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可注射、自供能的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纳米天线”实现哺乳动物裸眼近红外图像视觉

利用可注射、自供能的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纳米天线”实现哺乳动物裸眼近红外图像视觉

论文摘要

<正>人类感知光的波谱范围在400-700 nm之间。对于>700 nm的红外光,由于其光子能量较低,如果要进行该波段光的感知,感光蛋白势必要降低能量阈值,从而会引起大量的热力学噪音。因此,这种限制意味着没有哺乳动物的光感受器细胞能够感知超过700 nm的近红外光以及哺乳动物不能将近红外光投射到大脑中形成近红外光图像视觉。为了拓展哺乳动物的成像视觉波谱范围,我们设计制造了隐蔽的、眼内可注射、无需外界供能的"纳米天线"作为内置的系统来实现哺乳动物的近红外光图像视觉。这种内置的"纳米天线"是视网膜光感受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马玉乾,鲍进,张原玮,韩刚,薛天

来源: 2019中国生理学会学术年会暨张锡钧基金第十五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会及第十三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 2019-12-20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生物学,眼科与耳鼻咽喉科,生物医学工程

单位: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麻省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药学系

分类号: R77;R318

DOI: 10.26914/c.cnkihy.2019.066065

页码: 42-43

总页数: 2

文件大小: 580k

下载量: 2

相关论文文献

利用可注射、自供能的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纳米天线”实现哺乳动物裸眼近红外图像视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