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满意率的影响。方法:本院的88例冠心病患者,以投色子单双法分为对比组和优质组,各44例,对比组一般护理,优质组一般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及焦虑评分。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同时优质组的焦虑评分明显比对比组的评分低(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基于优质护理,不仅有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5-0090-01v
作为心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主要就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促使患者发生心前区突发疼痛或者绞痛等症状,所以冠心病多发作于肥胖、中老年等人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因此,本院对冠心病患者基于优质护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的88例冠心病患者,以投色子单双法分为两组:对比组(44例)和优质组(44例)。对比组男女比25:19,平均年龄(63.92±7.83)岁,平均病程(5.38±1.98)年。优质组男女比23:21,平均年龄(62.52±6.75)岁,平均病程(5.95±1.86)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法
88例患者均给予吸氧及冠心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比组:一般护理,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病房环境、治疗环境、生命体征等方面进行护理。
优质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措施:(1)心理:由于冠心病疼痛时长,导致患者总是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心理变化等情况,做好医患交流工作,促使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心理护理方案,同时为改善患者的焦虑等情绪,时常鼓励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1]。(2)病情:对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做好评估和对症治疗,让患者的疼痛得以改善,及时注意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以便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另外为确保治疗效果,明确告知患者不得饮酒、吸烟,如果患者还存在肥胖等特征时,还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引发的原因,必要时对肥胖等患者做好血压等饮食的控制。(3)饮食:冠心病发作的原因其中患者的饮食同时有一定的影响,故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饮食计划,以低脂低热量的食物为主,适时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4)健康:根据该患者的情况,做好患者人手一份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并让患者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知识,另外根据情况安排运动,确保患者的各项机能,帮助患者提高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及焦虑评分。
护理满意率:以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评分表在患者出现时进行打分,90分以上为满意,75-90为一般,75以下不满意。
焦虑评分:通过焦虑自评表进行两组对比,评分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法
以SPSS19.0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护理满意率,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焦虑评分,t检验。两组对比以P<0.05有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率对比
优质组的护理满意率97.72%明显高于79.54%(P<0.05),见表1。
表1护理满意率对比
2.2焦虑评分对比
两组焦虑评分对比,其中护理前对比组焦虑评分:(59.88±4.63),护理后:(50.13±3.86);护理前优质组焦虑评分:(58.64±4.03),护理后:(39.83±1.93),两组在护理前t=1.3400,P=0.1838(P>0.05);两组护理后的优质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t=15.8314,P=0.0000(P<0.05)。
3.讨论
冠心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多,不仅让患者受到病痛的折磨,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引发患者心脏供血问题,促使患者的心脏功能下降[2]。基于此,本院对冠心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
本研究得出:优质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比组优,同时优质组的焦虑评分明显比护理前低,且比护理后的对比组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原因分析:通过四方面的护理,优质护理有效地将患者的各个方面考虑到,充分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还通过优质护理措施,让患者可以有效地心理情绪抒发出来,提高治疗信心,且通过优质护理措施,将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掌握,有效避免各种因素的干扰,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评分,还有效的将患者护理满意率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秋月,黎露.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满意率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1409-1410.
[2]韩翠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