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论文和设计-张西航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头。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和密封芯;所述密封芯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密封芯的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锥面,且所述第一锥面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锥面,且所述第二锥面与所述第一锥面相匹配;所述密封芯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内时,所述第一锥面和所述第二锥面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头的密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接头本体和密封芯;所述密封芯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密封芯的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锥面,且所述第一锥面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锥面,且所述第二锥面与所述第一锥面相匹配;所述密封芯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内时,所述第一锥面和所述第二锥面接触。

设计方案

1.一种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接头本体和密封芯;

所述密封芯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密封芯的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锥面,且所述第一锥面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

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锥面,且所述第二锥面与所述第一锥面相匹配;

所述密封芯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内时,所述第一锥面和所述第二锥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芯的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锥面设置于所述定位凸起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呈圆柱体,所述第二部呈锥台体,且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密封芯的轴线均重合;所述第二部的较大端面与所述第一部连接,较小端面靠近所述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芯包括芯体和胶管;

沿所述芯体的轴线方向,所述芯体上贯穿开设有第一孔;沿所述胶管的轴线方向,所述胶管上贯穿开设有第二孔;

所述芯体和所述胶管连接,以令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连通,且轴线重合;

所述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芯体上,且所述第一锥面靠近所述芯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本体上贯穿开设有第三孔;

沿所述管接头本体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三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孔、第二段孔和第三段孔;

所述第一段孔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匹配;所述第二段孔呈锥台体,且所述第二段孔的周面为所述第二锥面,所述第二段孔的较大端面靠近所述第一段孔;所述第三段孔与所述芯体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凸起的第一部的直径,且所述第一段孔的直径与所述定位凸起的第一部的直径差为0.01mm-0.0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还包括第四段孔;

所述第四段孔连通于所述第三段孔远离所述第二段孔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段孔、所述第二段孔、所述第三段孔和所述第四段孔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四段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段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芯体插设于所述第三段孔时,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第三段孔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密封槽沿所述芯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别销;

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周面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沿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径向,所述第一限位槽贯穿所述管接头本体;

所述定位凸起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且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应;

所述密封芯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内时,所述弹性别销能够沿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径向依次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快拧接头、快插接头等接头的密封效果较差,导致可靠性及各工况性能较低。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头的密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和密封芯;

所述密封芯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密封芯的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锥面,且所述第一锥面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

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锥面,且所述第二锥面与所述第一锥面相匹配;

所述密封芯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内时,所述第一锥面和所述第二锥面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芯的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锥面设置于所述定位凸起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凸起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呈圆柱体,所述第二部呈锥台体,且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密封芯的轴线均重合;所述第二部的较大端面与所述第一部连接,较小端面靠近所述第二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芯包括芯体和胶管;

沿所述芯体的轴线方向,所述芯体上贯穿开设有第一孔;沿所述胶管的轴线方向,所述胶管上贯穿开设有第二孔;

所述芯体和所述胶管连接,以令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连通,且轴线重合;

所述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芯体上,且所述第一锥面靠近所述芯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接头本体上贯穿开设有第三孔;

沿所述管接头本体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三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孔、第二段孔和第三段孔;

所述第一段孔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匹配;所述第二段孔呈锥台体,且所述第二段孔的周面为所述第二锥面,所述第二段孔的较大端面靠近所述第一段孔;所述第三段孔与所述芯体相匹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段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凸起的第一部的直径,且所述第一段孔的直径与所述定位凸起的第一部的直径差为0.01mm-0.03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孔还包括第四段孔;

所述第四段孔连通于所述第三段孔远离所述第二段孔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段孔、所述第二段孔、所述第三段孔和所述第四段孔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四段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段孔的直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芯体的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芯体插设于所述第三段孔时,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第三段孔相匹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槽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密封槽沿所述芯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头,还包括弹性别销;

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周面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沿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径向,所述第一限位槽贯穿所述管接头本体;

所述定位凸起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且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应;

所述密封芯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内时,所述弹性别销能够沿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径向依次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密封芯插设于管接头本体内后,密封芯会在管接头本体内沿径向晃动,影响接头的密封性能。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头,所述密封芯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内时,通过密封芯的第一锥面和管接头本体内的第二锥面接触,对密封芯沿径向上进行限位。具体而言,当密封芯插设于管接头本体内,且密封芯受到沿径向的外力时,第一锥面会受到来自于第二锥面的摩擦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第一锥面,能够分解为与外力相反方向的分力,此分力平衡外力后,能够令密封芯沿径向上静止,而不会晃动,保障接头的密封性,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头的密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密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管接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管接头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弹性别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接头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管接头本体;11-第一段孔;12-第二段孔;13-第三段孔;14-第四段孔;2-密封芯;21-芯体;211-第一孔;22-胶管;221-第二孔;31-第一锥面;32-第二锥面;4-定位凸起;41-第一部;42-第二部;5-密封圈;6-弹性别销;71-第一限位槽;72-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密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管接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管接头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弹性别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接头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更清楚的现实结构,图1,图2和图5为透明显示的状态。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1和密封芯2;所述密封芯2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密封芯2的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锥面31,且所述第一锥面31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管接头本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锥面32,且所述第二锥面32与所述第一锥面31相匹配;所述密封芯2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1内时,所述第一锥面31和所述第二锥面32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锥面31与密封芯2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优选地,第一锥面31与密封芯2的轴线靠近第一端的一侧的夹角为锐角。

现有技术中,密封芯插设于管接头本体内后,密封芯会在管接头本体内沿径向晃动,影响接头的密封性能。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头,所述密封芯2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1内时,通过密封芯2的第一锥面31和管接头本体1内的第二锥面32接触,对密封芯2沿径向上进行限位。具体而言,当密封芯2插设于管接头本体1内,且密封芯2受到沿径向的外力时,第一锥面31会受到来自于第二锥面32的摩擦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第一锥面31,能够分解为与外力相反方向的分力,此分力平衡外力后,能够令密封芯2沿径向上静止,而不会晃动,保障接头的密封性,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头的密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头可以应用于弯头、三通、阀体等管路连接件上。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所述密封芯2的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4,所述第一锥面31设置于所述定位凸起4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面。

可选地,第一锥面31相对于密封芯2的周面的倾斜角度为40°-70°。例如,第一锥面31相对于密封芯2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为40°、45°、50°、55°、60°、65°或者70°等。优选地,第一锥面31相对于密封芯2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为60°。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所述定位凸起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41和第二部42;所述第一部41呈圆柱体,所述第二部42呈锥台体,且所述第二部42、所述第一部41和所述密封芯2的轴线均重合;所述第二部42的较大端面与所述第一部41连接,较小端面靠近所述第二端。

也就是说,呈锥台体的第二部42的较小端面和较大端面之间的周面即为所述第一锥面31。

将密封芯2插设于管接头本体1内后,通过第一部41与管接头内表面之间间隙配合,以对密封芯2沿径向上进行限位;通过第二部42锥台体的较小端面与管接头本体1内的第二锥面32接触,进一步对密封芯2沿径向上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所述密封芯2包括芯体21和胶管22;沿所述芯体21的轴线方向,所述芯体21上贯穿开设有第一孔211;沿所述胶管22的轴线方向,所述胶管22上贯穿开设有第二孔221;所述芯体21和所述胶管22连接,以令所述第一孔211和所述第二孔221连通,且轴线重合;所述定位凸起4设置于所述芯体21上,且所述第一锥面31靠近所述芯体21。

也就是说,芯体21相对于胶管22位于第二端。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手持胶管22将芯体21插设于管接头本体1内。具体而言,管接头本体1插设于设备的接口上,密封芯2的胶管22套设有管路,通过芯体21插设于管接头本体1内,实现了将管路连接于设备的接口上。此时,通过第一锥面31和第二锥面32接触,实现对密封芯2进行限位,保障了接头的密封性,提高了管路连接于设备的可靠性及各工况性能。

优选地,参见图2所示,所述管接头本体1上贯穿开设有第三孔;沿所述管接头本体1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三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孔11、第二段孔12和第三段孔13;所述第一段孔11与所述定位凸起4相匹配;所述第二段孔12呈锥台体,且所述第二段孔12的周面为所述第二锥面32,所述第二段孔12的较大端面靠近所述第一段孔11;所述第三段孔13与所述芯体21相匹配。

参见图5所示,所述芯体21插设于所述第三段孔13时,所述定位凸起4的第二部42位于所述第二段孔12内,且第一锥面31和第二锥面32接触,同时,所述定位凸起4的第一部41位于所述第一段孔11内。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手持胶管22将芯体21依次穿过第一段孔和第二段孔12,并最终插设于第三段孔13内。

通过所述定位凸起4的第一部41位于所述第一段孔11内,第一段孔11为定位凸起4沿径向上进行了限位,通过对定位凸起4进行限位,以防止芯体21在第三段孔13内沿径向晃动,进一步保障了接头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孔11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凸起4的第一部41的直径,且所述第一段孔11的直径与所述定位凸起4的第一部41的直径差为0.01mm-0.03mm。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孔11的直径与所述定位凸起4的第一部41的直径差为0.01mm、0.02mm或者0.03mm等。

令定位凸起4的第一部41与第一段孔11间隙配合,因而令密封芯2能够在第三孔内转动,因此连接于密封芯2的管路能够相对于管接头本体1旋转,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令接头更实用。

优选地,参见图2所示,所述第三孔还包括第四段孔14;所述第四段孔14连通于所述第三段孔13远离所述第二段孔1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段孔11、所述第二段孔12、所述第三段孔13和所述第四段孔14的轴线重合;所述第四段孔1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段孔13的直径。

因此芯体21远离胶管22的一端能够抵接于第三段孔13靠近第四段孔14的一端。综上所述,第四段孔14的设置为密封芯2沿轴线方向上进行了限位,进一步提高了接头的密封性。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所述芯体21的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芯体21插设于所述第三段孔13时,所述密封圈5和所述第三段孔13相匹配。

密封圈5的设置,提高了芯体21在第三段孔13内的密封性,进一步防止了芯体21在第三段孔13内沿径向晃动。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所述密封槽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密封槽沿所述芯体2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密封槽的数量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等。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密封槽有两个,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芯体21在第三段孔内的密封性。

优选地,参见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接头,还包括弹性别销6;参见图3所示,所述管接头本体1的周面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71,且沿所述管接头本体1的径向,所述第一限位槽71贯穿所述管接头本体1;所述定位凸起4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72,且所述第二限位槽72与所述第一限位槽71相对应;所述密封芯2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1内时,所述弹性别销6能够沿所述管接头本体1的径向依次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7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7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沿所述管接头本体1的径向,所述第一限位槽71贯穿所述管接头本体1,因此,沿管接头本体1的径向,第一限位槽71与第三孔连通。

当所述密封芯2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1内时,所述第二限位槽72与所述第一限位槽71相对应,因此当所述弹性别销6卡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1的第一限位槽71内时,弹性别销6能够穿过第一限位槽71卡设于第二限位槽72内,实现了弹性别销6将密封芯2固接于管接头本体1上。

使用时,将弹性别销6卡设于管接头本体1的第一限位槽71后,由于弹性预紧力的作用,沿管接头本体1的轴线方向,弹性别销6投影于第三孔内。当需要将密封芯2插设于管接头本体1时,将密封芯2的第二端插设于管接头本体1的第三孔内,密封芯2由于第一锥面31的作用,能够顶开弹性别销6,克服弹性别销6的预紧力,以令密封芯2能够进一步插设于第三孔内,直到密封芯2上的第二限位槽72与第一限位槽71相对应时,此时弹性别销6与第二限位槽72相对应,弹性别销6在预紧力的作用下卡设于第二限位槽72内,因而此时弹性别销6沿管接头本体1的径向依次卡设于第一限位槽71和第二限位槽72,实现了将密封芯2卡接于管接头本体1,令密封芯2固定于管接头本体1。

需要将密封芯2从管接头本体1上拆卸时,首先将弹性别销6从管接头本体1上取下,此时第一限位槽71和第二限位槽72由于脱离了弹性别销6的限制,因而密封芯2能够从管接头本体1内拔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头,密封芯2从管接头本体1上拆卸方便、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头安装复杂、麻烦,拆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参见图4所示,弹性别销6呈方形,以增加弹性别销6卡设于第一限位槽71和第二限位槽72的面积,提高了密封芯2卡设于管接头本体1的连接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接头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595.5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2(吉林)

授权编号:CN209398992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F16L 33/02

专利分类号:F16L33/02

范畴分类:27G;

申请人:张西航

第一申请人:张西航

申请人地址: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庆街34号

发明人:张西航

第一发明人:张西航

当前权利人:张西航

代理人:杨勋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接头论文和设计-张西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