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价值冲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价值,冲突,文化,地域性,网络,民族文化,多样性。
文化价值冲突论文文献综述
刘敏[1](2019)在《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与价值冲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核心是青少年价值自信。当前,青少年价值冲突凸显削弱了青少年文化自信。为此,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价值冲突对青少年文化自信带来的消极影响。青少年价值冲突根本表现是真理性价值与实用性价值的冲突;青少年价值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追求根本利益的差异;青少年价值冲突的实质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因此,通过价值自觉—价值整合—价值引导化解青少年价值冲突,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7期)
刘昊鑫[2](2019)在《网络媒体的价值冲突与文化反思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必不可少的物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发展。然而,由于互联网包含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从信息的性质和特点上来看,很多时候都会存在主体和客体上的冲突,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也产生了裂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对网络媒体内存在的价值冲突和文化反思给予理性分析。(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2期)
詹莲[3](2018)在《她们的困扰——《接骨师之女》母女关系体现的多元文化价值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接骨师之女》,以中国和美国为背景,围绕一个家族中叁个女人的爱恨情仇展开,让读者穿行于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真实之间。并从她们的故事和她们的困扰中,感受到由异文化引起的冲突和张力。本篇试通过冲突探讨从母女关系体现的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8年16期)
段伟文[4](2017)在《科技社会中的文化价值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现代科技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现代科技的文化内涵与科技旨在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这两个基本动机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在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层面,科学文化以客观主义为切入点,运用批判理性摆脱了宗教文化的束缚;在生活世界和社会组织层面,技术文化立足于效用与效率,运用工具理性而成为创新文化的基础。在现代进程中,科学所主张的客观真理和技术对自然的拷问在打破神权与王权、显示主体的力量等方面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在现代科技一体化的进程中,(本文来源于《科技中国》期刊2017年03期)
徐嘉悦[5](2016)在《多样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共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所谓文化多元化,就是一个社会里并存着多种文化,而没有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也不存在一种超然的标准可以证明这样一种正当性可以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故文化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期刊2016年05期)
蒋建国[6](2016)在《网络媒体的价值冲突与文化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也促使网络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形态。但是,互联网本身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的信息载体,从其性质和特征看,往往存在着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时间与空间的裂变、技术与伦理的冲突,面对网络社会的价值迷思,我们应该以理性、科学、文明的态度进行全方位思考,正确判断网络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尹强[7](2016)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冲突与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对少数民族成员而言是其基本权利,对于它所赖以存在的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而言也有其特殊价值,它的本性之一是其道德性。当我们把少数民族文化纳入伦理视野考察时,就会发现其中往往蕴含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有必要厘清少数民族文化的道德本性及其足以让我们警惕的冲突形式,从而让我们共同承担起少数民族发展中的责任。(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6年02期)
杨乐[8](2016)在《社会转型期下文化价值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期间,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存在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并存且相互冲突的态势,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文化价值冲突、本土与外来文化价值冲突,在这转型期中原有的价值观念被动摇,并且在反复的探索中被重构,在其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重点探讨转型期中文化价值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6年09期)
张戈,刘建华[9](2016)在《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价值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是在网络社会崛起中成长起来的特殊群体,在他们身上烙印着网络亚文化的消遣性、叛逆性、非主流性和不确定性等文化特征。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特征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造成了大学生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文化消费与文化创造、精神彼岸与肉体此岸等方面的价值冲突。(本文来源于《当代青年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可婷婷[10](2015)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圈地运动”与价值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资本所倡导的消费文化的引导下,植根于市场关系的文化产业把凝结着人类智慧的文化传统、公共资源转变成了资本市场上牟利的工具。此时文化产业实则是资本在文化领域的一场新"圈地运动",推行市场关系和资本逻辑。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内在矛盾中,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价值的冲突与秩序的失衡。将文化产业放置于国家、市场、社会共同构成的多元坐标中,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文化价值冲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必不可少的物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发展。然而,由于互联网包含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从信息的性质和特点上来看,很多时候都会存在主体和客体上的冲突,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也产生了裂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对网络媒体内存在的价值冲突和文化反思给予理性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价值冲突论文参考文献
[1].刘敏.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与价值冲突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
[2].刘昊鑫.网络媒体的价值冲突与文化反思探究[J].视听.2019
[3].詹莲.她们的困扰——《接骨师之女》母女关系体现的多元文化价值冲突[J].农家参谋.2018
[4].段伟文.科技社会中的文化价值冲突[J].科技中国.2017
[5].徐嘉悦.多样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共识[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6
[6].蒋建国.网络媒体的价值冲突与文化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16
[7].尹强.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冲突与责任[J].齐鲁学刊.2016
[8].杨乐.社会转型期下文化价值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J].高考.2016
[9].张戈,刘建华.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价值冲突[J].当代青年研究.2016
[10].可婷婷.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圈地运动”与价值冲突[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