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言天赋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学英语,戏剧教学,学生主体
语言天赋论论文文献综述
陈素平[1](2019)在《小学英语戏剧教学,打开孩子语言天赋的随意门》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简称DIE,是运用戏剧与剧场的技巧从事学校课程教学的一种方式。它的突出特点是平等、开放、对话,要求在教师有计划的引导下,以戏剧的各种表演元素,如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戏剧游戏、情景对话表演、课本剧排演、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等方法进行教学工作。让学生可以在彼此互动、合作的关系中充分地发挥想象、表达思想,从学习中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9年01期)
李顺夏[2](2018)在《开启幼儿语言天赋——谈如何有效投放语言区域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南》中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与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区域材料可以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可见区域材料的作用重大,以下便是我对如何投放语言区域材料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些体会。1区域材料的选择,来源于幼儿(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8年13期)
[3](2017)在《语言“天赋”确实存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项新研究表明,与后天环境因素等影响一样,基因对与语言相关的大脑活动的确存在影响。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征集了一组同卵双胞胎与一组异卵双胞胎进行研究。他们重点考察了这些双胞胎在接受新语言时大脑左半球额叶的活动情况,这一区域此前被证实主要负责语言处理等任务。研究人员通过"脑磁图描记术"记录受试者在学习新词汇时的(本文来源于《发明与创新(中学生)》期刊2017年06期)
高涛[4](2017)在《当代西方语言天赋论之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本原是什么?语言本原是什么?语言是天赋的、经验的、发生的、体验的还是亲历的?自然语言是基于句法、语义还是文化的?自然语言语怎样形式化?尝试着取解决这些问题经常触发诸多争议,这些争议本身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值得人们探究。17世纪中晚期,经验论者洛克与唯理论者莱布尼茨有关人类知识来源的争论可看作是语言天赋论之争的转折。自此以后,语言研究者们学派林立,有的将语言知识的获得归结于心灵的先天功能,有的将之归结于后天的经验,有的将之归结于习惯,有的将之归于原初的发生,有的将之归于机体的体验等等,莫衷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法使理论语咅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该学派坚持语言习得为人类独有行为,有别于其他任何经验学习。乔姆斯基主张研究语言与心智问题,主要涉及言说者的:知识系统及其使用、知识系统在心智/大脑中的产生情况、语言知识及其使用、语言知识在心智/大脑中的产生情况等等。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语言学习得过程由天赋的语言机制决定。这在学界广泛称为语言天赋假说。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继承西方理性主义、形式哲学传统,批判经验主义知识观和语言观。归纳起来,乔姆斯站的思想有叁个主要来源。关于他对于经验主义的批判,可溯源到亚里斯多德的灵肉观、洛克的白板说、休谟的习惯说、华生的刺激-反应论、斯金纳的操作主义。关于语言形式化思想,乔姆斯基对西方逻辑传统进行转换,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弗雷格的概念文字、罗素的逻辑原子、维特根斯坦早期的符号论、有尔纳普的逻辑句法学、莫里斯与皮尔士的符号学、哈里斯的结构主义和语篇分析法。关于理性主义传统,乔姆斯基进行继承、收缩和转换,可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莱布尼茨的天赋原则、康德的直观形式论和洪堡特的内在精神语法。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脱胎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历经60多修正。其思想核心立足于叁个基本假设,即,语言机制初始状态假设、普遍语法及其模块化假设和语言递归性假设。正是这叁个假设引发了哲学、语言学、生物学、心理学界持续的争论。最具代表性的争论包括:1.乔姆斯基语法大脑属性观与普特南科学实在论之争;2.乔姆斯基语法结构先天性与皮亚杰语言发生认识论之争;3.乔姆斯基语言递归性与平克等的语言非递归性之争。目前,语言与心智关系的古典难题在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争议悬而未决。语言能力到底天赋获得还是经验获得是争论的核心。“天赋”这个词内涵复杂,有禀赋、先天和来自基因遗传等等意思。正是基于人类语言的这种复杂性,我们相信单纯猜想人类语言知识的先天性,或者后天性,似乎都难以满足语言结构充分的“描写性”和“解释性”两个基本条件。跨学科性质的语言天赋之争必定要追溯其哲理渊源的同时,又要紧跟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前沿,求证于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心理学诸多领域的最新成果来解决。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深入,有一个共识就是利用现代科学ERP和fMRI技术可以开辟解决争议的多维路径,是寻找解决争议的最佳办法。人类研究语言能力,一方面有必要解释语言的刺激-贫乏现象以及印证由此而引发的语言初始状态、普遍语法及模块化和句法的递归性等语言假设;另一方面也有必要研究感觉、知觉、观念、察觉、中枢神经、神经元、皮层、反射弧等神经生物学领域诸如问题。最终语言本原研究有可能演变为对刺激、反应、记忆、习惯、联想等诸多神经心理问题的研究。在神经生物学方面,从皮层结构语言功能分区、记忆和学习通路、可以考证语言机制在基因和经验层面的有效性。在神经心理学方面,分析口语和书面语输入、语言知觉、语义、句法和词形的心理词典、在ERP和fMRI无创技术辅助下的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心理学研究有望解密语言“黑匣子”。(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高涛[5](2017)在《西方理性主义视角下的语言天赋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天赋之争源起于哲学界对人类知识来源的探究。关于语言机制问题的理性思辨虽然能启迪人类的探究能力,却自始至终都只是引发争论的假设,因为思辨终需得到科学的全面印证。目前,从句法、语义、逻辑、直觉语义或认知心理视角提出的语言理论,虽然各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却没有哪种理论能全面地解开人类习得语言之谜。要解决人类习得语言的初始机制、语言知识的构成和句法递归性的核心争论,研究者们有必要回到思辨假设与神经科学相互印证的整体性途径上来,因为人类语言本身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现象。解密语言机制的途径取决于人脑科学、生物遗传学和神经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人类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最新科技辅助手段探究语言机制,对于弥合争论具有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指引性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官群[6](2016)在《儿童早期语言天赋:来自国际研究前沿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是儿童阅读、学习、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发展的重要工具。孩子出生就有语言天赋源于先天论的理论假说。最近美国纽约大学脑神经科学家的研究为此理论假设提供了实证依据。对单卵和双卵双胞胎的研究也发现,人类的语言获得是受基因决定的。正是语言基因决定了语言中枢的神经元数量以及神经联结的复杂程度和可塑性。这从生物遗传学角度说明,在某种程度上语言可被视为人类独有的天赋。当然后天环境和学习对幼童语言天赋集中爆发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已有研究还揭示了跨语言的幼儿更容易区分人类几乎所有的语音。这是婴幼儿语言天赋爆发的第一"引爆点"。随着词汇量的快速增长,幼童开始语言创造。科学开发幼童语言天赋的主要策略包括从关键内容入手、多开展指认—命名或交谈等活动、尊重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善用母婴语言、让儿童从错误中学习、正视多语学习等。(本文来源于《学前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8期)
韩超越[7](2016)在《试论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的可行性及其面对的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乔姆斯基是英语语言学界的标志性人物,也是当今世界最着名的语言学家之一,他建立的转换生成语法为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除此之外,他提出的语言天赋论也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值得一提的是,乔姆斯基对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提出了质疑,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天赋论"这一概念。他坚信人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与普遍的语言知识,否定语言是后天学会的。本文在陈述语言天赋论的提出过程和含义的同时,旨在从语言天赋论的合理性及其积极意义的方面论证它的可行性,并通过普特南对大猩猩进行的实验找出语言天赋论存在的缺陷与弊端。(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21期)
朱海婷,林允清[8](2016)在《计算语言学框架下的语言习得研究——《语言天赋论与刺激贫乏》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理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一直占据着语言学领域的主导地位。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中天生就有一套语法原理,所以儿童不必花费什么力气就能习得语言。那为什么不能说大脑中有学习机制,因而儿童能够学得语言呢?乔姆斯基认为这条路走不通,他的主要论证是所谓的"刺激贫乏论"(argument from the poverty of the stimulus)。其基本思想是:儿童在听到的语言数据很贫乏的情况下仍(本文来源于《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9](2015)在《语言天赋全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一个笑话说的是老鼠妈妈带着小老鼠出去找食吃,途中遇到一只猫,小老鼠很是紧张,只见老鼠妈妈不慌不忙地学了一声狗吠,结果那只猫听到狗吠后,马上离开了,老鼠妈妈得意地对小老鼠说:看,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这是一个笑话,你听了以后可能会嗤之以鼻,但在现实生活中,掌握一门外语同样重要。Memrise-语言学习的战场该软件除了中、英、法、德、意、葡萄牙、俄、西班牙8种主要语言的课程外还有其他81种语言可供学习,简直业界良心。每种语言中都有相关的课程水(本文来源于《电脑迷》期刊2015年07期)
李艳鸽[10](2015)在《语言天赋论的最新争论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心灵哲学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形成了足以体现西方心灵哲学特点的焦点或热点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心灵哲学家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成果的质量与数量上,也表现在新的倾向乃至新领域的不断涌现。它在继续重视求真性心灵哲学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东方价值性心灵哲学靠拢的一面,在靠拢的过程中也有方法和视角的创新。另外,在新的理论大量涌现的同时,理论间的关系在悄然变化,以前长期衰落的二元论现今既有与自然主义、物理主义分庭抗礼的态势,也有与自然主义融合的新趋势。分析传统与现象学传统的复杂动变关系也是值得关注的新现象。基于此,本组专题对西方心灵哲学最近20年来发展中应关注的问题以及启迪、继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之后认知科学和心灵哲学研究中一种快速发展的理论思潮——具身认知理论的最新发展状况、突现论及其在西方心灵哲学中的最新进展、语言天赋论的最新争论与发展等作出了较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心灵哲学在我国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语言天赋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指南》中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与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区域材料可以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可见区域材料的作用重大,以下便是我对如何投放语言区域材料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些体会。1区域材料的选择,来源于幼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言天赋论论文参考文献
[1].陈素平.小学英语戏剧教学,打开孩子语言天赋的随意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
[2].李顺夏.开启幼儿语言天赋——谈如何有效投放语言区域材料[J].知识文库.2018
[3]..语言“天赋”确实存在[J].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7
[4].高涛.当代西方语言天赋论之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5].高涛.西方理性主义视角下的语言天赋之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
[6].官群.儿童早期语言天赋:来自国际研究前沿的证据[J].学前教育研究.2016
[7].韩超越.试论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的可行性及其面对的质疑[J].青年文学家.2016
[8].朱海婷,林允清.计算语言学框架下的语言习得研究——《语言天赋论与刺激贫乏》评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
[9]..语言天赋全开[J].电脑迷.2015
[10].李艳鸽.语言天赋论的最新争论与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