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根霉论文_葛杰,周亚彬,李东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米根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乳酸,突变,淀粉酶,热稳定性,烟叶,碳源,表型。

米根霉论文文献综述

葛杰,周亚彬,李东明[1](2019)在《致死性中线肉芽肿分离的不规则毛霉与米根霉致小鼠非典型增生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致死性中线肉芽肿(LMG)与鼻眶脑真菌病(ROCM)均为发生于面中线部位的损毁性溃疡,有时LMG可合并真菌感染,后者常被认为是继发。我们从LMG组织中分别分离出不规则毛霉(PUTH10050641)和米根霉(PUTH 20111112),病人均经抗真菌治疗获得痊愈,我们因此推测PUTH 10050641和PUTH20111112可能参与诱导非典型增生及CD-56和Ki-67抗原表达。为论证上述推测,我们用ICR小鼠设计了一项观察研究。方法为小鼠背部皮下接种PUTH 10050641和PUTH 20111112,分别于接种后1周、2周、3周、4周和5周进行皮肤标本培养和组织学分析,包括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特征。结果成功诱发感染并形成溃疡,病理表现为多形细胞浸润性炎症、血管侵入。此外,一些区域出现非典型增生、CD-56和Ki-67抗原表达,其中Ki-67高表达围绕真菌菌丝周围。上述研究表明不规则毛霉PUTH10050641和米根霉PUTH 20111112参与了诱导非典型增生及NK细胞聚集。(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蔡刘体,汪汉成,陈乾丽,谭清群,杨学辉[2](2019)在《烟草米根霉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及菌株保存条件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烟草上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对6种杀菌剂(代森锰锌、多菌灵、嘧霉胺、嘧菌酯、啶酰菌胺及氟啶胺)的敏感性,并就其适宜的保存条件进行了筛选,同时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上述6种杀菌剂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米根霉孢子萌发和烟叶霉烂病均表现出了不同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孢子萌发活性最为明显的是氟啶胺和啶酰菌胺,其EC_(90)值分别为0.67和1.53 mg/L;其次为代森锰锌和嘧菌酯,15.16和17.66 mg/L;最弱为嘧霉胺和多菌灵,71.87和81.96 mg/L。对烟叶霉烂病防效最好的为嘧菌酯,50 mg/L处理的防效为85%;其次为啶酰菌胺,200 mg/L处理时防效为83%;氟啶胺的防效较差,1 000 mg/L处理时仅为48%;而代森锰锌、多菌灵和嘧霉胺在最高使用剂量(分别为4 000、800和800 mg/L)时防效均低于20%。病原菌保存方法筛选结果表明,保存后米根霉的孢子萌发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降低。其中,4℃保存于20%甘油组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为60%;4℃保存的孢子干样萌发率为36%;4℃保存的孢子悬浮液和–20℃保存于20%甘油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均低于20%;20℃保存的孢子干样萌发率为11%;–20℃保存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为6%。研究结果可为烘烤期烟叶霉烂病防治和米根霉孢子的保存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慧娟,曹欣然,柳天戈,王静[3](2019)在《米根霉对脱脂米糠酚类物质释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脱脂米糠酚类物质的释放,提高脱脂米糠的利用率,本文利用米根霉对脱脂米糠进行半固态发酵,对发酵过程中脱脂米糠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性及理化性质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发酵48 h后脱脂米糠的总酚含量提高,增加了47.3%,总黄酮含量增加了48.96%;烷基间苯二酚(ARs)含量随发酵时间增加显着(p <0.05)提高,发酵48 h后米糠中ARs含量与未处理组相比增加了22.9%;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发酵后显着(p <0.05)提高,抗氧化能力提高8.4%;发酵后持水性降低18.3%,持油性提高46.6%。因此利用米根霉对脱脂米糠进行半固态发酵,可以明显改善脱脂米糠的酚酸释放量,提高抗氧化性,改变功能特性。(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4期)

孙小龙,付永前[4](2019)在《米根霉复合诱变筛选高产L-乳酸的形态突变菌株及碳代谢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NRRL 39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与亚硝基胍(nitroso-guanidin,简称NTG)复合诱变,筛选出几株形态突变株,其L-乳酸产量较高,在此基础上,对得到的3株形态突变菌株LA-UN-1、LA-UN-2、LA-UN-3和出发菌株NRRL 395进行代谢流分析。结果表明,在发酵初期,不同菌种的碳代谢流整体变化差别并不明显,尤其是流向有机酸合成的碳源所占的比例基本相同,此时细胞更多地合成生物量以及代谢所需的蛋白,对于球状菌体,其流向生物合成所需的碳相对较多;当发酵进入后期,碳流更多地用于有机酸的合成,而此时,不同菌体形态的碳代谢流明显发生变化,均匀球状菌体更有利于碳代谢流的流动,尤其是LA-UN-1球状菌体碳代谢流更易于流向L-乳酸合成途径,而原始菌株流向L-乳酸合成途径的碳流最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孙小龙,陈耀,付永前[5](2018)在《米根霉分批补料一步发酵法高效积累L-乳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工作中,课题组创新性的提出了米根霉一步发酵法高效积累L-乳酸的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米根霉合成L-乳酸的生产效率,作者系统考察了葡萄糖分批补料策略对米根霉一步发酵合成L-乳酸的影响:包括不同初始葡萄糖浓度和残余葡萄糖控制策略。研究发现,控制初始葡萄糖浓度为50.0 g/L时,最有利于L-乳酸的高效积累,控制不同残余葡萄糖浓度对一步发酵法合成L-乳酸基本没有影响。在最优的分批补料条件下,L-乳酸产量和生产效率最高,分别达到了162.0 g/L和6.23 g/(L·h),与前期工作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14.3%。(本文来源于《台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黄玉龙,石鹏霞,武泽,孙若诗,康叁江[6](2018)在《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培养基配方(糖化液、蛋白胨、酵母膏、麦芽粉添加量)和培养条件(培养温度、pH、培养时间、接种量)的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选取糖化液质量分数、培养时间、pH和培养温度4因素,以发酵液中L-乳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糖化液26%、蛋白胨6 g/L、酵母浸膏4 g/L、麦芽粉10 g/L、KH_2PO_40.3 g/L、Mg SO_4·7H_2O 0.4 g/L、Zn SO_4·7H_2O 0.3 g/L、CaCO_345 g/L、培养时间80 h、培养温度29℃、初始pH 5.5、接种量6%。该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L-乳酸的含量可达84.33 g/L,发酵液中葡萄糖对L-乳酸的转化率为71.34%,其光学纯度为75.62%,比旋光度为+2.12。(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8年11期)

汪汉成,张敏,张长青,陈兴江,谭清群[7](2018)在《烟叶米根霉检测、碳源代谢表型及其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组织分离法检测了烘烤烟叶霉烂病病原菌米根霉Rhizopus oryzae,采用Biolog FF代谢板分析了其碳源代谢表型特征,并测定了其对7种杀菌剂(多菌灵、异菌脲、咪鲜胺、氟硅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米根霉在田间烟叶、编烟杆和编烟绳上的检出率均为100%。米根霉能代谢和产孢的碳源分别有66和30种,主要包括核糖醇、D-阿拉伯醇和?-环式糊精等;不能代谢和产孢的碳源分别有29和65种,包括α-环式糊精、L-海藻糖和D-半乳糖醛酸等。7种杀菌剂对烟草米根霉的菌丝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抑菌活性最强的是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其EC_(50)值分别为8.31和9.71 mg/L;其次为丙环唑、异菌脲和咪鲜胺,其EC_(50)值分别为14.24、32.84及> 10 mg/L;最弱的为嘧菌酯和多菌灵,其EC_(50)值均> 100 mg/L。研究结果可为烘烤烟叶霉烂病化学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沈寿国,刘献文,张洁,潘仁瑞,葛春梅[8](2018)在《米根霉薯渣固态发酵产L(+)-乳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薯渣为原料,对米根霉PW352固态发酵产L(+)-乳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均匀设计、正交设计等方法确定最优固态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干薯渣10g/250ml叁角瓶、(NH4)2SO41. 5%、MgSO40. 2%、Zn SO40. 05%、MnCl20. 05%、葡萄糖0. 5%、吐温80 0. 05%,在接种量为1. 0×107个孢子/10g干培养基、湿度70%、中和剂碳酸钙30%、36℃条件下,发酵72h产L(+)-乳酸达38. 36(±0. 51)%(w/w),对淀粉糖的转化率为62. 5%。(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8年05期)

杨倩,汤斌,李松[9](2018)在《米根霉α-淀粉酶热稳定性的理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α-淀粉酶被广泛应用于麦芽糖浆生产工业,但其热稳定性普遍较差,在制糖工艺中增加了由于酶活力损失而引起的追加生产成本。在充分研究了热稳定性对于真菌α-淀粉酶应用于工业生产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为提高米根霉α-淀粉酶(ROAmy)的热稳定性,基于酶蛋白B-factor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利用重迭PCR技术分别对ROAmy中的3个氨基酸残基G128、K269和G393进行了单点突变及组合突变。结果表明,所获得的7个突变体均比原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其中效果最好的为组合突变体G128L/K269L/G393P,其在55℃下的热失活半衰期(t_(1/2))约为原酶的5.63倍。同时,该突变体的最适温度由50℃提高到了65℃,最大反应速率(V_(max))和催化效率(k_(cat)/K_m)分别提高了65.38%和99.86%。通过蛋白结构功能比较分析,发现氢键数目的增多或脯氨酸在特殊位置中的引入可能是突变体热稳定性得到提高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杨倩[10](2018)在《米根霉α-淀粉酶pH与温度耐受性相关氨基酸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α-淀粉酶被广泛应用于麦芽糖浆生产工业,但其热稳定性和耐酸性普遍较差,在制糖工艺中增加了由于酶活力损失而引起的追加生产成本,并且糖液在长时间的处理过程中容易被嗜温微生物污染而变质。因此,提高真菌α-淀粉酶的热稳定性和耐酸性将有助于改善制糖工艺以减少糖液感染嗜温微生物的几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以来源于米根霉的α-淀粉酶(ROAmy)为研究对象,通过蛋白质结构建模、序列比对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手段进行定向改造,从而提高其热稳定性和耐酸性。利用乳酸克鲁维酵母进行突变体的表达,完成理化性质及结构功能分析,提出与ROAmy的p H和温度耐受性相关氨基酸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ROAmy与耐热耐酸性以及常温中性真菌α-淀粉酶进行同源序列比对,根据比对结果以及蛋白质结构分析构建了7个突变体。结果表明突变体A144Y、V174R、T253E和I276P的热稳定性和p H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其中,相比于原酶,突变体V174R在55℃下的热失活半衰期(t1/2)约提高了2.52倍,且其在p H 4.5下的t1/2约提高了1.55倍。此外,突变体A144Y、T253E和I276P对可溶性淀粉的催化效率(kcat/Km)相比于原酶分别约提高了61.18%、65.50%和24.25%。通过蛋白结构功能比较分析,发现蛋白质表面亲水作用的增强、氢键数目的增加、盐键的形成以及柔性区域刚性的增强,可能是突变体热稳定性和耐酸性增强的主要原因。这也表明了A144、V174、T253和I276可能是ROAmy中与p H和温度耐受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2)基于酶蛋白B-factor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利用重迭PCR技术分别对ROAmy中的3个氨基酸残基G128,K269和G393进行了单点突变及组合突变。结果表明,所获得的7个突变体均比原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其中效果最好的为组合突变体G128L/K269L/G393P,其在55℃下的热失活半衰期(t1/2)约为原酶的5.63倍。同时,该突变体的最适温度由50℃提高到了65℃,最大反应速率(Vmax)和催化效率(kcat/Km)分别提高了65.38%和99.86%。通过蛋白结构功能比较分析,发现氢键数目的增多或脯氨酸在特殊位置中的引入可能是突变体热稳定性得到提高的主要因素。G128,K269和G393可能是ROAmy中与耐热性相关的关键氨基酸残基。(3)将ROAmy与耐热耐酸黑曲霉α-淀粉酶(PDB code:2aaa)的3-D结构进行分子重迭,发现黑曲霉α-淀粉酶蛋白结构中存在着二硫键,而ROAmy的相应位置则没有二硫键的存在,研究表明二硫键在蛋白质结构稳定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蛋白质结构建模以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在ROAmy中的相应位置引入二硫键,构建了3个突变体。结果表明突变体的热稳定性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相比于原酶,突变体ROAmy C30-C36在55℃下的热失活半衰期(t1/2)约提高了2.31倍。同时,以上突变体在p H 3.5~4.5的条件下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力和稳定性。此外,突变体ROAmy C30-C36和ROAmy C230-C273的催化效率(kcat/Km)相比于原酶分别约提高了20.17%和37.19%。实验表明了突变体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耐酸性可能是由于二硫键的引入增强了蛋白质局部结构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工程大学》期刊2018-06-12)

米根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烟草上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对6种杀菌剂(代森锰锌、多菌灵、嘧霉胺、嘧菌酯、啶酰菌胺及氟啶胺)的敏感性,并就其适宜的保存条件进行了筛选,同时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上述6种杀菌剂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米根霉孢子萌发和烟叶霉烂病均表现出了不同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孢子萌发活性最为明显的是氟啶胺和啶酰菌胺,其EC_(90)值分别为0.67和1.53 mg/L;其次为代森锰锌和嘧菌酯,15.16和17.66 mg/L;最弱为嘧霉胺和多菌灵,71.87和81.96 mg/L。对烟叶霉烂病防效最好的为嘧菌酯,50 mg/L处理的防效为85%;其次为啶酰菌胺,200 mg/L处理时防效为83%;氟啶胺的防效较差,1 000 mg/L处理时仅为48%;而代森锰锌、多菌灵和嘧霉胺在最高使用剂量(分别为4 000、800和800 mg/L)时防效均低于20%。病原菌保存方法筛选结果表明,保存后米根霉的孢子萌发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降低。其中,4℃保存于20%甘油组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为60%;4℃保存的孢子干样萌发率为36%;4℃保存的孢子悬浮液和–20℃保存于20%甘油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均低于20%;20℃保存的孢子干样萌发率为11%;–20℃保存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为6%。研究结果可为烘烤期烟叶霉烂病防治和米根霉孢子的保存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米根霉论文参考文献

[1].葛杰,周亚彬,李东明.致死性中线肉芽肿分离的不规则毛霉与米根霉致小鼠非典型增生研究(英文)[J].菌物学报.2019

[2].蔡刘体,汪汉成,陈乾丽,谭清群,杨学辉.烟草米根霉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及菌株保存条件筛选[J].农药学学报.2019

[3].张慧娟,曹欣然,柳天戈,王静.米根霉对脱脂米糠酚类物质释放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9

[4].孙小龙,付永前.米根霉复合诱变筛选高产L-乳酸的形态突变菌株及碳代谢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孙小龙,陈耀,付永前.米根霉分批补料一步发酵法高效积累L-乳酸的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8

[6].黄玉龙,石鹏霞,武泽,孙若诗,康叁江.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工艺优化[J].中国酿造.2018

[7].汪汉成,张敏,张长青,陈兴江,谭清群.烟叶米根霉检测、碳源代谢表型及其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J].农药学学报.2018

[8].沈寿国,刘献文,张洁,潘仁瑞,葛春梅.米根霉薯渣固态发酵产L(+)-乳酸的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

[9].杨倩,汤斌,李松.米根霉α-淀粉酶热稳定性的理性设计[J].生物工程学报.2018

[10].杨倩.米根霉α-淀粉酶pH与温度耐受性相关氨基酸结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几种真菌△6-脱氢酶氨基酸序列的比对...纤维素酶协同降解模型玉米秸秆组分含量的测定Figure2.2Det...蒸汽爆破处理前后玉米秸秆原料的FTIR...汽爆处理前后秸秆原料的X射线衍射图汽爆处理前后秸秆原料的扫面电镜图

标签:;  ;  ;  ;  ;  ;  ;  

米根霉论文_葛杰,周亚彬,李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