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寻根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识,现代性,文化,中国,灵山,扶桑,道家。
寻根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杨希帅[1](2019)在《时间、空间与寻根意识——关于徐则臣《北上》的随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二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徐则臣为新世纪文坛贡献了《跑步穿过中关村》和《耶路撒冷》这样的佳作。尤其是《耶路撒冷》,这部费时六年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一出版便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热议,并成功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时隔数年,他凭借长篇新作《北上》(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9年11期)
赵东[2](2019)在《非常道:高行健小说《灵山》的道家寻根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行健小说《灵山》大致可以划归1980年代的"寻根小说",小说的主题指向和创作路径错综复杂,掺杂了诸多文化元素并涉及诸多领域。学界对于《灵山》的多视角解读已经取得一些成果,特别对小说的禅宗因素分析较为深刻,可是对于《灵山》的道家文化路径研究却是空白。与其说是《灵山》与庄子思想相契合,倒不如说是高行健从庄子哲学思想中萃取了寻根问道的命题作为小说的道家文化根源。《灵山》的道家寻根意识从小说的整体结构和表述过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逍遥自在的小说结构方式,反向前进的人物世界观和欲望消解式的历史表达。(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吕姝俐[3](2019)在《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的文化寻根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是土耳其当代着名小说家,2006年因为“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以帕慕克的多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作品中的文化寻根意识,从而探询作家对土耳其如何走出现代困境的思考。本文主要由叁个部分组成: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帕慕克的生平和创作情况、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正文部分从文化寻根意识的缘起、土耳其历史、土耳其传统文化和文化寻根的指向四个方面对帕慕克作品中的文化寻根意识进行论述。第一章分析了伊斯坦布尔、帕慕克家族和土耳其的民族危机如何影响帕慕克文化寻根意识的形成。第二章分析了多部小说中奥斯曼帝国以及土耳其共和国的历史,作家通过重现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至于覆灭的历史,揭示奥斯曼帝国灭亡的根源,同时又在文本中再现土耳其近现代发展史中的重重困难,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第叁章分析了帕慕克作品中的细密画和钵扎两种文化元素,发掘土耳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意义。第四章探讨了帕慕克文化寻根的指向,作家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现代反思,以及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寻找融合点,从而振兴土耳其文化的意图。自奥斯曼帝国覆灭至共和国建立以来,处于欧亚两大洲交接处的土耳其与西方文化的冲突由来已久。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土耳其本土文化面对西方主流文化的霸权呈现了一种迷茫的状态。土耳其人试图以模仿西方文化来改变本土文化所处的劣势地位。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帕慕克在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文化寻根意识,他试图从七百多年的奥斯曼文化中寻找优秀的民族文化,来彰显土耳其文化的独特性。此外,他表达了自己的文化理想,即从东西方文化交织中寻找两者的融合点,促使土耳其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共处。帕慕克对文化冲突、民族内斗、经济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类当下文化困境的关注。全球文化在交流中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何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是各民族需要思考的问题。帕慕克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陈燕[4](2018)在《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寻根意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严歌苓的《扶桑》对新移民的精神根基进行了重新探索,体现了移民的寻根情怀以及对整个人类精神心灵变化的探寻。为此,本文结合小说创作的内容,从传统文化、移民情怀、人类精神心灵几个方面具体探究小说体现的寻根意识,旨在加强人们对这部小说的认识和了解。(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冯碧华[5](2018)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寻根意识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现代文学中蕴含强烈的寻根意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近现代寻根文学作品的类型,并根据全球化语境下出现的文化身份焦虑、以知青为代表的创作集体出现时期,深入探究了我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寻根意识的具体体现。(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高梦,吴云[6](2018)在《论丁可诗选中的“寻根”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集"地气、才气、正气"于一身的乡土诗人丁可无疑是当代诗坛的一个传奇,他的诗选中有一种难得的"寻根"意识。这种"寻根"意识主要体现在诗人丁可对乡土生物的描绘,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捕捉,对生命本源的追问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饱含着诗人浓厚深沉的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诗人丁可的热忱、执着与探索精神。(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29期)
罗浩珍[7](2018)在《黄亮《故园》系列基于客家诗歌寻根意识的沉重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亮创作客家民居《故园》系列乃近年来美术界不可忽视的事件。《故园》系列抒情的发生与客家诗歌寻根意识的表达是一脉相承的,表现了客家人隐忍求存的苦志和蛰伏望返的情思。黄亮在创作上的明确主张是遵循自然结构的美术本质,因而也就必然选择了客家民居作为载体来承载画家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文来源于《美术文献》期刊2018年05期)
王东梅[8](2018)在《论叶广芩创作中的“寻根”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叶广芩是当代中国文坛颇有实绩和影响的一位作家,其传奇般的身世经历对她创作有很大影响。这影响包括叶赫那拉氏家族记忆成为她家族小说的创作源泉;赴陕西省周至县挂职锻炼让她亲近自然,关注生态保护,有了不一样的写作视野;访学日本让她深入了解中日不同的国情民性,探索真相,反思历史。同时,叶广芩又是一位古典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强烈的“寻根”意识的作家。其“寻根”包括寻找满族之根、生态之根和历史之根,渗透着她的生命体验、人文关怀和忧患意识。本文的前言主要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作简要回顾,并说明叶广芩作为寻根文学的后起之秀,其创作与寻根文学的关系。之后的叁章分别研究叶广芩在家族题材、生态题材和历史题材创作中的寻根意识,梳理其寻根的不同内容,揭示其寻根的价值与意义。其中对于民族之根,她是在对英勇尚武的满族习性和闲适精致的旗人文化的描述中展现的,寻到了血性、豪爽而又多才多艺的满族根性;对于生态之根,她是在描述自然与人类的对立与和谐中呈现的,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所具有的生态伦理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历史之根,她则通过对历史史料的挖掘和对事件真相的调查,在比较、分析和反思的基础上,寻到了只有正视历史、改造国民性才能安邦兴国的历史进步之根。叶广芩的寻根创作不仅延续了八十年代“寻根文学”的精神品格,还有超越和发展,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拓展到对生态保护和历史发展的反思,为当代精神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文化资源。(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5-01)
孔旭静[9](2017)在《对叶尔克西作品中的“寻根”意识与现代性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新疆双语写作女作家,叶尔克西立足本土,用舒展的笔调书写着哈萨克族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感知,呈现出哈萨克民族对待生命的坚韧力量,展现了哈萨克人民的在对待生命时的态度以及对待传统草原文化的情感,发现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的根基与灵魂。同时,探究叶尔克西作品中的"寻根"意识,反思传统草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流达到一种平衡,推动现代性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内在交流和共同发展。(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4期)
宋张琴[10](2017)在《论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寻根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寻根意识的角度,大致根据中国寻根文学的发展脉络,结合王安忆的创作情况,从无根(1980-1984)、寻根(1985-1995)、扎根(1996至今)叁个阶段,探讨王安忆在叁十多年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寻根意识,并不断拓展寻根的外延,构筑自己的文学殿堂。在无根阶段,王安忆的知青小说创作,大都是以青少年的成长为线索,以知青体验和文工团生活为背景。王安忆对上海“外来户”的身份很介意,加上是上海的“新同志”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也无比孤独。她是一个在特殊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年,所以对这代青年的心理格外了解。王安忆一方面抒写青少年成长的苦闷,人生的迷茫和困惑,另一方面描写插队的乡村生活场景。在此之外,王安忆有意突破自己的知青经验,实验了爱情题材。不过,王安忆的爱情题材超越了爱情本身,试图解答人性的问题,尤其是对人生之谜的好奇。总之,这个时期王安忆在创作中没有流露出鲜明的寻根意识,只是温馨地刻画知青生活,抒写青年的成长烦恼和日常生活。在寻根阶段,伴随着中国的寻根热,王安忆不仅完成了对个体自我生命的追问,即家族式的血脉追踪,也对上海这个特定地域的都市文化进行揭示。后来,在中国的寻根热退潮时,王安忆没有中断自己的寻根意识,而是在实践中继续追寻。王安忆对文化寻根有了更加鲜明的认知,将文化的根更深的表现在生活、生存中。因此,王安忆在此时期的寻根意识凸显了她的异质性并得到了张扬。在扎根阶段,王安忆明确了自己的寻根意识,并拓展了寻根的外延。从中国文化寻根试图解决民族的现代困境问题出发,对自己的生存境地和现代社会进行了深情的回望,给寻根注入了时代精神。王安忆在关注现实的同时,分别从乡村审美、城市历史、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呈现她对当下社会文化的思考。因此,王安忆的寻根意识在她的创作中不仅得到了清晰的呈现,还从更广阔的视角拓展了寻根的内涵。本文大致从王安忆创作的叁个时期,对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寻根意识进行梳理,重点从家族寻根、都市文化、现实困境的角度展开,分析其对寻根文学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在当下,我们正在试图与世界对话,传统文化的价值更加凸显,王安忆对寻根文学的拓展还有待我们继续探讨。(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7-04-11)
寻根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行健小说《灵山》大致可以划归1980年代的"寻根小说",小说的主题指向和创作路径错综复杂,掺杂了诸多文化元素并涉及诸多领域。学界对于《灵山》的多视角解读已经取得一些成果,特别对小说的禅宗因素分析较为深刻,可是对于《灵山》的道家文化路径研究却是空白。与其说是《灵山》与庄子思想相契合,倒不如说是高行健从庄子哲学思想中萃取了寻根问道的命题作为小说的道家文化根源。《灵山》的道家寻根意识从小说的整体结构和表述过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逍遥自在的小说结构方式,反向前进的人物世界观和欲望消解式的历史表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寻根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杨希帅.时间、空间与寻根意识——关于徐则臣《北上》的随想[J].芒种.2019
[2].赵东.非常道:高行健小说《灵山》的道家寻根意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吕姝俐.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的文化寻根意识研究[D].江南大学.2019
[4].陈燕.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寻根意识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5].冯碧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寻根意识的体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6].高梦,吴云.论丁可诗选中的“寻根”意识[J].名作欣赏.2018
[7].罗浩珍.黄亮《故园》系列基于客家诗歌寻根意识的沉重叙事[J].美术文献.2018
[8].王东梅.论叶广芩创作中的“寻根”意识[D].南昌大学.2018
[9].孔旭静.对叶尔克西作品中的“寻根”意识与现代性关系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7
[10].宋张琴.论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寻根意识[D].湖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