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宫颈扩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宫颈,前列,扩张器,子宫颈,成熟,效果,瘢痕。
宫颈扩张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曼,杨永连,曹晓峰,雷金菊[1](2019)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不同年龄段孕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引产成功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不同年龄段孕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引产成功率。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产妇60例,根据孕妇年龄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年龄<35岁;观察组15例,年龄≥35岁。两组产妇均给予促宫颈成熟球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进行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73.33%,显着低于对照组的95.56%(P <0.05)。两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宫颈Bishop评分提分平均值显着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应用于高龄产妇(≥35岁)的促宫颈成熟效果不如<35岁的产妇,但二者的引产成功率等分娩结局无明显差异,总体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庞逸云[2](2019)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12~18周妊娠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12~18周妊娠的效果。方法:抽取某院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4例妊娠12~18周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终止妊娠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分别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治疗。结果:观察组24h内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引产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着。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12~18周妊娠的引产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胡频,张妤,孙莉,周桂菊[3](2019)在《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宫颈扩张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60例足月妊娠引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宫颈扩张球囊术引产,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度;临产时间、总产程、出血量;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引产前宫颈成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Bishop评分干预前后差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孕妇的临产时间、总产程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两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孕妇胎膜早破、宫缩过强、宫颈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胎儿发生呼吸窘迫的概率、早产儿体质量情况以及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宫颈扩张球囊术比较,地诺前列酮可缩短足月妊娠初产妇的临产时间和总产程;两者均可促进宫颈成熟,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昕凌,张莉[4](2019)在《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产后出血患者应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宫腔塞纱治疗)和观察组(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治疗),每组患者20例。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4h血红蛋白值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操作时间、产后1d内的出血量以及整体治疗时间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应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治疗,临床效果更佳,可显着降低出血时间以及出血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何健华,莫务琼,陈燕婷,吴燕祯,钟爱玲[5](2019)在《宫颈扩张球囊和地诺前列酮在宫颈低Bishop评分瘢痕子宫孕产妇促宫颈成熟中的作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体积宫颈扩张球囊和地诺前列酮在宫颈低Bishop评分瘢痕子宫孕产妇促宫颈成熟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叁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瘢痕子宫、宫颈Bishop评分<6分孕妇,依据促宫颈成熟方案分为小体积球囊组、大体积球囊组和地诺前列酮组,每组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宫颈Bishop评分评估宫颈成熟程度以及促宫颈成熟效果;观察产妇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比较3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治疗后3组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地诺前列酮组Bishop评分低于大体积球囊组和小体积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地诺前列酮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低于大体积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大体积球囊组和小体积球囊组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地诺前列酮组,且大体积球囊组临产时间短于小体积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在瘢痕子宫孕产妇中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效果优于地诺前列酮,且大体积宫颈扩张球囊可以缩短产程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期刊2019年11期)
胡丽平[6](2019)在《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足月单胎需引产的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引产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和对照组(缩宫素引产),每组150例。比较2组引产相关指标与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总引产时间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1); 2组产后出血、宫腔感染、新生儿窒息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操作简单易行,产妇容易接受,且风险较低。针对宫颈Bishop评分低且需引产的产妇,可有效促进其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王艳辉[7](2019)在《足月孕妇应用球囊宫颈扩张器和缩宫素进行引产的疗效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足月孕妇引产中应用球囊宫颈扩张器和缩宫素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收治足月妊娠引产产妇80例,所有产妇均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引产,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应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应用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宫缩素治疗,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产程、临产时间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22.5%,显着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干预前两组Bishop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ishop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足月孕妇引产中应用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宫缩素效果显着,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郝荣,刘清秀,赵富清[8](2019)在《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上对于符合阴道分娩条件,但难以自然分娩的妊娠晚期孕妇可借助其他方式促进宫颈成熟,以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疼痛~([1,2])。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药物辅助以及机械性宫颈扩张的方式来促进宫颈成熟~([3]),但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名产妇进行对比,探讨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黄荣英[9](2019)在《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宫颈扩张的观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用于宫颈扩张的最佳有效剂量。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20例早孕妇女,就诊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根据米索前列醇置药剂量不同分为A组(200μg组,n=40)、B组(400μg组,n=40)、C组(600μg组,n=40),A组、B组、C组分别于术前3h阴道后穹窿放置200μg、400μg、600μg米索前列醇,观察并对比各组宫颈扩张有效率及药物副作用、术中出血量。结果 B组、C组宫颈扩张有效率均较A组明显要高(P<0.05),B组、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A组、B组、C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65±2.25)mL、(16.39±3.58)mL、(17.62±2.41)mL,3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用药后,A组仅有1例轻度恶心,可耐受,无需特殊处理;B组有2例头晕,恶心呕吐程度较重,需药物治疗;C组中,有3例有程度较重的恶心、呕吐、头晕现象,3例患者除有以上症状,还有低热、寒战症状。C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较A组、B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400μg阴道置入可作为早孕妇女人流前宫颈扩张的最佳给药方法,宫颈扩张效果良好,且药物副作用少,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11期)
鄂艳丽[10](2019)在《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从2017年3月-2019年3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孕妇中抽选102例纳入本次实验,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51例纳入对照组,剩余51例纳入研究组,两组孕妇均有引产指征,在对孕妇实施引产处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研究组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统计并比较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情况、引产至规律宫缩时间、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的9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产至规律性宫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强直性收缩率3.92%、胎心异常率5.88%、剖宫产率19.61%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3.73%、15.69%、33.33%(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扩张球囊和米索前列醇均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和引产,但子宫颈扩张球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更少,促宫颈成熟的同时提升引产效果,是一种更为可靠的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宫颈扩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12~18周妊娠的效果。方法:抽取某院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4例妊娠12~18周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终止妊娠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分别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治疗。结果:观察组24h内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引产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着。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12~18周妊娠的引产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宫颈扩张论文参考文献
[1].陈玉曼,杨永连,曹晓峰,雷金菊.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不同年龄段孕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引产成功率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9
[2].庞逸云.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12~18周妊娠的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3].胡频,张妤,孙莉,周桂菊.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的效果比较[J].安徽医学.2019
[4].李昕凌,张莉.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5].何健华,莫务琼,陈燕婷,吴燕祯,钟爱玲.宫颈扩张球囊和地诺前列酮在宫颈低Bishop评分瘢痕子宫孕产妇促宫颈成熟中的作用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
[6].胡丽平.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7].王艳辉.足月孕妇应用球囊宫颈扩张器和缩宫素进行引产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8].郝荣,刘清秀,赵富清.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9
[9].黄荣英.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宫颈扩张的观察分析[J].海峡药学.2019
[10].鄂艳丽.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J].临床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