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中单论文和设计-李学宁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中单,所述医用中单为矩形,包含防污区1和两侧的手提区2,所述防污区1从上到下依次包含无纺布层3和防水塑料膜层4,所述手提区为两层与所述防污区具有相同双层结构的材料以防水塑料膜层相对且无纺布层朝外的方式叠加固定而成,两侧的所述手提区2均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手提孔5。该医用中单既能够实现传统中单的防污功能,也可以作为过床的搬运设备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中单为矩形,包含防污区(1)和两侧的手提区(2),所述防污区(1)从上到下依次包含无纺布层(3)和防水塑料膜层(4),所述手提区为两层与所述防污区具有相同双层结构的材料以防水塑料膜层相对且无纺布层朝外的方式叠加固定而成,两侧的所述手提区(2)均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手提孔(5)。

设计方案

1.一种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中单为矩形,包含防污区(1)和两侧的手提区(2),所述防污区(1)从上到下依次包含无纺布层(3)和防水塑料膜层(4),所述手提区为两层与所述防污区具有相同双层结构的材料以防水塑料膜层相对且无纺布层朝外的方式叠加固定而成,两侧的所述手提区(2)均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手提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区(1)的所述无纺布层(3)和所述手提区(2)的上表面的无纺布层属于同一张无纺布;所述防污区(1)的所述防水塑料膜层(4)和所述手提区(2)的上层防水塑料膜层(4)属于同一张塑料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区(1)的所述无纺布层(3)和所述防水塑料膜层(4)间还设置有吸水层(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孔(5)为椭圆形,长轴长为7~10cm,短轴长为5~8cm。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手提区(2)沿长度方向的所述手提孔(5)间距为30~4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手提区(2)沿长度方向开有5个手提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尺寸为95×190cm。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3)为聚丙烯无纺布,克重为120g\/m2<\/sup>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3)与所述防水塑料膜层(4)直接接触部分通过热压合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中单干态和湿态拉伸强度为20N以上;所述医用中单干态和湿态胀破强度为40N以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中单。

背景技术

中单在临床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在使用时,中单铺设在病床的床单上,减少病人的尿液或者其他体液对床单和床褥的污染。传统的中单通常由无纺布和流延膜简单的组成双层结构,单纯保护床单不被污染,功能较为单一,同时也易破损、不能承重。

同时,在医院中,护士经常需要将不方便自己移动的病人通过转运平车在手术室床和病房中的病床之间来回转移,在换床过程中,如直接搬运病人,可能会直接对病人的皮肤进行拉扯,或由于皮肤间的摩擦力较小很难找到着力点,也可能由于护士群体绝大多数为女性,体力因素致护士换床时力不从心,拉伤护士腰背肌肉以及上肢肌肉关节,造成职业损伤。

目前,以上问题均未得到有效解决,而现今使用的中单只具备保洁作用,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领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中单,该医用中单既能够实现传统中单的防污功能,也可以作为过床的搬运设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中单为矩形,包含防污区1和两侧的手提区2,所述防污区1从上到下依次包含无纺布层3和防水塑料膜层4,所述手提区为两层与所述防污区具有相同双层结构的材料以防水塑料膜层相对且无纺布层朝外的方式叠加固定而成,所述两侧的手提区2均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手提孔5。

所述防污区1的所述无纺布层3和手提区2的上表面的所述无纺布层属于同一张无纺布;所述防污区1的所述防水塑料膜层4和和手提区2的上层所述防水塑料膜层为同一张塑料膜。

所述防污区1的无纺布层3和防水塑料膜层4间还设置有吸水层6。

所述手提孔5为椭圆形,长轴长为7~10cm,短轴长为5~8cm。

每侧所述手提区2沿长度方向的所述手提孔5间距为30~40cm。

每侧所述手提区2沿长度方向开有5个手提孔。

所述医用中单尺寸为95×190cm。

所述无纺布层3为聚丙烯无纺布,克重120g\/m2<\/sup>以上。

所述无纺布层3与防水塑料膜层4直接接触部分通过热压合结合。

所述医用中单干态和湿态拉伸强度为20N以上;所述医用中单干态和湿态胀破强度为40N以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效果:

1.该医用中单为无纺布材质,与过床板相比,新型中单可有效保护患者四肢,使患者更舒适、更安全,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

2.该医用中单两侧设计有手提孔,搬运人员提拉手提孔可直接将患者过床(从手术台、操作台、平车移至平车或病床),操作简单、方便;

3.该医用中单因其两侧有手提孔,故在搬运过程中有着力点,操作更节力,更方便,大大降低了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职业伤害;

4.该医用中单为一次性物品,避免手术台、操作台、病床、转运工具等被污染后,需要清洗、消毒等步骤;

5.将该医用中单铺于手术床上,因其具有防渗漏功能,可保持手术床、转运工具的清洁,不被污染,避免交叉感染;

6.手提区的上下两层均为无纺布层,既能使得病人的皮肤接触到手提区无异样感,也能使得在抬病人时手与柔软的无纺布层接触,不会像接触塑料膜层一样会打滑,不割伤。

附图说明

图1医用中单俯视图;

图2医用中单剖面图(不含吸水层);

图3医用中单剖面图(含吸水层);

1-防污区,2-手提区,3-无纺布层,4-防水塑料膜层,5-手提孔,6-吸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材料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无纺布层购自淄博昌合无纺布有限公司,聚丙烯无纺布,120g\/m2<\/sup>,但不限于该产品;

防水塑料膜层购自南京冠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PET薄膜,厚度0.2mm,但不限于该产品及其原料和尺寸。

实施例1.医用中单1(不含吸水层)

如图1和2所示,医用中单为矩形,尺寸为95×190cm,包含防污区1和两侧的手提区2,防污区1从上到下依次包含无纺布层3和防水塑料膜层4,手提区为两层与防污区具有相同双层结构的材料以防水塑料膜层相对且无纺布层向外叠加固定而成,两侧的手提区2沿长度方向均开有若干手提孔5;所述手提区的宽度均为10cm。

相邻的无纺布层和防水塑料膜层均由热压合结合。

防污区1的无纺布层3和手提区2的上表面的无纺布层属于同一张无纺布,即无纺布层3;防污区1的防水塑料膜层4和和手提区2上层的防水塑料膜层4为同一张塑料膜,即防水塑料膜层4。

手提孔5为椭圆形,长轴长为7cm,短轴长为8cm;每侧手提区2沿长度方向的手提孔5间距为40cm;每侧手提区2沿长度方向开有5个手提孔。

该医用中单的干态和湿态拉伸强度为20N以上,且干态和湿态胀破强度为40N以上;无纺布层3为聚丙烯无纺布,120g\/m2<\/sup>。

该尺寸的医用中单,其长与病床,手术室床和转运床的长相当,其防污区的宽与病床,手术室床和转运床的宽相当,其长宽可以完全覆盖床单,保证床单不被污染以当需要转运病人的时候当做转运设备使用,承重可以高达150kg以上。

实施例2.医用中单2(含吸水层)

如图1和3所示,医用中单为矩形,尺寸为95×190cm,包含防污区1和两侧的手提区2,防污区1从上到下依次包含无纺布层3和防水塑料膜层4,手提区为两层与所述防污区具有相同双层结构的材料以防水塑料膜层相对且无纺布层向外叠加固定而成,两侧的手提区2沿长度方向均开有若干手提孔5;所述手提区的宽度均为10cm。

防污区1的无纺布层3和手提区2的上表面的无纺布层属于同一张无纺布,即无纺布层3;防污区1的防水塑料膜层4和和手提区2上层的防水塑料膜层为同一张塑料膜,即防水塑料膜层4。

防污区1的无纺布层3和防水塑料膜层4间还设置有吸水层6,该吸水层6是吸水树脂层。

手提孔5为椭圆形,长轴长为10cm,短轴长为5cm;每侧手提区2沿长度方向的手提孔5间距为30cm;每侧手提区2沿长度方向开有5个手提孔。

该医用中单的干态和湿态拉伸强度为20N以上,且干态和湿态胀破强度为40N以上;无纺布层3为聚丙烯无纺布,150g\/m2<\/sup>。

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手提区是由防污区的无纺布层和防水塑料膜层双层结构的延伸部分向下以防水塑料膜层相对的方式折叠,并将折叠部分与上层的无纺布层和防水塑料膜层用线缝纫结合一起而形成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医用中单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2699.8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847370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A61B46/20

专利分类号:A61B46/20;A61G1/01;A61G7/14;B32B27/02;B32B27/32;B32B27/36;B32B27/08;B32B27/06;B32B33/00

范畴分类:申请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第一申请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申请人地址:100069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8号

发明人:李学宁

第一发明人:李学宁

当前权利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代理人:吴泳历

代理机构:1112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医用中单论文和设计-李学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