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晚唐五代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唐文学理论,晚唐五代词,元白,韩孟
晚唐五代词论文文献综述
孟若愚[1](2018)在《论中晚唐文学功能观的转变对晚唐五代词体成熟的推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中晚唐元白、韩孟两个诗派的创作和文学理论中,发掘其对晚唐五代词创作的繁荣和词体成熟产生的推进作用。元白诗派的诗歌分类意识、娱乐功能观和韩孟诗派"不平则鸣"、"笔补造化"的创作观,作为词体文体特征的形成背景,是本文论析的主要对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程贝贝[2](2017)在《隔帘观物:论晚唐五代词的空间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晚唐五代词中,"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意象。"帘"在晚唐五代词中被赋予多重审美内涵,带有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气质。在这里,"帘"既具有丰富的内涵,又具有鲜明的空间感。它通过"隔"体现空间布局的精巧,并营造出空灵朦胧的意境。(本文来源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赵春蓉[3](2016)在《论晚唐五代词绮丽浓艳文风》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五代词绮丽浓艳的文风是由"诗词一体"文学发展的规律形成的,其具体表现为绮丽的外在装饰和内在情愫,诗歌的意象色泽明艳、精美,以叙写恋情相思、离别等情愫来表现男女的爱情主题。唐末五代,社会逐渐衰败,儒家伦理道德观念颓丧,致使士人们通过艳情词的创作来宣泄超过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情爱意识。在晚唐五代词风形成的过程中诗与词的功能越来越明确:诗承载着风俗教化的(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6年20期)
周诗飘,李志勇[4](2016)在《晚唐五代词传播研究——以社会背景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五代时期词的传播有何变化,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何地位,而晚唐五代词的传播、发展的巨大变化的深刻原因何在,以往研究多聚焦于诗、词两种文学体裁本身的嬗变。文章以相关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前人学者研究和传播学知识,以求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去透析其深层次原因——晚唐五代时期的社会动荡、阶级变迁的社会存在发生巨大变动,是导致词这一文学艺术形式代诗而兴,并从伶工之好变为士大夫之好的深层原因。(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6年14期)
李洋[5](2015)在《晚唐五代词中的色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词作为作者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在晚唐五代词中,色彩的运用极其丰富,那些色彩组成的曼妙词句,对于晚唐五代词意境的形式美的创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种杰出的色彩运用艺术,让晚唐五代词于瑰词华句之外,具有一种别样的美。本篇拟借用西方色彩原理,集中对晚唐五代词中的色彩现象从晚唐五代词整体的色彩概况、表现方式、不同词人群的色彩风格特色、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宋词雅化的影响这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探究,以期科学、多维地重新认识晚唐五代词高超的美学价值,以及发掘其色彩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审美内涵。(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3)
李晶[6](2014)在《“追忆”与晚唐五代词境的开拓》一文中研究指出追忆,是晚唐五代诗词创作的主题之一。李商隐的爱情诗,韩偓的艳情诗,杜牧等的咏史怀古诗,及至西蜀、南唐词作中,都有众多"追忆"内容。内容的"追忆",带来了晚唐五代词创作心理的变化:对过去情感的理性反思,与本事之间的审美距离。这样的创作心态,沉淀到晚唐五代词的创作中,促进了词境的开拓,词品的提升,推动了词体在此期的成熟和定型。(本文来源于《燕赵学术》期刊2014年02期)
余恕诚[7](2009)在《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一文中研究指出诗与词是关系最密切、沟通渠道最多的两种文体。诗词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生发,是中国韵文文体关系中的突出现象。本文着重从文体内质方面,论述中晚唐诗派在词体初建过程中所起的影响作用,以及如何导致温庭筠、韦庄二家词风之不同。旨在深化诗词之间关系研究,全面认识词体文类风格的形成,与词家早期疏、密两派肇始之由。(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09年04期)
陈未鹏[8](2007)在《论晚唐五代词的地域文化色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花间集》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包蕴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在词调、常用物象以及抒情范式等方面明显接受了南方地域文化的影响。词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在《花间集》中呈现了转折的态势。(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王之涵[9](2007)在《温庭筠词的形成及其与晚唐五代词发展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隋代及初唐的民间词即是当时的民歌,中唐以来文人词属于诗余性质。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位大力填词的文人。他生活在需要小词产生的环境里,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作。温庭筠的作品代表性风格是设色浓丽,辞藻繁密;另一种风格是气韵清拔,格调高峻。温词是对齐梁时代美学精神的隔代传承。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是一种介于俗文学与雅文学之间的并逐步向雅文学转化的过渡性文学样式。《花间集》中的词人围绕温、韦分为两派:一派以温庭筠为代表,可称为"伶工之词";另一派以韦庄为代表,可称为士大夫之词。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派词人在文学自身以及历史发展的双重指向下,开拓了全新的诗歌之路。伶工之词在晚唐五代词稀⒗的发展期是不断进步的,由温庭筠到欧阳炯、顾,词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变得越来越纯熟而自由,为词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张吉琳[10](2006)在《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晚唐五代词的意境生成与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五代词处于词的开创阶段,在花间词到南唐词的流变中,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相应的转变,从而意境上也有了与此相适应的流变过程。即从描写亭台楼阁的闺阁生活到自然山水的转变,由此带来了词的意境由婉约绮靡向清丽的转变,从单纯的抒发离愁别绪到注入深沉的忧患意识、深切的家国之慨,由抒发一己之情到深刻的宇宙人生哲思的转变。正是在这样的转变中晚唐五代词为宋词开了先路。(本文来源于《涪陵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晚唐五代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晚唐五代词中,"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意象。"帘"在晚唐五代词中被赋予多重审美内涵,带有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气质。在这里,"帘"既具有丰富的内涵,又具有鲜明的空间感。它通过"隔"体现空间布局的精巧,并营造出空灵朦胧的意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唐五代词论文参考文献
[1].孟若愚.论中晚唐文学功能观的转变对晚唐五代词体成熟的推进[J].中国文化研究.2018
[2].程贝贝.隔帘观物:论晚唐五代词的空间意识[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3].赵春蓉.论晚唐五代词绮丽浓艳文风[J].牡丹.2016
[4].周诗飘,李志勇.晚唐五代词传播研究——以社会背景为视角[J].兰台世界.2016
[5].李洋.晚唐五代词中的色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6].李晶.“追忆”与晚唐五代词境的开拓[J].燕赵学术.2014
[7].余恕诚.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J].文学评论.2009
[8].陈未鹏.论晚唐五代词的地域文化色彩[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
[9].王之涵.温庭筠词的形成及其与晚唐五代词发展的关系[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0].张吉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晚唐五代词的意境生成与流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