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陆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陆,植被,鄱阳湖,漓江,梯度,性状,非点源。
水陆交错带论文文献综述
黄怀萱[1](2019)在《基于高分1号影像的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3S(GPS、GIS和RS)技术可以为湿地研究、合理评价湿地变化和预测未来湿地发展趋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选取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连续的大范围的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宏观性,采用2013年和2017年2期的高分1号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信息,在波普特征分析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专家知识发现探索水体、泥滩、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等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为高分1号影像处理和湿地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对鄱阳湖研究区域水陆交错带植被的演替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江西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王佩香,汪伯伦[2](2019)在《黄山率水流域水陆交错带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以黄山市率水流域水陆交错带典型植物群落为对象,沿主河道设置了33个样方,采用法瑞学派调查法记录样方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并根据离水面距离和土壤基质类型划分了3种生境类型:砾石型河漫滩、粘土型河漫滩以及河岸边坡,进而进行群落类型划分与生态梯度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有维管束植物共计67科124属146种;水陆交错带植被可分成15个群落类型,包含3个森林群落、3个灌丛群落和9个草本群落;森林群落均出现在河岸边坡生境类型中,灌从群落多见于粘土型河漫滩,草本群落主要集中于砾石型河漫滩;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表明,存在于上下游之间和水陆之间的两个生态梯度是影响群落物种组成的重要因素,并且在两个生态梯度中心过渡区,植物群落丰富度达到最大。(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黄怀萱[3](2019)在《土地垦殖行为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土地利用行为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物种入侵等影响导致湖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湿地植被格局随之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演变。为了制定科学的湿地利用和保护策略,实现湿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定量掌握和研究湿地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而3S(GPS、GIS和RS)技术可以为湿地研究、合理评价湿地变化和预测未来湿地发展趋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本文选取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连续的大范围的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宏观性,采用2013年和2017年两期的高分一号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信息,在波普特征分析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专家知识发现探索水体、泥滩、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等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为高分一号影像处理和湿地研究提供参考。全面、客观的反映了近五年土地垦殖对鄱阳湖湿地的影响。分析该研究区植被格局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合理开发鄱阳湖区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研究区域内湿地水陆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选取了65个样地实地调查其水陆交错带宽度、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人为干扰度、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垦殖土地距水陆交错带距离等指标,借助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鄱阳湖湿地水陆交错带现有主要植被进行汇总分类研究,将鄱阳湖地区水陆交错带现有植被配置分为了五类。然后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先对研究区域湿地周边开垦情况进行分析,再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的演替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排除人为影响较严重的区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土地垦殖行为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针对该研究区域近五年的土地垦殖行为对湿地水陆交错带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梁士楚,苑晓霞,卢晓明,许桂芬,覃艳[4](2019)在《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陆交错带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交错区,承载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换的重要作用。土壤作为水陆交错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陆交错带功能实现的基础之一。鉴于此,以桂林漓江水陆交错带纵向梯度(上游、中游、下游)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调查、实验分析与统计检验相结合,系统的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分布特征,旨在为该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1个土壤理化性质,其中5个指标(土壤含水量、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均差异性显着。不同梯度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性大小也不尽相同,但在总体上存在一些较相似的变化规律,如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均呈现显着负相关,土壤全磷和有机质与多数土壤化学性质呈显着正相关;土壤含水量在下游与多数土壤化学性质均显着相关,但在上游仅与土壤全磷显着负相关。PCA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全磷含量的贡献均大于其他环境因子的平均贡献率,体现了它们是影响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牛翠云,王树涛,郭艳杰,刘微,张俊梅[5](2018)在《白洋淀芦苇型水陆交错带湿地CH_4和CO_2的排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河北省白洋淀地区典型的芦苇型水陆交错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该水陆交错带湿地甲烷(CH_4)和二氧化碳(CO_2)排放通量的时空规律进行研究,取回土壤样品及气体样品,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温度、表层土壤含水率、pH值等相关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采样点(东里庄村东、南刘庄,分别设为S1、S2点)CH_4排放通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的8月,分别是406.27、435.91μg/(m~2·h);2个采样点CH_4全年排放通量中值(平均值)分别为144.35、146.48μg/(m~2·h);2个采样点CO_2排放通量最大值也出现在夏季的8月,分别为356.53、533.09 mg/(m~2·h),在全年的CO_2排放通量中值(平均值)方面,S2点高于S1点,分别为262.21、178.49μg/(m~2·h);2个采样点表层土壤(0~20 cm)中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3.44、14.19 g/kg,且夏季的含量小于春季、秋季和冬季,夏季温度较高,深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基本维持在7.0 g/kg左右的水平;采样箱内温度、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和p H值等相关环境因子与甲烷、二氧化碳的排放通量也具有较高的关联度。(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5期)
李卓凌,王冬梅,任远[6](2018)在《漓江水陆交错带截污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陆交错带作为水生、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具有拦截水体污染物、保护河流水质等重要作用。根据立地划分原则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风景区实际情况,将漓江水陆交错带划分为6种立地类型:薄土层河滩地、中土层河滩地、厚土层河滩地、薄土层岸坡地、中土层岸坡地、厚土层岸坡地,筛选了14个指标并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将漓江水陆交错带截污效果分为4个等级:优、良、中、差。评价结果如下:在漓江水陆交错带选取了20块样地,其中,薄土层河滩地占5%、中土层河滩地占10%、厚土层河滩地占10%、薄土层岸坡地占10%、中土层岸坡地占35%、厚土层岸坡地占30%,评价为"优"、"良"、"中"、"差"的样地分别占10%、60%、25%、5%,说明漓江水陆交错带整体截污效果良好,但是有少部分区域急需修复,部分区域有潜在生态危险。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截污效果的漓江水陆交错带,提出最佳的生态修复措施,对漓江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21期)
漆光超[7](2018)在《漓江水陆交错带植物群落分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陆交错带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重要生物过渡带,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稳定河岸、水源涵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水陆交错带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展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进行实地调查,较全面地了解漓江水陆交错带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学特征以及分布特点,系统地掌握漓江水陆交错带植物群落的本底资源数据,从而为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资源的利用、保护、管理、恢复、景观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1.采用路线踏查及样方法对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进行了研究,共调查了103个样地。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和有关文献编制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组成植物种类名录,并对组成种类进行区系分析。根据《广西植被》中的分类原则、依据以及分类单位,结合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状况编制分类系统,结合生境特点对主要群落类型特征进行描述。2.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的组成种类有246种,隶属80科188属。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11种,分别占总数的8.75%,3.72%和4.47%;裸子植物3科3属4种,分别占总数的3.75%,1.60%和1.63%;被子植物70科178属231种,分别占总数的87.50%,94.68%和93.90%,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物种组成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从生活型来看,以草本植物为主;从生态类群来看,以中生植物为主。3.分布区类型复杂,以热带成分占优势。漓江水陆交错带植物分布区类型复杂,科的分布区有5个分布型和3个亚型,属的分布区有13个分布型和6个亚型。其中,热带分布科有32科,占总科数的74.41%;热带分布属有95属,占总属数的67.38%。4.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可分为人工植被与自然植被两大类型,其中人工植被可分为15个群系,自然植被可分为阔叶林、灌丛和草丛3个植被型组,暖性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性灌丛、禾草草丛和杂草草丛5个植被型,以及如枫香树林(Form.Liquidambar formosana)、牡荆灌丛(Form.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和李氏禾草(Form.Leersia hexandra)丛等39个群系。5.创新之处:本文以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较全面地调查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首次编制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分类系统,分析植被分布规律,较系统地掌握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的本底资源。以期能够为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资源的利用、保护、管理,以及植被的恢复、景观规划等方面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刘润红[8](2018)在《漓江水陆交错带木本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功能性状变异不仅能够客观反映植物自身生理过程及其对外部环境适应策略的差异,而且可以有效地将植物的适应策略、群落构建机制以及生态系统过程等密切联系起来,反映不同水平上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生物与环境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因此,通过功能性状途径研究不同尺度上植物功能性状变异格局与关联,不但有助于了解不同尺度上生境过滤和生态位分化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相对作用,为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机制等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能够准确地反映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变化,对科学预测植被分布及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带是漓江两岸与河水发生作用的特殊的植被区域,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对维持漓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有关漓江水陆交错带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却几乎不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以漓江水陆交错带主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和“varcomp”函数对漓江水陆交错带植物群落内主要木本物种的关键叶功能性状(SLA:比叶面积,LA:叶面积,LTH:叶厚度,CHL:叶绿素含量)跨4个巢式生态尺度(样方,物种,个体,叶)变异进行方差分解,分析各尺度的相对贡献及变异的主要来源。其次,采用性状梯度法、相关性分析法等方法,探讨漓江水陆交错带不同河段(上游、中游、下游)的木本植物3种功能性状(叶面积、比叶面积和木材密度)在群落内和群落间的适应策略是否存在差异,揭示群落内共存物种的适应策略及群落间物种对环境变化响应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漓江水陆交错带主要木本植物的关键叶功能性状在4个巢式生态尺度上的解释方差差异较大,但4个功能性状的解释方差相似,均表现为物种(0.51–0.70)>个体(0.21–0.27)>叶及误差(0.09–0.20)>样方(0–0.07)。4个功能性状种间尺度的解释方差均最大(比叶面积、叶面积、叶厚度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为64%、70%、51%和56%),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主要由种间变异驱动。此外,从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种内变异是功能性状变异的重要且不容忽视的来源。因此,在以后基于功能性状的研究中,应考虑基于个体水平采样方法来研究功能性状跨多生态尺度变异,以便更好地揭示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机制。样方尺度功能性状变异很小甚至为零,表明生境过滤并非直接作用于群落间物种组成,而是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植物功能性状的总体分布来影响植物群落构建过程,基于功能性状的生境过滤可能在漓江水陆交错带植物群落构建中起重要作用。2、在漓江水陆交错带,(1)当植物群落沿纵向梯度,即上游→中游→下游进行变换时,群落平均叶面积先减小后小幅增大,群落平均比叶面积则先增大而后降低,而群落平均木材密度则逐渐降低;(2)3个功能性状的α组分的离散程度均大于β组分,暗示了功能性状值在群落内的变异大于群落间的变异;(3)对于物种尺度,比叶面积和木材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α_(LA)与α_(SLA)相关性较弱,α_(SLA)与α_(WD)和α_(LA)与α_(WD)分别呈均呈极显着和显着负相关。(4)对于样方尺度,叶面积与比叶面积相关性较弱,比叶面积与木材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而叶面积与木材密度呈显着负相关;β_(SLA)与β_(WD)和β_(LA)与β_(WD)分别呈均呈极显着和显着负相关,体现了植物功能性状在群落间的依赖性大于群落内共生物种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物种在群落内和群落间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来适应群落环境。(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吴林川,王冬梅,任远,张丹丹,黄端[9](2018)在《漓江水陆交错带4种草本覆盖对地表径流氮素的消减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漓江水陆交错带不同草本植物覆盖对地表径流和泥沙中氮素的消减作用,以期筛选出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佳草本植物,为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漓江水陆交错带建立径流小区,设置狗牙根、狗尾草、假俭草和空心莲子4种草本覆盖区及无植被覆盖裸露区作为对照,研究4种草本植物覆盖对地表径流和泥沙及径流水、泥沙和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素的消减作用。【结果】相较于裸地,狗牙根、狗尾草、假俭草和空心莲子草对径流的消减率分别为17%,35%,29%和23%,对径流中全氮的消减率分别为37%,43%,40%和52%;相较于裸地,狗牙根、狗尾草、假俭草和空心莲子草对侵蚀泥沙的消减率分别为17%,32%,26%和20%,对泥沙中全氮的消减率分别为31%,48%,41%和40%;径流消减率与NO3--N、TN消减率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NH4+-N消减率显着正相关(P<0.05),降雨强度与NO3--N消减率显着负相关(P<0.05),与TN消减率极显着负相关(P<0.01)。【结论】4种草本植物覆盖对均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中氮素对水体的输入,狗尾草和空心莲子草的效果最好;氮素消减率与径流消减率显着正相关,因此拦截地表径流是防治水体污染的首要措施。(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吴林川,孙婴婴[10](2017)在《水陆交错带生态功能及其氮素截留效果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陆交错带是指陆地和水域之间物质传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换的过渡带,本文概述了水陆交错带的主要功能,其中主要包括截留污染物、固岸护坡、削减洪峰、生物廊道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及休闲娱乐等社会功能。水陆交错带是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后一道屏障,关于水陆交错带对氮素的截留、转化、吸收过程可以总结归纳物理途径和生物化学途径,影响氮素的截留效果主要因素可概括为土壤特性、水文特性、植被类型及水陆交错带宽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水陆交错带的设计和管理等研究趋势。(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7年17期)
水陆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以黄山市率水流域水陆交错带典型植物群落为对象,沿主河道设置了33个样方,采用法瑞学派调查法记录样方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并根据离水面距离和土壤基质类型划分了3种生境类型:砾石型河漫滩、粘土型河漫滩以及河岸边坡,进而进行群落类型划分与生态梯度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有维管束植物共计67科124属146种;水陆交错带植被可分成15个群落类型,包含3个森林群落、3个灌丛群落和9个草本群落;森林群落均出现在河岸边坡生境类型中,灌从群落多见于粘土型河漫滩,草本群落主要集中于砾石型河漫滩;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表明,存在于上下游之间和水陆之间的两个生态梯度是影响群落物种组成的重要因素,并且在两个生态梯度中心过渡区,植物群落丰富度达到最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陆交错带论文参考文献
[1].黄怀萱.基于高分1号影像的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分析[J].江西科学.2019
[2].王佩香,汪伯伦.黄山率水流域水陆交错带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
[3].黄怀萱.土地垦殖行为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4].梁士楚,苑晓霞,卢晓明,许桂芬,覃艳.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19
[5].牛翠云,王树涛,郭艳杰,刘微,张俊梅.白洋淀芦苇型水陆交错带湿地CH_4和CO_2的排放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18
[6].李卓凌,王冬梅,任远.漓江水陆交错带截污效果评价[J].生态学报.2018
[7].漆光超.漓江水陆交错带植物群落分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8].刘润红.漓江水陆交错带木本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9].吴林川,王冬梅,任远,张丹丹,黄端.漓江水陆交错带4种草本覆盖对地表径流氮素的消减作用[J].林业科学.2018
[10].吴林川,孙婴婴.水陆交错带生态功能及其氮素截留效果研究进展[J].珠江水运.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