庞大的资金,并成立法律体系使文化遗产得以保护,早在1940年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修复技术学校——罗马文物修复学院;1969年自发组织“艺术遗产保护小队”,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意大利政府签署共同保护文化遗产协议。可以说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保护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且意大利人具有极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致使文化遗产得以很好地保存下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1.传承土壤的缺失。许多“非遗”事项的文化空间随着历史的变化会消解、转变,旧式的、传统的“非遗”文化内容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鲜有现代群体能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保留己成过去时的文化需求,那些维持“非遗”鲜活生命力的受众群日益减少。2.传承内容的异化。某些地方和政府打着“保护非遗”的旗号,实则是恣意将“非遗”推向市场进行商品化开发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非遗”文化保护意识和实际措施都远未到位,如此行径无异于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让人各取所需,由此造成的传承内容异化已背离了保护“非遗”的初衷,甚至成为了对“非遗”的破坏和亵渎。

为了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抢救民族的遗产,全国各地正掀起一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2011年6月1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法律的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田横祭海节”的开发模式探讨

田横镇祭海活动萌芽于新石器时代,形成于明清时期,兴盛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逐渐恢复、科技普及以及渔民思想意识的转变,田横祭海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由原来纯粹向海神祈福求安,逐渐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节日——祭海节。自1964年至1984年,祭海活动中断;1984年以后,祭海活动重新恢复,称为“周戈庄上网节”。2004年,田横镇政府成立节庆筹备委员会,参与并指导渔民传承发扬这一传统民俗,同时将“周戈庄上网节”更名为“周戈庄祭海民俗文化节”。2006年正式定名为“田横祭海节”。

“田横祭海节”自开办以来,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品牌效益与学术效益,每届祭海民俗文化节都能吸引国内外游客30余万人次,住宿、餐饮等相关的消费收入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与此相关的民俗文化研讨会也对祭海节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作为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攀升。田横祭海节的发展经验,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政府积极引导,加强宏观调控

田横的祭海活动原为民间自发行为,自2004年田横镇政府成立节庆筹备委员会以指导办节以来,历届祭海节田横镇政府都积极参与。尤其是2009的祭海节首次由即墨市政府主办,田横镇政府承办。即墨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祭海节组委会,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筹备、策划、宣传、协调等相关事宜,确保了办节期间的社会安全、生产安全和舆论安全。

(二)鼓励渔民自发祭海,突出原生态特色

田横祭海的最大优势在于原生态。为突出这一特色,地方政府组织了12名当地老渔民,重新挖掘录制了被称为“带着海腥味的信天游”的渔家号子,并挑选16户渔民直接参与到祭海典礼表演。原汁原味的渔民祭祀、充满渔家风情的“三牲”祭品、体现民间手工艺的大馒头,成为了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三)开展多项民俗活动,丰富祭海内容

摆脱单纯举办祭海仪式的束缚,邀请了包括德州跑驴、辽宁海城高跷、长青手舞龙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刻瓷、剪纸、泥塑等民间手工艺传承人在祭海广场进行现场展演,突出活动的兼容性、开放性和观赏性,使祭海节成为全国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交流的舞台。

三、构建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模式

“田横祭海节”的开发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旅游配套设施滞后、民俗韵味不足以及政府引导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其他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并制约着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开发和保护。因此,需在总结田横祭海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

(一)从政府“主导”走向政府“引导”

自1998年3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首次提出“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以来,“政府主导”一直是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方针”、“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型政府职能的反映,虽然具有组织协调方便、有效的优点,但随着开发程度的深入,以“办二产的思路”办三产显然不符合“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基本原则。田横祭海节前期刚开发时是由政府主导,但在2009年田横祭海节,政府鼓励和支持渔民自发祭海,尽可能淡化官方色彩,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过渡。“政府引导”中政府应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把民俗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1.对场地、餐饮、交通进行统筹安排。2.做好办节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3.充分利用政府窗口,通过各种媒体提高宣传力度,增强宣传的辐射面。4.深入挖掘民俗内涵,提高民俗韵味,丰富祭海内容。5.宏观调控,加强与周围景点的结合开发。

(二)提高民间自觉实践意识,激发当地群众的参与意识

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表达了本地域、本民族的纯真感情,这些反映和美化自己生活的民间文化,经过历代相传,集中了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虽然政府在继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属于特定群体的,家乡情结和共同的价值观使他们成为记录、保护地域文化遗产的最好主体。因此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充分尊重民间文化主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发广大民众的自觉参与意识。1.以教育为主,充分发挥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中的巨大影响力和凝聚力,培育本地域民众的自豪感与责任感。2.建设祭海民俗文化陈列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全面立体展示祭海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发展以及价值。3.激发当地群众的经济参与意识,积极引导群众以多种经营形式参与节庆,发挥当地群众的地域优势,以期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调动群众参与节庆经营活动的积极性。4.充分利用民间游资,加大祭海节举办资金的市场化筹措力度,由政府搭台,广泛吸纳企业以及社会资金,多渠道增加祭海节收入,实现祭海节的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徐令.从原生态艺术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性发展[J].艺术百家,2008(8):37-39.

[2]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6(1):14-20.

[3]NOYES,DOROTHY.Thejudgeofsolomon:globalprotectionsfortraditionandtheproblemofcommunityownership[J].CulturalAnalysis,2006(5):27-57.

[4]HARRIETDEACON.Intangibleheritageinconservationmanagementplann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HeritageStudies.2004(5):68-70.

[5]KLEIN,BARBRO.CulturalhHeritage,theswedishfolklifesphereandtheothers[J].CulturalAnalysis,2006(5):57-80.

[6]柴以华,傅娇灵,许慧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5(10):57-58.

[7]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3-109.

[8]李晟.基于旅游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激励机制研究——以传统手工艺技能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本文系青岛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课题(项目编号:10XC20);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010001);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0RKGB2142)。

(责任编辑:高媛)

标签:;  ;  ;  

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研究——以“田横祭海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