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骨水泥分布的新方法,并分析不同骨水泥分布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我科行PVP治疗的1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男23例,女109例,年龄77.33±8.27岁。根据术后正侧位X线片和不同层面CT图像上的骨水泥分布形态,计算骨水泥在椎体内的空间分布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评分为0~7分,B组评分为8~10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骨密度值、骨折天数(骨折发生日期至手术日期),使用三维重建CT图像测量手术椎体体积、骨水泥体积并计算骨水泥填充率。比较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差异以筛选骨水泥分布的潜在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骨水泥填充率的临界值。结果:A组患者62例,B组患者70例。骨水泥分布情况:2分2例,3分8例,4分6例,5分8例,6分10例,7分28例,8分32例,9分22例,10分16例。两组患者术后1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小于A组(P<0.05),术后1d、6个月及12个月的VA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的骨折后手术时间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骨水泥体积、填充率均大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填充率是骨水泥分布的独立影响因素(OR=1.413;95%CI:1.202,1.660)。骨水泥填充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95%CI:0.697~0.846,P<0.05),达到骨水泥广泛分布的临界值为28.1%,此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14%和75.81%。结论:PVP能够有效缓解OVCF患者疼痛,骨水泥分布范围随骨折时间延长而减小。骨水泥填充率是骨水泥分布的重要独立影响因素,当骨水泥填充率达到28.1%时即可实现广泛的骨水泥分布。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长枫,宋文慧,刘昌文,梁凯恒,张铠熙,李永涛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分布,填充率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外科学
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基金: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1801D121324)
分类号: R687.3
页码: 1001-1008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507K
下载量: 187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论文; 经皮椎体成形术论文; 骨水泥分布论文; 填充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