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FFECTS OF NONPARALLELISM ON THE BOUNDARY LAYER STABILITY(论文文献综述)
谷晓培,刘建新[1](2021)在《基于APSE确定高超声速边界层第二模态中性曲线下支》文中提出在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中,由于存在非平行效应以及激发Mack第二模态时的模态同步机制,因此在进行转捩预测研究时,中性曲线下支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影响。全文针对高超声速平板边界层,首先采用线性抛物化稳定性方程(LPSE)对考虑感受性的中性曲线下支进行了求解,研究发现该方法存在两大难点:一是计算入口需要给定的离散模态在衰减区求解困难;二是由于存在快、慢模态的同步机制,所以在实际计算时,需要分别计算两次离散模态的演化以确定中性曲线下支,计算效率较低。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伴随抛物化稳定性方程(APSE)来计算非平行边界层稳定性的方法,并以此确定考虑感受性的中性曲线下支位置。该方法从Mack模态的增长区开始进行计算,因此有效地解决了使用LPSE方法计算时所存在的问题。在不同工况下,与线性稳定性理论(LST)以及LPSE给出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从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该方法给出的预测结果与LPSE给定上游主导模态的预测结果一致,同时不必依赖于入口初值的选取且效率更高。该方法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预测研究中。
宋润杰[2](2020)在《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的流动稳定性及扰动演化》文中指出随着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与转捩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工程上常见的大多为三维边界层,传统对于二维/轴对称边界层的分析与研究无法满足工程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典型三维边界层,深入了解其流动稳定性特性,为工程上三维边界层的转捩预测提供理论指导。根据基本流在展向的变化程度,可将边界层分为四类:展向平行的边界层、一般三维边界层、展向变化较强的边界层和展向变化很强的三维边界层。本文主要针对一般三维边界层和展向变化很强的三维边界层的流动稳定性特性以及扰动波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和结论如下:1.针对一般三维边界层,提出了广义增长率的概念,并分析了二维流动中的二维扰动波、三维流动中的空间三维扰动波以及时空扰动波的广义增长率,从理论上证明了广义增长率具有守恒特性,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广义增长率的守恒特性统一了eN方法中已有的增长率积分方法,这些方法的本质都是广义增长率的不同简化。基于广义增长率的守恒特性,发展了计算广义增长率的简便方法,由于无需迭代,该方法有着更高的计算效率。广义增长率的守恒特性为eN方法在一般三维边界层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及高效算法。2.针对一般三维边界层,基于射线跟踪理论(RT),提出了可以准确预测扰动波线性演化的新方法,即基于射线跟踪理论的抛物化稳定性方程(RTPSE)。与传统的PSE相比,RTPSE有两方面的改进:选取群速度方向作为推进路径;采用射线跟踪理论预测展向波数的变化。对于有攻角状态下的球锥侧面的一般三维边界层,RTPSE预测的扰动波的演化路径、展向波数的变化以及扰动波的幅值均与直接数值模拟(DNS)的结果符合的很好。RTPSE是预测一般三维边界层中的扰动波线性演化的有效工具。3.结合二维全局稳定性(BiGlobal)、三维面推进线性抛物化稳定性方程(3DLPSE)和直接数值模拟(DNS)方法,研究了展向变化很强的三维边界层中下游Gotler涡二次失稳模态与上游第一/第二模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Bi Global可以获得下游G?tler涡二次失稳模态与上游第一/第二模态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Bi Global获得各种失稳模态中只有主导模态才能定性反应第一/第二模态向二次失稳模态演化的特性;3DLPSE方法可以获得与DNS相符的结果,证明3DLPSE是一种更高效的计算方法;此外,还证实了第一/第二模态是G?tler涡二次失稳模态的起源。4.采用3DLPSE研究了不同幅值的定常横流涡对快/慢模态的影响以及快/慢模态的演化特性。结果表明小幅值的定常横流涡使快模态更稳定,而使慢模态更不稳定;较大幅值的定常横流涡均使得快/慢模态的扰动波迅速增长,其根本原因是定常横流涡引起基本流在展向存在很强的剪切。详细分析了定常横流涡影响快/慢模态的机制,结果表明:小幅值定常横流涡的平均流修正(MFD)对快/慢模态有稳定作用;较大幅值的MFD对快/慢模态有促进作用,原因是MFD改变了基本流剖面使得边界层外缘附近出现广义拐点,进而导致无粘二次失稳的发生。此外,还证实了定常横流涡对基本流三维调制作用主导了快/慢模态扰动波的演化特征。5.针对有攻角状态下的球锥模型,证实了第二模态是定常横流涡二次失稳的来源,发现了有限幅值的第二模态可以促进定常横流涡的转捩发生。因此,对于有攻角状态下的球锥侧面中定常横流涡主导的转捩,第二模态仍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黄章峰,万兵兵,段茂昌[3](2020)在《高超声速流动稳定性及转捩工程应用若干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流动稳定性及转捩是高超声速流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在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工程应用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高超声速流动稳定性及转捩在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介绍了流动稳定性在复杂外形流、非平行流、局部突变流、强三维流方面的工程化拓展研究,总结了转捩预测eN方法在感受性、积分方法、转捩判据、软件开发方面的工程化研究进展;结合风洞试验、弹道靶试验、飞行试验,对零迎角锥、椭圆锥、小迎角锥和大迎角锥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应用;展望了高超声速流动稳定性和转捩在工程应用的未来。
李瑾[4](2019)在《质量引射对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表面的防热层会由于高温而发生烧蚀,防热层在烧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及其他烧蚀产物引射到边界层内,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质量引射。质量引射会影响飞行器的流动稳定性。本文以Ma=6的高超声速钝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DNS)和线性稳定性理论(LST),通过定义N值修正量ΔN来定量研究质量引射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二维情况下质量引射不同参数对扰动演化的影响,包括引射速度幅值、引射宽度、位置、组合以及体积流量,研究了三维扰动波对其的影响;计算了特定宽度和引射速度幅值下的三维质量引射,分析了三维质量引射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况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质量引射会使得第二模态中性曲线向下凹陷,凹陷程度随引射速度幅值、引射区域宽度增大而增大;质量引射对不稳定扰动波有不稳定作用,且体积流量是影响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关键性因素,体积流量相同时,对扰动波的不稳定作用相同;当引射位置接近扰动波中性曲线的下支界时,质量引射对该扰动波的不稳定作用最明显;当体积流量较小时,质量引射组合放置能起到叠加单个质量引射作用的效果;质量引射对三维扰动波同样具有不稳定作用,在某一展向波数下,不稳定效果最明显,当β为0或无穷大时,不稳定效果较弱。2.ΔN可以定性的描述质量引射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ΔN>0表示质量引射使得扰动波更不稳定,ΔN<0表示质量引射使得扰动波稳定;当q=10时,在一定频率范围内,ΔN可以达到3,这时在转捩预测中必须考虑。3.在钝板上添加三维质量引射,在引射区域下游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涡结构,三维质量引射对扰动波还是起不稳定作用。4.就本文的研究工况而言,LST预测得到的N值修正与DNS结果相近,LST可以定量研究质量引射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肖凌晨[5](2019)在《矩形凹腔对高超声速钝板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网状填充物烧蚀后的外壁面,及飞行器接缝处均不可避免的存在凹腔。凹腔的存在将影响飞行器的流动稳定性。本文以来流马赫数为6的高超声速钝板边界层为研究对象,结合线性稳定性理论(LST)、直接数值模拟(DNS)和全局稳定性分析(Bi-Global),通过定义N值的修正量△N(ω,h,w)来定量刻画矩形凹腔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及转捩的影响,分析了二维工况下矩形凹腔深度、宽度、位置、组合间距,及三维工况下矩形凹腔长度、宽度和深度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和转捩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况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矩形凹腔对基本流的影响范围是局部的,在凹腔内部出现了稳定的、封闭的环形涡结构,其形式与凹腔的宽深比密切相关。2.定义N值修正量△N(ω,h,w)来定量刻画深度为h、宽度为w的矩形凹腔对频率为ω的扰动波稳定性和转捩位置的影响。△N(ω,h,w)可有助于工程师快速、有效地预测带有矩形凹腔工况的转捩位置。3.二维矩形凹腔对各种频率的扰动波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对同频率扰动波的抑制作用随着矩形凹腔宽度和深度增大而增强。矩形凹腔的深度和宽度均较大时,凹腔下游的流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随着矩形凹腔位置的后移,它对扰动波的抑制作用呈现线性减弱的趋势。组合形式的矩形凹腔对扰动波的抑制作用与两个矩形凹腔分别单独作用时的叠加效果相当。4.三维横向凹腔引起的流场的三维特性不强,其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与二维凹腔相同;三维纵向凹腔,长深比是能否诱发转捩的关键参数,当长深比适中时才能诱发转捩,而宽深比对诱发转捩的影响不大。
李闯[6](2019)在《局部凹槽对高超声速边界层层流-湍流转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成为空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边界层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对飞行器的表面阻力、热流等有重要的影响,而转捩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以马赫数为6的高超声速边界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的矩形凹槽对自然转捩的影响。该影响主要包含由凹槽引起的平均流修正对来流第二模态扰动的局部散射以及与自由流中的快慢声波相作用而引起的局部感受性。数值结果表明,凹槽对边界层平均流的修正、来流第二模态的局部散射以及自由流中声波的局部感受性包含两种机制。对于浅凹槽机制,凹槽的两侧壁面附近出现两个彼此独立的分离泡,凹槽对平均压力、速度等物理量的修正随凹槽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之而来的凹槽对第二模态扰动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自由流中声波的感受性也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强。对于深凹槽机制,一个大尺度分离泡占据了整个凹腔;随着凹槽深度的增加,平均流修正减弱,凹槽对第二模态的抑制作用与局部感受性也减弱。
周云龙[7](2019)在《考虑表面粗糙影响下的高超声速边界层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是飞行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成功预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取决于对转捩机理的深入理解。在环境扰动较小的情况下,边界层转捩可以分为感受性、线性增长、非线性增长和层流破碎三个阶段。作为初始阶段,感受性和稳定性问题主导着边界层转捩的后续发展,是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基于WCNS高阶精度格式,数值研究了表面粗糙对于高超声速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表面粗糙引发边界层转捩的物理机理。针对平板边界层稳定性问题,开展了高效时间推进方法对比及多种参数对二阶模态不稳定波的影响分析。采用隐式方法求解二维可压缩NS方程,得到定常层流基准解;通过在平板模型上游引入二维周期性壁面吹吸扰动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获得二阶模态不稳定波在平板边界层内的发展规律。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在保证计算结果精度的前提下,对比了二阶精度隐式双时间步方法和显式RK方法,得到了隐式双时间步方法的收敛准则。分析了吹吸扰动频率和平板壁面温度对于二阶模态不稳定波的影响,扰动频率越高,二阶模态不稳定波出现的位置越靠前;壁面温度冷却对于二阶模态不稳定波表现出不稳定作用。研究了波纹壁和二维椭圆形粗糙元两种典型表面粗糙对于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与平板边界层相比,波纹壁可以有效抑制相对高频的二阶模态不稳定波,从而延迟边界层转捩,对相对低频的二阶模态不稳定波起到了放大作用。波纹壁深度增加和波纹壁向下游移动可以增强对二阶模态不稳定波的抑制作用。对于椭圆形粗糙元,当其位于扰动波同步点下游位置时也能起到抑制二阶模态不稳定波的作用。双粗糙元模型对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本质上也与粗糙元位置相关,通过合理组合不同位置粗糙元,即可获得期望的放大或抑制二阶模态不稳定波的效果。另一方面,考虑到真实飞行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烧蚀或撞击现象,采用隐式大涡模拟方法进行了单独粗糙元模型和组合粗糙/凹陷元模型的三维数值模拟。首先对比分析了四种形状单独粗糙元模型诱导边界层转捩的不同机理,结果表明方柱形粗糙元最先转捩,钻石形粗糙元尾迹区最宽,圆柱形粗糙元次之,半球形粗糙元效果最差。然后选定圆柱形粗糙元诱导边界层转捩,在其下游放置尺寸相当的圆柱形凹陷元构成组合粗糙/凹陷元模型,研究了不同直径、深度和位置凹陷元的存在对于已转捩边界层的影响。总体而言,凹陷元的存在对于边界层转捩有促进作用,这对认识和理解真实飞行环境中飞行器表面流动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史明方[8](2019)在《壁面粗糙元对自由来流扰动下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高超音速边界层层流-湍流转捩导致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加热显着增加,这将降低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推进效率,同时对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超音速边界层转捩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高超音速边界层转捩的第一个阶段和必然经过的阶段称为感受性。感受性是指边界层对外部扰动的响应阶段,在该阶段内边界层内的扰动波被外部扰动激发,并向下游传播。感受性的研究是揭示边界层转捩机理的基础。感受性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简单的可以分为自由来流扰动和壁源扰动。壁面粗糙元(包括独立粗糙元和分布式粗糙元)大量的存在于实际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表面。为了统一,本文将低于光滑壁面的凹陷也称为粗糙元,称为D型粗糙元。相应的将传统的高于光滑壁面的凸起称为K型粗糙元。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壁面粗糙元作用下边界层感受性的作用机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有研究表明,壁面粗糙元不仅可以应用到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减阻降热中,还能够使边界层变得更加稳定。然而,多种扰动作用下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的准确机理依然不是很清楚,这对解释边界层转捩是十分致命的。鉴于此,论文采用高阶精度有限差分方法对高超音速钝锥绕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壁面粗糙元对高超音速流场的影响,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得出了壁面粗糙元对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得出了如下规律:壁面粗糙元导致流场中出现了新的压缩波和膨胀波。独立粗糙元变形程度的增加和向上游移动导致流场中压缩波和膨胀波随之而增强。边界层内的流动参数在K型粗糙元的上游半部分区域和D型粗糙元的下游半部分区域内被放大,反之亦然。K型粗糙元造成的抑制作用会在其下游区域内持续一段距离。独立粗糙元可能导致边界层内出现了涡结构,D型粗糙元更容易导致涡的出现。连续自由来流扰动对高超音速流场存在很大的影响,其中声波的影响最大,熵波次之,涡波最小。快声波、熵波和涡波造成的边界层内扰动波的主导模态为基频模态,而慢声波作用下的主导模态还包括二阶谐频模态。独立粗糙元导致慢声波造成的二阶谐频扰动被抑制,基频模态成为主导模态。脉冲波造成的边界层内扰动波的幅值较小,而且边界层内扰动波的频谱是连续的。独立粗糙元改变了边界层内主导模态的转换过程。在光滑壁面、D型粗糙元壁面和较矮K型粗糙元壁面条件下,边界层内主导模态为基频和二阶谐频模态,边界层内存在两次主导模态转换。K型粗糙元达到一定高度时,边界层内主导模态转换次数增加到四次,并且在一段距离内三阶谐频模态成为主导模态。无论是K型粗糙元还是D型粗糙元,壁面粗糙元变形程度的增加加速了边界层内主导模态的转换过程。分布式粗糙元中的某个粗糙元会受到其相邻的上游和下游粗糙元的影响。对于某个分布式粗糙元,其相邻的上游的粗糙元抑制了其上游半部分对自由来流扰动波的放大作用;而其相邻的下游粗糙元则抑制了其下游半部分对扰动波演化的抑制作用。边界层内不同模态扰动波对分布式粗糙元的响应特征存在差异。
万兵兵[9](2018)在《考虑熵层高超声速钝头体边界层的感受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边界层转捩是飞行器设计中的一个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但又尚未解决的问题。感受性是边界层转捩问题的第一步,指的是外界扰动通过某种途径激发出边界层内不稳定波的过程。该过程决定了边界层内不稳定波的频率和初始幅值等关键信息。对于高速飞行器,自由流扰动首先与头部的弓形激波作用产生激波后的扰动,激波后包含多种形式的扰动再通过一定的路径激发边界层内的不稳定波。对于钝头体,头部激波后存在熵层。本文以超声速钝板、高超声速钝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熵层不稳定性。以自由流扰动为平面慢声波为例,研究了钝锥边界层的感受性问题。与已公开发表的高速感受性研究不同之处是,本文的工作揭示了从自由流慢声波到边界层不稳定波激发的中间过程的内在机理,细致地分析了可能存在的不稳定波的激发路径,找到了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感受性机理,加深了对高速边界层感受性的理解。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激波后的流动可依次划分为外层、熵层和边界层。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建议了更合理的边界层和熵层外缘的确定方法。熵层的流动是具有高熵梯度的有旋流动。钝板的熵层外缘在下游处几乎和边界层外缘平行,而钝锥的熵层则在下游的演化过程中逐渐与壁面不断增厚的边界层合并。2、熵层中存在不稳定的熵层模态,不稳定区集中在头部附近,频率较低,增长率较小。对于钝板边界层,熵层模态向下游的线性演化过程与线性理论吻合,由于该情况下并不存在不稳定的二维T-S波,因此未看到不稳定波的激发;而对于钝锥边界层,熵层模态在中性点附近激发出边界层内不稳定的第一模态。3、将慢声波与激波作用的理论应用于钝锥模型中,分析发现激波后的扰动可根据产生声波的情况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头部附近的Zone 1,扰动为快声波、熵波和涡波;下游的Zone 2,因入射声波和激波的夹角超过了临界角度,无声波产生,仅有熵波和涡波;再下游的Zone 3,扰动为慢声波、熵波和涡波。直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下游处边界层内的不稳定波被激发。4、根据理论分析的情况,对可能存在的边界层不稳定波的三个激发路径分别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Zone 3中慢声波在整个感受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Zone 2中熵层模态起着次要作用,Zone 1中的快声波效率最低,基本没有贡献。
陈永彬[10](2019)在《跨声速自然层流机翼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民用航空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欧洲2050航空愿景的目标就是把CO2的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少一半,这就对飞机气动性能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民机巡航状态的阻力主要由摩擦阻力和升致阻力构成,分别占总阻力的一半和三分之一左右。NASA飞行试验表明,机翼表面层流区域从10%拓展到90%时,航程可以增加接近50%;或者起飞重量可以减少一半以上,极大地提高飞机巡航效率。层流减阻作为一项革新性的技术,为显着提高飞机气动性能提供了可能,将是未来最具潜力和效果最显着的技术之一。本文对跨声速自然层流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建立了新的优化设计模型来解决跨声速自然层流翼型/机翼优化设计中面临的矛盾问题;提出了变保真度分层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层流机翼优化设计效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1)建立了跨声速自然层流翼型/机翼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高雷诺数状态下,自然层流技术是减小机翼/翼型表面湍流摩擦阻力的有效方法。然而由于层流翼面上大范围顺压梯度的存在使得后缘处的压力恢复产生较强的激波,在减小摩擦阻力的同时又增加了激波阻力,基于此,本文将层流外形设计的单目标问题扩展成设计层流外形的同时并对后缘激波进行控制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建立了跨声速自然层流优化模型。2)开展了采用耦合博弈理论的高性能进化算法求解多目标问题的研究。应用博弈理论(合作Pareto均衡理论、竞争Nash理论和分级Stackelberg理论)耦合GAs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来解决层流翼型优化过程中转捩位置和激波强度之间的矛盾,即优化翼型的外形推迟表面流动转捩的发生,同时采用激波控制技术减小波阻力。分析优化后结果发现,耦合博弈理论的优化方法可以得到多目标问题的收敛解(Pareto阵面解、Nash均衡解和Stackelberg均衡解),优化后翼型的气动性能较初始翼型的气动性能明显改善。因此,基于耦合博弈理论的自然层流翼型多目标优化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3)开展了采用后缘调整片进行激波控制的跨声速自然层流翼型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分析安装鼓包翼型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气动性能发现,在偏离设计点时翼型阻力系数明显增加,因此,进行了采用后缘调整片进行激波控制的自然层流翼型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优化后得到了多目标问题的Pareto阵面解,阵面上翼型的层流特性明显改善、激波强度得到有效地控制,同时,无论在设计点还是偏离设计点时,优化后翼型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强的升阻力特性。4)提出了基于变保真度流动分析的转捩判断方法。为了拓展层流技术的潜在优势,在飞行器层流机翼设计初期需要快速、有效的转捩判断工具。基于结合位势流方程和欧拉方程的变保真度流动分析,提出了变保真度的转捩判断方法来缩短流动转捩判断时间。5)提出了自然层流机翼变保真度分层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开展了自然层流机翼单目标优化设计研究,优化后机翼表面的层流区域从初始外形的23.68%增加到45.5%,表面摩擦阻力系数从初始外形的0.005减低到0.00404,层流特性明显改善。分析优化结果发现层流机翼后缘处产生较强的激波,进一步开展了自然层流机翼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优化后得到多目标问题的Pareto阵面解,阵面上对应机翼的气动性能大大改善,层流区域较初始机翼明显增加,激波强度得到有效地控制。分析各数值计算结果得出,变保真度分层优化方法可以求解得到高精度模型上的最优解,说明本文建立的变保真度分层优化方法是可行的。对比常用的优化设计方法获得收敛解所需时间可知,采用变保真度分层优化方法只需较少的时间便可以得到高精度模型的收敛解,因此,本文建立的变保真度分层优化设计方法是高效的。6)开展了公务机和无人机自然层流机翼的实用性优化设计研究,优化后得到了具有较大层流面积的机翼,表面层流区域分别达到45.5%和57.7%。因此,本文建立的自然层流机翼变保真度分层优化设计方法可以为高空高速长航程无人机、公务机和支线飞机等层流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EFFECTS OF NONPARALLELISM ON THE BOUNDARY LAYER STABILIT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S OF NONPARALLELISM ON THE BOUNDARY LAYER STABILITY(论文提纲范文)
(2)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的流动稳定性及扰动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流动稳定性理论的回顾 |
1.2 边界层转捩过程和转捩预测方法简介 |
1.3 三维边界层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4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控制方程及数值方法 |
2.1 N-S方程 |
2.1.1 直角坐标系下守恒型N-S方程 |
2.1.2 方程的无量纲化 |
2.1.3 坐标变换 |
2.2 扰动方程 |
2.3 数值方法 |
2.3.1 通量分裂 |
2.3.2 差分格式 |
2.3.3 边界条件 |
2.4 本文的计算程序以及验证 |
2.5 一般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扰动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边界层中的广义增长率守恒特性 |
3.1 线性稳定性理论 |
3.2 边界层中的广义增长率 |
3.3 广义增长率的守恒特性 |
3.3.1 Gaster变换 |
3.3.2 二维基本流二维扰动的广义增长率守恒 |
3.3.3 空间模式下三维波的广义增长率守恒 |
3.3.4 时空扰动的广义增长率守恒 |
3.4 数值验证 |
3.4.1 平板边界层中第一/第二模态扰动波的广义增长率守恒 |
3.4.2 后掠钝板中横流模态的广义增长率守恒 |
3.5 计算广义增长率的简便算法以及误差估计 |
3.6关于e~N方法的讨论以及广义增长率的应用 |
3.7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射线理论的抛物化稳定性方程及应用 |
4.1 RTPSE方法的建立 |
4.1.1 一般三维边界层的色散关系 |
4.1.2 抛物化稳定性方程(PSE) |
4.1.3 射线理论 |
4.1.4 一般三维边界层的RTPSE方法 |
4.2 数值计算 |
4.2.1 基本流的计算 |
4.2.2 扰动演化的数值模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有攻角状态下的球锥边界层的流动稳定性分析 |
4.3.2 定常横流驻波的演化 |
4.3.3 非定常横流行进波的演化 |
4.3.4 有关射线理论的进一步说明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G(?)tler涡二次失稳的起源及快慢模态在横流涡中的演化 |
5.1 展向变化很强的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分析方法 |
5.1.1 BiGlobal方法 |
5.1.2 3DLPSE方法 |
5.1.3 扰动能量分析方法 |
5.2 G(?)tler涡中第一/第二模态向二次失稳模态的演化 |
5.2.1 模型和计算参数 |
5.2.2 基本流和G(?)tler涡 |
5.2.3 第一/第二模态在G(?)tler涡中的演化 |
5.3 横流涡对快慢模态的影响 |
5.3.1 不同初始幅值的定常横流涡 |
5.3.2 后掠钝板边界层中的快慢模态 |
5.3.3 快慢模态在定常横流涡中的演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攻角状态下球锥边界层的第二模态在定常横流涡中的演化 |
6.1 基本流与稳定性分析 |
6.1.1 基本流 |
6.1.2 稳定性分析 |
6.2 分布式粗糙元激发的定常横流涡 |
6.3 第二模态在定常横流涡中的演化 |
6.3.1 计算域、网格以及边界条件 |
6.3.2 小幅值第二模态在横流涡中的演化 |
6.3.3 有限幅值第二模态在横流涡中的演化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高超声速流动稳定性及转捩工程应用若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流动稳定性方法工程化拓展研究 |
1.1 线性稳定性理论(LST)简介 |
1.2 复杂外形流拓展 |
1.3 非平行流拓展:EEVn |
1.4 局部突变流拓展:LSA |
1.5 强三维流拓展:RTPSE |
2 转捩预测方法工程化拓展研究 |
2.1 转捩预测e N方法简介 |
2.2 考虑感受性问题 |
2.3 积分方法改进:广义增长率 |
2.4 理性的转捩判据 |
2.5 软件开发 |
3 典型案例 |
3.1 风洞实验:零迎角锥 |
3.2 风洞实验:椭圆锥(HIFiRE-5) |
3.3 弹道靶实验:小迎角锥 |
3.4 飞行试验:大迎角锥 |
4 结论与展望 |
(4)质量引射对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线性稳定性理论和e~N方法 |
1.2.1 线性稳定性理论 |
1.2.2 e~N方法 |
1.3 研究进展 |
1.3.1 带有壁面吹吸的边界层转捩研究 |
1.3.2 带有局部粗糙元的边界层转捩研究 |
1.4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计算模型和数值方法 |
2.1 控制方程 |
2.1.1 N-S方程 |
2.1.2 方程的无量纲化 |
2.1.3 坐标变化 |
2.2 数值方法 |
2.2.1 通量分裂 |
2.2.2 对流项的离散 |
2.2.3 粘性项的离散 |
2.2.4 时间项的离散 |
2.3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2.4 计算参数及Δn |
2.4.1 计算参数 |
2.4.2 Δn的定义 |
2.5 Q判据 |
2.6 网格验证和程序验证 |
2.6.1 网格验证 |
2.6.2 程序验证 |
第三章 二维质量引射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
3.1 质量引射对基本流的影响 |
3.2 稳定性分析及扰动波频率选取 |
3.2.1 稳定性分析及扰动波频率选取 |
3.2.2 入口扰动波的特征值和特征函数 |
3.3 引射速度幅值的影响 |
3.4 引射宽度的影响 |
3.5 体积流量的影响 |
3.6 引射位置的影响 |
3.7 组合的影响 |
3.8 三维扰动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质量引射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
4.1 三维质量引射对基本流的影响 |
4.2 稳定性分析 |
4.3 三维质量引射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
4.3.1 β=0情况 |
4.3.2 β=0.3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矩形凹腔对高超声速钝板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线性稳定性理论和e~N方法 |
1.2.1 线性稳定性理论 |
1.2.2 e~N方法 |
1.3 研究进展 |
1.3.1 带有凸起粗糙元平板边界层的转捩研究 |
1.3.2 带有凹腔粗糙元平板边界层的转捩研究 |
1.4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数值方法 |
2.1 基本流控制方程 |
2.1.1 笛卡尔坐标系下的N-S方程 |
2.1.2 方程的无量纲化 |
2.1.3 坐标变换 |
2.1.4 扰动求解方程 |
2.2 通量分裂 |
2.3 方程离散 |
2.3.1 OpenCFD-EC程序 |
2.3.2 NSES程序 |
2.4 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 |
2.5 物理问题及边界条件 |
2.6 程序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维矩形凹腔对钝板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
3.1 二维矩形凹腔对基本流的影响 |
3.1.1 矩形凹腔对其内部流动的影响 |
3.1.2 矩形凹腔对外部基本流的影响 |
3.2 稳定性分析 |
3.2.1 凹腔尺寸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
3.2.2 凹腔尺寸对增长率和N值修正量的影响 |
3.2.3 矩形凹腔位置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
3.2.4 矩形凹腔组合形式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
3.3 DNS数值模拟 |
3.3.1 DNS计算扰动幅值演化结果中若干现象的解释 |
3.3.2 矩形凹腔尺寸对N值修正量的影响 |
3.3.3 矩形凹腔位置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
3.3.4 矩形凹腔组合形式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矩形凹腔对钝板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
4.1 三维矩形凹腔对基本流的影响 |
4.2 3D凹腔稳定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局部凹槽对高超声速边界层层流-湍流转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边界层转捩问题概述 |
1.2 局部突变对转捩的影响机制 |
1.2.1 感受性问题 |
1.2.2 局部散射问题 |
1.2.3 旁路转捩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计算模型和数值方法 |
2.1 物理模型 |
2.2 控制方程 |
2.3 数值方法 |
2.3.1 通量分裂 |
2.3.2 空间离散格式 |
2.3.3 时间离散格式 |
2.4 边界条件 |
2.4.1 求解基本流场ψ_B的边界条件 |
2.4.2 求解非定常扰动演化(?)的边界条件 |
2.5 计算参数 |
2.6 网格验证与程序验证 |
2.6.1 网格验证 |
2.6.2 程序验证 |
第三章 局部凹槽对第二模态扰动演化的影响 |
3.1 基本流计算 |
3.2 凹槽对扰动演化的影响 |
3.2.1 基于Blasius解的稳定性分析 |
3.2.2 入口扰动的特征值与特征函数 |
3.2.3 第二模态在光滑平板边界层中的演化 |
3.2.4 模态扰动在带凹槽的边界层中的演化 |
3.3 凹槽影响的定量刻画 |
3.4 凹槽对第二模态扰动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四章 超声速边界层对声波的感受性 |
4.1 边界层对自由流中声波的响应 |
4.1.1 特征函数 |
4.1.2 声波在光滑边界层中的演化 |
4.2 凹槽与声波的相互作用 |
4.2.1 凹槽处激发出的第二模态扰动波 |
4.2.2 DNS连续模态扰动演化对比 |
4.3 定量刻画凹槽引起的局部感受性 |
4.4 局部感受性机理分析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考虑表面粗糙影响下的高超声速边界层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表面粗糙影响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进展 |
1.2.1 边界层转捩概述 |
1.2.2 高超声速边界层内扰动波发展 |
1.2.3 表面粗糙影响边界层稳定性 |
1.3 高阶精度格式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WCNS-E-5数值方法 |
2.1 流动控制方程组 |
2.1.1 笛卡尔坐标系下有量纲NS方程组 |
2.1.2 笛卡尔坐标系下无量纲NS方程组 |
2.1.3 曲线坐标系下无量纲NS方程组 |
2.1.4 几何守恒律 |
2.2 空间离散 |
2.2.1 对流项离散 |
2.2.2 粘性项离散 |
2.2.3 通量分裂方法 |
2.3 时间离散 |
2.3.1 定常隐式Gauss-Seidel点迭代方法 |
2.3.2 非定常双时间步方法 |
2.3.3 显式时间格式 |
2.4 边界处理 |
2.4.1 远场边界条件 |
2.4.2 壁面边界条件 |
2.4.3 对称边界条件 |
2.5 气动特性计算 |
2.6 算例验证 |
2.6.1 层流平板边界层 |
2.6.2 高超声速粘性圆柱 |
第三章 平板边界层稳定性分析 |
3.1 算例设置 |
3.2 定常基准解 |
3.3 非定常计算 |
3.3.1 时间格式对比 |
3.3.2 扰动幅值对比 |
3.3.3 转捩控制初步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纹壁影响边界层稳定性研究 |
4.1 波纹壁边界层稳定性分析 |
4.1.1 算例设置 |
4.1.2 结果分析 |
4.2 波纹壁几何参数影响边界层稳定性研究 |
4.2.1 波纹壁深度 |
4.2.2 波纹壁波数 |
4.2.3 波纹壁流向位置 |
4.3 不同波纹壁模型影响研究 |
4.3.1 单凹腔模型 |
4.3.2 完整波纹壁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维粗糙元影响边界层稳定性研究 |
5.1 粗糙元边界层稳定性分析 |
5.1.1 算例设置 |
5.1.2 结果分析 |
5.2 粗糙元几何参数影响边界层稳定性研究 |
5.2.1 粗糙元高度 |
5.2.2 粗糙元位置 |
5.3 双粗糙元影响研究 |
5.4 不同形状粗糙元影响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组合粗糙/凹陷元影响下边界层转捩研究 |
6.1 单独粗糙元诱导边界层转捩研究 |
6.1.1 问题描述 |
6.1.2 流场分析 |
6.2 组合粗糙/凹陷元影响边界层转捩研究 |
6.2.1 问题描述 |
6.2.2 流场分析 |
6.3 凹陷元几何参数对于边界层转捩影响研究 |
6.3.1 不同直径影响 |
6.3.2 不同位置影响 |
6.3.3 不同深度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7.2 关于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壁面粗糙元对自由来流扰动下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 |
1.3 自由来流扰动 |
1.4 壁面粗糙元 |
1.4.1 独立粗糙元 |
1.4.2 分布式粗糙元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控制方程及数值方法 |
2.1 引言 |
2.2 N-S方程 |
2.2.1 基本方程 |
2.2.2 无量纲化 |
2.2.3 坐标变换 |
2.3 数值方法 |
2.3.1 对流项的离散 |
2.3.2 粘性项的离散 |
2.3.3 时间项的离散 |
2.3.4 数值方法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壁面粗糙元对定常高超音速流场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3.3 独立粗糙元对高超音速钝锥绕流流场及边界层的影响 |
3.3.1 壁面粗糙元位置对高超音速流场及边界层的影响 |
3.3.2 壁面粗糙元变形程度对高超音速流场及边界层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壁面粗糙元对自由来流扰动作用下高超音速钝体绕流流场响应特征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4.3 光滑壁面条件下自由来流扰动类型对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 |
4.3.1 高超音速流场及边界层对自由来流扰动的响应 |
4.3.2 自由来流扰动类型对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 |
4.4 壁面粗糙元对自由来流扰动作用下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 |
4.5 壁面粗糙元对脉冲扰动作用下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壁面粗糙元变形程度对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5.3 壁面粗糙元类型对脉冲慢声波作用下高超音速边界层影响的比较 |
5.3.1 壁面粗糙元对高超音速边界层内扰动演化的影响 |
5.3.2 壁面粗糙元类型对高超音速边界层内扰动波的频谱分析的影响 |
5.4 壁面粗糙元变形程度对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分布式粗糙元对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6.3 分布式粗糙元对高超音速定常流场的影响 |
6.4 分布式粗糙元对高超音速非定常流场的影响 |
6.5 分布式粗糙元对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 |
6.6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考虑熵层高超声速钝头体边界层的感受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流动稳定性研究 |
1.2.1 边界层不稳定性 |
1.2.2 熵层不稳定性 |
1.3 感受性研究 |
1.3.1 不可压缩及亚声速边界层 |
1.3.2 超声速/高超声速边界层 |
1.4 感受性的影响因素 |
1.4.1 钝度 |
1.4.2 自由流扰动 |
1.4.3 扰动入射角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验证 |
2.1 物理模型及参数选取 |
2.1.1 钝板 |
2.1.2 钝锥 |
2.2 直接数值模拟方法(DNS) |
2.2.1 直角坐标系下守恒型N-S方程 |
2.2.2 柱坐标系下守恒型N-S方程 |
2.2.3 方程的无量化 |
2.2.4 坐标变换 |
2.2.5 边界条件与数值方法 |
2.2.6 程序验证 |
2.3 抛物化稳定性方程(PSE) |
2.3.1 控制方程 |
2.3.2 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 |
2.3.3 程序验证 |
2.4 线性稳定性理论(LST) |
第三章 超声速钝板熵层不稳定性 |
3.1 基本流的计算 |
3.2 熵层的确定及其特征 |
3.3 熵层不稳定性 |
3.4 熵层模态的线性演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超声速钝锥熵层模态对边界层不稳定波的激发 |
4.1 基本流 |
4.2 熵层的不稳定性 |
4.3 熵层模态对第一模态的激发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超声速钝锥边界层对慢声波的感受性 |
5.1 慢声波与激波的线性作用 |
5.1.1 理论分析 |
5.1.2 数值研究及结果比较 |
5.2 慢声波感受性的直接数值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边界层不稳定波多种感受路径的研究 |
6.1 激波前引入慢声波波束 |
6.1.1 激发路径1 |
6.1.2 激发路径2 |
6.1.3 激发路径3 |
6.2 激波后引入扰动波 |
6.2.1 激波后引入熵层扰动 |
6.2.2 激波后引入外层慢声波 |
6.3 外层慢声波分布对感受性的影响 |
6.4 感受性控制的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A |
致谢 |
(10)跨声速自然层流机翼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飞行器减阻的必要性 |
1.2 飞行器减阻的途径 |
1.2.1 减小表面摩擦阻力的措施 |
1.2.2 减小升致阻力的措施 |
1.2.3 激波控制的措施 |
1.3 层流技术、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层流技术及应用 |
1.3.2 层流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3 层流设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流动转捩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促使流动转捩的因素 |
1.4.2 转捩预测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保真度流动分析及转捩预测方法 |
2.1 流动转捩机理及转捩预测方法介绍 |
2.1.1 稳定性理论 |
2.1.2 流动转捩机理 |
2.1.3 转捩判断方法介绍 |
2.1.3.1 γ-Re_θ转捩判断模型 |
2.1.3.2 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LST)的转捩判断方法 |
2.1.3.3 抛物化(PSE)稳定性理论 |
2.2 平行流线性稳定性理论 |
2.2.1 线性稳定性方程 |
2.2.2 特征值方程 |
2.3 基于变保真度流动分析的转捩预测方法 |
2.3.1 欧拉方程耦合线性稳定性理论的转捩判断方法 |
2.3.2 雷诺平均NS方程耦合线性稳定性理论的转捩判断方法 |
2.3.2.1 二维流动计算 |
2.3.2.2 二维流动转捩判断 |
2.3.3 基于变保真度流动分析的转捩判断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声速自然层流气动外形优化模型 |
3.1 几何参数化表征方法 |
3.1.1 Bezier函数 |
3.1.2 解析函数线性叠加法 |
3.1.3 类函数变换法 |
3.2 进化算法介绍 |
3.2.1 遗传算法步骤 |
3.2.2 遗传算法的特点 |
3.3 跨声速自然层流翼型优化模型 |
3.3.1 总阻力最小化翼型设计 |
3.3.2 转捩位置最大化翼型优化设计 |
3.3.3 激波控制技术研究 |
3.3.3.1 激波控制鼓包技术 |
3.3.3.2 后缘调整片技术 |
3.3.4 跨声速自然层流翼型/机翼优化设计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声速自然层流多目标优化方法 |
4.1 多目标优化方法 |
4.1.1 进化算法分类 |
4.1.2 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
4.1.2.1 多目标优化问题定义 |
4.1.2.2 合作对策:Pareto最优解 |
4.1.2.3 竞争对策论:Nash均衡理论 |
4.1.2.4 分层博弈:Stackelberg对策理论 |
4.2 跨声速自然层流翼型多目标优化设计 |
4.2.1 跨声速自然层流翼型多目标优化问题 |
4.2.2 协作均衡Pareto理论耦合GAs的层流优化设计 |
4.2.3 竞争Nash理论耦合GAs的层流优化设计 |
4.2.4 分级Stackelberg理论耦合GAs的层流优化设计 |
4.2.5 耦合博弈理论的优化结果及分析 |
4.2.6 博弈理论问题分解合理性分析 |
4.3 应用后缘装置的自然层流翼型多目标优化设计 |
4.3.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提出 |
4.3.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层流机翼变保真度分层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
5.1 变保真度分层优化方法 |
5.1.1 变保真度转捩判断方法 |
5.1.2 变保真度分层优化设计方法 |
5.2 跨声速自然层流机翼单目标分层优化设计 |
5.2.1 层流机翼优化设计问题提出 |
5.2.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5.3 跨声速自然层流机翼多目标分层优化设计 |
5.3.1 自然层流机翼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 |
5.3.2 多目标优化结果及分析 |
5.4 公务机跨声速层流机翼优化设计 |
5.4.1 自然层流机翼优化问题的提出 |
5.4.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5.5 高亚声速无人机层流机翼设计 |
5.5.1 无人机层流机翼优化问题 |
5.5.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EFFECTS OF NONPARALLELISM ON THE BOUNDARY LAYER STABILITY(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PSE确定高超声速边界层第二模态中性曲线下支[J]. 谷晓培,刘建新.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1(02)
- [2]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的流动稳定性及扰动演化[D]. 宋润杰. 天津大学, 2020(01)
- [3]高超声速流动稳定性及转捩工程应用若干研究进展[J]. 黄章峰,万兵兵,段茂昌.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0(02)
- [4]质量引射对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D]. 李瑾. 天津大学, 2019(01)
- [5]矩形凹腔对高超声速钝板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D]. 肖凌晨. 天津大学, 2019(06)
- [6]局部凹槽对高超声速边界层层流-湍流转捩的影响[D]. 李闯. 天津大学, 2019(01)
- [7]考虑表面粗糙影响下的高超声速边界层稳定性研究[D]. 周云龙.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8]壁面粗糙元对自由来流扰动下高超音速边界层感受性的影响[D]. 史明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9]考虑熵层高超声速钝头体边界层的感受性问题研究[D]. 万兵兵. 天津大学, 2018(06)
- [10]跨声速自然层流机翼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D]. 陈永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