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岩斜区肿瘤,耳前直切口,颞下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论文文献综述
雷兵,王卫余,张卫华,麻育源[1](2019)在《耳前直切口颞下“锁孔”入路在显微切除岩斜区肿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耳前直切口颞下"锁孔"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技巧、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耳前直切口颞下"锁孔"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影像学特点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共30例患者,其中28例肿瘤全切除(93.3%),2例次全切除(6.6%),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例,复视2例,术后4个月复查均恢复,无脑脊液漏、偏瘫、失语及死亡病例。结论:耳前直切口颞下"锁孔"入路适用于累及内听道内的中、上斜坡及骑跨中后颅窝的岩斜区肿瘤,为切除岩斜区肿瘤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入路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8-16)
殷鑫,王志刚,王益华,郝晓光,姜彬[2](2015)在《耳前锁孔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下耳前锁孔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肿瘤术前影像学特点,采用耳前锁孔颞下入路切除肿瘤,术中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本组共18例患者,其中15例肿瘤全切除(83.3%),2例次全切除(11.1%),1例大部切除(5.6%)。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9 d出院时已恢复;复视2例,其中1例4个月后恢复,1例6个月后复查明显缓解;面部感觉减退3例,1例2个月后基本缓解,2例6个月后恢复;面瘫1例,6个月后痊愈;无脑脊液漏、偏瘫、失语及死亡病例。结论耳前锁孔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主要位于中、上斜坡的岩斜区肿瘤的理想选择,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保护神经功能,减少神经功能损害。(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5年10期)
殷鑫[3](2015)在《电生理监测下耳前锁孔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岩斜区位于颅底深部,以颞骨岩部背面与枕骨斜坡连接部的岩斜裂为中心,上至后床突,下至枕骨大孔,内侧至斜坡中线,外侧至第Ⅴ、Ⅶ和Ⅷ脑神经。常见于岩斜区的肿瘤有脑膜瘤、神经鞘瘤、胆脂瘤、脊索瘤、软骨瘤及软骨肉瘤等。岩斜区肿瘤种类多样,生长方式各异,且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神经血管密集,涉及中后颅窝,常与脑干、海绵窦、Meckel腔、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多组脑神经关系密切,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至今仍是困扰神经外科医师的难题。选取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关键,它不仅直接影响肿瘤的切除程度,而且也极大影响患者的手术预后。目的:1. 探讨电生理监测下耳前锁孔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2. 术后长期随访以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8例耳前锁孔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预后、随访等。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5岁;病理类型:脑膜瘤8例,叁叉神经鞘瘤6例,听神经瘤2例,脊索瘤2例。肿瘤直径3-6.5cm。肿瘤位于小脑幕上5例,位于小脑幕上下8例,桥小脑角区5例,其中累及斜坡11例。根据肿瘤术前影像学特点,均采用耳前锁孔颞下入路切除肿瘤,术中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分析该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18例岩斜区肿瘤均经电生理监测辅助下耳前锁孔颞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其中15例肿瘤全切除(83.3%),2例次全切除(11.1%),1例大部切除(5.6%)。17例未处理Labbe静脉,1例予游离粘连蛛网膜。滑车神经部分包裹16例,全部包裹但穿入小脑幕的节段于镜下可见1例,全部包裹需切除部分肿瘤以其显露穿入小脑幕的节段1例,术中均在游离滑车神经穿入小脑幕的节段后于其后方切开小脑幕。18例相关颅神经均镜下解剖保留。住院时间16—64天,平均住院时间26天。术后随访6-26个月,出现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9天出院时已恢复;复视2例,其中1例4月后恢复,1例6月后复查明显缓解,后失随访;面部感觉减退3例,1例2月后基本缓解,2例6月后恢复;面瘫1例,6月后痊愈;无脑脊液漏、偏瘫、失语及死亡病例。结论:1.耳前锁孔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主要位于中、上斜坡的岩斜区肿瘤的理想选择。2.手术医师精准的神经解剖知识和娴熟的手术技术及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疗效的关键。3.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保护神经功能,减少神经功能损害。(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3-25)
周辉,吴震,贾桂军,王亮,郝淑煜[4](2015)在《耳前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及可行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耳前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s,C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位于中脑及脑桥上、中部的脑干CM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耳前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病变。术中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部分病例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定位病灶。结果术后MRI显示病灶均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1.7个月(6~18个月),随访期内MRI复查均未见病灶复发。结论耳前颞下经小脑幕入路能够充分显露并切除位于中脑至脑桥上、中部的CM,且术后脑神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致残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不适用于病变主体位于脑桥下部及延髓的病灶。(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周辉,吴震,贾桂军,王亮,郝淑煜[5](2014)在《耳前颞下经岩骨经小脑幕硬膜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耳前颞下经岩骨经小脑幕硬膜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耳前颞下经岩骨经小脑幕硬膜下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70.0%),近全切除10例(25.0%),大部分切除2例(5.0%)。40例病人随访3~15个月,术后6例发生动眼神经麻痹,均在3个月内完全恢复;10例展神经麻痹病人中,完全恢复4例,不同程度恢复4例,未恢复2例;8例轻度面瘫病人中,完全恢复6例,未恢复2例;12例面部麻木加重病人中,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6例,较术前加重6例;偏瘫2例和失语3例,6个月内恢复至术前水平。无脑脊液漏和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耳前颞下经岩骨经小脑幕硬膜下入路能够充分显露并切除肿瘤基底位于中、上斜坡的岩斜区脑膜瘤,术后脑神经功能障碍、肢体偏瘫、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黄安炀,徐振球,潘广嗣,陈凌[6](2010)在《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的临床应用:5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侧颅底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对5例侧颅底占位性病变采用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占位性病变。结果 5例侧颅底占位性病变,4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存,无涎漏发生。结论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对于侧颅底占位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需要神经外科与口腔颌面外科密切协作。(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李家锋,徐锋,管海虹,贺文鹏,张扬[7](2009)在《颞下-耳前入路手术切除颅底颞下窝肿瘤四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底颞下窝肿瘤切除的手术进路和手术方法。方法: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大小,对2003.10.~2008.2收治的4例颅底颞下窝良性肿瘤病例,采用颞下-耳前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4例病例手术后愈合良好,经6个月~3年随访无1例复发,未见有明显颜面部功能障碍。结论:颅底颞下窝肿瘤位置较深,难以发现,发现后往往瘤体较大,甚至已有颜面部功能障碍,对颅底颞下窝良性肿瘤采用颞下-耳前入路进行手术,肿瘤切除相对容易,风险小,安全,并能有效修复手术遗留的死腔。(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09期)
刘庆,袁贤瑞,孙炜,闫长祥,杨军[8](2008)在《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对颈静脉孔区显露程度的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定量研究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各手术步骤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为临床个体化的选择手术入路,保护重要结构功能提供可靠的解剖依据。方法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湿标本6具(12侧),模拟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并分成连续的五个步骤,用脑立体定向仪测定各步骤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面积,用游标卡尺测量颈内动脉垂直段的显露长度。结果颞下岩前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面积为(370.86±123.46)mm2,切除颞下颌关节,移位颈内动脉后显露面积显着增加(P<0.05)。向前移位颈内动脉后,对颈内动脉前壁、侧壁的显露分别增至(13.69±4.54)mm和(12.64±3.84)mm,与切除颞下颌关节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自侧前方显露颈静脉孔区,前移颈内动脉后可显露颈静脉孔前缘,并显着增加对岩斜坡区和颈内动脉垂直段的显露。(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董家军,兰青[9](2006)在《耳前颞下-颞下窝锁孔入路的设计与可行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下斜坡区及其对应的脑干腹侧区域位置深在、解剖学复杂,一直是颅内最富有挑战性的手术区域之一,有“不可接近区域”之称。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是该部位手术的主要入路之一,该入路从颅底前外侧暴露中下斜坡区及其对应的脑干腹侧区域,具有可以广泛切除中颅底骨性结构、无需面神经移位和迷路暴露、避开众多颅神经的阻挡、避免脑的过度牵拉等优势。但随着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杂志》期刊2006年39期)
骆献阳,赵德安,周毅[10](2003)在《颧颞入路联合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巨大咽旁颅中窝脊索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科应用颧颞入路联合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巨大咽旁颅中窝脊索瘤 1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1 7岁。因左耳闷伴听力下降 1年 ,左鼻塞 2周于 2 0 0 1年 1 2月 1日入院。检查 :神志清楚 ,颈软 ,左鼓膜内陷 ,左鼻(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2003年10期)
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下耳前锁孔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肿瘤术前影像学特点,采用耳前锁孔颞下入路切除肿瘤,术中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本组共18例患者,其中15例肿瘤全切除(83.3%),2例次全切除(11.1%),1例大部切除(5.6%)。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9 d出院时已恢复;复视2例,其中1例4个月后恢复,1例6个月后复查明显缓解;面部感觉减退3例,1例2个月后基本缓解,2例6个月后恢复;面瘫1例,6个月后痊愈;无脑脊液漏、偏瘫、失语及死亡病例。结论耳前锁孔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主要位于中、上斜坡的岩斜区肿瘤的理想选择,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保护神经功能,减少神经功能损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论文参考文献
[1].雷兵,王卫余,张卫华,麻育源.耳前直切口颞下“锁孔”入路在显微切除岩斜区肿瘤中的应用[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19
[2].殷鑫,王志刚,王益华,郝晓光,姜彬.耳前锁孔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3].殷鑫.电生理监测下耳前锁孔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D].山东大学.2015
[4].周辉,吴震,贾桂军,王亮,郝淑煜.耳前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及可行性探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
[5].周辉,吴震,贾桂军,王亮,郝淑煜.耳前颞下经岩骨经小脑幕硬膜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
[6].黄安炀,徐振球,潘广嗣,陈凌.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的临床应用:5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
[7].李家锋,徐锋,管海虹,贺文鹏,张扬.颞下-耳前入路手术切除颅底颞下窝肿瘤四例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
[8].刘庆,袁贤瑞,孙炜,闫长祥,杨军.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对颈静脉孔区显露程度的定量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8
[9].董家军,兰青.耳前颞下-颞下窝锁孔入路的设计与可行性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06
[10].骆献阳,赵德安,周毅.颧颞入路联合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巨大咽旁颅中窝脊索瘤1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