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梯度薄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梯度,薄膜,磁控溅射,体液,海水,离子束,有效性。
梯度薄膜论文文献综述
魏白光,郝鑫禹[1](2019)在《PtCu/C合金固溶度梯度薄膜催化剂的后处理改性和析氢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离子束溅射(IBS)与Pt,Cu双靶移动工艺制备PtCu/C合金固溶度梯度薄膜。利用1mol/L的HNO_3对梯度薄膜进行表面刻蚀处理,得到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催化剂表面结构。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电极表层形成了PtCu置换固溶体合金,原有的Pt晶格收缩,晶面间距缩小;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RTEM&STEM测试结果表明:后处理的样品表面具有多峰结构和沟孔状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对样品的电化学析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梯度材料去合金化可以有效地降低铂载量的同时,提高电化学析氢交换电流密度,后处理样品的Pt载量降低20.29%,电化学析氢交换电流密度达到0.004217A/cm~2,催化性能提高20.58%。(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巫少龙,潘健[2](2018)在《CrAlMoN梯度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Si片和M2工具钢表面沉积CrAlMoN梯度薄膜,利用SEM、EDS、XRD、划痕仪、纳米压痕仪研究了CrAlMoN梯度薄膜的微观结构、膜/基结合力、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CrAlMoN梯度薄膜呈面心立方结构,薄膜的表面和截面结构紧凑致密。梯度结构的CrAlMoN薄膜具有高的膜/基结合强度,薄膜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24.13GPa和342.33GPa,力学性能明显优于CrAlN薄膜(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樊博,薛白,章向华,罗仲宽[3](2014)在《具有可调宽带发光的荧光梯度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宽发光波段的荧光材料在照明、光通讯等许多技术领域均发挥着关键作用。众所周知,由过渡金属离子的d-d跃迁或稀土离子的d-f跃迁导致的发光,其发光峰的波长受到发光离子化学环境的显着影响。基于该现象,我们提出通过制备具有成分梯度的薄膜,以实现薄膜中发光离子化学环境的多样化,进而获得宽发光波段的技术途径。利用射频共溅射技术制备了具有可调光致发光特性的Ca_(l-x)Sr_xS:Eu薄膜。通过调节CaS:Eu与SrS:Eu双靶的溅射功率,可实现对薄膜组分的连续调节,进而实现薄膜在蓝光激发下的光致发光由黄光向红光的连续变化。在单次溅射中逐步改变双靶的溅射功率比例,可获得具有成分梯度的薄膜。测试得出该荧光梯度薄膜在黄/红光波段的半高宽达92 nm,荧光量子效率达45%。该薄膜可用于改善LED白光照明的显色性能。计算表明将该薄膜应用于涂敷有YAG:Ce的蓝光LED,其显色指数可达到93%。(本文来源于《中国真空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1-07)
杨金华[4](2014)在《镁合金表面功能梯度薄膜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工程材料,但镁合金零部件存在腐蚀失效、磨损失效以及动态磨蚀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体结合层/腐蚀绝缘层/中间承载层/顶部耐磨层”功能梯度薄膜设计思路,并采用仿真模拟和实验手段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这对镁合金表面耐磨与耐腐蚀功能一体化薄膜的结构设计与制备以及镁合金零部件实际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建立了纳米压痕测试和微柱压缩有限元分析模型,阐明了分析计算方法。采用纳米压痕有限元模拟计算了在不同压深时基体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并与实验对比,初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预测了内部应力、应变场的演变规律;研究了不同尺寸的基体微柱在压缩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发现基体微柱屈服应力随直径增大而减小,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其次,采用纳米压痕有限元模拟与实验分析了功能薄膜各分解结构的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镁合金引入功能梯度薄膜后其表面硬度与承载能力提高10倍以上,功能梯度薄膜吸收了压入过程的大部分能量,对基体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由于受到基体的影响,仿真和实验所测各样品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都存在尺寸效应。再次,对功能梯度薄膜进行微柱压缩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位错差异使得微圆柱在压缩过程中表现为“越小越强”;截面为正方形的微柱在压缩过程中与微圆柱应力应变响应基本类似,棱角处形状的突变使立方柱在界面处存在应变集中;无基体时微柱屈服应力大于基体屈服应力而且应力分布更加集中。最后,制备了功能一体化薄膜并对其进行组织性能检测与分析。成分检测和截面扫描结果表明,复合处理技术制备的薄膜符合设计要求;微观组织观察进一步揭示了其成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纳米压痕和原位微柱压缩实验获得了样品的弹性模量、硬度、卸载后的残余变形、抗压强度以及屈服应力等参数,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7-01)
杜菲菲[5](2014)在《反应溅射TiN梯度薄膜及其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合金是优质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重要的生物医用材料。目前在医学领域中80%以上钛合金植入产品仍采用Ti6A14V(a型)合金。但Ti6A14V合金的耐磨性较差,植入人体后,在生理环境及负载条件下容易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磨粒,因此研究者提出用表面改性技术来改善Ti合金表面的耐磨性。硬质TiN涂层以其优异的力学和生物相容性能成为Ti合金表面改性的主要材料,但是膜基结合差是目前应用的瓶颈。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改善钛合金表面的膜基结合强度的方法。本文采用反应磁控溅射的方法,在Ti6A14V基体上制备了一系列TiN单层薄膜、TiN成分梯度薄膜和TiN/Ti纳米多层膜。用SmartLab X射线衍射仪和JSM-7001F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形貌,401MVDTM显微硬度仪和WS-2005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分别研究了薄膜显微硬度、膜基结合强度等力学性能。探讨了薄膜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力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于单层TiN薄膜,通过研究溅射总压,氮流量等工艺参数对TiN薄膜微观组织、晶体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总压的升高,薄膜颜色加深,晶粒尺寸减小,薄膜结晶度降低。为了得到结晶性能优良的薄膜,需要在低气压0.05Pa下进行;随着氮流量的增加,薄膜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黑色,薄膜内N含量增加;当薄膜厚度由600nm增加至3600nm时,薄膜的硬度从636.5HV增加到2089HV,结合力由28N增加到43N,薄膜的致密度也随之增加;高温溅射有利于薄膜结晶性和致密度的提高,随着基板温度从室温提高至340℃,膜基结合力从10N增加到50N,硬度从1048HV增大到1360HV;减小靶基距有利于提高薄膜的力学性能,当靶基距为100mm时薄膜的结合力提高到60N左右,硬度为1271.5HV。如果继续减小靶基距,薄膜的硬度增大,但结合力下降。综合力学性能和薄膜的均匀性,以后的镀膜中靶基距选择在100mm。(2)对于TiN成分梯度变化薄膜,TiN薄膜中出现Ti、TiN、Ti、N叁种物相,随着渐变时间的延长,TiN薄膜的表面整体呈现致密度增加的趋势。薄膜硬度和结合力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渐变时间到为2h时,硬度达到了最大接近1540HV,结合力为72N。与单层膜相比硬度提高了200HV左右,结合力增大了24N。(3)对于TiN/Ti多层调制薄膜,随着调制比从1:9增加到1:2时,薄膜中同样出现Ti、TiN、Ti2N叁种物相。TiN/Ti多层薄膜的硬度和结合力先增加后减小,当调制比为1:5时,最优厚度层为纯Ti层40nm/TiN层200nm,硬度达到了1610.5HV,结合力为60N左右。与单层膜相比硬度提高了250HV左右,结合力增大了12N。随着调制周期从5层增加到30层时,薄膜力学性能均比单层TiN薄膜好。调制周期为30层时薄膜硬度达到1675.8HV,结合力达到70N,综合性能达到最佳。与单层膜比硬度提高了300HV左右,结合力增大了22N。(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4-06-01)
陈建云,王谦之,谢杰,孔继周,周飞[6](2014)在《CrN_x梯度薄膜在不同水溶液中的腐蚀及摩擦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增强阴极弧磁控溅射法在Si(100)片和WC硬质合金上制备了CrNx梯度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CrNx梯度薄膜的结构及微观形貌;在人体模拟体液及海水中分别利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及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对CrNx梯度薄膜的电化学特性及CrNx/Al2O3的摩擦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Nx梯度薄膜在海水中表现出更优异的耐腐蚀性,CrNx梯度薄膜在人体模拟体液中的摩擦因数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0.23~0.33),而在海水中的摩擦因数则是先增大后减小(0.26~0.30)。低载荷下,对摩副在人体模拟体液中的磨损程度更低,当载荷增大至12N时,2种润滑环境下的磨损程度相当。(本文来源于《中国表面工程》期刊2014年01期)
陈建云,王谦之,谢杰,孔继周,周飞[7](2013)在《CrN_x梯度薄膜在人体模拟体液和海水中电化学及摩擦学特性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增强阴极弧磁控溅射的方法在WC硬质合金上制备了CrNx梯度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分析了薄膜的晶相结构及CrNx梯度薄膜的微观形貌;利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及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了CrNx梯度薄膜在人体模拟体液及海水中的电化学及CrNx/Al2O3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CrNx梯度薄膜在海水中表现出更优异的耐腐蚀性。CrNx梯度薄膜在人体模拟体液中的摩擦系数较海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最小为3N下的0.225,而在海水中摩擦系数则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小为3N下的0.266。当载荷为3~9N时,在人体模拟体液中对摩副的磨损程度要低于海水中的;当载荷增大至12N时,两种润滑环境下摩擦副的磨损程度相当。(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3-08-06)
宋宁宁,王芳丽,沈跃,宋正国,冯人伟[8](2012)在《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与传统化学方法评估黑麦草吸收Cd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方法评估黑麦草吸收Cd的效果,采集了16个不同理化性质实际Cd污染土壤,盆栽试验种植黑麦草,采用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测定黑麦草根际土Cd的生物有效性,并与离心法采集土壤溶液、乙酸(HAc)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3种传统提取方法所提取土壤有效态Cd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其与黑麦草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DGT提取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黑麦草中Cd含量的相关性显着高于化学提取法.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研究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OM)和土壤颗粒组成等理化指标的影响,提取出两种主成分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第一主成分与OM和黏粒(clay)之间呈显着相关,定义为土壤中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有机指标",第二主成分则与土壤pH和CEC相关程度较高,定义为土壤中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无机指标".研究表明,第二主成分显着影响了3种化学方法构建的预测模型,而DGT技术综合了两种主成分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所构建的模型几乎不受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说明DGT分析法是一种预测黑麦草吸收Cd的较好方法.(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2年12期)
赵旭,胡作启,李园园,谢子健,王宇辉[9](2012)在《BST组分梯度薄膜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上组分梯度、下组分梯度及单层BST薄膜,对比研究了叁种结构BST薄膜的电、热性能。实验表明:下组分梯度BST薄膜的介电性能最优(优值因子为66.2),温度稳定性能最佳(在25~80℃范围内,介温变化率为7.8%)。此外,实验还运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BST薄膜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运用EDS能谱仪对BST薄膜的组分梯度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宋宁宁,王芳丽,赵玉杰,张长波,居学海[10](2012)在《基于梯度薄膜扩散技术评估黑麦草吸收Cd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固态结合相(Chelex100)和液态结合相(聚丙烯酸钠,PAAS)的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对盆栽黑麦草实验中的土壤有效态Cd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2种不同结合相的DGT技术提取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黑麦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的Cd含量都呈显着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9(Chelex100-DGT)和0.90,0.87(PAAS-DGT).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OM)和土壤颗粒组成等理化指标的影响,提取出2种主成分因子,建立逐步回归模型.第1主成分与OM和黏粒组成之间呈显着相关,定义为代表土壤中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有机指标",第2主成分则土壤pH值和CEC相关程度较高,定义为代表土壤中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无机指标".研究表明Chelex100-DGT和PAAS-DGT技术均能较好预测黑麦草对Cd的吸收,且包含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10期)
梯度薄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Si片和M2工具钢表面沉积CrAlMoN梯度薄膜,利用SEM、EDS、XRD、划痕仪、纳米压痕仪研究了CrAlMoN梯度薄膜的微观结构、膜/基结合力、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CrAlMoN梯度薄膜呈面心立方结构,薄膜的表面和截面结构紧凑致密。梯度结构的CrAlMoN薄膜具有高的膜/基结合强度,薄膜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24.13GPa和342.33GPa,力学性能明显优于CrAlN薄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梯度薄膜论文参考文献
[1].魏白光,郝鑫禹.PtCu/C合金固溶度梯度薄膜催化剂的后处理改性和析氢性能表征[J].材料工程.2019
[2].巫少龙,潘健.CrAlMoN梯度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J].铸造技术.2018
[3].樊博,薛白,章向华,罗仲宽.具有可调宽带发光的荧光梯度薄膜[C].中国真空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4].杨金华.镁合金表面功能梯度薄膜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5].杜菲菲.反应溅射TiN梯度薄膜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
[6].陈建云,王谦之,谢杰,孔继周,周飞.CrN_x梯度薄膜在不同水溶液中的腐蚀及摩擦学特性[J].中国表面工程.2014
[7].陈建云,王谦之,谢杰,孔继周,周飞.CrN_x梯度薄膜在人体模拟体液和海水中电化学及摩擦学特性的对比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2013
[8].宋宁宁,王芳丽,沈跃,宋正国,冯人伟.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与传统化学方法评估黑麦草吸收Cd的对比[J].环境化学.2012
[9].赵旭,胡作启,李园园,谢子健,王宇辉.BST组分梯度薄膜的性能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
[10].宋宁宁,王芳丽,赵玉杰,张长波,居学海.基于梯度薄膜扩散技术评估黑麦草吸收Cd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