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场调查和GOCI卫星遥感下东海原甲藻赤潮生消特征

基于现场调查和GOCI卫星遥感下东海原甲藻赤潮生消特征

论文摘要

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是赤潮频发的显著地区之一。本文通过现场调查以及利用世界首个海色静止卫星COMS(communication, ocean&meteorological satellite)上搭载的GOCI(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传感器数据,分析了2016年5月洞头和南麂列岛附近海域东海原甲藻赤潮生消过程。根据现场调查浮游植物绝对优势种东海原甲藻细胞丰度,将现场调查区域爆发的东海原甲藻赤潮过程分为生长阶段(5月9日至5月12日)、维持阶段(5月13日至5月18日)和消散阶段(5月19日和20日) 3个阶段,赤潮维持阶段现场叶绿素a(Chl a)浓度显著高于生长阶段和消亡阶段。通过GOCI卫星反演的Chl a浓度、赤潮指数(red tide index,RI>2.8定义为赤潮爆发面积),显示了赤潮的发展趋势,即从洞头群岛的东北方向逐步向南麂列岛西南方向迁移。另外,从5月12日Chl a日变化图像分析结果来看,东海原甲藻赤潮日变化主要中由潮汐和藻类本身垂直迁移共同决定。因此,根据GOCI数据结合现场调查可以有效地监测东海原甲藻赤潮的短期(日变化)和长期(赤潮的整个过程)变化过程。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及分析
  •   1.2 现场总浮游植物中Chl a的测定
  •   1.3 卫星图像处理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东海原甲藻赤潮生消过程(现场调查)
  •   2.2 东海原甲藻赤潮生消过程中Chl a和RI的变化(GOCI数据)
  •   2.3 东海原甲藻赤潮Chl a日变化分析
  • 3 讨论
  •   3.1 赤潮不同生消阶段的确定
  •   3.2 GOCI卫星遥感监测的优势
  •   3.3 东海原甲藻赤潮日变化原因浅析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淑娟,杨萌萌,沈盎绿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赤潮,静止海洋水色卫星,遥感,叶绿素,赤潮过程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日本名古屋大学环境研究生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50619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5M06)

    分类号: X55;X87

    页码: 509-516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5792K

    下载量: 44

    相关论文文献

    • [1].福建海域东海原甲藻赤潮初探[J]. 江西水产科技 2018(01)
    • [2].东海原甲藻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J]. 海洋科学 2015(04)
    • [3].东海原甲藻钙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9(01)
    • [4].剧毒卡尔藻与东海原甲藻间的化感作用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19(04)
    • [5].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利用有机磷增殖研究[J]. 渔业研究 2019(04)
    • [6].溶藻菌Halomona Sp.DH-e无菌滤液对东海原甲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急性毒性检验[J].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2)
    • [7].大型海藻分泌物亚麻酸对东海原甲藻的化感效应[J]. 生态学杂志 2018(05)
    • [8].不同光照条件下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温度生态幅[J]. 生态学报 2018(14)
    • [9].几种环境因子对高生物量赤潮甲藻——东海原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J]. 海洋科学 2009(12)
    • [10].东海原甲藻在不同氮源下脲酶活性及生长率对镍离子浓度的响应[J]. 上海环境科学 2013(06)
    • [11].东海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的种间竞争数值模拟[J]. 生态学报 2014(23)
    • [12].2005年春初浙江近海的低温特征及其对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的影响[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06)
    • [13].盐度胁迫下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J]. 海洋与湖沼 2015(01)
    • [14].基于LAMP-LFD技术的有害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快检方法[J]. 海洋与湖沼 2018(03)
    • [15].2018年春季福建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02)
    • [16].环境因子对东海原甲藻生长及脲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6(06)
    • [17].氮和磷对东海原甲藻吸收Cd(Ⅱ)及其分布的影响[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本) 2010(06)
    • [18].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光照强度生态幅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19(03)
    • [19].三角褐指藻滤液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和盐藻生理特性的影响[J]. 海洋学报 2018(04)
    • [20].东海原甲藻赤潮应急监测[J]. 辐射防护通讯 2015(01)
    • [21].2010—2011年东海藻华高发区水体层化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藻华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 2014(02)
    • [22].营养盐限制对中肋骨条藻产生化感作用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 2010(02)
    • [23].东海原甲藻藻华和台湾暖流种源关系的进一步研究[J]. 海洋学研究 2020(02)
    • [24].氮磷浓度对东海原甲藻优势种群吸附BDE28和BDE47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3(08)
    • [25].混合培养条件下几种赤潮藻对无机磷源的竞争生长研究[J]. 海洋科学 2009(06)
    • [26].氮、磷营养盐对东海原甲藻生长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05)
    • [27].栉孔扇贝对硅藻和甲藻细胞的选择性摄食初探[J]. 海洋科学进展 2008(03)
    • [28].海水中藻菌共培养体系对碳氮磷的吸收转化[J]. 生态学报 2017(14)
    • [29].光照及营养盐对3种赤潮甲藻吞噬营养行为的影响[J]. 海洋科学 2011(04)
    • [30].东海原甲藻钙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标签:;  ;  ;  ;  ;  

    基于现场调查和GOCI卫星遥感下东海原甲藻赤潮生消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