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论文和设计-王聪颖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包括交换机、固定架和线缆固定装置,所述交换机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且该交换机设有接口;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所述第二面板的内侧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线缆固定装置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形状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相匹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包括交换机(1)、固定架(2)和线缆固定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11),且该交换机(1)设有接口(12);所述固定架(2)包括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和第三面板(5),第二面板(4)的一端与第一面板(3)相连,其另一端与连接条(6)铰接,所述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分别与第三面板(5)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面板(4)的内侧设有第二连接件(41);所述线缆固定装置(7)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三连接件(71),该线缆固定装置(7)的顶部开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72),与第三连接件(71)所在侧面的相邻侧面开有螺孔(73);所述第一连接件(11)、第三连接件(71)的形状分别与第二连接件(41)相匹配。

设计方案

1.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包括交换机(1)、固定架(2)和线缆固定装置(7),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机(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11),且该交换机(1)设有接口(12);

所述固定架(2)包括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和第三面板(5),第二面板(4)的一端与第一面板(3)相连,其另一端与连接条(6)铰接,所述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分别与第三面板(5)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面板(4)的内侧设有第二连接件(41);

所述线缆固定装置(7)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三连接件(71),该线缆固定装置(7)的顶部开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72),与第三连接件(71)所在侧面的相邻侧面开有螺孔(73);

所述第一连接件(11)、第三连接件(71)的形状分别与第二连接件(41)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1)截面呈V型,且其V型开口朝向第二面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3)内侧设有弹簧垫(31),且该第一面板(3)上设有第一连接孔(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板(5)上设有第二连接孔(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板(5)上设有散热孔(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6)上设有第三连接孔(61),所述固定架(2)通过第三连接孔(61)和螺孔(73)与线缆固定装置(7)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72)远离槽口一端的直径大于接口(12)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的长度大于等于交换机(1)与线缆固定装置(7)的长度之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络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交换机在使用时往往需要与多根线缆连接,任意散乱放置不仅不便整理,还很可能会导致连接松动,连接的可靠性较差。另外目前的交换机固定装置往往仅可实现将交换机水平固定、竖直固定两种方式中的一种,不具备多功能的固定方式,且固定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安装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以提供一种简单的交换机固定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实现提高线缆与交换机的连接可靠性,以及多功能的固定方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包括交换机、固定架和线缆固定装置,所述交换机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且该交换机设有接口;

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第二面板的一端与第一面板相连,其另一端与连接条铰接,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分别与第三面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面板的内侧设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线缆固定装置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三连接件,该线缆固定装置的顶部开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与第三连接件所在侧面的相邻侧面开有螺孔;

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形状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截面呈V型,且其V型开口朝向第二面板。

第二连接件截面呈V型,第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形状相匹配,使用时,交换机的第一连接件、线缆固定装置的第三连接件分别与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固定架滑动连接,交换机和线缆固定装置无论是水平放置,还是竖直放置,均可实现与固定架的稳固连接,有利于实现多功能的固定方式,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内侧设有弹簧垫,且该第一面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使用时,将固定架通过第以面板的第一连接孔固定在墙面等位置,可减少交换机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面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

使用时,将固定架通过第三面板的第二连接孔固定在桌面或墙面上,交换机与固定架连接,既可实现交换机的水平固定,也可实现交换机的竖直固定,即实现了多功能的固定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面板上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条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固定架通过第三连接孔和螺孔与线缆固定装置螺纹连接。

使用时,首先交换机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固定架滑动连接,其次线缆固定装置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最后只需将固定架通过第三连接孔和螺孔与线缆固定装置螺纹连接,即可实现交换机、固定架和线缆固定装置的固定连接,操作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线槽远离槽口一端的直径大于接口的直径。

使用时,线缆与接口连接,并将线缆置于线槽内,可实现线缆的有序排列和连接稳定性。线槽远离槽口一端与交换机的接口相吻合,且其直径大于接口的直径,此时线缆和接口的连接部分可完全置于线槽内,有效避免连接松动导致的连接不稳定,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长度大于等于交换机与线缆固定装置的长度之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可实现多功能的交换机固定方式、线缆的有序排布,并显著提高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固定装置的局部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固定装置的局部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固定装置的线槽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交换机;11-第一连接件;12-接口;2-固定架;3-第一面板;31-弹簧垫;32-第一连接孔;4-第二面板;41-第二连接件;5-第三面板;51-第二连接孔;52-散热孔;6-连接条;61-第三连接孔;7-线缆固定装置;71-第三连接件;72-线槽;721-槽口;73-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包括交换机1、固定架2和线缆固定装置7,交换机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11,且该交换机1设有接口12;固定架2包括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和第三面板5,第二面板4的一端与第一面板3相连,其另一端与连接条6铰接,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分别与第三面板5垂直连接,第二面板4的内侧设有第二连接件41;线缆固定装置7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三连接件71,该线缆固定装置7的顶部开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72,与第三连接件71所在侧面的相邻侧面开有螺孔73;第一连接件11、第三连接件71的形状分别与第二连接件41相匹配。其中,第二连接件41截面呈V型,且其V型开口朝向第二面板4。线槽72远离槽口一端的直径大于接口12的直径。固定架2的长度等于交换机1与线缆固定装置7的长度之和。

第一面板3内侧设有弹簧垫31,且该第一面板3上设有第一连接孔32,第三面板5上设有第二连接孔51,第三面板5上设有散热孔52。使用时,固定架2既可通过第一面板3的第一连接孔32固定在墙面等位置,也可通过第三面板5的第二连接孔51固定在桌面或墙面上,既可实现交换机1的水平固定,也可实现交换机1的竖直固定,即可实现多功能的固定方式,另外也可节约装置占用空间。

连接条6上设有第三连接孔61,固定架2通过第三连接孔61和螺孔73与线缆固定装置7螺纹连接。使用时,首先交换机1通过第一连接11件与固定架2滑动连接,其次线缆固定装置7通过第三连接件71与固定架2滑动连接,最后只需将固定架2通过第三连接孔61和螺孔73与线缆固定装置7螺纹连接,即可实现交换机1、固定架2和线缆固定装置7的固定连接,操作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5708.8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072530U

授权时间:20190705

主分类号:H04L 12/931

专利分类号:H04L12/931

范畴分类:39B;

申请人:王聪颖

第一申请人:王聪颖

申请人地址:301908 天津市蓟州区五百户镇娄上村9号

发明人:王聪颖;宋立宁;刘星驰;郭萌;王云朋;朱文秀;李民;阎超;韩丽;黄险峻;黄美娜

第一发明人:王聪颖

当前权利人:王聪颖

代理人:陈雅洁

代理机构:12226

代理机构编号: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交换机及其固定装置论文和设计-王聪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