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山西省娄烦县尖山铁尾矿库坝复垦地植被-土壤系统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植被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的基础上,采用数量生态和土壤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尾矿库坝复垦地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群落组成、优势种种间关系、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变化特征;采用植被-土壤耦合模型,综合评价尾矿库坝复垦地植被-土壤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恢复质量,筛选适宜尾矿库坝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种类及其最佳物种配置模式,以期为提高尾矿库坝植被土壤系统恢复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TWINSPAN等级分类将尖山铁尾矿库坝复垦地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群落72个样方划分成8个群丛,即:紫花苜蓿+山野豌豆群丛、柠条-芦苇+茵陈蒿群丛、沙棘-拂子茅群丛、柠条-披碱草群丛、兴安胡枝子-糙隐子草+白羊草群丛、沙生冰草+糙隐子草群丛、柠条-茵陈蒿+拂子茅群丛、柠条-牛筋草群丛,分别处于生态恢复的初、中期阶段。DCA、CCA二维排序轴分别反映了该尾矿库坝复垦时间、土壤水分的梯度变化。2)菊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在该尾矿库坝复垦地植被群落占优势(57.7%)。随恢复时间的增加,复垦地不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均匀度逐渐提升,群落趋向稳定、成熟,以柠条为主的群丛Ⅳ(柠条-披碱草)、Ⅱ(柠条-芦苇+茵陈蒿)、Ⅷ(柠条-牛筋草)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明显。优势种种间关系表明,豆科和禾本科植物种间表现出较强的正关联,如人工种植的柠条与自然恢复的披碱草、自然恢复的白羊草与兴安胡枝子等,建议铁尾矿库坝植被恢复过程中可采用豆科和禾本科植物混合配置模式。3)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的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以及四种土壤酶活性(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均呈上升的趋势,而土壤容重、土壤pH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复垦地土壤生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肥力逐渐提高,特别是恢复12a以上的植物群丛,其土壤质量恢复效果尤其明显。植物的恢复演替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恢复初期(≤10a)主要受植物特征的影响;随恢复时间的增加,恢复中期以后(>10a)土壤环境的变化又引起了植物种的改变,植物群落分布受土壤性质影响较大。4)以豆科植物为主的群丛Ⅰ(紫花苜蓿+山野豌豆)在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机质含量方面效果显著,并且植被综合评价指数P(y)最高(0.6062),在该铁尾矿库坝复垦地的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土壤系统恢复质量最优,在未来铁尾矿库坝生态恢复中,推荐采用紫花苜蓿、柠条等豆科植物与禾本科草本植物(披碱草、沙生冰草、白羊草等)混合配置模式。5)从改善土壤质量的长远效果来看,灌草混种模式的群丛土壤质量改善效果优于草本模式的群丛,在未来铁尾矿库坝植被恢复中,推荐采用灌草混种模式。6)从土壤-植被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p结果来看,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植被-土壤系统的协调度越来越好,种植10a以上的群丛,处于恢复的中后期,植被-土壤系统的协调度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群丛Ⅳ(柠条-披碱草)的植被-土壤系统协调状态最佳,其植被配置模式可为未来铁尾矿库坝生态恢复提供参考。野外调查发现,恢复中后期的人工牧草地植被呈现明显的退化现象,建议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应加强植被的科学管护,以提高生态恢复质量与成效,促进植被-土壤系统向稳定的、自我维持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发现,在铁尾矿库坝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灌、草混合模式的群丛恢复效果要更优于纯草本模式群丛,并且采用豆科(柠条、紫花苜蓿)和禾本科(披碱草、沙生冰草、白羊草等)植物配置模式的作用明显。柠条-披碱草模式的植被-土壤系统协调状态最佳,其植被配置模式可为未来铁尾矿库坝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霖
导师: 李素清
关键词: 铁尾矿库坝复垦地,群丛,植被土壤系统,土壤性质,耦合度
来源: 山西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矿业工程
单位: 山西大学
分类号: TD88;Q948.1
DOI: 10.27284/d.cnki.gsxiu.2019.000804
总页数: 81
文件大小: 5015K
下载量: 136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细度铁尾矿粉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微细铁尾矿的流变特性和输送阻力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2)
- [3].改良铁尾矿渣路基填筑施工与质量评价研究[J]. 山东交通科技 2020(02)
- [4].机械力对菱铁尾矿粒度分布及火山灰活性的影响[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03)
- [5].铁尾矿粉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9(05)
- [6].化学激发对铁尾矿胶凝特性及环保的影响[J]. 陕西水利 2019(09)
- [7].铁尾矿资源的研究与应用[J]. 江西建材 2018(04)
- [8].铁尾矿再选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 矿冶 2018(01)
- [9].针对利用铁尾矿制备水泥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 居舍 2017(27)
- [10].北京地区细颗粒铁尾矿烧结过程与机理研究[J]. 建筑材料学报 2018(04)
- [11].制备铁尾矿复合微粉的立磨粉磨系统[J]. 中国水泥 2018(10)
- [12].铁尾矿粉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分析[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8(05)
- [13].攀枝花某选铁尾矿钛回收工艺[J]. 过程工程学报 2017(02)
- [14].南芬铁尾矿回收石英试验研究[J]. 矿业工程 2017(05)
- [15].铁尾矿微粉矿物掺合料技术性能研究[J]. 混凝土 2016(05)
- [16].高效回收攀枝花白马矿区选铁尾矿中钛铁矿技术研究[J]. 矿冶工程 2014(06)
- [17].铁尾矿渣区路基施工的生态及环境保护措施[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5(04)
- [18].铁尾矿粉在承德双峰寺碾压混凝土坝中的应用[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1)
- [19].铁尾矿粉的组成及其物理性能研究[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5(02)
- [20].河北省铁尾矿的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06)
- [21].铁尾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5(03)
- [22].铁尾矿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高强混凝土的研究[J]. 混凝土 2015(07)
- [23].蒸压养护对富硅铁尾矿粉活性特性的影响[J]. 混凝土 2015(08)
- [24].铁尾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J]. 中国矿业 2015(11)
- [25].选铁尾矿回收稀土生产实践[J]. 包钢科技 2020(05)
- [26].细粒铁尾矿的沉积特性与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20(07)
- [27].焙烧铁尾矿制备透水砖试验研究[J]. 金属矿山 2020(07)
- [28].铁尾矿微粉对水泥混凝土后期性能的影响[J]. 混凝土 2019(01)
- [29].铁尾矿对矿渣纤维制备中熔体流动性的影响[J]. 钢铁 2019(06)
- [30].铁尾矿在地聚合物制备中的利用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 2019(09)
标签:铁尾矿库坝复垦地论文; 群丛论文; 植被土壤系统论文; 土壤性质论文; 耦合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