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装配论文_刘明德,苏芸,黄小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柔性装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柔性,偏差,梁柱,有限元,薄壁,预应力,台车。

柔性装配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德,苏芸,黄小欢[1](2019)在《一种简易的柔性装配流水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倍速链输送机上设置柔性装配工位的简易流水线,且在倍速链输送机上设置顶升旋转机的新颖结构,该结构在不需增加场地的情况下,使工作台更加稳定,提高了装配时的抗冲击能力。(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23期)

于渊,于卫东,韩剑,张小亮,王聪[2](2019)在《卫星整流罩柔性装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运载火箭卫星整流罩设计种类多、生产批量小的特点,开展整流罩柔性装配技术研究。采用柔性铆接装配型架,实现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整流罩各部段装配;采用柔性制孔工装,保证整流罩各部段协调对接。(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6期)

刘博锋[3](2019)在《飞机数字柔性装配关键技术及其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稳定前进,当前时代,对飞机制造业的需求量及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该行业只有针对目前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有效应用,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分析一下飞机数字柔性装配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工作。(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2期)

苏成阳,王志国[4](2019)在《基于网格曲面形状修改的柔性件装配偏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件装配偏差有限元分析方法中的敏感度矩阵来源于产品的理论数学模型,而理论数学模型与实际模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外形差异,会产生很大的分析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装配偏差分析的改进方法,即根据产品理论外形和误差源数据,运用网格曲面变形方法获取逼近零件实际形状的数学模型,代替理论数学模型进行装配偏差分析。开展了金属薄板的装配回弹试验以及飞机壁板件的装配偏差分析计算,使用仿真、试验及测量等手段获取了各类偏差分析结果,并进行比较。数据表明,装配偏差分析误差可减小到5%以内。(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丁余建,张华兵[5](2019)在《FDS台车+AGV高柔性输送系统在汽车主装配线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小型汽车总装车间主线上现有装配线进行FDS台车优化,并引入磁导自行小车(AGV)系统进行整合。将AGV、FDS台车两种柔性系统组合成新的输送系统,并对新系统在装配车间的各主装配线上装配工艺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从而开发出一种新型超高柔性输送系统,以降低其扩能改造成本。(本文来源于《起重运输机械》期刊2019年16期)

胡改娟,邓军雷,李世鹏,王志峰,许允斗[6](2019)在《一种薄壁构促装配柔性夹持装置的设计与有限元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种不同形状及尺寸薄壁筒段对接装配时,专用夹紧装置无法通用,导致飞行器制造成本高、周期长这一问题,对实现不同形状及不同尺寸薄壁筒段的柔性可靠夹持进行了研究。采用Inventor设计了一种基于8个两自由度机械协同工作模式的薄壁筒段对接装配用自动化柔性夹持装置,实现了对接孔所在工具圆直径在400 mm~1 156 mm范围内任意圆柱形或异型薄壁筒段结构的自动化柔性、快速、可靠夹持,薄壁筒段结构对接装配质量及效率显着提升;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薄壁筒段结构对接装配过程中,柔性夹紧装置结构件受力最大的两个极限工位进行了静力学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柔性夹持装置中各结构件受力合理、结构可靠,可应用于飞行器自动化柔性总装生产线。(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杜丽,梅标,朱伟东,柯臻铮[7](2019)在《采用模糊区间分析的柔性航空结构件装配偏差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仅知偏差源区间的条件下,将偏差源分布描述为离散模糊数;基于弹性力学原理,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建立柔性航空结构件的装配偏差模型;以离散模糊数表达的偏差源作为装配偏差模型的输入,结合模糊区间分析得到装配偏差的模糊分布;通过模拟翼盒骨架装配试验验证建立的装配偏差模型以及提出的装配偏差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区间分析的装配偏差分析方法预测的装配偏差区间包含了实测的装配偏差,可解决偏差源信息匮乏时的装配偏差预测问题,并给出了不同置信水平下的装配偏差区间,是传统基于蒙特卡洛模拟(MCS)的装配偏差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苏成阳,王志国,徐辉[8](2019)在《基于有限元法的柔性件装配偏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柔性件装配偏差分析所使用的超元刚度矩阵以文件形式存在,导致装配偏差计算流程操作复杂,分析人工成本大大增加。使用有限元法封装装配偏差计算,根据边界条件直接输出装配偏差,从而简化装配偏差计算流程。开展薄板装配试验,通过与仿真装配偏差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装配偏差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4期)

于翔,夏启超,王昊,刘立杰,段彩云[9](2019)在《自协调多柔性并行装配线的设计与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化生产线的升级改造是企业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全型号、高品质生产要求的首选方式。随着高科技产业拉动的大幅提升,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多自由度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在机械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加工和装配,逐步取代复杂人工作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依托某型号齿轮泵工装技术要求,开展以提升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并行工程研究,自主研发了自协调多柔性并行装配线,一次性完成产品的装配工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本文来源于《时代农机》期刊2019年07期)

张磊,史瑞英,刘历波[10](2019)在《设计变截面交叉柔性力学的模型在装配式钢构建筑梁柱预应力中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装配式钢构建筑梁柱的抗震性能,设计一种变截面交叉柔性力学模型进行截面抗震性的预应力评估。方法中采用极限承载力约束进行抗震性分析,引入抗弯刚度软化系数进行误差修正,求出钢构建筑梁柱的荷载作用力矩,通过应力评估和结构解耦性设计,实现钢构建筑梁柱的抗震性评估。构建以钢材强度、延性指标和钢框架地震易损特征为约束参量的抗震性能分析函数,建立装配式钢构建筑梁柱开裂初始预应力预测方法,实现装配式钢构建筑梁柱预应力的准确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对装配式钢构建筑梁柱的应力应变关系、屈服强度以及极限承载力进行准确计算,提高配式钢构建筑梁柱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柔性装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运载火箭卫星整流罩设计种类多、生产批量小的特点,开展整流罩柔性装配技术研究。采用柔性铆接装配型架,实现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整流罩各部段装配;采用柔性制孔工装,保证整流罩各部段协调对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性装配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明德,苏芸,黄小欢.一种简易的柔性装配流水线[J].南方农机.2019

[2].于渊,于卫东,韩剑,张小亮,王聪.卫星整流罩柔性装配技术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3].刘博锋.飞机数字柔性装配关键技术及其发展[J].内燃机与配件.2019

[4].苏成阳,王志国.基于网格曲面形状修改的柔性件装配偏差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9

[5].丁余建,张华兵.FDS台车+AGV高柔性输送系统在汽车主装配线上的应用[J].起重运输机械.2019

[6].胡改娟,邓军雷,李世鹏,王志峰,许允斗.一种薄壁构促装配柔性夹持装置的设计与有限元仿真[J].机电工程.2019

[7].杜丽,梅标,朱伟东,柯臻铮.采用模糊区间分析的柔性航空结构件装配偏差预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8].苏成阳,王志国,徐辉.基于有限元法的柔性件装配偏差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9].于翔,夏启超,王昊,刘立杰,段彩云.自协调多柔性并行装配线的设计与研发[J].时代农机.2019

[10].张磊,史瑞英,刘历波.设计变截面交叉柔性力学的模型在装配式钢构建筑梁柱预应力中的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后机身部件柔性装配系统汽车门锁嵌入式柔性装配系统柔性装配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图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集成管理系...立柱定位单元运动控制程序沈飞公司的后机身部件柔性装配系...

标签:;  ;  ;  ;  ;  ;  ;  

柔性装配论文_刘明德,苏芸,黄小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