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镜框可转动连接在眼镜中部的横梁上,镜框包括在一转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镜片框,转动组件包括一转轴,一第一管塞头固定在转轴一端,一圆管套穿过转轴并位于第一管塞头的侧边,第一管塞头相对圆管套一侧的环形管面上形成第一齿状边,圆管套相对第一管塞头的一侧形成与第一齿状边啮合的第二齿状边,一弹簧从圆管套的另侧穿入一设于圆管套中的环状槽中并向外顶持,圆管套另侧外还固定有一第二管塞头,第二管塞头与圆管套之间形成有一供弹簧向外顶持的让位距离,圆管套焊接至横梁上,转轴相对圆管套转动。本实用新型可使镜框框面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将框面上翻,且可定位到需要的角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镜框可转动连接在眼镜中部的横梁上,镜框包括在一转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一镜片框,镜片框中装设有镜片,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包括一转轴,一第一管塞头穿过转轴后固定在转轴一端,一圆管套穿过转轴并位于第一管塞头的侧边,第一管塞头相对圆管套一侧的环形管面上形成第一齿状边,圆管套相对第一管塞头的一侧形成与第一齿状边啮合的第二齿状边,一弹簧从圆管套的另侧穿入一设于圆管套中的环状槽中并向外顶持,在圆管套的另侧外还固定有一第二管塞头,第二管塞头与圆管套之间形成有一供弹簧向外顶持的让位距离,圆管套焊接至横梁上,转轴相对圆管套转动,且第一齿状边与第二齿状边相对转动时形成转动卡位。
设计方案
1.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镜框可转动连接在眼镜中部的横梁上,镜框包括在一转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一镜片框,镜片框中装设有镜片,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包括一转轴,一第一管塞头穿过转轴后固定在转轴一端,一圆管套穿过转轴并位于第一管塞头的侧边,第一管塞头相对圆管套一侧的环形管面上形成第一齿状边,圆管套相对第一管塞头的一侧形成与第一齿状边啮合的第二齿状边,一弹簧从圆管套的另侧穿入一设于圆管套中的环状槽中并向外顶持,在圆管套的另侧外还固定有一第二管塞头,第二管塞头与圆管套之间形成有一供弹簧向外顶持的让位距离,圆管套焊接至横梁上,转轴相对圆管套转动,且第一齿状边与第二齿状边相对转动时形成转动卡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圆管套外还套接有一可遮挡在第一管塞头、圆管套、第二管塞头外侧的外套管,圆管套焊接至外套管上,外套管焊接至横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套管下端面设有一可与圆管套进行焊接的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圆管套中部形成一供转轴穿过的中通孔,环状槽位于中通孔外侧, 环状槽的一端形成一朝向第二管塞头的开口,环状槽的另一端形成底壁,弹簧的内端顶在底壁上并向外顶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环状槽于中通孔外侧外扩形成,弹簧穿过转轴位于环状槽中,环状槽的长度小于中通孔长度,以在环状槽末端形成底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圆管套中部形成一供转轴穿过的中通孔,圆管套形成一环形套筒,环状槽设于环形套筒的环形壁面中,弹簧穿入环状槽中,环状槽的长度小于中通孔长度,以在环状槽末端形成底壁。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老花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而有大部分本来是近视的人群会有很多的时候会感觉到想要看近处时会有些吃力,就需要把近视眼镜摘下来拿在手上,或者把光学眼镜推到头上去。如果可以把镜框中的镜片直接上翻,就可以提供很大便利性。
另外,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近视、远视或者其他视力障碍的人遮阳挡强光避免刺激眼睛,通常会在主镜(矫正眼镜)上配置附镜,附镜的镜片为太阳镜片。目前,附镜的结构有很多种,与主镜的结合定位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通过蝴蝶夹固定夹置在主镜上,或者通过挂钩固定挂置在主镜上,或者通过磁力固定吸附在主镜上等。不同结构和定位方式的附镜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和方便性,而为了使附镜与主镜的定位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使双层框的连接方式不同于市面上常用的连接方式,提供一种更加简洁,干净、看起来跟一般的光学框无异,既有功能性又美观大方,可以变化很多的款式、来满足佩带者的要求,且能够根据在有使用需求时任意翻起或盖上,也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其可使镜框框面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将框面上翻,而且可以随意定位到需要的角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镜框可转动连接在眼镜中部的横梁上,镜框包括在一转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一镜片框,镜片框中装设有镜片,转动组件包括一转轴,一第一管塞头穿过转轴后固定在转轴一端,一圆管套穿过转轴并位于第一管塞头的侧边,第一管塞头相对圆管套一侧的环形管面上形成第一齿状边,圆管套相对第一管塞头的一侧形成与第一齿状边啮合的第二齿状边,一弹簧从圆管套的另侧穿入一设于圆管套中的环状槽中并向外顶持,在圆管套的另侧外还固定有一第二管塞头,第二管塞头与圆管套之间形成有一供弹簧向外顶持的让位距离,圆管套焊接至横梁上,转轴相对圆管套转动,且第一齿状边与第二齿状边相对转动时形成转动卡位。
进一步,圆管套外还套接有一可遮挡在第一管塞头、圆管套、第二管塞头外侧的外套管,圆管套焊接至外套管上,外套管焊接至横梁上。
进一步,外套管下端面设有一可与圆管套进行焊接的开口。
进一步,圆管套中部形成一供转轴穿过的中通孔,环状槽位于中通孔外侧, 环状槽的一端形成一朝向第二管塞头的开口,环状槽的另一端形成底壁,弹簧的内端顶在底壁上并向外顶持。
进一步,环状槽于中通孔外侧外扩形成,弹簧穿过转轴位于环状槽中,环状槽的长度小于中通孔长度,以在环状槽末端形成底壁。
进一步,圆管套中部形成一供转轴穿过的中通孔,圆管套形成一环形套筒,环状槽设于环形套筒的环形壁面中,弹簧穿入环状槽中,环状槽的长度小于中通孔长度,以在环状槽末端形成底壁。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上翻的镜框,通过将镜框安装于一转动组件上,转动组件中的转轴可相对圆管套转动,圆管套固定至眼镜的横梁上,转轴相对圆管套连续性的转动并可形成定位,从而可带动镜框根据使用者需要上翻,而且可以随意定位到需要的角度,使用上更加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动组件进行组合的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动组件进行组合的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管套的环状槽的不同实施例剖面图(圆管套与第一管塞头呈定位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任意上翻的镜框结构,镜框可转动连接在眼镜中部的横梁上,如图1所示实施例,镜框直接连接在眼镜中部,可作为能够转动后上翻的老花镜使用。当然,也可以是将镜框作为附镜连接在主镜前方,镜框中的镜片可为遮阳镜片等。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镜框包括在一转动组件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镜片框21,镜片框21中装设有镜片22,通过转动组件10可带动镜框21相对眼镜的横梁20进行任意角度翻转。其中,转动组件10包括一转轴11、一第一管塞头12、一圆管套13、一第二管塞头14及一弹簧15。进行安装时组合时,结合图3、图4所示,将第一管塞头12穿过转轴11后焊接固定在转轴11一端,再将圆管套13也穿过转轴11并位于第一管塞头12的侧边。同时,令第一管塞头12相对圆管套13一侧的环形管面上形成锯齿状的第一齿状边121,相应的,圆管套13相对第一管塞头11的一侧形成与第一齿状边121啮合的第二齿状边131。弹簧15则从圆管套13的另侧穿入一设于圆管套13中的环状槽132中并向外顶持,在圆管套13的另侧外还可通过焊接固定上第二管塞头14,令第二管塞头14与圆管套13之间形成有一供弹簧15向外顶持的让位距离a。最后,可直接将圆管套13焊接至眼镜的横梁上,从而转轴11可相对圆管套13转动。对于弹簧15,在圆管套13中部形成一供转轴11穿过的中通孔133,环状槽132位于中通孔133外侧,环状槽132的一端形成一朝向第二管塞头14的开口134,环状槽132的另一端形成底壁135,弹簧15的内端顶在底壁135上并向外顶持,从而可为圆管套13提供向第一管塞头12方向的弹性力。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圆管套13中部形成一供转轴11穿过的中通孔133,圆管套13形成一环形套筒,环状槽132设于环形套筒的环形壁面中,弹簧15穿入环状槽132中,环状槽132的长度小于中通孔132长度,以在环状槽132末端形成底壁135。如图5所示环状槽的另一种实施例,环状槽136也可直接于中通孔133外侧外扩形成,弹簧15穿过转轴11位于环状槽136中,环状槽136的长度小于中通孔133长度,以在环状槽136末端形成底壁137。
当需要将镜框转动时,可通过转动组件10来实现,圆管套13焊接在横梁上,转轴11套接其中,第一管塞头12可相对圆管套13转动,由于第一齿状边121与第二齿状边131之间形成啮合,同时在圆管套13内安装有弹簧15,弹簧15的末端受第二管塞头14抵顶,当转动转轴11时,第一齿状边121与第二齿状边131相对转动,形成卡齿之间的转动。当第一齿状边121的齿峰转到与第二齿状边131中的齿峰相对时,第二管塞头14向圆管套13方向移动,弹簧15会受到挤压,弹簧15末端存在有让位距离a,且会令让位距离a变小,随着转轴11的相对转动,过了齿峰,弹簧15回弹,两者之间转到齿峰配合齿谷,让位距离a恢复,如图5所示状态,形成转动卡位,同时受弹簧15推顶,形成一个定位档位,从而可带动镜框相对横梁转动到一个翻动位置。
进一步,圆管套13外还套接有一可遮挡在第一管塞头12、圆管套13、第二管塞头14外侧的外套管3,在外套管3下端面设有一可与圆管套13进行焊接的开口31,令圆管套13焊接至外套管3上,外套管3再焊接至横梁上,可使转动组件整体在安装于横梁时更加美观。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上翻的镜框,通过将镜框安装于一转动组件上,转动组件中的转轴可相对圆管套转动,圆管套固定至眼镜的横梁上,转轴相对圆管套连续性的转动并可形成定位,从而可带动镜框根据使用者需要上翻,而且可以随意定位到需要的角度,使用上更加方便灵活。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731.1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446902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G02C 5/00
专利分类号:G02C5/00;G02C9/00
范畴分类:30D;
申请人:吕爱琴
第一申请人:吕爱琴
申请人地址: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222-8号104室
发明人:吕爱琴
第一发明人:吕爱琴
当前权利人:吕爱琴
代理人:卢丽红
代理机构:35203
代理机构编号: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