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新鸿洋投资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2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园林绿化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也能够对城市起到美化的作用。植物配置作为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优劣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好坏,从而影响到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城市园林的品质。因此,为了保证城市园林艺术性的体现,和园林功能的实现,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必须做好植物配置工作。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明显加快,园林景观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使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得以充分体现,而且对环境改善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创造出能够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与城市园林设计思路相符合、绿化效果与艺术性同在的植物景观,从而提高城市园林的绿化质量,提升城市园林的品质。
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坚持的原则
1.1植物统一协调原则
世界上植物的种类繁多,包括热带植物、温带植物、亚寒带植物等。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和配置时,基于对某些植物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性的植物配置。在植物的选择上,成长的环境、适应的气候、植物的形体等方面都要做到统一调和。在植物色彩方面,不要选择变化过度明显、比例安排不合适的植物,否则会出现复杂纷乱的感觉。植物的安排也要遵循一定的比例,使得生态园林植物有序、合理,给人以舒适的感受。除此之外,植物的选择还要和周围的建筑、基础设施等相协调,起到补足与美化环境的作用。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相互协调,创造出一种舒适的环境,给人以放松的心态。
1.2韵律感、节奏感原则
植物在园林中科学有序的配置,给人呈现出一种视觉冲击,带来美的享受,即为生态园林中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园林中为了放松人们的心情,道路一般呈现出开阔自然的状态,所以,在配置道路绿化方面时,选择同一品种的植被有规律地成块分布,呈现出跳跃感;也可以简单地陈列在道路两侧,和适宜的树木相配;也可以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分块搭配,利用小灌木等衔接起来,设计为简单的图形,通过简单有序、规律分明的搭配,帮助身在其中的人们减轻疲劳、放松心情。
1.3生态性原则
植物种类不同,其生态作用也各不相同,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将植物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在充分利用植物资源的同时,也要避免植物物种间的竞争,从而构建起一个生态功能完善、结构科学、相对稳定的生态园林系统。
2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优化措施
2.1合理选择树种
要从特色化、生态化和多样化的角度考虑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树种选择工作。将城市园林所在地的特色树种或者花种,作为植物配置的主要品种;并将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相融合,体现出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根据城市的气候特点、园林内部的地形地貌条件、当地的植物物种,选择适合在城市生长、不会对当地的物种造成侵略、无毒无害的植物品种,并保证这些用于植物配置的物种之间能够和谐共生,从而维持园林的生态平衡。在满足前面所述的两种条件下,尽可能多的选择植物品种,保证植物品种的色彩、形态和线条等的多样化。
2.2根据地形进行植物配置
在园林绿化设计阶段,通常都会利用人工堆叠,构建假山、湖泊或者山丘等景观,从而丰富园林效果。而在此种地形上适当配置一些植物,更加能够突出园林的整体效果,赋予不同景观生命力。例如:说在山顶可以选择比较矮的植物,从而将假山的高度和造型突显出来;在山脊线上配置乔木,发挥出乔木的挺拔特点;在山沟和山坡位置配置较矮的植物,假山通过配置植物,能够充分体出现整体性效果,使观赏人群能够置身于真实的群山中。此外,可以在假山的顶部搭设亭台,此时注重近景植物的搭配。在湖泊中间也可以建设假山,同时在湖泊中选择浮水植物,控制植物面积,否则会影响假山的倒影效果。
2.3植物层次配置
在城市的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层次分明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这种规划可以有效地降低生态型园林景观配置单调的现象产生。使用绿草、花卉以及乔木等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不同样式的多种层次艺术搭配,使得整个生态型园林景观能够达到丰富的层次以及色彩效果。例如:高1m的黄杨球,高3m的红叶李,配置高5m的桧柏和高10m的枫树,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应该将从高到低,层次分明的原则进行进一步的实现,不同地花期应该进行分层的搭配,延长整个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观赏时间,保证所有的植物都能够进行充分的运用,形成比较具有自身特色的观赏效果。
2.4植物季节性配置
在进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最大限度的避免植物配置的单调性,还应该在城市的四季中进行不同植物景观的展现。景观在不同的季节情况下,应该展现不一样的自然特色,让城市中的人们可以感受到城市中自然风光变化的多种多样。按照城市季节的变化进行相关植物的配置,可以让观赏者在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观赏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自身的变化以及活力。这种季节性植物的配置类型,不仅仅可以将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还可以将生态型园林景观中相关的植物进行全面性的讲解,让人们在观赏过程中,还能够进行植物的认识,充实自身对于四季植物的了解。例如:可以合理搭配早春开花的丁香、桃花、迎春,晚春开花的玫瑰、蔷薇,夏季开花的紫薇、木槿、秋天观果的山体红、海棠,观叶的银杏、枫叶以及冬季的龙柏、油松等,通过合理运用各类植物季节性变化的特征,来构建起一个春天开花不同时,夏季郁葱不单调的园林景观,让整体园林植物配置效果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自然特征。
2.5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中,需要注重结合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也就是保证植物颜色的多样性,人们在观赏到绿意盎然的绿叶时,也感受到鲜艳美丽花朵的愉悦感,不仅增强观赏效果,同时使观赏人员更加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例如:在进行花木配置时,可选择对比度较强、颜色鲜艳的植物,如红枫、红叶李等紫红叶色的植物,以及到秋天会变黄叶的银杏、变红叶的槭树类等,这些植物都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不但有效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而且还能有效延长观赏期。此外,梧桐、柳树、香樟、草皮等四季常绿的植物也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可选择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植物来配合,以提高景观观赏性。
2.6功能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使功能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发挥绿地主要功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种植。例如大片的植物群落占据大部分绿地,园林景观会显得过于单调,且绿地的娱乐功能和大型集体活动功能很难实现。人们喜欢在草坪上活动、休息,所以铺草坪时尽量选用抗性强的草,且不要把草坪和道路用绿篱或者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分隔开。公园、广场等场所不宜种植有毒或者带刺的植物,避免人受到植物伤害。在凉亭旁边配以高大的树木和攀援类的植物,可以起到遮荫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时更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让自然与人相得益彰、和谐共生。
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设计质量对于城市的环境改善效果有着很大影响,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植物配置设计。在进行植物配置工作时,要遵循与自然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植物分布规划,坚持科学的设计理念,运用多种设计手法,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彭静,郭勇君.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南方农业.2015(36).
[2]吴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1(01).
[3]冯超飞.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科学配置方法探讨[J].现代园艺.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