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电力电缆外护套故障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35kV电力电缆外护套故障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供电公司特种作业工区)

摘要:本文针对电缆外护套破损的原因、导致故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使用接地环流在线监测和电缆外护套定位相结合的测试手段,来监测和定位电缆外护套破损点,并阐述电缆日常维护等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电缆外护套故障;接地环流;外护套破损;修补;解决方案

1外护套破损导致电缆故障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及修复技术

1.1外护套破损导致电缆故障的原因

电力电缆外护套是电缆的天然屏障,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电缆绝缘性能,同时保护电缆不受机械损伤。导致外护套损伤的原因有:施工开挖致表皮破损,铁锹等人为意外损坏;电缆拐弯处未垫塑料保护层,致电缆拐弯处破损;未用专业电缆输送机敷设,导致电缆在人力拖拉的过程中磨破;施工程序管理不科学,多道程序并行施工;设计不科学,盖板一旦跌落,盖板会砸伤电缆;支撑铁架未进行倒角;电缆外护套过薄。

电缆外护套破损后,使水分进入电缆内部形成水树枝。随后水树枝转变成电树枝。电树枝一旦形成,将在短时期内迅速生长,见图A图B。随着水树枝的产生发展壮大,在正常运行状况下,绝缘层就会突然击穿,导致电缆停电等事故。

图B:外护套严重损坏、水树枝严重

从2012年至今,统计35-110千伏电缆故障发生34起,其中外护套损坏引起故障为18起,占故障53%。

1.2国家标准对电力电缆外护套的规定

DL/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11.3.1条规定,电缆外护套每km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在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与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5千伏,加压时间1min,不应击穿。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3.5.1条:交流系统单芯电力电缆,当需要增强抗外力时,应选用非磁性铠装层,不得选用未经非磁性处理的钢铠装。交流单芯电缆金属层正常感应电势最大值,未采取安全措施时应不大于50V;其它情况下应不大于300V。电缆固定部件的选择,应符合交流单芯电力电缆的刚性固定标准,宜采用铝合金等不构成磁性回路的夹具及其它固定方式,可采用尼龙扎带或绳索。不得使用铁丝捆扎电缆。

1.3预防和测试手段

外护套是电缆的最外层,起着守护大门的重要作用;若外护套绝缘不合格的电缆投入运行,就会造成:水份和潮气很容易侵入交联电缆绝缘层,很容易引发水树枝的产生;外护套接地点形成环流,其散热限制了电力电缆最高允许载流量,长期运行会导致故障。目前采用的接地环流在线监测和电缆外护套定位相结合的测试手段,来监测和定位电缆外护套破损点。

(1)高压电缆接地环流在线监测.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环流监测系统主要由现场节点测试系统、手持终端、智能分析系统3大块组成,在电缆护套接地线上安装数据采集电流互感器,测试护套接地环流,由手持终端进行接收数据,上传到主机。上传的数据根据“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设备参考标准”,结合数据变化的趋势,判断外护套有无破损点,利用外护套定位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和修复。

目前,所管辖35-110千伏电力电缆7条电缆8处安装了接地环流在线监测,结合电缆实际负荷,根据接地电流的变化情况,能发现电缆外护套是否破损、老化等缺陷,对电缆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外护套故障定位检测。电缆外护套定位系统是由MFM10测量系统和ESGNT精确定点两部分组成。MFM10测量系统可以同时检测、预定位电缆保护层的损伤。ESGNT精确定点对电缆外防护层故障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可以精确定位故障位置。在对某某线电缆进行检修时,A相外护套绝缘为零,直流试验不合格。使用FM10+ESGNT电缆外护套定位系统进行诊断。测试过程中检测到了漏电流存在,电缆外护套可能有破损点的存在。通过A相进行预定位测试,预定位点在310米处。采用跨步电压法对B相进行了精确定位,精确定位在庄稼地内,挖开,发现电缆外护套破损,随后采用外护套修补法进行补强。再次检查绝缘电阻为2.5MΩ,电缆外护套试验合格。

1.4外护套修补

高压单芯电缆外护套故障点查找定位后,在确定已经充分放电并可靠接地,方可进行故障点修复处理工作,其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故障点处电缆挖掘出来,清理外表杂物并架高故障点处电缆;检查故障点处金属套是否有损伤,若已损伤到铝套,则需解剖电缆铝套以评估外屏受损程度,外屏及绝缘如受损,一般需要做中间接接头。若无损伤可进行下一步修复;根据电缆外护套故障点的受损程度,用酒精将故障点(一般不得小于3cm2范围)周围的石墨导电涂层(或挤包半导电层),确保修补点周围没有残留的半导电层;截取一块外护套料(必须去除外部的半导电层和内层的沥青)填补在破损处,用热风枪对其加热使其完全热熔于相邻外护套,恢复电缆外护套的绝缘性能。截取的外护套料应与原外护套材料一样,并应保证其清洁、干净,大小可视外护套破损情况而定,热风枪的温度要适宜,初次操作应做练习;用绝缘自粘带缠绕3层并搭接到外护套10cm以上,以增强和保证外护套绝缘的可靠性;用质量较好的防水带半搭接缠绕3层在绝缘带层上,并覆盖到电缆外护套20cm以上,以保证足够的外护套防水绝缘要求;用PVC胶带半搭接缠绕3层在防水带层上,以保证防水带不受外界腐蚀;如果故障点处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则要再增加一层防水措施,即在上述处理段上环浇一层环氧树脂层;在修复处理工作完成后,对电缆外护套进行直流10kV、1min耐压试验,如果试验通过,则外护套修补点已达到外护套电气试验性能要求。

2日常维护

保证电缆安全运行,减少电缆外护套故障,就要从电缆的状态检修、预试维护、事故维护抓起。

(1)状态检修:加大电缆试验管理力度,对35-110kV电缆可采用多种试验测试方法,如直流耐压试验、50Hz工频、20-300Hz变频谐振、0.1Hz交流、介损等,来判断电缆的绝缘状况;对电缆外护套进行预防性试验和外护套故障定位,确保把水挡在电缆之外(MFO5-1系统外护套定位系统)。

(2)修复:采用密封外护层修补方法,将每处精确定点的外护层故障点进行修复。

(3)把好验收关:未来新投运的电力电缆,运行单位在设计、施工阶段提前介入,参与审核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加强隐蔽工程的跟踪验收。

只有加大电缆的管理力度,设备的运行时间长了,电缆使用寿命就会更长了。

3结论

随着电缆的广泛应用,其外护套损伤故障已成为较常见的故障现象。因此,在电缆的前期敷设、后期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施工质量,做好预防措施。同时还要加大对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标准化管理和设备材料严格选型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尤其要加强员工的理论、技能培训,积极吸取他人先进的技术和安装工艺,广纳思路,提升员工整体的技术素质。积极建立电缆全面科学的管理体系,从安装施工、试验、故障定位、防外力破坏抓起,加强电缆的日常维护工作,消除电缆存在的隐患,才能有效降低电缆故障率,保证电缆安全健康运行。

作者简介:

李祝(1968年),男,黑龙江,大专,电缆技术

标签:;  ;  ;  

35kV电力电缆外护套故障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